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该读点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改变人生 >

第9章

该读点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改变人生-第9章

小说: 该读点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改变人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人的观念中更看重天伦之乐,在多数人尤其是中老年人的心中,儿孙绕膝才是理想的晚年生活。然而,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大家庭逐渐解体,社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以核心家庭为基础,再加上工作调动、人口流动、住房紧张、年轻人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等原因,使得人们心目中传统的家庭观念日益淡薄紧张,从而导致子女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于是,老人晚年的理想落空了,一时间,孤独、空虚、落寞、伤感等各种情怀油然而生,因此导致精神委靡,顾影自怜,甚至经常偷偷哭泣,倘若老人又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这种消极感便会进一步加重。长此以往,身体免疫功能会降低,又会因此导致更多的疾病缠身。

现在的多数老人还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因此,他们很少要求子女对他们进行经济供养,但是衣食无忧并非内心无忧,他们更渴盼子女的精神关爱。中国传统思想是“养儿为防老”,因此,人岁数大了以后,就会不觉间对子女有一种依赖,也因此会变得敏感、脆弱,倘若这时再受到子女冷落,内心的痛苦是免不了的。因此,子女要意识到父母在心理和生理上可能遭到的危机,为父母的身心健康做一些实事。心理学家强调,与父母住在同一座城镇的子女,与父母的住处尽量不要太远,就像日本人提倡的“一碗汤”的距离最为合适。所谓“一碗汤”的距离是指子女与父母居住的距离应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衡量标准。而那些与父母异地而居的子女,除了要托人帮忙照顾父母外,还应更加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平时有事没事多打几个电话问候,尽量在节假日的时候回家探望等。

了解父母的想法,要深入到父母的内心世界。父母不说,不等于没有;父母没有做,不等于没有需要。空巢老人不仅孤独寂寞,还会无所寄托。

这是一个做女儿的讲的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因为忘了一份文件,我从单位返回家中。推开门,看见父亲独自坐在沙发上对着窗外发呆,我走到父亲身边,他没有察觉,看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后来又有几次类似的情况,每次回到家时都看到父亲呆呆地站在窗前出神。

于是,我开始留意父亲,竟发现他总是一个人发呆很久。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恍然明白,父亲有的是大把的孤独时光:报纸看完了,他不爱看电视,也不爱去邻居家串门,他只能在自己的空间里“若有所思”,他的生活看似儿女孝顺、风光无限,其实很苦很难熬。

第二天上班后,我就给父亲打电话:“爸,我今天走得匆忙,碗筷也没收拾,你洗一下吧!盆里还有几件衣服没来得及晾晒……”父亲大声地一一允诺。下班回到家,父亲乐呵呵地对我说:“你交代的‘任务’我都完成了,还把你没来得及拖的地拖了。”

此后,我总是刻意地留一些杂活给父亲,每每下班回来后,我看到的是一个整洁的家和父亲的笑容。

我这一“懒”,父亲便有了“用武之地”,每天显得忙忙碌碌,精神奕奕,还会时不时乐呵呵地告诉我他的“工作计划”。看着父亲充实的生活和灿烂的笑容,我的心中开出了欣慰的花朵。

其实,孝顺有许多种方式,爱也有许多种方式。当你看到父母丰衣足食背后落寂的眼神时……不妨给他们找点儿事儿做,让他们感觉自己依然宝刀未老,依然老有所用。

心理学家说,人的自我价值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地生存在社会上。当一个人的自我价值受到影响和损害时,自然地会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我们把这种逆反心理称作“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人类的全部罪恶。宙斯给她盒子时告诉她,绝对不要打开。正因为这样,潘多拉更想看看盒子里的东西。她打开了盒子,结果人类所有的罪恶都跑到了人间。逆反的孩子就是调皮的潘多拉,想要知道秘密,越禁止的事情越要干。孩子有逆反心理,对家长来说,也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这是每个孩子正常的生理周期反应。只要父母指导得法,是完全可以顺利地度过这一危险期的。

一个孩子临近考试决心要努力复习,期末考试打一个翻身仗,就在学校刻苦学习了一整天,晚上回家之后感觉到了疲劳,就决定小小地放纵一下,先看一集电视剧再温习功课。但是,看电视的过程中,这个孩子心里总是不踏实,想着自己还有一些功课没有做完,于是,决心不看电视回到自己房间看书去,就在他快要走进自己房门的刹那,身后传来了母亲的声音:“快考试了,你要好好复习。”瞬间,已经快要达到顶点的学习热情突然被浇灭,这个孩子撅着嘴小声嘟囔着:“就冲你这句话,今天我不学习了。”

为了感觉自己是有主见的,为了显示自己是独立的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孩子会对父母的话形成抵触和对抗。你让他做的他偏不爱做,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人就是这样,压迫越大,反抗越大。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知道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见的世面越来越广,随之不知道的东西就会增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形成自己的独特人生观、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往往与父母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他们想要强迫自己的父母同意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的孩子,属于“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他们喜欢与人争论,但常论据不足;喜欢怀疑,却又缺乏科学依据;喜欢发表见解,但又判断不准;喜欢批评别人,却又容易片面。家长知道了“心理断乳期”孩子的这些特点后,对待他们就更应避免简单粗暴,也不能用“哄骗”的方法来对待他们。 现在的家长们,对孩子的智力教育上舍得花费时间和金钱,却舍不得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自己统统包揽或者全部交给保姆。其实,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而干家务活正是增强他们的能力、自信与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在对孩子教育中,许多父母在“爱”的名义下,剥夺了子女健康生存的能力。

有个女孩看到长大的蝴蝶从茧中向外苦苦挣扎的样子,就用剪刀把茧剪开,茧中的蝴蝶没费多大的力气就钻了出来,但是,这只蝴蝶无论如何也飞不起来。

原来,当蝴蝶钻出茧的时候,由于身体受到挤压,体内的液体才能顺利送到蝴蝶翅膀的组织中去。人为地将茧洞剪大,蝴蝶的翼翅就失去伸展的机会,永远与飞翔绝缘。

一些家长忽视了父母作为教育者对孩子应有的教导社会规范的职责,在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造成孩子也以自我为中心,后果是长大以后难以适应社会。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父母对孩子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

作为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情,都想把孩子教育好,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存在着心理误区,为避免家庭教育的误区,心理学家给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身教重于言教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却从不注意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以身作则。这样不仅教育不了孩子,还会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和学习到虚伪的不良品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情多半会孤独、冷淡,学习、生活懒散,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



  2培养责任感

有时候出了事情,家长是不必急于出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比如,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受丢三落四的后果。多承担些责任,孩子才会长大。



  3和孩子交朋友

独断专行之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要么抵触心理特别严重,要么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受到伤害。

  4教育意见要一致

教育孩子时的互相拆台,会使教育功效事倍功半。所以家庭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要预先协商,达成一致,绝不可当着孩子的面相互指责。而且,教育孩子时家长的态度不可朝令夕改、反复无常,否则孩子往往不去关注教育的内容,而是小心地揣摩家长的情绪。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起着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家长应该保持科学、客观的心态,将教育孩子视为一项事业,才能不辜负作为家长的责任。

  〖XCXL5。EPS;P〗〖HJ*4〗

1。和孩子交朋友,多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想问题;

2。尊重孩子独立个性的发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3。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