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289-证治汇补 >

第33章

289-证治汇补-第33章

小说: 289-证治汇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木通 大黄(等分) 
每服二钱。加灯心。水煎。 
导赤散 治心经客热溺闭。 
生地 木通 甘草 加连翘、黄连。 
五苓散 治清浊混行于大肠。致泄泻小便不通者。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肉桂 
利气散 治气壅小便不通。 
枳壳 陈皮 木通 甘草 
通闭散 可与前方合用。 
香附 陈皮 赤苓 
牛膝汤 治血瘀小便不通。 
牛膝 归尾 黄芩 加琥珀末少许。 
地黄汤 治阴虚小便不通。(方见中风) 
即地黄汤去萸肉。加麦冬、牛膝、车前。 
肾气丸(金匮) 治阳虚小便不通。(方见湿症) 
补中益气汤 六君子汤(二方俱见中风) 导痰汤(方见似中风) 
x外治法x 
葱头二十茎。紫苏二两。煎汤熏洗外肾小腹。或以盐炒热。绢包熨脐上下。或姜渣、枳壳亦可。或葱饼灸 
脐亦效。 又法。取田螺泥涂脐中。法见淋症。加麝香一二厘。或盐半匙填脐中扎紧更效。又法。独颗 
蒜一枚。栀子三十。盐花少许。研烂摊纸上。贴脐。甚者连阴囊涂之。即通。又小便不通欲死者。用桃枝、 
柳枝、木通、枯矾、旱莲子、汉椒各一两、葱白一握。灯心一束。细锉。入水三斗煎。耗一半。用瓷瓶盛汁。熏外 
肾。周遭以被围绕。不得入风。冷则换汁。再熏即通。(一方无旱莲子) 

卷之八下窍门
遗溺
属性:x大意x 
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故上焦脉虚则不约。下焦则遗溺。(内经) 
x内因x 
水潴于膀胱。而泄于小肠。若心肾亏损。阳气衰冷。传送失度。必具遗尿之患。(大全)又有挟热者。因膀胱火 
邪妄动。水不得宁。故不禁而频来。(王纶)可见遗尿一症。有寒有热之不同也。(汇补) 
x外候x 
色白者。虚寒也。色赤者。虚热也。(戴氏)大抵患热者。频数而绝少。寒者。不觉而恒多。(汇补) 
x脉法x 
尺中脉虚。小便不禁。凡遗溺者。脉当沉滑而反浮大。其色当黑而反现黄。此土克水为逆。不治。(汇补) 
x治法x 
上焦虚者。宜补肺气。下焦虚者。宜固膀胱。挟寒者。壮命门阳气。兼以固涩之剂。挟热者。补肾膀阴血。佐以 
泻火之品。(汇补) 
x睡中遗尿x 
睡则遗尿。此为虚症。所以婴儿脬气未固。老人下元不足。皆有此患。但小儿挟热者多。老人挟寒者多。不 
可不辨。(六要) 
x用药x 
虚寒。主以四君子汤。加益智、山药、五味、破故纸、肉桂、升麻。虚热。主以四物汤。加丹皮、山栀、黄柏、知 
母、麦冬、桔梗。如欲止涩。加牡蛎、赤石脂、桑螵蛸、鸡 。久不愈。属下元虚极。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 
缩泉丸、秘元丹、肾气丸等。加减选用。(汇补) 
x遗溺选方x 
家韭子丸(三因)治肾寒。阳气不能闭藏而遗尿。 
家韭子 鹿角 肉苁蓉 熟地 当归 菟丝子 
巴戟 杜仲 石斛 肉桂 山萸肉 干姜 
桑螵蛸散 治心不摄肾遗尿。 
桑螵蛸(盐炒) 远志 龙骨 菖蒲 人参 茯神 龟甲 当归(等分) 
为末。参汤服。 
又方 
桑螵蛸 鹿茸(酥炙) 黄 (各三两) 牡蛎 人参 赤石脂 杜仲(各二两) 
为末。米饮调下。 
秘真丹(河间) 能固精止溺。 
龙骨(三两) 砂仁(一两) 诃子(十枚) 灵砂(二两) 
加味逍遥散 治肝火疏泄。 
补中益气汤 治脾气不升。(二方俱见中风) 

卷之八下窍门
淋病
属性:x大意x 
滴沥涩痛谓之淋。急满不通谓之闭。五淋之别。虽有气砂血膏劳之异。然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心法) 
x内因x 
由膏粱浓味。郁遏成疾。致脾土受害。不能化精微。别清浊。使肺金无助。而水道不清。渐成淋病。或用心过 
度。房欲无节。以致水火不交。心肾气郁。遂使阴阳乖格。清浊相干。蓄于下焦膀胱。而水道涩焉。(正传) 
x外候x 
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沥不断。甚则闷塞。(入门) 
x淋病分辨x 
气淋涩滞。余沥不断。血淋溺血。遇热则发。石淋茎痛。溺有砂石。又名砂淋。膏淋稠浊。凝如膏糊。又名肉淋。 
劳淋遇劳即发。痛引气冲。又名虚淋。(汇补) 
x五淋微甚x 
淋虽五。总属于热。(丹溪)初为热淋。重为血淋。久则煎熬水液。或凝块如血。或稠浊如膏。或火烁而成砂石。 
(绳墨)此即煮海为盐之义也。(医方考) 
x虚淋宜审x 
淋有虚实。不可不辨。如气淋脐下妨闷。诚为气滞。法当疏利。若气虚不运者。又宜补中。血淋腹硬茎痛。知 
为死血。法当去瘀。然血虚血冷者。又当补肾。惟膏淋有精溺混浊之异。非滋阴不效。劳淋有脾肾困败之 
状。非养正不除。(汇补) 
x脉法x 
少阴脉沉数。妇人为阴疮。男子为气淋。凡淋症盛大而坚者生。虚微而涩者死。(汇补) 
x治法x 
治淋之法。在渴与不渴。热在气分。渴而小便不利者。肺中伏热。火不能降。宜气薄淡渗之药。清金泻火以 
滋水之上源。热在血分。不渴而小便不利者。肾膀无阴而阳气不化。宜气味俱阴之药。除热泻秘。以滋水 
之下源。(入门) 
x淋症忌补x 
凡寸肠有气。小便胀。小肠有血。小便涩。小肠有热。小便痛。禁用补气之剂。盖气得补而愈胀。血得补而愈 
涩。热得补而愈盛。水窦不行。加之谷道不通。未有见其能生也。(医统) 
x淋病治禁x 
淋病发汗者死。轻者必便血。为重亡津液也。又淋症口渴多汗者。不可轻用淡渗。(仲景) 
x用药x 
膀胱热结。用五淋散。肺脾气燥。用清肺饮。下焦阴虚。滋肾丸。下焦阳虚。肾气丸。脾经湿痰。二陈汤。加苍术、 
泽泻、升麻、萆 。肝经气滞。逍遥散。加黄柏、泽泻、山栀、青皮。大抵淋病茎痛。必用甘草梢。溺赤。用淡竹 
叶。有瘀。用牛膝。有热。用木通。行气。用青皮、木香、开郁。用琥珀、郁金。此东垣法也。血淋。用三生益元 
散。气淋。用木香汤。膏淋。用萆 厘清饮。砂淋。用石苇散。劳淋。用清心连子饮。又有积久淋病。用前法不 
效者。以补中益气汤升提阳气。(汇补) 
x【附冷淋】x 
膀胱为津液之腑。气化则出。今寒邪客于胞中。则气不化而成淋。必先寒栗。而后溲便涩数。窍中肿痛。盖 
冷气入胞。与正气相争。寒气胜。则战寒而作淋。正气胜。则战寒而得便。治宜散寒扶正。用四君加茴香、木 
香、益智、肉桂、木通、泽泻主之。(医统) 
x【附虚淋】x 
虚淋者。肾虚精败也。童子精未盛而御女。老人阴已痿而思色。则精不出而内败。茎中涩痛成淋者。惟金 
匮肾气汤可救。若精已竭而复耗之。则大小便牵引而痛。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宜倍加桂、附。以滋化 
源。不可误用知柏淡渗等剂。既泻其阳。复耗其阴也。(立斋) 
x【附小便频数】x 
有先因大便燥热。水液只走小肠。小便频数。不计度数。茎中热痛。大便愈燥。甚则浑身壮热。烦燥思水。此 
皆贪酒嗜色。或过食辛热荤秽。使热毒腐瘀。随虚注入小肠。故便时亦痛。与淋涩痛者不同。宜萆 盐炒 
煎服。仍以葱汤频洗谷道。令水液转入大肠。而便数自已。(杨仁斋) 
x淋病选方x 
五淋散 治淋因膀胱热结。 
茵陈 淡竹叶(各一钱) 木通 滑石 甘草(各一钱半) 山栀 赤芍 赤苓(各二钱) 
清肺饮 治淋因肺脾气燥。 
茯苓 黄芩 桑皮 麦冬 山栀 泽泻 木通 车前 
滋肾丸 治膀胱阴虚溺淋。 
黄柏 知母(各二两) 肉桂(二钱) 
麦冬汤服。 
瞿麦汤 治心经蕴热。小便淋痛。 
瞿麦(七钱半) 冬瓜子 茅根(各五钱) 黄芩(六钱) 木通(二钱半) 滑石(二两研) 
冬葵子(二两) 竹叶(一把) 
为末。分三剂水煎。入滑石末。调匀服。 
琥珀散 治五淋溺痛。脓血相杂。 
琥珀 海金砂 没药 蒲黄(等分) 
为末。每服三钱。通草汤下。 
立效散 治小便淋闭作痛。有时尿血。 
瞿麦穗 山栀 甘草(各三钱) 
水煎。 
牛膝膏 治死血作淋。 
桃仁 归尾(各一两) 牛膝(四两) 赤芍 生地(各一两半) 川芎(五钱) 
锉片。水十五钟。煎二钟。入麝少许。分四次服。 
木香汤 
木香 木通 槟榔 茴香 赤芍 青皮 陈皮 泽泻 甘草 
草豆饮 治砂石淋。 
黑大豆一百粒。生甘草水煎。入滑石末一钱服。 
石苇散 
石苇 冬葵子 瞿麦 滑石 车前 
六味丸 治阴虚热淋。 
八味丸 治阳虚膀胱溺淋。(二方俱见中风) 补中益气汤(方见中风) 清心莲子饮 萆 
厘清饮(二方俱见便溺) 
二陈汤 治脾胃湿痰下注而淋。(方见痰症) 
逍遥散 治肝经热郁气滞。(方见火症) 
三生益元散 
即六一散加生柏叶、藕节、车前同捣汁各一杯。调服。 
快捷方式方 治五淋。 
车前子为末。牛膝汤下。 
x外治法x 
治热淋痛甚。或不通者。 
猪胆一枚。去汁少许。入麝香三厘。以阴茎纳其中。外线兜住。于内良久。即愈。 
治血淋胀痛 
藕节汁。调发灰每服二钱。或用大蒜淡豆豉和。纸包煨熟。露一夜。新水下。 
治热淋不通者 
田螺十五枚。水养。待螺吐出泥。澄去清水。以泥入腻粉半钱调涂脐上。尿立通。将螺放之。如杀害之。则不效。 

卷之八下窍门
秘结
属性:x大意x 
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秘。(正传)虽有热燥、风燥、火燥、气血虚燥、阴 
结阳结之不同。要皆血虚所致。大约燥属肾。结属脾。须当分辨。(汇补) 
x内因x 
或房劳过度。饮食失节。或恣饮酒浆。多食辛辣。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 
传送失常。渐成燥结之症。(正传) 
x外候x 
胃实而秘者。善饮食。小便赤。胃虚而秘者。不能食。小便清。热秘者。面赤身热。六脉数实。或口疮喜冷。冷秘 
者。面白或黑。六脉沉迟。或溺清喜热。气秘者。气不升降。谷气不行。则多噫。风秘者。风抟肺脏。传于大肠。则 
筋枯。(汇补) 
x病久变膈x 
有津液干枯。三脘俱燥。初则幽门不通。渐至上冲吸门。拒格饮食。变为噎膈。此即三阳结。谓之膈也。(汇补) 
x脉法x 
脉多沉伏。阳结沉数。阴结沉迟。风燥脉浮。血燥脉洪。老人虚人。脉雀啄者不治。(脉诀) 
x治法x 
如少阴不得大便。以辛润之。太阴不得大便。以苦泄之。阳结者清之。阴结者温之。气滞者疏导之。津少者 
滋润之。大抵以养血清热为先。急攻通下为次。(汇补) 
x峻剂宜戒x 
如老人津液干枯。妇人产后亡血。反发汗利便。病后气血未复。皆令秘结。治宜滋养气血。不可概用牵牛、 
巴豆之类。损其津液。燥结愈甚。复下复结。遂成不救。(秘藏)或变肺痿。咳唾脓血。或饮食不进而死。(汇补) 
x发汗宜戒x 
血虚脉大。发热便燥者。慎不可发汗。汗之则重亡津液。(正传)所谓燥者濡之。养血之义也。(汇补) 
x用药x 
主以四物汤。加杏仁、枳壳。热加条芩、黄连。风加防风、麻仁。寒加木香、肉蔻。血少加桃仁、红花。气滞加槟 
榔、浓朴。老人虚人。病后汗多。不可用通法者。皆宜胆导蜜导法。壮实人可下者。承气汤。冷闭。用酱生姜导之。 
久虚者。煮猪血脏汤加酥食之。血仍润血。脏仍润脏。此良法也。(汇补) 
x【附脾约】x 
有平素津液燥结之人。因患伤寒热病。邪热未至于胃。津液先已消烁。故胃强脾弱。水饮不能四布。但输 
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难者。用脾约丸以开结。若邪传至阳明腑症而秘结。自有承气汤法。不在此例。(汇补) 
x【附阴结】x 
阴结者。阴寒固结。肠胃血气凝滞而秘结也。外症不渴不食。肢冷身凉。大便硬闭。脉沉而迟。宜四物合附 
子汤。如久不大便而脉反微涩者。黄 建中汤。 
x秘结选方x 
导滞通幽汤 统治便燥之病属少阴者。 
当归 生地 熟地 桃仁 升麻 大黄 红花 
大承气汤 统治便结之病属太阴者。 
大黄 芒硝 枳实 浓朴 
脾约丸(和剂) 治气滞血热便结。 
浓朴 芍药 枳实(各二两) 大黄(四两) 麻仁(二两另研) 杏仁(一两半) 
炼蜜丸。温水下。通利即止。 
润肠丸(东垣) 治风秘症。 
羌活 归梢 大黄(各五钱) 麻仁 桃仁(各一两) 
仁另研。蜜丸。白汤下。 
麻仁丸 治气滞血凝之症。 
麻仁 桃仁 杏仁 郁李仁 大黄 枳实 浓朴 当归 芍药 
去枳朴。加生熟地、升麻。名润燥汤。 
五仁丸(得效) 
桃仁 杏仁(各一两) 柏子仁(五钱) 松子仁(一钱半) 郁李仁(五钱) 陈皮(四两) 
蜜丸。米饮下。 
苁蓉丸(济生) 治津少血虚之症。 
肉苁蓉(二两) 沉香(一两另研) 
为末。麻仁汁打糊丸。米饮下。 
益血丹(海藏) 治亡血便燥。 
当归 熟地(等分) 
蜜丸。弹子大。细嚼。酒下。 
黄 汤 治老人便涩。 
黄 陈皮(各五钱) 
为末。每三钱。用麻仁一合。研烂。投水一杯。取浆去渣。煎候乳起。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调药。空心服。 
秘甚者两服愈。 
通导法 
用猪胆去汁少许。入醋在内。将芦管相接缚定。纳谷道中。以手捻之。胆汁入内即通。 
或用白蜜炼成。入盐、皂荚、麝香少许。捻如指大。入谷道。待欲便时乃去。 
火熨法 
用大黄一两、巴豆五钱为末。葱白十枚。酒曲和成饼。加麝香三分。贴脐上。布护火熨。觉腹中响甚。去之。 
x快捷方式方x 
用白蜜化汤。入玄明粉三钱。空心服。如血热便燥者。加当归五钱煎服。 
又法。取麻仁、苏子合研细。入水再研。取汁煮粥。啜之。一法。用菠菜取自然汁饮之。 

卷之八下窍门
脱肛
属性:x大意x 
肺与大肠。相为表里。故肺热则肛藏。肺虚则肛脱。(心法) 
x内因x 
肠风痔漏。久服寒凉。坐努下脱。久痢久泄。里急后重。窘迫下脱。男子房欲过度。产妇用力太早。小儿叫号 
伤气。俱有此症。(医鉴) 
x外候x 
因气血空虚。不能内守。肛门无力收摄。以致或大或小。块物外坠。有似去白之卵黄。故曰脱肛。(绳墨) 
x治法x 
病之虚实。入者为实。出者为虚。(难经)肛门脱出。非虚而何。治须温肺脏。补肠胃。耐心久服。渐见收缩也。 
(汇补) 
x死症x 
如元气大脱。饮食不进。气逆肿喘者。不治。(类案) 
x用药x 
主以补中益气汤。挟热。加黄芩、槐花。挟寒。加木香、炮姜。止涩。加赤石脂、禹余粮。兜住。加诃子、椿皮。 
外用香荆散浴之即收。或五倍为末。托而上之。或用葱头汤熏洗。又有肛门燥涩。大便努责而下脱者。此属内热。 
用收肛散治之。(汇补) 
x脱肛选方x 
补中益气汤 统治脱肛。 
人参 白术 当归 黄 升麻 柴胡 广皮 炙草 姜 枣 
x快捷方式方x 
蓖麻子捣烂。酒调敷病患头顶正心。少顷即收。收即洗去。又方。用熊胆三分、儿茶三分、冰片一分。共 
为末。入人乳调涂肛上。热汁下而自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