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俱舍问答 >

第25章

俱舍问答-第25章

小说: 俱舍问答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二界:各十五共三十随眠
苦集见断随眠,缘自界苦集谛,苦集忍生,便完全了知了苦集谛的自相,了知自相后,苦集见断随眠便断。
(2)灭道见断:邪见、疑、无明各二,是缘无漏灭道六随眠,三界共十八。
灭道见断随眠中缘灭道六随眠,灭道忍生时,便完全了知了灭道谛的自相,了知自相后,此六缘无漏惑便断。

563、 怎样以灭尽能缘的方式而断除所断?
答:能缘:有境苦集见断烦恼;
所缘:不同分界九种遍行。
能缘断则所缘断,能缘以苦集智忍生时而断,能缘既断,则所缘境即不同分界九种遍行即断,名为以灭尽能缘的方式而断。

564、 怎样以断除所缘境的方式而断除所断?
答:所缘境:缘灭道的直接颠倒执著(邪见、疑、无明);
能缘:再度颠倒执著(即缘邪见、疑、无明而起)。
灭谛见断:余四见断(除三无漏缘惑)
道谛见断:余五见断邪见
上二界各七(除嗔)共十四,三界共二十三。
所缘境断,即灭道见断之邪见、疑、无明断,则能缘亦断。欲界所缘境(邪见、疑、无明)以灭道智忍生时而断,则缘彼之能缘九见断亦断,是名断除所缘境而断。

565、 有部宗承许的四种对治是什么?无间道等如何对应?经部以上也如此承许吗?为什么?
答:有部承许四种对治:
一、断对治:能断绝烦恼得绳的无间道,如苦法忍;
二、持对治:能受持依靠无间道断除烦恼之离得,如苦法智,一切解脱道,其上之无间道与胜进道;
三、远分对治:能离烦恼之得绳的道,解脱道以上一切道,即胜进道;
四、厌患对治:依靠何道将此界视为过患进而厌烦无常等相,如缘苦集的行相而起之加行道。
经部之观点:
一、厌烦对治:谓缘苦集起加行道;
二、断对治:谓缘一切起无间道;
三、持对治:谓缘一切起解脱道;
四、远分对治:谓缘一切起胜进道。

566、 烦恼是以相应方式断除还是以断除所缘方式而断除?为什么?
答:烦恼是以远离所缘的方式而断,不以相应的方式而断,因为虽然烦恼已断,但不会离开相应法。

567、 以比喻说明四种远分的具体含义。
答:一、以法相不同而远:虽然存在于一个群但由于法相不同而远离,如四大。
二、以违品与对治而远:如具戒与破戒。
三、以对境形相隔断而远:如东海与西海。
四、以时间而远:如过去未来两个时间久远。

568、 断除烦恼的断得和离得都有越来越殊胜的情况吗?在哪些阶段离得会变得更为殊胜?
答:断得不会更殊胜,而离得有越来越殊胜的情况。
钝根有六时:生起各自对治解脱道时,得沙门四果时,炼根时。
利根者有五时:除炼根时。

569、 远离所断的灭法遍知有哪九种?
答:灭尽三界见断烦恼有六遍知:
(1)灭尽欲界苦集见断立一个遍知;灭尽欲界灭谛见断立一个遍知;灭尽欲界道谛见断立一个遍知。
(2)灭尽上二界苦集见断立一遍知;灭尽上二界灭谛见断立一遍知;灭尽上二界道谛见断立一遍知。
灭尽三界修断烦恼有三遍知:
(1)灭尽欲界的所有修断,是断除顺下分的遍知;
(2)灭尽色界的所有修断,是断除色界贪欲的遍知;
(3)灭尽无色界所有修断,是尽除诸漏的遍知。
灭尽三界见修断烦恼共立九个遍知。
570、 九遍知是何道何地之果?其中哪些有世间和出世间之果?
答:(1)断见断六遍知是忍之果,断修断三遍知是智之果;
(2)一禅未至定之果是九种遍知,正禅之果是断除上二界见修断之五种遍知;(妙音尊者:离贪者于正禅中生起见道并得无来果,则获八遍知。)
(3)空无边处未至定之果是断色界修断的一个遍知,无色界前三无漏定之果是灭尽一切有漏的一个遍知;
(4)断除下两界修断之两种遍知,可以是世间道之果,及圣道之果,余七种遍知皆是圣道之果;
(5)修道类智之果是后两种遍知,修道法智是后面三种遍知;
(6)法智及其同品之果是六遍知,即前三与后三遍知;类智及其同品之果是后五遍知,即断上二界见修断之五遍知。

571、 安立遍知的三个条件和四个条件是什么?请说明上两界断见断安立遍知的情况。
答:安立遍知的三个条件:
(1)获得无漏的离得 ;
(2)有顶的一部分烦恼已失毁(一部分烦恼:指五类惑中的任一类惑,即只要失毁其中的一类惑即可);
(3)苦集见断的两类遍行因全部摧毁(十一遍行乃一切烦恼痛苦之根本因)。
以上三种条件具足才能安立为断见断的遍知,见道中集法智是第一个具足此三个条件者,乃安立一个遍知。断修断的三种遍知,具以上三个条件外,且须具足第四个条件超界。
(4)超界:超欲界:安立断顺下分遍知;
超色界:安立断色界贪遍知;
超无色界:安立尽除诸漏的遍知。
上两界断见断安立遍知的情况:
一、集类智断苦集见断:安立一个遍知。
具三个条件:
(1)无漏离得重新获得(前已得,现在增上);
(2)有顶一部分烦恼已失毁(集类智起,上二界集谛见断惑便断);
(3)苦集见断的两类遍行因全部摧毁(前苦类智起,上二界苦谛下遍行因已断;现在集类智起,上二界集谛自类之因亦断)。
二、灭类智断灭谛见断:安立一个遍知。
三个条件:
(1)无漏离得重新获得(前已得,现在增上);
(2)有顶一部分烦恼已失毁(灭类智起,上二界灭谛见断惑便断);
(3)灭尽二因中:a。前苦集类智起时已灭苦集下之遍行因;
b。现在灭类智起时已灭自类中之同类因。
三、道类智断道谛见断:安立一个遍知。
三个条件:
(1)无漏离得重新获得(前已得,现在增上);
(2)有顶一部分烦恼已失毁(道类智起,上二界道谛见断惑便断);
(3)灭尽二因中:a。前苦集类智起时已灭苦集下之遍行因;
b。现在道类智起时已灭自类中之同类因。
注:欲界、上二界之断苦集见断各安立一个遍知,是因为若只是苦谛下遍行因断,则三个条件中第三个条件不具足,所以须集谛下之遍行因亦断后,第三个条件才具足,即才能安立一个遍知。而灭、道谛见断,于灭、道法(类)智起时,前苦集谛下遍行因已断,而自类之同类因亦断,所以,第三个条件具足,故各自可以安立一个遍知,而与苦集不同。

572、 哪些补特伽罗具足多少遍知?遍知的综合性是怎样分析的?
答:凡夫:一个遍知也不具足。
见道者:具一至五个遍知,
具第一个遍知:第六刹那集法智;
具二个遍知:第八刹那集类智起;
具三个遍知:第十刹那灭法智起;
具四个遍知:第十二刹那灭类智起;
具五个遍知:第十四刹那道法智到第十五刹那道类忍。
修道者:具六、一、二个遍知,
具六遍知:(1)道类智起至未离欲贪,断前八修断之间,具前五遍知,及断上二界道谛见断之一遍知;
(2)退失者:离欲者又退失。即三果圣者又起欲染,退失三果。断顺下分一遍知不具,唯具前六遍知。
此二皆是指渐次者,即于见道前未离欲贪。
具一遍知:(1)先离贪者后来见道,于道类智时,前六遍知综合而成断顺下分遍知,即第七遍知;
(2)阿罗汉起色界染而退失,则唯具断顺下分遍知(第八第九已舍故)。
具二遍知:(1)无来果者已断色界贪,具断顺下分及断色界贪之二遍知;
(2)阿罗汉起无色界染而退失,则亦具第七、第八二遍知(第九已舍故)。
无学:具一遍知,即第九遍知:前遍知皆已综合故舍。
遍知的综合须具足两种原因:超界;得果。
无来果具二原因:超界,已超离欲界
得果,得无来果
阿罗汉果具二原因:超界,已超离三界
得果,得四果
具此二因者,则可以将其中所有离法(或断法)综合起来而安立一个遍知。如得无来果时立断顺下分遍知;得阿罗汉果时立漏尽遍知。预流、一来果,有得果而无超界故无综合;超色界之不来果有超界而无得果,故无综合。

573、 这些遍知中同时舍弃的有多少?同时获得的有多少?
答:舍遍知:舍一、二、五、六种。
舍一遍知:(1)退失阿罗汉果:舍第九遍知;
(2)未离色贪无来果退失:舍第七遍知。
舍二遍知:获得阿罗汉果时,同时舍第七与第八遍知。
舍五遍知:以前离贪,现在入见道后于道类智得无来果时,舍前见道五个遍知(断欲界见断三个,断上二界见断二个)。
舍六遍知:渐次圣者离欲贪时,获第七遍知,舍前六遍知。(渐次圣者:以前未离欲,见道后,以修道断欲贪者。)
得遍知:一、二、六(除五)
得一遍知:(1)集法智时,获得第一遍知;
(2)离贪道类智时:获得第六遍知(离贪:前已离贪,入见道后道类智时舍前五遍知而得第六);
(3)具贪欲界第九解脱道时:获第七遍知(具贪圣者断欲界修断惑以后,所有断法综合,得第七遍知);
(4)获得阿罗汉果时:具足一个第九遍知(所有断法综合而成一个遍知)。
得二遍知:阿罗汉起无色界诸缠退失,得第七、第八两个遍知(即舍第九而得七、八二遍知)。
得六遍知:从渐次无来果中退失,获得前六遍知。
(渐次圣者,前于断欲界修断惑时得无来果,舍六遍知,得第七遍知;现在退失无来果,即舍第七遍知,而得前六遍知。)
 
第六品分别圣道问答题
574、 修道、见道主要有哪些差别?
答:(1)从有漏、无漏上分别:
见道唯是无漏:见道是三界尤其是有顶见断的对治法,并且同时能断除上、中、下九品见断。
修道通有漏无漏:世间修道是有漏法,因其增长有漏四禅、四无色定;出世间修道是无漏法,其串习见道之义而不会增长有漏法。
(2)从断除烦恼上分别:见道以了知所缘的方式而断除所断;修断以修学对治的方式而断除所断。
(3)从时间上来分:见道可于一生中圆满;修道可于多世中圆满。
(4)从现前二道的身份上分:见道欲界;修道三界皆可现前。

575、 为什么第一品和第六品所讲的四谛的次第不相同?
答:第一品宣说四谛次第道、灭、苦、集。道是“无漏道谛”之道;灭是“抉择灭”之灭;苦集是“苦集世间”之苦集。此种次第经中亦有宣说。
与第一品不同。第六品说苦、集、灭、道四谛,是以现证次第而宣说。因为于见道时,首先现证苦谛,其后是集谛,再后是灭谛,最后是道谛。故以此次第而说。见道时以如是次第现证,是因为在资粮加行道时也是以如是次第观修。就如同先知道病患,再查知病因,为了灭除病苦而以吃药等作治疗。

576、 以何方法建立诸行皆苦的道理?
答:一切有漏诸行可分三种,苦乐舍。与此三受相应的心心所,不相应的增上缘及所缘缘,皆是三受的所依与助伴,即这些是引发受生起,或与受俱时存在的,所以它们随着受而被分类。然而说三者,即一切有漏诸行皆是苦的本性,是因为,苦受的本体是苦苦,如经言:诸苦受生时苦,住时苦,故名为苦。乐受的本体是变苦,如经言:诸乐受生时乐,住时乐,坏时苦。舍受的本体是行苦,实际上行苦是遍于一切有漏诸行的,如经言:若非常即是苦。
经部说:乐无实体,唯是苦苦性,只不过是苦轻了而觉得有乐受。如用一个肩膀挑担子,累了换个肩膀则有乐受,实际上非是乐受只不过是苦轻了而已。
有部:乐有实体,若乐无实体,那么苦也无从安立。观乐为苦,是从其变苦及行苦的角度来安立的。
此处有部观点合理。总而言之,苦受是以其苦苦性安立;乐受是以变苦性、行苦性而安立为苦;舍受以行苦性而安立为苦。实际上一切诸行皆可以非常性即行苦性而安立为苦,故说诸行皆苦。

577、 以比喻说明小乘所承许的胜义谛和世俗谛。以教证宣说通达二谛的重要性。
答:通达二谛的重要性:
二谛即胜义谛与世俗谛。二谛在小乘、大乘之唯识中观及无上密法,都有不同的认识方法。若不能分清楚胜义谛、世俗谛之差别,则很难通达佛法的奥妙与深义。《中论?四谛品》中说:“若人不能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就是说任何一个修行人若不能了知胜义谛和世俗谛,那么甚深佛法的奥义根本不可能通达的。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发菩提心品中讲智慧度时也以密宗的方式分析了二谛。佛陀说法,有些是针对胜义谛而说,有些是针对世俗谛而说,若不能通达是针对何种情况而说,则即成为修学佛法之最大障碍。
小乘有部所承许的胜义谛和世俗谛:
世俗谛:如果对何法摧毁成部分或以智慧分别对何法加以破析后,那么执著它的心就不能再趋入,诸如瓶子与水,即是世俗谛中具有的法。(即瓶子被打破成片,则不会再执片为瓶子,把水分析成色香味触,则不会执色香味触为水。)
胜义谛:胜义谛中具有的法是指世俗谛以外的法。也就是若被摧毁或被智慧破析则执著彼之心不会再趋入的法之外存在的法是胜义谛。例如色的极微尘与无为法。(胜义谛之法实有,然其不能再被摧毁与破析,即执著其心不变常有而不会因被摧毁与破析而不再如是执著,如极微恒时被执著为极微。)

578、 通过什么样的道次第或方便方法而现前真谛?
答:应通过守戒、闻思修之次第而现前真谛。
守戒:不散乱之因,守护七种别解脱戒中的任意一戒;
听闻:不愚昧之因,听闻符合现见真谛的法生起闻所生慧;
思维:抉择之因,思所生慧;
修行:远离烦恼之因,极为精进修行,从而现见真谛。

579、 闻思修智慧的本体是什么?对此有部与世亲论师有什么不同观点?
答:有部:三慧之本体:
闻所生慧:只是趋入名称的有境;
思所生慧:名、义二者的有境,即时而趋入文字引出意义,时而趋入意义引出文字;
修所生慧:不观待文字而趋入意义,即唯一是意义的有境。
世亲论师:闻所生慧:以可信的教量所生的智慧;
思所生慧:以理观察所生的智慧;
修所生慧:以等持所生的智慧。

580、 依靠什么方法才能圆满修行?为什么叫知足少欲?
答:补特伽罗依身心二远离而圆满修行,即身体远离愦闹、内心远离妄念。
知足少欲是不知足、大贪欲之对治。
不知足:对本已获得的法衣等,一再贪爱即是不知足;
大贪欲:贪图谋求未得的(法衣等资具)为具大贪欲。
(知足少欲属三界、无漏,其所对治的不知足、大贪欲唯是欲界所系,知足少欲体是无贪,所对治的二种是欲贪为性。)

581、 什么是四圣种?根据自己的理解宣说四圣种所说明的问题和必要性。
答:四圣种是:
(1)以菲薄法衣为满足;(2)以粗粝斋食为满足;
(3)以简陋床榻为满足;(4)喜欢闻思修行。
四圣种说明的问题:
前三圣种:宣说修行解脱的威仪之理(即知足少欲即威仪);
第四圣种:说明了圣种之事业。
以知足少欲为威仪,再加上闻思修行将迅速获得解脱。
宣说四圣种的必要性:对治贪爱身体之我执、我所执。
宣说前三种:为了暂时息灭贪求我所执的法衣等物之欲望;
宣说最后一种:为了将贪爱我之身体的我执斩草除根。
具有三种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