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赞成浮动汇率制度的主要理由:
1、浮动汇率可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他们的观点主要是:浮动汇率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可以使一国国际收支始终处于均衡状态,政府当局可以不受汇率和国际收支条件的限制,把需求管理政策直接放在使国内经济稳定的目标上,这样就可以提高需求管理的效率,提高货币供给的控制能力;浮动汇率也可以使本国经济活动免受外国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影响。当外国经济扩张或收缩时,本国的物价水平会随之上升或下降,从而使本国贸易项目出现顺差或逆差。在这种情况下,本国货币也会随之升值或贬值,以此补偿外国经济扩张或收缩对相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恢复贸易项目的平衡结果,外国经济的扩张和收缩对本国经济就不能产生影响,以保持一国经济稳定增长。
2、浮动汇率能够自发调节国际收支均衡。浮动汇率支持者认为,由于浮动汇率制具有自动调节机制,只要在一国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该国货币就自动地贬值或升值,从而对国际收支状况进行自发调节,不需要专门的政策和强制性措施。而固定汇率制度下,需要政府动用外汇储备或者特定的政策组合来加以解决,并且可能因为时滞问题使政策效果大为折扣。
3、浮动汇率制可以免受货币冲击。浮动汇率支持者认为,虽然浮动汇率制度也存在不稳定性投机,但是与固定汇率制度下的不稳定性投机有根本的区别。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是双向的,高卖低买的投机商可能因遭受损失被淘汰出局。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投机是单向的,只赚不赔,一旦发展成为恶性赌博,则对固定汇率制度造成巨大的冲击,导致一国政府的外汇储备短期耗尽,诱发金融危机。浮动汇率支持者指出,70年代多元的汇率制度替代布雷顿森林体系以来,很多国家仍然采取了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然而由于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存在,随时可能冲击固定汇率制度,加剧了固定汇率制度的不稳定性。70年代投机资本冲击法国法郎,80年代冲击意大利里拉,90年代冲击西班牙比塞塔、意大利里拉和英国英镑,同一时期,墨西哥和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这都是投机资本冲击固定汇率制度的结果。浮动汇率支持者并利用投机攻击模型及其扩展研究结论,指出国际投机资本冲击固定汇率国家的时机:一国初始储备越少,攻击时刻越早;国内信贷在货币供给中的比例越大,攻击时刻越早;资产替代性越强,国际资金流动程度越高,攻击时刻越早;货币政策自主性越大,攻击的时刻来得越早。投机商通过对基本面的分析,估算出汇率的理论值,国内信贷不断扩张,外汇储备不断下降,一旦估算的汇率值超过固定汇率,投机商便发起攻击,外汇储备迅速下降,直到固定汇率崩溃。
4、浮动汇率制度能隔绝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浮动汇率提倡者认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能够自愿选择长期的通货膨胀率,不再被动地引进国外的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浮动汇率制可以通过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来隔绝国外持续性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并指出了产生这种隔绝的机制是购买力平价,例如,外国因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外国物价水平上涨一倍,如果这种物价水平的上涨将长期不变,那么用本币表示的外币价格降低一半,就可保护本国内部和外部平衡不遭破坏。而如果本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则本国不得不在保持汇率不变的情况下引进外国的通货膨胀或者根据外国的物价上涨幅度重新调整本国的币值。浮动汇率的支持者认为,通过汇率的自动调节同样也能隔绝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
5、浮动汇率制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浮动汇率提倡者认为,浮动汇率制度实际上可以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数量。因为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经常不愿采取必要的内部宏观经济调整来处理国际收支赤字,而赤字的解决最终要求该国紧缩国民收入,因而该国可能推迟这种收入政策的调整。相反通过扩张性的政策来冲销赤字对本国货币供给的影响。随着外汇储备的减少,该国只能采取限制进口和资本管制的政策来消除赤字。而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就没有必要为达到国际收支平衡而限制进口和实行资本管制了。
6、浮动汇率制可以消除汇率决定的不对称性,便于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浮动汇率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制改变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决定的不对称状态,改变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采用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决定美联储在货币供给方面的领导地位,导致其他国家部分丧失货币供给自主权。并且任何其他国家都可以在出现“根本性失衡”时,使本币相对于美元贬值,而美元却不允许对其他货币贬值,致使国际经济政策难以协调。浮动汇率制度的支持者认为,在浮动汇率下,可以消除上述不对称性,由于各国国际储备多元化,美元的国际储备地位下降,各国可以自主决定本国的货币状况。
支持固定汇率制度的主要理由有:
1、固定汇率支持者否认了浮动汇率制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观点。他们从宏观经济调整的角度,说明了外部利率的变动会通过浮动汇率对物价和就业产生重大影响。他们认为,国外利率的上升引起国内资本外流,资本项目出现逆差,本国货币贬值;贬值一方面使出口扩大,可以用贸易项目盈余补偿资本项目的亏损,另一方面出口扩大,需求增加,物价上升,进而导致消费减少,产出和就业减少;引起经济波动。
2、固定汇率支持者认为浮动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有限。他们认为,首先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很多,汇率在众多不确定的因素影响下,其变动不一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调节方向一致;其次汇率只能通过相对价格的变化对国际收支产生影响且受一定的条件制约,而国际收支的变化又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是有限的;再次,汇率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需要国内其它政策的搭配,例如一国实行贬值政策刺激出口时,必须有国内相应的紧缩性政策相配合才能避免通胀抵消贬值的作用。
3、反对浮动汇率者认为,固定汇率下固然存在投机资本攻击的可能,但是很多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并未发现如浮动汇率支持者所说的汇率是基本稳定的,相反汇率的波幅常常很大。固定汇率提倡者分析认为,浮动汇率下同样存在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的因素:一是汇率超调的存在。现实生活中物价是粘性的,国际资本流动在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作用不同。国际资金在国际商品市场上的套购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国际资金在货币市场上由于对利率或汇率的变化十分敏感,使资产市场的调整瞬间完成。在经济调整趋于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调整的任务落在金融领域,导致汇率超调,形成不稳定。资产市场分析法也认为决定汇率变化的是资产存量的变动,而非流量的变动。存量是即时变动的,会迅速反映在汇率的动态变化上,存量分析下的汇率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相反,由于流量在考察期内是确定的,因而流量分析下的汇率必然带有稳定性的特征。在短期内,当货币政策扩张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国债,利率水平下降,资产市场调整,货币贬值,形成新的汇率水平。货币贬值刺激出口,抑制进口,经常帐户顺差增加。从长期看,需要增加进口,最终导致贸易逆差,汇率有回调的趋势,直到抵消过度贬值的部分。二是预期推动。他们认为,投机是预期指导下的现实行为,既然预期是一种心理活动,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投资预期存在的条件下,当前汇率取决于对未来基本经济状况的预期。对将来预期的微小变化,都会导致汇率的大幅度变化。三是噪声交易者的存在干扰了市场的稳定预期和理性行为,从根本上带来市场的不稳定。
4、固定汇率支持者不认为浮动汇率能完全隔绝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国际传递。他们认为,浮动汇率制隔绝国外通货膨胀影响的作用非常有限。因为在普遍存在价格“粘性”的情况下,国外货币增长会导致短期内实际利率和实际汇率的波动,从而影响各国经济。而且浮动汇率制度下通货膨胀的传递具有不一致性。当本币汇率下浮时,进口成本上升,本国物价上涨;当本币汇率上浮时,进口成本因价格刚性不易下降或下降很少。这样,其净效应也是物价上涨。这称之为“棘轮效应”。
5、固定汇率支持者从另一角度分析指出,浮动汇率制不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他们认为,浮动汇率固有的多变性会对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产生不利影响,因为币值的波动可能使进出口蒙受不确定的汇率风险,从而使贸易量及贸易利益减少。同样,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阻碍国际生产性资本的流动。浮动汇率制的反对者还认为,浮动汇率下各国货币的购买力变得不可预测,从而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作用下降。
6、固定汇率制维护者认为,浮动汇率制度下,由于对汇率缺乏有效的约束,各国首要考虑国内经济目标的实现,容易利用汇率的自由波动推行竞争性贬值的政策,造成国际经济秩序混乱。
以上是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争论的主要问题。可以看出,两种汇率制度各有特点,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本处讨论抽象到汇率制度的两个极端,但我们可以从中延伸出其它中间汇率安排的优劣特点,便于对汇率制度作进一步深入地研究。
第三节 汇率水平管理
汇率水平管理是指汇率水平的确定与调整,也是一国实施汇率政策的具体措施之一。通常货币当局对本国的汇率安排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单一汇率制,即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只有一个;二是混合汇率安排,是指将不同水平的汇率混合使用的安排,目的为了对不同的交易主体实行差别待遇;三是差别汇率安排,一般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根据外汇的不同来源和使用情况,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水平的安排。后两种汇率安排因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比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称为复汇率(multiple exchange rate)。单一汇率符合一价定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占主导地位的汇率安排,特别在外汇管制不严格的国家较为普遍。复汇率安排是以外汇管制为基础,一国货币当局人为地、主动地制定和利用多种汇率,以达到预期的政治经济目的。从政策研究的角度出发,复汇率安排更具有实际意义,它包括混合汇率安排和差别汇率安排两种方式。
一、混合汇率安排
就是将官方汇率与自由汇率按不同比例混合使用的制度,以对不同的交易实行差别对待。这种制度规定某类项目外汇收入的全部或一部分可以不按官方汇率出售给指定银行,允许这类外汇收入者在自由市场按自由汇率出售外汇。相反,规定对某类外汇需求者不按官方汇率供给全部或部分外汇,而是要求他们以一定比例在自由市场按自由汇率购买外汇。由于自由汇率高于官方汇率,出售外汇者可以因此多收入本国货币,购买外汇者则因此得多支付本国货币。虽然国家未公开宣布差别汇率,但通过这种官方汇率和自由汇率混合使用的方法,事实上已形成了复汇率制度,只不过这种复汇率制度更加隐蔽罢了。例如,有些国家为了抵制游资的侵扰与冲击,规定出口贸易的外汇按官方汇率在官方市场进行交易(这种汇率称为贸易汇率),资本交易涉及的外汇在自由市场按自由汇率进行交易(这种汇率称为金融汇率)。这样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国际游资对正常国际贸易的侵扰。
例如,我国取消双重汇率制以前,出现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中心汇率、场外交易汇率以及黑市汇率并存的汇率安排(如图4-2)。
?
?
在人民币混合汇率安排上,对不同外汇持有者采用了不同的外汇价格,例如对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汇率水平,体现了对不同的所有制主体进行外汇交易的歧视原则。这种混合汇率安排,虽然可以维持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隔绝来自国外的冲击、达到某种经济目的,但也会造成较高的管理成本,扭曲价格,形成不公平竞争,而且还必须以严格的外汇管制为前提。另外,在人民币混合汇率安排上,也体现了不同行业的歧视性原则。例如,为鼓励军工企业对国外高精尖技术的引进,国家可按官方汇率水平安排企业用汇,可视同于政府对此企业进行部分财政补贴;再如,为促进国有企业技术改新,加快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国家鼓励国有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在用汇上使用官方汇率;当然,国家为限制衰退行业的发展规模,对此行业进口用汇不支持或不全不支持,以增加该行业进口成本,进而加速该行业萎缩。对于行业歧视性汇率安排,虽然可以对不同的行业起到政策导向作用,但是其要求一国政府能够对行业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将可能使政策效果失灵,外汇市场秩序混乱。
二、差别汇率安排
根据外汇的不同来源和使用情况,规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低不同的官方汇率,这就是差别汇率安排。差别汇率安排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差别汇率一般是指官方决定实际汇率,其与平价相差1%以上。广义的差别汇率安排是指,考虑到关税、补贴等影响实际外汇价格要素后,所做出的差别汇率安排。也就是说,一国政府在规定有差别的官方汇率时,充分考虑了关税、补贴等因素,以体现政府对特定进出口商品实行的惩罚性或优惠性汇率安排。从这一意义上讲,各个国家都在实行差别汇率安排。
差别汇率安排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在外汇管制条件下,以官方汇率为基础。(2)政府希望集中调度和使用外汇资源。(3)是临时性政策工具。
1、进口与出口的差别汇率安排
20世纪70年代许多发展中国家采用进口和出口的差别汇率安排。假设汇率表达式为直接标价法,不同的进出口汇率组合代表不同的政策导向,能够达到预期政策的效果。例如,第一种是较高的进口汇率与较低的出口汇率,其预期政策效果是不仅限制了进口,而且也限制了出口;第二种是较低的进口汇率与较高的出口汇率,不仅鼓励了进口,而且对出口也起到鼓励作用;第三种较低的进口汇率与较低的出口汇率,该汇率安排组合只鼓励了进口,而限制了出口;第四种较高的进口汇率与较高的出口汇率,可以起到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的预期效果。进口与出口的差别汇率安排对进出口的影响,其实质也是对进出口进行变相的“加税”与“减税”。
2、进口多元差别汇率
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初期,特别是在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阶段常采用进口多元差别汇率安排。采取进口多元化差别汇率的国家,一般有其特定的预期目标,诸如鼓励重要物资和先进技术的进口,限制非必需物资的进口;调整进口结构,推进进口替代,提高工业化水平;避免全面汇率调整造成的社会振荡;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等等。可以看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初期,为减少国外商品对本国市场所产生的冲击,鼓励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