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相映生辉-外国文学与艺术 >

第12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相映生辉-外国文学与艺术-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力外,他还赋有多方面的杰出才能——他曾是伦敦新闻界最忠实的速记记者,舞台上最优秀的业余演员。晚些时候,他又是最成功的期刊发行人和最理想的剧情朗诵者。1970年,英国批评界在狄更斯逝世一百周年纪念中,提出把狄更斯称为英国文学中的第二个莎士比亚。这个提法是再恰当不过的,因为他们两人同是英国贡献给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作家,而且都不是以少数杰作,而是以在自己的著作中创造的整个人物世界而长留在人们记忆中的。

  狄更斯从小就很会演戏,能随口讲故事,而且讲得娓娓动听,引人入胜。尤其是他的滑稽小调唱得特别好听。他父亲对他的这一才能也颇引以为豪,常常在家中或在附近的小酒店里,把他高高举起,放在椅子或桌子上,让他当众表演,并受到大人们的竭力赞许。

  狄更斯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因为了父亲欠债入狱,他十岁就辍学当了童工。但是,不管生活如何坎坷曲折,一个顽强好学的人的求知之路是无法堵截的。狄更斯很快在父亲的一堆旧书中找到了新天地。那些旧书被堆置在阁楼上,从来没有人去翻动过,上面都蒙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他常常一个人在工作之余爬上去,贪婪地阅读起来,读着读着便坠入奇妙的幻想世界,想象力像长了翅膀,海阔天空地自由翱翔。《鲁滨逊漂流记》、《天方夜谭》、《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都是他百读不厌的小说,特别是堂吉诃德那种种古怪、滑稽的行状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狄更斯十二岁时,由于他父亲继承了一笔意外的遗产,家庭经济暂时有所好转。狄更斯又被送回学校读书。家庭生活奇迹般的转机,曾给狄更斯带来过幻想和希望。但好景不长,家道再度败落。大约在十五岁那年,狄更斯便不得不永远结束了学校生活,踏上社会独立谋生了。狄更斯本想当一名演员。这个职业对他倒也合适,因为他有演员的气质,而且还长着一头漂亮的鬈发,有一双清澈、蔚蓝、炯炯有神的眼睛,额头大而突出,说起话来,眉毛、眼睛都会跟着动——真是一个天生的演员!不过当时他年纪还小,家里也不赞成,于是他只好依顺父亲的意愿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当了抄写员。在那儿,他熟悉了有关法律事务和诉讼手续方面的种种细节,耳闻目睹了无数丑恶的人生世态,为日后的小说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1836年至1857年间,他陆续写出了许多著名的长篇小说,如《奥利佛·退斯特》、《远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等,这使得狄更斯在英国文坛上名声大噪。但是,他婚姻上的不幸却使他在精神上蒙受了莫大的打击。幸好他没有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他的烦恼便在舞台上找到了彻底的解脱。

  狄更斯生来就具有演员的天赋,他当初踏上社会时想当一名专业演员的愿望虽然未能实现,但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他的这种兴趣始终不曾减退,他常常应邀参加各种家庭间的或公开的演剧活动。然而,狄更斯对此并不满足。可以说,舞台的空气和书斋的气氛一样,都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1858年,一所儿童医院请狄更斯作一次公开朗诵,为他们筹募一些基金,他满口答应。他从《匹克威克外传》中选了一段,经过一番准备,当众朗诵表演,结果获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功。听众向他欢呼,捐款也很多。有几个商业嗅觉特别灵的游园会主持人立即觉察到那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赚钱方法,便邀请狄更斯到英格兰各地去作一次旅行,沿途演出几场朗诵。许多朋友都劝他不要去,他们说干演员这一行与一个堂堂著作家的身份太不相称。然而陶醉于意外成功中的狄更斯还是执意去了。

  最初,狄更斯的保留节目全是圣诞故事,不久就扩充到部分小说的片断。一次演出通常由两个节目组成,前后一共演过十六个节目。其中最叫座的是《圣诞欢歌》、《匹克威克外传》中观审的一幕以及保尔·董贝之死。

  几年里,狄更斯总共演出了四百七十一场次,大获成功。人们无比热情地欢迎这位著名作家的精彩表演。朗诵演出不仅证明了狄更斯的演员天赋,而且也充分显示了他的小说艺术的重要特点,即易于上口朗诵和改编为剧本搬上舞台,这也正是狄更斯的小说得以风行的一个因素。由于他的作品容易改编成剧本,所以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伦敦二十家剧院同时上演由狄更斯的最新小说改编的戏剧。

  1867——1868年,狄更斯第二次访美,在波士顿、纽约和华盛顿等地都朗诵过几场,再次掀起了“狄更斯旋风”。人们冒着严寒,露宿在票房窗口前排队争购朗诵演出的票子。由于找不到一个足够大的剧场,经纪人只好临时设法让出一座教堂来改作剧院。然而这时候的狄更斯身体情况异常糟糕,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快要精力衰竭了!”

  回到英国后,他准备作一次告别朗诵,然后从此退出舞台。他选定了《奥利佛·退斯特》中“塞克斯杀南茜”的一段,煞费苦心,完全像演员一样全力以赴地准备着,他想努力达到最逼真的艺术效果。1870年3月1日,在圣詹姆士厅,狄更斯举行了最后一场朗诵。剧场气氛是那么骇人,那么凄惨。当朗诵到杀人场面时,狄更斯用了可怕的“颤音”并配以种种动作。一种令人窒息的恐怖感不但把听众吓呆了,就连他自已的脉博也从每分钟72下剧增到112下,朗诵后他几乎半身不遂了。

  那次告别朗诵是以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来结束的:“离开这华丽的灯光,现在我将永远地消失了……”。3个月后,上面这句令人心碎的台词重复出现在了狄更斯的讣告上。狄更斯,这位英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这位“天才的演员”,终因病魔缠身,医治无效,于1870年6月9日溘然长逝,终年五十八岁。死后,他被安葬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内。

  欧洲近代雕塑大师——罗丹

  在欧洲近代雕塑艺术史上,罗丹占有突出的地位。人们称赞他“为现代雕塑的暗淡房间,打开了一个巨大的窗口。”“他使长眠的雕塑苏醒,恢复了近代雕塑的生命”。罗丹艰苦探索、奋斗了一生,以其朴素率直的雕塑语言,歌颂自然中的美,追求倏忽即逝的运动和情绪变化,突破了当时在法国艺术界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学院派的陈腐格式,给雕塑艺术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成为现代雕塑的开拓者。

  奥古斯特·罗丹 (1840——1917)生于巴黎。他的父亲是小职员,母亲是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就喜欢画画。他曾在教会学校读书,九岁时转到他的叔父在巴黎西北的波威城开办的学校就读,并寄居在叔父家里,一直到 14岁。叔父是个有文化教养,热爱文学艺术的老教师,他对罗丹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回到巴黎后,罗丹抱定立志当画家的决心,进了专门培养实用美术人才的工艺美术学校。罗丹在这个学校学习是非常刻苦的。每天一大早,他就到一位画家那里去学画;上午八至十二点在学校学雕塑;中午连饭也顾不上吃,便离开学校,一路上啃着干面包,赶到卢浮宫,临摹古代雕塑,或是到皇家图书馆观摩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大师的作品;下午要参加素描和人体写生;晚上回家修改和整理白天的习作,还要按照布瓦博德朗教授的教学方法作记忆写生。三年时间,他不仅掌握了绘画和雕塑的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观察和记忆的能力,并显露出在雕塑艺术方面的出众才能。

  1857年,罗丹从工艺美术学校毕业,校方推荐他去投考著名的巴黎美术专科学校。当时的巴黎美术专科学校是学院派的大本营。他们视一切新倾向为异端邪说,极端鄙视工艺美术学校的艺术教育。所以罗丹虽是高材生,也仍是一连三次都未被录取。尽管投考屡屡受挫,但罗丹献身艺术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他当过手工艺工人,制过模型,做过金匠,搞过装饰,烧过瓷,还给雕塑家当过助手……从这些平凡的劳动中,罗丹掌握了许多宝贵的技艺。之后,他又投师于著名的动物雕塑家巴里和著名的装饰雕塑家比莱斯门下,使他的雕刻艺术日臻成熟起来。

  1875年,他靠平日积攒起来的一点钱,到意大利作了一次旅行。他参观了威尼斯、比萨等地,但主要停留在佛罗伦萨和罗马。他在多纳太罗和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前,久久凝视,赞叹不已。尤其是米开朗琪罗的奴隶像中显示出的那种内在的激烈情绪,肌肉下颤动的力量,血管中奔腾的血液,使他为之倾倒,留连忘返。不久,他的人体石膏塑像《青铜时代》和《施洗者约翰》先后问世,这两件作品标志着罗丹的艺术已经成熟。尽管一些反动的学院派人物对罗丹的作品进行了肆意的诽谤和攻击,但最终不得不让这两座雕像耸立在卢森堡博物馆里。

  1880年,法国美术协会的领导人,因在《青铜时代》的风波中中伤过罗丹而前来向他道歉,并委托他制作一件雕塑,项目与内容由雕塑家自已挑选。罗丹决定承担筹建中的艺术博物馆两扇大门的设计工作。他当时正满腔激情,跃跃欲试,渴望做一番大事业。所以接受这项委托后,欣喜若狂,渴望自己也能制作出象意大利佛罗伦萨礼拜堂门扉那样宏伟壮观的艺术品来。从这时起,罗丹便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给了这两扇大门,直到1917年逝世。三十七年间,这件巨作几乎始终没有离开过他的身边;特别在前二十年,他几乎把自己完全封闭在这扇门扉里了。虽然直到最后它也未能全部完成,然而漫长的创作过程充实了罗丹的艺术生涯,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他为艺术博物馆制作的大门就是著名的大型大理石雕塑《地狱之门》。它取材于十三世纪末和十四世纪初意大利伟大诗人但丁的著名长诗《神曲》中的《地狱篇》。早在青年时代,罗丹就为这部不朽的巨著所倾倒。《神曲》是但丁在流放时完成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被称为“中世纪史诗”。全诗共分三部:《地狱篇》、《炼狱篇》和《天堂篇》。诗人在放逐期间,看到意大利和整个欧洲处于混乱纷争的状态,因而对祖国和人类的命运怀着深切的忧虑。他的作品里通过象征、隐喻的手法,描写了梦游地狱、炼狱、天堂的情景,虽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罗丹被但丁的诗篇所深深激动,他跟随着诗人目睹了灾难重重的人世间的种种丑恶情景,决心用自己的雕刻再现这座诗人献给少女贝亚德的“纪念碑”。

  起初,他是这样设计 《地狱之门》的:一扇高六点五米、宽二点五米的门,在门的上端,诗人但丁坐在一块岩石上思考诗句;门的下面是一大群在痛苦中挣扎的 《神曲》里的人物。但是罗丹感到诗人“同一切脱离,没有任何目的”,所以他不满意这个构思,终于改成了:一个裸体男子 (他已不是诗人但丁,而是人类的象征)坐在岩石上,躬身向前,右肘支在左腿上,右手托着下颚,俯瞰着门扉下在苦海中挣扎的众多的幽灵。他看到地狱的惨景,面对人间的痛苦,“陷入沉重的深思”(《地狱篇》)。这个巨人的一双慧眼关注着人类的命运,他的鼻子在呼吸,心脏在跳动,内心充满痛苦和斗争。他已完全沉入冥想之中,在思想的重压之下,他紧缩全身,屈膝咬牙,在那角斗士般强壮的躯体上,每一块肌肉都因专注的思考而紧张地隆起,甚至连脚趾都翘了起来,似乎他不仅用脑子,而且在用全身的力量来思索。 《地狱之门》中的主像《思想者》就是这样产生的,后经放大,成为一件独立的作品。《思想者》虽然不是《神曲》中的人物,但它所表达的思想与《神曲》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

  在规模宏伟的《地狱之门》里,除了《思想者》之外,门楣顶部还有一组称为 《三个影子》的群雕。这是《神曲·地狱篇》第十六歌里所颂扬的佛罗伦萨三个市民的鬼魂。这三个人在世时都为佛罗伦萨的自由和独立作出过贡献,可是在地狱里却遭受被火雨打击的酷刑 (这种刑罚见于《圣经》,凡是蔑视上帝的人都要受此刑。但丁在诗中满怀崇敬地称颂他们的名字为“光荣的名字”,并说“对他们应刻表示敬意”。罗丹根据诗人的意旨,让这三位佛罗伦萨的伟大市民站在 《地狱之门》的顶端。他们低着头,牵着手,沉入极度的悲愤中。雕塑家用这组群雕来寄托诗人对祖国的哀思。

  门楣下面的两扇门上,是一百八十六个运动的男女人体。他们是地狱的罪人,被凶猛的罡风鞭笞着,卷入痛苦的深渊。这些形象组成了雕塑上的多种群体结构,罗丹通过这种象征性的构图来表现人类世界的苦难。

  在《思想者》两旁的是犯轻罪的人,越到下端犯罪越重,直到打入九层地狱。那些暴君、邪教徒和犯有淫欲罪的人,都在命运之湖里沉浮。他们越是极力挣扎,陷得就越深,遭受的惩罚也越重。罗丹在《地狱之门》的人物安排上,虽然是顺着但丁的思路,把九层地狱中犯罪的灵魂都给予了表现,但他并没有按照诗人的导游路线来安排人物的顺序。地狱里的暴君和情人,奸贼和淫棍,邪教徒和恶人都混杂一起。罗丹通过这些翻滚、交错的人体来描绘人类罪恶的深渊,借以表达他的爱憎,从而隐晦地揭示出当时法国现实生活的悲剧。

  在精心创作大型雕塑的同时,罗丹也十分重视肖像创作。他的肖像创作题材非常广泛,从世界知名人士到普通老百姓,都是他刻画的对象。从1880年起,罗丹制作了许多肖像雕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永恒的形象,如《达鲁》、《亨利·罗歇福尔》、《雨果》、《法尔居埃》、《萧伯纳》、《波维·德·夏凡》等。罗丹为这些成功的传神之作投注了巨大的心血。他曾讲述过《雨果》胸像的制作经过。

  1883年,就在罗丹为雨果造像前不久,这位伟大的作家正被一个叫维林的平庸的雕塑家折腾得心烦意乱。那位维林先生让雨果每天一动不动地坐上几个小时,整整坐了三十八次,害得八十多岁的老人腰酸背痛,头昏眼花。雨果发誓从今以后再也不同画家、艺术家打交道了。所以当罗丹畏怯地表示也要为老作家做塑像时,雨果皱起他那天神般的双眉说:“我不能阻止你工作,但是我要告诉你,叫我一动不动地坐着可不行!我不能为你改变任何习惯。你要怎么处理就随你的便吧!”雨果还提出,不能把黏土和工具带来弄脏他的房间。罗丹只好尊重老人的意见。

  工作开始了,罗丹每天到雨果家里来。老诗人或在书房伏案写作,或在花园散步,或在客厅会客,罗丹都在一旁默默地细心观察,用铅笔画下许多速写,并试着将老诗人的形象牢记心中,然后赶快跑到另外一间放着黏土和工具的屋里,把刚才一刹那的印象、感受固定在黏土上。但是有时一走开,印象便模糊了,他不得不又回到老诗人身边,再次观察……就这样,来回往返了不知多少回!

  罗丹终于凭着训练有素的默记能力,凭着艺术家的敏锐眼睛,以罕见的工作方法,完成了《雨果》这件杰作:雨果低着头,聚精会神地思索着,好象在吟哦着诗句。由于思绪象激流般地奔涌,诗人双眉紧皱,头发如同火山似地喷射出白色的火焰——这简直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