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艺术的改造;政府还主办各种具有民族色彩的文艺比赛,例如1938年,举行
… Page 39…
了一个全国性的黎萨传记文学创作比赛。政府还于1937年12月30日颁布
134号总统行政命令,宣布泰加洛语为国语的基础,继而于1940年6月7日
宣布国语是菲律宾的正式语言,并规定于1946年7月4日生效。
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进入东南亚,不出半载就首先摧毁了由道格
拉斯·麦克阿瑟指挥的美菲军,在菲律宾建立起法西斯统治。在日本统治时
期,凡是那些旨在宣传英美民主或自由主义思想,或含有反日内容的材料、
图片、诗歌,一律删掉,有关英、美地理、历史和文化的书籍,均被列为禁
书。对于菲律宾出版的报刊,以及文艺戏剧方面的活动,日军都严加管制。
同时,禁止用菲律宾国旗,禁止唱菲律宾国歌和美国歌曲,如此种种。其目
的一方面是要尽快消除英美对菲律宾的影响;另一方面极力阻止反日情绪的
传播。反映菲律宾民族特点的民俗文化的存在和发展自然是不利于“大东亚
共荣圈”的建立。
(2)缅甸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佛教是缅甸的国教,全国85%以上的人是虔诚的
佛教徒。所以说佛教渗透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生活习俗就包含了佛教的教
义,但自英国殖民者入侵到缅甸独立的1948年的一个多世纪中,宗教和文化
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它们的变化发展与国家的命
运、政治经济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宗教在各个时期所起的作用也不
同,加之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传播,多少对人民的生活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但十几个世纪形成的佛教观念并由此而产生的许多生活习俗是在缅甸人心中
生了根的。
在现代缅甸人的家里,无论家境贫寒与富裕,家家户户都有供佛龛的习
俗,佛龛有设在桌子上的,也有设在墙壁里的。家境富裕,住房宽敞的人家,
还有专门的佛龛室,非常讲究,布置得典雅、庄严。佛龛上供的佛像主要是
佛祖释迦牟尼的站像、坐像和卧像等。佛龛上安有用来照明的电灯和蜡烛,
点缀有金色的纸伞和各种鲜花以及用于盛放各种供品的香盘和水杯等。其
实,供奉一个佛龛是要花很多钱的。但是,哪怕再花钱,也一定要在家中供
一个佛龛,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供佛龛,家里才能在佛祖保佑下万事如意,
生活幸福。
不只供佛,拜佛更是缅甸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每天必做的
一件大事。一般缅甸人四、五点钟便起床,女主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
市场上买来玫瑰、菊花、茉莉等鲜花,冲洗干净后供在佛龛上,接着,在供
佛洗脸用的杯中盛满净水,再把少许盐和用苦楝树枝削成的小木棍放在佛龛
上的小盘子里,以供佛刷牙。早饭做好后,总先给佛盛好,然后全家人早拜,
诵经祈祷;早拜结束后,全家人才能吃饭。晚上睡觉之前,要进行晚拜。只
有诵经坐禅或者祈祷和忏悔后方能睡下。不仅在家中要拜佛,到了各个单位
也要拜。在大学的宿舍楼中都有佛龛,大学生们早晚各有一次一个小时的集
体拜佛活动,而且每逢闲暇,还要前往佛寺去拜佛,他们认为,到了佛寺,
虔诚地跪在佛像前,可以消除身心上的一切烦恼与痛苦,可以获得安宁与幸
福,而且,一生拜佛,来世就可以脱离苦海,升上天堂。
除了供佛,拜佛之外,每个缅甸男人一生中至少当一次和尚。如果一个
缅甸男人一生中没有当过一次和尚,就不算成人,会被视为“生人”,即未
受过礼教的人。自然受到社会的歧视,成家、找工作都是问题。所以,如果
… Page 40…
家中生了男孩,父母从孩子刚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省吃俭用,为孩子筹备
办剃度典礼的钱,男孩一般在7岁左右做第一次剃度,一般大多在假日中举
行,然后就到寺庙中当小和尚,有一周、两周的,或几个月之后再还俗,当
然也有的小孩从此热衷佛门,不再还俗,从此削发为僧;成年人,无论从事
什么样的职业,也经常到寺庙中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公职人员在当和尚这一
段时间,工资照发。一些做过恶事的人以及刑满释放的人,更得先去当几个
月和尚,以便忏悔省身,消灾去难。
除了这些,与佛教有关的还有诸多的习俗,诸如建塔、拜塔、浴佛和施
火、施舍、不杀生等等,都成为缅甸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饮食方面,缅甸人以米饭为主食,吃饭一向用手抓,至于逐步兴起的
中式调羹是建国以后的事。吃饭时喜欢把菜拌在饭里,而下层人只是在饭里
放点咖啡粉就算一顿饭。菜要有甜味,略有一点酸味,不油腻。喜欢吃鸡、
鸭、鱼、虾、鸡蛋以及凉拌青菜等蔬菜。不喜欢吃猪肉,不吃动物的内脏,
有的人还忌食四条腿的东西,缅甸人还有一个不吃牛肉的习俗,这倒并非出
于宗教上的缘故,缅甸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国,稻谷是其主要作物,1930年,
缅甸就有350万吨余米出口。在耕地、播种、收获、扬场、运输水稻的过程
中,牛是农民的主要依靠对象。所以,缅甸人认为牛是他们“忠诚的朋友”,
是他们“最大的恩人”。因此,不少缅甸人,尤其是缅甸农民从不吃牛肉,
认为吃牛肉是一种“忘恩负义的背叛行为”。
缅甸也是个节日众多的国家,而且绝大多数节日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不
是源于教义,就是在节日内容中有佛教仪式,有的本身就是佛教节日。
泼水节是缅甸人的春节,也是缅甸所有传统节日中最盛大最热闹的一
个,一般从4月13日到4月17日,前后共5天的时间。其中正式泼水时间
是14、15、16日3天,13日是泼水节的除夕,17日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关
于泼水节的来历,在缅甸一直流传着一个尽人皆知的故事。相传在开世之初,
人世间有一位很有名气的占卜师名叫“格爪拉曼”。有一天,天帝释和阿底
梵王因为一件占卜之事争论不休,最后,来到人间请格瓦拉曼为他们裁决,
并约定负者要把头颅砍下;裁决的结果,天帝释获胜。但他不忍心砍下对方
的头颅,而阿底梵王恪守诺言,自己砍下了头颅,天帝释把这颗头颅扔到海
中,海洋的水立即干涸,扔到地上,大地立刻烈火熊熊。于是,天帝释叫来
七位仙女,轮流抱着阿底梵天王的头,后来,格瓦曼拉拿来一只象头,放在
梵天王的颈上,天帝释用圣水一泼,象头就接到梵天王的颈上。仙女们在交
接梵天王的头颅时,就是人间旧岁逝去,新年开始。人们相互泼水,以求死
者超度,生者长寿。泼水节开始于缅甸古代,而现代的许多习俗已有了很大
的改观,现代的许多节日是由政府统筹安排的,例如建彩棚,搭剧场,设泼
水站,排练各种文艺演出。按照规定,泼水节除夕这一天是不能泼水的,正
式泼水时间是从第一天天帝释下凡开始到第三天上天结束。在泼水节期间,
整个缅甸都会沸腾起来。不仅大街小巷披上节日的盛装,人们更是漂漂亮亮,
载歌载舞,有的人乘车到泼水站接受泼水,当汽车通过泼水站时,司机便会
放慢速度,马路两旁的少男少女就会把手中的自来水喷头对准徐徐而来的汽
车,顿时如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在未设泼水站的地方,人们就主动设起泼水
点,各家各户把各种器皿装满水,放在马路边上,供人们泼洒嬉戏。晚上,
人们会观看各种文艺演出,直到深夜才会散,第二天又开始欢快地泼水。泼
水节期间不仅是娱乐,缅甸人还要做大量的善事以积功德,象吃斋守戒,听
… Page 41…
讲经文,布施斋饭,打扫卫生,给老人洗头洗身,给父母师长孝敬礼品等等,
新年的头一天早晨,人们还要放生,一般是买来活鱼再放到湖中,以及把牛、
羊、猪等赶入森林中放生。
其它传统的宗教节日还有:浴榕节 (又叫浴佛节)、僧侣考试节、安居
节、抽签布施节、当柄祭神节、功德衣节、点灯节等等。
1918—1941年,正是缅甸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高涨时期,在斗争中,
佛教习俗和生活习俗的维护,成为唤起民众,与欧洲殖民当局斗争的有力方
式。其中最著名的是“鞋子问题”。
缅甸人认为鞋是最肮脏最龌龊的物品,所以,凡是神圣的地方都不能穿
鞋进入。早在古代,无论是文武大臣还是平民百姓上朝见缅王时,都必须脱
鞋赤脚,否则就会被斩首示众。而且,直到现代,人们进寺庙或在寺庙以外
的地方见僧侣,也必须脱鞋以后才能进入寺庙或僧侣的住地,而在殖民统治
时期,欧洲人无视这一习俗,极大地刺伤了缅甸人的感情,被缅甸人认为是
对他们民族的极大侮辱。尤其在“二战”期间,英国人把缅甸佛教圣地仰光
大金塔作为兵营,英国士兵荷枪实弹穿着大皮靴在寺庙内横冲直撞,耀武扬
威,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不满,并以此为各阶层的结合点,进一步开展了
各种形式的民族解放的斗争,最终取得胜利。
(3)泰国
泰国一直是被称作“暹罗”,暹罗人一向把他们的国家骄傲地称为孟泰,
即“自己的土地”。1939年6月正式把暹罗的国名改为“泰国”,1945年9
月它又改回“暹罗”,但在1948年,“泰国”的名称又再次作为官方的名称。
1918年—1945年的泰国处在转变中,1910年以前,国王朱拉隆功统治
下的泰国适应现代世界形势的进程就已开始大大加速了。朱拉隆功有三十四
个儿子和四十三个女儿,他在位初期就把儿子们送到英国公立学校、大学和
技术学校读书,其中不少人才华出众,有些成为法律、农业和工程学的专家,
另一些则在英国、德国、俄国和丹麦等国的陆军以及英国的海军中接受训练。
1910年继承王位的玛哈·瓦栖拉兀王子就是接受这样训练中的一个。他
进过剑桥大学,并在英国陆军中服务过一段时期,他并不具备什么实际的领
导才能,倒是爱好艺术和戏剧,可以用精湛的泰文创作和翻译剧本。与其父
相比,瓦西拉兀并没有完成什么重要的行政改革,由于长时间地受英国教育,
他采取了大量社会改革,使泰国逐渐符合西方的思想和实践,有些社会改革
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他重新编纂法典,尤其是将一夫一妻制包括在内,并且颁布法令,
命令全体臣民都要采取父姓。泰国人的姓名较为复杂,名在前,姓在后。未
婚妇女用父姓,已婚妇女用丈夫的姓,口头称呼时,无论男女,一般只叫名
而不叫姓,并在名字前加一冠称“坤(您)”。泰国人按习惯姓名都有冠称,
平民的冠称一般是这样的:成年男子为“乃(先生)”,已婚妇女为“娘(女
士)”,未婚妇女为“娘少(小姐)”,男孩为“德猜(男童)”,女孩为
“德英(女童)”等。贵族的冠称则按国王分赐的爵位高低分为五级有:昭
披耶、披耶、拍、銮、昆,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之后,贵族爵位逐渐消失。
另外,还有宗教冠称:佛教僧侣用“颂德”、“拍摩哈”、“拍”,伊斯兰
教用“哈吉”。在国王的影响下,妇女开始采用欧洲发式和短裙,代替栽绒
式和巴浓式的短发,以及那种用一条腰布把它的末端拉在腿的中间并塞在前
… Page 42…
面的装束。其它措施还有:采用格里历法、推行初等强迫教育、建立红十字
会、强迫接种牛痘等。
瓦栖拉兀还是足球和其它体育运动的爱好者,特别是足球运动,在他的
支持下风行全国,他还亲自组织了优胜杯的足球赛。
除了足球,泰国还有两项深受欢迎的传统体育运动,一是被称为国技的
拳击,一是藤球。泰拳是一种手脚并用的以防卫为主的武术,又是一项锻炼
身体的武道。泰国人认为,训练有素的泰拳运动员,在身体上具备高水平的
防身自卫能力,并能使人产生自信,从而使人变得更加谦虚、纯朴和厚道,
所以还起到一种修身养性的作用,同时,经常练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功能,
去掉多余的脂肪,使身体各部分得到均衡的发展。泰拳在民间广为流传,历
史悠久,早期的泰拳是作为防身自卫和娱乐活动,主要在节日或庙会期间表
演。1934年,泰国内政部制订了泰拳比赛临时规则,1936年,泰国体育厅组
织了一个委员会,修改泰拳比赛规则,以后又进行了多次的修改,使泰拳走
向规范化。泰拳比赛设有专门的场地,中央设拳赛台,木制的,大小约8平
方米,比赛前要举行神秘的宗教仪式。赛台边设有小的神龛,以便拳师在赛
前作简短的祈祷,并把鲜花置于神龛中,以示对神灵的崇敬。钟声一响,出
赛的拳师便立即在赛台上向着自己出生的地方下跪,同时用戴着拳套的手遮
住双眼,作简短的诵祷,祈求胜利,再对对方行三鞠躬礼,接着就是奇怪的
舞蹈仪式。每位拳师根据本派技术表演舞蹈,最后是拜师仪式。跪拜方式如
不相同,可以比赛,如果相同,则表明双方是拜同一师傅,就不必比赛。比
赛时,拳击手取下吉祥带,脱下上衣,只穿蓝色或红色的短裤,戴一个硬壳
罩子,保护下身,比赛过程中,始终有民族乐器伴奏。比赛时,如果一方昏
倒不起,裁判员从1数到10叫不醒,就判为输。每回比赛必须有5个回合,
每个回合3分钟,中间休息2分钟。
藤球是最古老的传统体育运动。藤球,顾名思义,是用藤子制成的,作
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运动项目,经过长期演变,历代藤球手的总结,已形
成了一套完整的踢法和动作。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后,作为民族体育活动更
加受到重视,形成集体藤球、过网藤球、入篮藤球、夺旗藤球、单人藤球等
几种类型。其中,过网、入蓝、单人几种类型分别发明于1929年,1727—1932
年,1929年。
1925年,瓦栖拉兀去世,他的最小的弟弟巴差拉勃亲王继承了王位。他
在位初期,在文化领域开办了许多有益的事业。例如创办无线电事业,筹备
廊曼国际机场,建立土家文学院、建筑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完善的国家图书
馆和博物馆等,这无疑在大众生活习俗方面注入了诸多新鲜的内容。
1932年6月24日,发生了一场“不流血革命”,使泰国成为一个君主
立宪制的国家。但以后的12年中政局并不稳定,1938年组成了新政府,在
社会生活方面,新总理披汶着手开展一个灌 输西方礼貌和社会习俗的运
动,为此还发行了一套小册子去解释与此有关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