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零起点学中医 >

第11章

零起点学中医-第11章

小说: 零起点学中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秘就用大黄番泻叶攻下,见腹泻就重用补益固涩药来止泻。如此则常令虚者更虚,实者更实,出现误治。具体辨识的方法,我们在以后的几个章节中,会以实例不断加深大家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接下来看看睡眠。在上面望神一节,我们已经提到了一些关于睡眠与神的关系,下面我们继续展开来认识。睡眠对于神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人只要处于清醒状态,神就在工作;思考问题时,神就在繁忙的工作。人体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神的总统协调。如果忙碌一天的神,在晚上仍然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滋养,长期以往,神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差,由神管理的方方面面的脏腑器官,也就都有可能出现功能的异常。昨天网诊的一位患者,即是由于神的异常,导致全身的不适:焦虑、恐惧、失眠、异常发热感、头痛、大便失常……。对于这样的患者,用最有效的方法缓解失眠,让神得养,是当务之急。 
    根据无疾的观察,失眠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种入睡困难;一种睡眠浅,梦多;一种早醒后无法继续入睡。第一种,多属心火所致。神欲入心,但心中有热(多思辗转即是热象),神喜清净,入心不得,从而出现入睡困难。第二种,多属肝血虚所致。神入心,魂入肝,神魂多并行出入。肝血不足,魂无法得到充分的滋养,在体内游荡不安,我们就在梦中看到了一幕幕电影的上映。第三种,多属肾精不足。老年人经常出现这类表现,即是年老肾精亏损所致。三类虽然可以进行如此划分,但症状常常相兼出现,治疗也需要相互参照。 
    最后谈下询问诊疗过程的意义。人是非常复杂、精微和宝贵的。任何医生都可能出现误诊误治的情况。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的诊治经过,了解以往医生的诊断、治疗思路,哪些有效,哪些无效,可以最大限度的为本次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此外,对于女性患者,经血白带的情况都是必须询问的。曾诊治一位老年女性,一身虚劳象,健脾益肾疏肝之法皆不效。最后询问白带情况,才讲白带量极多,每日必须更换两次内裤。处以完带汤原方,五剂,诸症大减。 
(二)特定问诊 
对于各科疾病,专门的问诊内容太过庞杂,不可能一一讲到。这里仅提供一则无疾诊疗的头痛案,以示特定问诊之法。希望大家留意无疾问诊的过程。 
患者女,20岁,以头痛来诊。 
无疾:头痛多久了?(了解病程长短,判断病情轻重) 
患者:自高中时起,大约4、5年了。 
无疾:头什么部位疼?(了解病变部位) 
患者:左侧偏头痛。 
无疾:头疼时怎样的疼法?胀痛?刺痛?热痛?还是?(了解疼痛性质) 
患者:感觉随着血管一跳一跳的痛。 
无疾:吃饭好吗?(常规问诊) 
患者:一般。 
无疾:大小便状况? 
患者:还好。 
无疾:睡眠怎样? 
患者:经常失眠,遇到一点压力就睡不好。 
无疾:月经规律吗?(女性必问) 
患者:时间还好,一般向后错一两天。 
无疾:颜色怎样?有血块吗? 
患者:颜色偏黑,有块。 
无疾:血量多吗? 
患者:正常。前三天比较多,持续一周左右。 
无疾:经期腹痛、腰痛有吗? 
患者:小肚子痛比较严重,腰痛不明显。 
无疾:头疼与月经有关系吗? 
患者:一般月经前会加重,有考试前紧张也会家长。 
无疾:白带怎样? 
患者:正常。 
无疾:以前头疼看过吗?吃过哪些药? 
患者:没有好好看过,只是吃些止痛片。 
――好了,通过上述的问诊,你了解特定问诊与系统问诊的大体内容了吗?面对这位患者,你会作出怎样的诊断呢?
医者仁术也:应该就是淤血头疼。
Dtxipi:失眠症状,心中有热,神不入心。月经推后,且偏黑有块,为有血瘀。 
具体为什么左侧头疼是一跳一跳的疼,不明白了。
四、切诊
(一)脉诊的基础知识
1 诊脉前提。诊病是一项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必须凝神静气,中医所谓“治神”,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刚刚经历车马劳顿,需要先行休息,等到气息平定,心绪坦然之后,方可诊脉。 
2 诊脉部位。诊脉部位,中医称为寸口,位于手腕内侧前缘桡动脉搏动处。腕后高骨(即桡骨茎突)在确定具体诊脉部位时非常重要。高骨前方动脉搏动处称寸;高骨后方动脉搏动处称尺;高骨正对的动脉搏动处称关。 
3 诊脉手指。医生通常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患者寸、关、尺三部上进行诊脉。且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高矮胖瘦,调整自己手指分布的距离。诊脉时,以手指末端接触患者寸口脉,因为指端的感觉最为灵敏。 
4 诊脉三法。按照手指用力轻重的不同,诊脉分为浮取、中取、沉取三法。所谓浮取,就是手指刚刚触及寸口皮肤,脉即可得;如果浮取不得,医生手指加力按压,得脉即为中取;仍不可得,手指继续加力,在筋肉深层方可得脉者,是为沉取。 
    这里所谓的得脉,不一定感觉到脉动就是得脉了。医生需要通过浮中沉三法,体察指下脉象最充盛有力的状态,是在浮、在中还是在沉取的层次出现,才可以称为得脉。有些脉象如浮脉,浮取即得,但中取甚至沉取也可以得到;不过总以浮取时得到的脉象最为充实有力,即属浮。 
脉诊基本内容
  中医师将三个手指放在寸口上,究竟在体会什么呢?脉诊的基本内容,或者说基本的着眼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浮沉。浮沉,是指脉象的深浅部位而言。浮取即得,沉取反而脉动减弱,即为浮脉。浮脉常表示有外邪在表。下次外感风寒时,不妨留意下自己的脉象,体验下浮取即得的感受。所谓沉脉,是浮取中取皆不可得,必须沉取深层才可得的脉象。沉脉多表示里证,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2 迟数。迟数,是指脉跳次数而言。古人计量脉动次数,不像今天这样方便,随时有钟表可查。于是古人发明了一种很有趣的方法,来体察患者脉动的次数。即医生一呼一吸患者脉动四次,属正常。少于四次,如三次,即称迟脉;多于四次,如五次,甚至六次,则称为数脉。迟脉多主寒,数脉多主热。 
3 虚实。虚实,主要指有力无力而言。主要反映人体气的充盈状况。气盛则脉动有力,气虚则脉动无力。这点其实很好理解。当我们精神饱满,气力充足时,往往干劲十足;而气不足时,就是四肢倦怠,连说话也懒得说。我们的脉也是这样的。此外,脉象有力,也经常是一种邪盛的表现,无论寒邪、热邪稽留,都可令脉来有力。所不同者,寒则迟,热则数。 
4 粗细。粗细是指脉的形态而言。正常脉象,粗细适中。过于洪大的脉象,常见于实热证。细小如丝般的脉象,常见于阴血虚的患者。气血充盛,则江河浩荡,在脉则充盈;阴血虚少,河流干涸,脉道不充,则脉细小。
春色满园:重看。感觉脉诊是自学者最难学的。这个我至今都未下功夫去学习。感觉这个是实践性很强的东西;现在还是未敢涉足。 
老师请给点学习脉诊的窍门来。呵呵 。
天下无疾:讲稿里脉诊的一段,实际上已经把最基本的内容都写出来了。 
  这些看上去平平的东西,需要的不是理解,是体验。每天诊脉不少于三个人,每次不少于三分钟,一个月下来,对脉象的基本认识就有了。 
    修行的事始终需要自己来作。
乘风:诊脉是体会到的,不是学习到的。
  正在看濒湖脉诀,文字很容易理解;但是所谓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短洪微这些都是相对的,也就是说没有工具来测量,只能靠手指的感觉来体会;象无疾老师说的那样,多把脉自然能把体会和文字关联起来了。
葵:诊脉还是经验吧,很难明白文字中的意思。
几种常见的脉象,一并介绍给大家。 
  弦脉。弦,即琴弦,只需将手指放置琴弦上,即可感知此脉。弦脉,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脉象,大家留意下自己和身边的家人朋友,某人心情不爽时,就经常会出现弦脉。弦为肝病主脉。另主寒证,痛证。文字很难描述这几种不同性质的病证所引起的弦脉之间有何差异。暂请大家当作公示般记下,无疾日后尽量多通过实例,来帮助大家增加体验吧。 
    滑脉。往来流利,如珠走盘。这是对滑脉形状的经典描述。滑脉大体有两种,一种与数脉相近,脉动次数快且流利,表示阳热,或食积。若次数不快,而流利,多表示痰湿内停。 
    革脉。革脉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脉象,只要遇到一次,会留下终生的印象。浮取即得,且坚硬如鼓皮;但加力中取后,脉形中间一下变得空虚无物,但边缘仍坚硬依旧。主病在“男子则亡血失精,女子则半产漏下”。亡血,大出血;失精,严重遗精,或房劳过度;半产,即流产;漏下,即月经量大,淋漓不断。阳气无形,需要依附于阴血物质上才不致耗散,所谓“血为气之母”。现在阴血物质大量耗失,气无从依附,浮越于脉上,则见浮取之坚硬如鼓。但内部空虚,故按之则见中空。 
Holy:老师,浮而紧,就是弦吧?
天下无疾:弦不一定浮。紧,比弦更紧些。
开心啊:弦应 应指;摸过几个;看到摸脉的手指也跟着弹了起来~~
天下无疾:大拇指竖个。。。
Maggie:恩,这个很有用啊,不过自己实践起来不容易~要有专业人士指导的~
D。B:没事就摸摸自己 或者摸摸别人 慢慢积累才行。
天下无疾:嗯。。自己摸索是条路,虽然艰难一些。。入门时有人带下,会好很多。。耐心寻找下吧。。
乞丐王子:对于自学的我,只有摸摸自己和家人了,慢慢总结吧。
铅笔刀客三分部:那正常的脉象是怎样的?
豆芽:请问老师;摸了一个有点急的弦脉;但怎么确定那是弦脉而不是石脉或滑脉呢?
天下无疾:脉象直接用文字来讲,尤其是对对方的学习情况不了解时,基本上很难。。
诊脉之价值
1 判断病性。 
  疾病的性质,不外乎寒热虚实。再多讲些,还可以包括气血。这些病性的差别,在脉诊上多可以进行判断。有了前面的基础,这些内容其实很容易理解。寒则脉迟,热则脉说。气虚则无力,血虚则脉细;有实邪则有力。左手寸关尺则候血,右手则候气。 
2 判断病位。 
    病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表里,二是脏腑。 
    外感表证,脉多见浮;内伤里证,脉常见沉。 
    另,左右手之寸关尺,各自有自己代表的脏腑器官。左手寸关尺分别代表心、肝、肾(阴);右手寸关尺分别代表肺、脾、肾(阳)。心肝二脏,一主血,一藏血,所以左脉以候血之病;肺脾两脏,一主气,一生气,所以右脉以候气之病。如此一来,结合上面讲的对病性的判断,通过脉诊,就可以对患者出现的问题,作出基本的辨证了。 
3 判断病势。 
    脉象从浮转沉,且症状加重,是表邪入里;脉象从沉弱无力,转起而有力,是正气来复。诸如此类,通过对脉象的把握,可以判断疾病从表入里,从里出表的走向;疾病从实转虚,从虚转实的变化;以及从轻加重,从重减轻的趋势。
诊脉基本步骤:
  了解了上述脉法知识以后,临证真正开始诊脉时,基本的步骤是怎样的呢?其实诊脉没有一定之规。无疾这里仅介绍自己平日诊脉的方法,简而言之,为初学者提供些参考的思路。 
    首先三指用力均匀,浮取三部寸关尺;继续齐力中取。一些脉象,通过这样的初步诊察就可以发现了。比如浮脉和弦脉。 
    接下来,将注意力凝聚在一个手指末端,用浮中沉三法,在寸关尺每一部脉上依次探寻体察。 
诊脉时间以探清脉象为度。一般单手不少于一分钟。 
    诊毕,再诊另一只手,过程相同。
第六讲 中医辨证之谜——八纲脏腑
八纲辨证之辨表里 
中医所讲的辨表里,是对病变部位、病变层次的辨识。前面我们学习过阴阳,表里就是阴阳。皮毛筋肉相比,皮毛就是表,筋肉就是里;筋肉六腑相比,筋肉就是表,六腑就是里;六腑五脏相比,六腑就是表,五脏就是里。实际上,中医对表里证的辨识,更加重视的,更有临床价值的,是在诊治外感病时,对病位表里的判断。 
今天我们生活在盛世,享受着太平年月的安详,所患的疾病,主要是以各种内科病证为主,病位大多在里,对病位表里的判断,似乎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但是就在几十年前,我们的父辈祖辈,他们所经历的生活,还远比今天要艰苦的多。古人生活的环境中,战乱、饥荒时有发生,他们所患的的疾病中,外感热病的比例就相当的高。疾病表里的辨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辨表里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表里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都是截然不同的;表里判断不清,导致误治的后果也会十分严重。在表之病,多由外邪入侵所致;在里之疾,常与气血不和有关。外邪入侵,正邪交争,矛盾性质属于敌我矛盾;气血不和,邪从内伤,矛盾性质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面对外敌,需要调动国防力量奋力相抗,速战速决;面对内部的不和谐声音,则需要协调安抚为主,不得已也只是调动公安,维持秩序,以求长治久安。所以治表邪,以发汗驱邪为首务,多求速效,所谓“治外感如将”。治里证,以调和气血为重点,常须缓图,所谓“治内伤如相”。表证不解而攻里,正气本在表奋力抗邪,体内却遭毒药而混乱不堪,邪气必然乘机而入,病情也会随之加重。譬如大将御敌于外,国内政权哗变,大将家属尽遭不幸,军心动摇,战事必败。里证不和而攻表,体内气血不和,不治里而反攻表,徒耗正气,里证更甚。譬如将相不和,调将外出,相得机尽数报复,将相关系更加恶劣,国家则难保。 
那么在表在里,究竟如何判断呢? 
给大家提供两条判别的依据,一是恶寒,二是脉浮。恶寒就是怕冷,不过这种怕冷即便多盖上很厚的衣被也不管用,仍然寒战不止。但凡见到恶寒的症状,一定说明有邪在表。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脉浮就是脉象非常表浅,手刚刚接触到寸口皮肤,就可以感觉到很强的脉动,用力按下去之后,脉的力度反而减小。也是正气奋起抗邪之象。 
课堂上有同学提出问题,既然靠恶寒一个症状,就可以准确的判断表邪存在了,还有什么必要再讲脉浮、舌苔薄、头痛、鼻流清涕等等这些症状呢,岂不是多此一举吗?你怎么看呢?
八纲辨证之寒热
  这一条看上去似乎非常简单。寒热嘛,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很好的辨别,还需要特殊的来讲吗?下面我们来看两则医案,让大家感受下实践中要辨别寒热,是否如想象中一样的简单。 
案1 
    患者,男,58岁。患“胃病”近30年,在某医院行胃肠钡餐造影,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于前日晚餐饮少量白酒后,当晚11时许胃脘部突然阵发性绞痛,向右胁放散,伴嗳气泛酸,口苦口干,喜手按压,面青肢冷,身微出汗,饮热开水疼痛可缓解。舌质红润,苔淡黄、厚腻,脉象弦紧而数。 
    这是广西中医学院方显明老师的一则医案。这例患者出现的胃痛,究竟是寒,是热,还是寒热错杂?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患者口苦口干,舌质苔淡黄厚腻,脉数,似乎都是热证的表现。当该患者到某医院门诊就医时,应诊医生也是根据上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