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国际金融学 >

第25章

国际金融学-第25章

小说: 国际金融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四、国际清偿能力
     国际清偿能力(International Liquidity)又称国际流动性,是指一国的对外支付能力。长期以来,国际金融学界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将其与国际储备等同起来不加区别地使用,而大多数学者则认为两者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经济学家弗·伯格斯坦(C。Fred Bergsten)就曾指出,能表达一国对外支付能力、支持其货币汇率的资产并非仅仅局限于国际储备,还应包括其他一些资产。它们可以分为如图4…1所示的三个同心圆:位于同心圆核心的是该国政府的自有国际储备,用L1表示。位于第二圈L2的首先是该国政府的无条件提款权,其次是该国政府借入的储备。L2与L1一样直接归政府使用,但L2的使用或多或少要受到他国政府或IMF的限制。位于同心圆最外一圈的L3首先是在必要时货币当局可迅速得到的私人部门(特别是商业银行)的短期外汇资产,其次是流动性比较差的对外长期债权(主要是指私人部门的),它也有支持汇率的作用。伯格斯坦的这一看法与IMF的观点是相一致的。
  
  事实上,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高度发展、跨国银行业务活动的不断扩大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逐渐加强,一国货币当局往往能够利用国际借贷迅速获得短期外汇资产来应付对外支付问题。例如,一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或他国政府达成的临时性筹款协议,便可使该国政府获得潜在的支付能力。这种筹款协议,如“备用信贷”、“借款总安排”、“互换货币协定”等,虽尚未形成现实的储备资产,但只要协议达成,如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金融机构或他国政府便保证及时提供一定贷款予以弥补,因而构成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可见国际清偿能力与国际储备的区别在于,它所强调的是对外支付能力而不是所有权关系。在分析一国货币当局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干预货币汇率的能力时,无疑它更为合理,更具操作性。判断一国国际清偿能力的依据,一是政府获得国际流动资产的可能性,二是政府利用这些资产直接偿付外债或干预外汇市场的方便性和充分性。正确理解和区分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能力,对理解国际金融领域中的一些重大发展(如欧洲货币市场对各国国际清偿能力的影响,一些工业化国家国际储备对进口额的比率逐渐下降的趋势等),探讨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案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供给与需求
一、影响国际储备供给的因素
   国际储备包括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所以国际储备供给量的变动也应以这四个要素的增减为转移。具体地说,影响一国国际储备供给的主要因素有:
  1。 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顺差是国际储备最主要和直接的来源,国际收支顺差会使该国国际储备增加,国际收支逆差会使该国国际储备减少。在国际收支的各个组成部分中,经常账户顺差又是比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更为可靠和稳定的国际储备来源。经常项目顺差表明一国商品和劳务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增加国际储备的可靠力量。而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虽然也能够增加国际储备,但由于国际资本流动特别是短期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使得由资本流入所引起的储备增加也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稳定性,极易造成因短期资本流出而导致的国际储备急剧下降。
  2。 干预外汇市场。货币当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也可以改变一国国际储备存量。当本国货币面临较强劲的升值压力时,货币当局为避免汇率波动对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带来不利影响,必然会进入外汇市场抛售本币收购外汇,由此买入的外汇便可以用于补充一国的国际储备;当本国货币面临巨大贬值压力时,为维持汇率的稳定,该国货币当局也可以在外汇市场上抛售外汇购进本币,抛售的外汇构成了一国国际储备的减少。
  3。 国际借贷。一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向国外借款,如从国际金融机构或他国政府取得贷款,以及中央银行间的互惠信贷等均可补充其外汇储备。随着各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各国中央银行互换货币安排的增加,以及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国通过国际借贷融通国际收支逆差和官方储备不足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这就使得各国国际储备的供应有了很大的弹性。反之,当一国政府向国外提供储备货币贷款时,就减少了该国的国际储备。
  4。 收购黄金。增加黄金储备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从国内收购并由中央银行窖藏的黄金;二是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收购的黄金。对于大多数国家而言,由于其货币不被国际间普遍接受,所以在国际黄金市场收购黄金仅仅改变了国际储备的构成,而国际储备的总量并未有太大的改变。
  5。 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储备头寸的增加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都是IMF成员国国际储备的另一种来源。但由于其数量极其有限,分配结构又不合理,加之各国一般无法主动增加其持有额,所以这两个部分的变化对一国国际储备供给的影响有限。
  6。 储备资产的收益。储备资产的收益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储备资产的投资收益,如储备货币存款利息、作为储备资产的国外证券收益等;另一部分是由于汇率的变动所造成的将一国外汇储备折成特别提款权或美元的溢价,也包括由于黄金价格的上涨所造成的储备资产增值。
二、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
   国际储备需求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愿意使用一定数量的实际资源来换取并持有的国际储备量。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1。 国际收支状况
  由于国际储备的主要职能是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因此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如何,将对国际储备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具体可从两方面分析:
  (1) 国际储备需求与国际收支赤字的规模和概率呈正相关关系。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的数额越大,概率越高,表明其国际收支状况越是不稳定,就越需要更多的国际储备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反之,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的规模越小,概率越低,该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会减少。
  (2) 国际储备需求还与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有关。如果一国国际收支失衡是长期性的、结构性的或货币性的失衡,要恢复国际收支均衡,支出变更政策和支出转换政策的实施就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短期性的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则主要运用国际储备来进行弥补,而不需要调整国内经济。因此,一国所面临的国际收支逆差越偏重于短期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会越多。
  综合以上两点,正是由于国际收支逆差的规模、概率和类型等对国际储备需求的影响巨大,所以凡是能够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的因素,也都会影响到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诸如国民收入水平、货币供应水平、经济结构特别是贸易结构、贸易条件等经济因素,都会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影响而最终影响到国际储备需求,读者可以结合本书《国际收支》一章做具体分析。
  2。 融资能力大小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而需要进行弥补时,货币当局可以动用国际储备,也可以通过向国外筹借资金的办法来弥补逆差。如果一国具有较高的资信等级,能迅速、便利、稳定地获得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或者该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较强,则该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低,反之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高。因此,国际储备需求与一国的融资能力呈负相关关系。按照这一原则,资信较高的发达国家融资能力较强,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小;而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融资的难度较大,外国官方融资额增长缓慢,从IMF获得贷款也因其份额较小而受到限制,商业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也因债务危机而急剧下降,从国际证券市场的融资也因诸多原因不尽如人意。总之,发展中国家的外部融资能力相当薄弱,根本无法及时获得充足的国际清偿力来解决其国际收支逆差问题,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往往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高。
  3。 汇率制度的选择
  汇率制度与国际储备需求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汇率制度的选择会影响到国际储备需求水平的高低。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由于外汇市场存在对外汇的超额需求,使本国货币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为保持本币汇率的稳定,货币当局必须抛售外汇收购本币,因而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高;在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失衡将由汇率的自发波动来进行调整,直至使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因此,一国可以不持有任何国际储备。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由国际储备和本币贬值共同来进行调整,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将取决于一国所能接受的本币贬值程度。因此,从理论上说,如果汇率变动越富于弹性,那么该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越小;反之,如果汇率变动越缺乏弹性,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越大。国际储备需求与汇率弹性之间是负相关关系。
  4。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成本和效果
  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特别是长期根本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除可以运用国际储备和对外融资来进行调整以外,更需要采取适当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管制政策等。一国对国际储备需求的高低,显然与这些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调节成本和调节效果密切相关。
  (1)财政货币政策。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如果采用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在使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得到改善的同时,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使该国国民收入下降,失业率提高。我们把这种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对国内经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称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调节成本。很显然,如果这种调节成本越低,对国际储备的需求也会越低;如果这种调节成本越高,对国际储备的需求也会越高。举例说明,如果一国具有较低的边际进口倾向,则以产出下降所表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调节成本就越大,对国际储备的需求也就越大。另外,如果假定一国政府为了防止因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而使一国经济产生剧烈震荡,可能会放慢政策调整速度,即采用温和的紧缩性政策,这本身就需要有更多的国际储备作为调节政策的辅助手段,否则温和的紧缩性政策将根本无法实施。综合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国际储备需求与国际收支调节成本呈正相关关系,与国际收支调节速度呈负相关关系。
  (2)汇率政策。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实行本币贬值的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本币贬值政策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际储备需求的大小。当本币贬值能够有效地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时,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会较低;反之,当本币贬值的政策效应并不明显时,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会很高。在现实世界中,由于确实存在影响本币贬值政策效应的诸多因素,包括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不足、J曲线效应、贸易条件的恶化、贬值引起的通货膨胀和资本外逃等,这些因素都会对本币贬值的政策效应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也从相当程度上扩大了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3)管制政策。由于实行管制政策的目的在于平衡国际收支和维持汇率稳定,因此一国管制政策的宽严程度也必然会影响到对国际储备的需求。一般而言,实行严格财政管制、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的国家,国际收支平衡主要通过管制政策实现,对国际储备的需求相对较少;而管制较松或基本不实行管制的国家,由于国际收支逆差不能通过管制政策得到有效解决,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大。 
  5。 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如果持有国际储备只会给一国带来利益而无须付出任何代价的话,那么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将会是无限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持有国际储备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种代价我们称之为机会成本。由于国际储备代表着对外国实际资源的购买力,持有国际储备也就意味着放弃对这部分外国资源的使用。如果一国用其国际储备(主要是外汇储备)来购买外国资源特别是外国资本品,可以提高产量和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但正是由于持有国际储备,就会丧失这样的机会,从而构成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在许多情况下,这种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往往是巨大的。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越高,一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就会越低;反之,对国际储备的需求会越高。
  6。 政策偏好
  官方持有性是国际储备的重要特征,政府的政策偏好也会成为影响国际储备需求的重要因素。
  (1)虽然持有国际储备会有一定的机会成本,它可能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当期收入水平的提高。但从另一方面看,持有国际储备却又能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或者能够配合其它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实施而减少对国内经济的剧烈影响,从而有利于经济和收入水平的稳定。因此,一国政府对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偏好选择,将会对国际储备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政府偏好膨胀性经济政策,以经济增长和当期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作为主要目标,则该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小;反之,如果政府更强调经济稳定,注重减少收入水平的波动,则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必然会较大。
  (2)如果一国实行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国民经济的对外依赖度较大,对外贸易规模较大,与国外的资金往来较多,则该国对国际储备的需求较大;反之,实行相对封闭经济政策的国家,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则比较小。
  7。 国际政策协调
  如果一国能够与其他国家开展广泛的经济合作和国际间的政策协调,则可以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反之,会增加对国际储备的需求。国际政策协调对国际储备需求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可以缩小国际收支失衡的程度,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从而直接减少作为弥补手段的国际储备需求;二是当国际收支出现失衡时,可以避免各行其是,从而增强调节政策的效果,降低调整成本,提高调节速度,减少对国际储备的需求。
  ?
  ?
第三节 国际储备规模与结构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国际储备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加强对国际储备资产的管理,成为各国政府和货币当局急待解决的问题。所谓国际储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或货币当局根据一定时期内本国国际收支状况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国际储备的规模、结构以及储备资产的运用等进行计划、调整和控制,以实现储备资产规模适度化,结构最优化、使用高效化的整个过程。国际储备管理包括国际储备规模管理和国际储备结构管理。
  ?
一、国际储备规模管理
     国际储备规模管理是指对适度国际储备量的选择与调整。一国国际储备量应维持在何种水平才算适度?这不仅是各国政府十分关注的现实问题,也是国际金融学术界多年来一直探讨研究的重大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关于适度国际储备量的定义及其决定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著名经济学家弗莱明(J。M。Fle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