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艺术史 >

第17章

世界近代前期艺术史-第17章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艺术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人。 

     吴伟(1459—1508年)字士英,号鲁夫,小仙,晚年又号次翁。天 

顺三年出生于湖北武昌,家境寒苦,幼时父亲病故,流落常熟,被布政 

使钱昕收养,伴其子读书习画,后渐有画名。成化间 (1465—1487年) 

为宫廷作画,任仁智殿待诏。弘治 (1488—1505年)初授锦衣卫百户, 

赐“画状元”印。善画人物、仙佛和山水,与戴进、蓝瑛并称“浙派三 

大家”。他的人物画宗法吴道子,并自成体貌。由于他的影响,明代人 

物画坛上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力量。传世作品有 《铁笛图》、《崆峒问道 

图》、《人物图》、《神仙图》、《芝仙图》、《对弈图》、《松风高 

士图》、《捕鱼图》、《商山四皓》、《寒山拾得》等。 

     从这些精美的画作中可以看出,吴伟的人物画题材广泛,并呈现出 

两种风格。一是白描人物画,如《铁笛图》、《歌舞图轴》、《崆峒问 

道图》、《人物图》和《神仙图》,纯系铁线描,而人物形象仍是有血 

有肉,准确传神。其线条之优美,已达到了少见的艺术高度。二是粗放 

的人物画如《对弈图》、《松溪渔炊图轴》、《渔父图轴》和《松风高 

士图》等,造型简练纵墨淡彩,但人物活泼生动,奇逸潇洒,极为写意 

传神。明代中叶有蒋嵩、张路、宋臣、王仪等人师事吴伟,人称“江夏 

派”,实乃“浙派新生的一个支流。受吴伟影响较深的张路,取法粗放 

写意之格,笔意洒脱古朴,创造出不少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来。 

      《歌舞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纸本。墨笔。纵118。9厘米,横64。9 

厘米。为画家45岁时所作。画面仅以1/3面积描绘7位人物,上部1 

 /3面积尽被唐寅、祝枝山等人题咏所占,使画作更觉和谐天成,深雅绝 

佳。画中6位长者围坐凳椅之上,中有幼女正在歌舞,此乃青楼歌妓李 


… Page 70…

奴奴,年仅10岁,周围众人倾目观赏。此图白描用笔,线条细劲顿挫, 

清秀之中带有拙趣,属于画家工细一类的人物画风格,其内容也为士家 

所少取。 

     唐寅 (1470—1523年),成化六年生于吴江 (今江苏苏州)。初字 

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六如居士等。精 

通诗文书画,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同负盛名,史称“明代四大家”。 

     唐寅幼年就学,才气奔放。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举乡试第 

一,经主考官梁储结识了朝中学士陈敏政。  30岁时进京会考,因陈敏 

政家僮泄露考题卷入科场案,遭受株连入狱,即被革黜发至浙江为吏。 

从此不再求取功名而志在文墨。于是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洞 

庭、彭蠡,展转回到苏州。生活颓放不羁,自刻图章为“江南第一风流 

才子”。晚年信奉佛教,取号“六如居士”。此时南昌宁王朱宸濠重礼 

相聘,很快被唐寅发现其反叛意图,遂装疯复回苏州,隐居在桃花坞桃 

花庵内,生活更加放诞。唐寅一生坎坷抑郁,尽心寄情笔墨,虽然仕途 

无光,但却书画辉煌。 

     唐寅的人物画就学于周臣,却能自出新意以至佳境。在绘画上大致 

分为两种:一种如 《秋风纨扇图》,一种类《孟蜀宫妓图》,均能出神 

入化,反映社会矛盾。 

      《秋风纨扇图》是一幅白描人物画。人物以铁线描勾勒,转折之处 

富于轻重变化,形体准确生动。图中只有一位仕女,少许坡石,四面大 

片留白。中间仕女高髻长服,手握团扇而立,注视右前方向。表情含蓄 

有思,亭亭玉立且又庄重感伤。右侧自上而下有自书题画七绝一首。诗 

为“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托世情详细看,大家谁不逐 

炎凉。”表达出画家在科场案后遭受冷落的感伤和愤慨心境,也隐喻了 

明代社会世态炎凉的恶劣环境。 

     另有《孟蜀宫妓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绢本。工笔重彩。纵124。7 

厘米,横63。6厘米。图中描绘后蜀宫中头饰花冠4位盛装女妓,或正面 

或侧身相对谈论表演之事,四面也留出大片空白,使人物群体好像居于 

聚光灯的中心而更加集中醒目。人物面部运用传统的“三白法”着色, 

晕染细腻、生动传神。但从她们的细眉小眼和尖削下巴上,又使人联想 

到她们那可怜的处境,与华丽的盛装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现出那种表面 

浮华虚荣实则卑微弱小的命运。图中自书题画诗为“莲花冠子道人衣, 

日侍君王宴紫微;花柳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诗后自书题跋: 

 “蜀后主每于宫中裹小巾,命宫妓道衣,冠莲花冠,日寻花柳以侍酣宴, 

蜀之谣已溢耳矣。而主之不挹注之,竟至滥觞,俾后想摇头之,令不无 

扼腕。”深沉地讽喻了五代后蜀孟昶的糜烂生活,借以表达画家对明代 

帝王的谴责。该图明显地继承了唐宋张萱、周昉、周文矩的仕女造型特 

点,线条工整、设色浓丽,具有装饰意味,只是人物形象娇弱伤感,以 

表现题材的特定情景,可谓恰如其分、相得益彰。 

     唐寅所作人物画,虽然多为仕女,但清新优美、笔墨精妙;更可贵 

的是能够表现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现实,法出唐宋而又变化自如,达到 

内容和形式的合谐统一。 

     仇英 (1493—1560年),字实父,号十洲。弘治六年出生在太仓的 

一个漆匠之家,后移居苏州。初为漆工,曾师从周臣学画。正德 (1520 


… Page 71…

年)前后已名重画坛,与沈周、文征明、唐寅诗书往还,是“吴门四家” 

的成员之一。所作人物、山水均属上乘。他曾客居著名收藏家项元汴处, 

多所观赏和临摹前代名家作品。因其来自民间,题材颇为广泛,包括风 

俗人情、历史故实、肖像、仕女等,并且具有朴实的风格。大量的作品 

如《松溪高士图轴》、《九歌图》、《陆羽煎茶图》、《文姬归汉图》、 

 《秋原猎骑图》、《胡笳十八拍》、《明皇幸蜀图》、《西厢传奇图》、 

 《昭君出塞图》、 《杜陵诗意图》、《春夜宴桃李园图》、《人物故事 

图册》等等,都能独出心裁,妙笔传神。 

      《春夜宴桃李园图》,以李白撰写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为题材。 

图中雅园一处,古屋阶前,老干新枝之下,4位学士围坐几案之旁,3人 

基本正面,1人则为侧背,但均以动作和神态互相映带;右边有侍女 2 

人静立听命,左边两位侍女正在斟酒;左侧学士身旁两柱红烛高照,表 

现出“古人秉烛夜游”、“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特定 

情景。诗情画意,以逸逸人,非常真切传神。 

      《停琴听阮图轴》,现藏广州美术馆。纸本。设色。纵112。5厘米, 

横43厘米。画出高山流水之前,■岩杂树之下,水岸缓坡之上,两位雅 

士对坐奏乐;而操琴者已停琴屏气,正在倾听那优美的阮乐,成为画中 

之画,可谓匠心独运。设色以青绿为主调,柔和淡雅,与环境气氛相谐 

成趣。人物用笔精细,须眉毕现,神情仪态刻画生动,极具高雅之致。 

     仇英的人物画,功力深厚,追古出新,佳作众多。为明代少见的人 

物画高手。徐沁《明画录》赞“其发翠毫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 

惭古人。” 

     丁云鹏(1547—1628年),字南羽,号圣华居士,嘉靖二十六年出 

生于休宁 (今属安徽)。工诗善画,长于白描人物,宗法吴道子、李公 

麟。方薰 《山静居画论》称其“道释人物,丁南羽有张(僧繇)吴(道 

子)心印,神姿飒爽,笔力伟然。”但其更重要的贡献在于木刻插图。 

元明时期,徽州的雕板、制墨业日益发达,丁云鹏没有错过这个历史机 

遇。他利用自己的白描人物画技巧,创作了大量的书刊插图,对新安派 

木刻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他的弟子吴羽、汪鲸、程鹄等人传其技 

法,予以发扬光大,为清初新安派木版画的高度发达奠定了基础。 

      《观音图轴》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纸本。设色。纵97。2厘米,横33。1 

厘米。作于万历年间。此图简洁佳构,中间仅有白衣大士端坐平面岩石 

之上,不着冠帽,修发披肩。双目下垂正自沉思,身旁净瓶插有新竹几 

枝。人物白描用笔,精细工致,如行云流水,出自李公麟一路,色彩浅 

淡素雅,极富超凡脱俗之胜。是所作道释人物的精品。 

      《漉酒图轴》现藏上海博物馆。纸本。设色。纵137。4厘米,横56。8 

厘米。此图古柳三株,间置斑驳怪石,地面野菊白花,疏落一片。再下 

一位雅士,头挽墨髻,髯须飘逸,道袍随身,席地而坐,和两位童子倾 

醅漉糟,旁置酒壶食盘。下部绿茵之上,几案半端,上置古琴一具,果 

盘书籍不等。人物用笔不失李公麟笔意,精细入微,眉发之间,意态肖 

真;衣纹转折轻柔飘动,而童子之衣又多见顿折,巧用元人之法。赋彩 

浓丽清简,色调青绿且富于变化。上部树石墨、色浑然一体,阴浓清润; 

中部人物二白一褐,与浅绿地面和谐统一之中更显突出,使人物情态愈 

加真切。 


… Page 72…

     人物画的高度发展是在明末。由于陈洪绶、崔子忠和曾鲸的崛起, 

终为明代发展失衡的绘画史填补了重要的一页。 

     陈洪绶(1598—1652年),字章侯,号老莲,又号老迟。浙江诸暨 

人。一生遭遇多舛,困苦不堪,内心矛盾痛苦。但个性强烈极富创造性。 

所画人物、山水、花鸟无不精到,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与崔子忠共同 

称重画坛,世称“南陈北崔”。他自幼习画人物,并向蓝瑛求教,打下 

了坚实的绘画基础。他的人物画从临摹李公麟石刻线描“七十二贤”开 

始,进而博取古人营养,以至形成强烈的个性。其特点之一,是注重形 

象提练,既善于形体夸张,又富于神情含蓄;在表现手法上,强调用线 

的金石味,最为简洁质朴。早年,因受李公麟、赵子昂等人的影响,用 

笔精细,刚中带柔;晚年转向粗放,柔中有刚,更加出神入化,深厚独 

到。人物取材不限,多及本朝和历代人物故事,神仙佛道等等。其中, 

 《隐居十六观图册》、《雅集图卷》、《生鲁居士四乐图卷》等作品, 

寄托着他对国破难安的晚明江山的无限深情和人生态度。明亡之际,画 

家吞声饮泣,纵酒狂呼,心情沉郁。当清军攻入浙江时,以刀架颈逼他 

作画,画家誓不动笔。此后借陶渊明辞意创作 《归去来图卷》,送与降 

清的故友周亮,劝其不要与清为官。此外,还有不少木刻版画。如19岁 

时所作《九歌》插图,仗剑徒行的屈原形像使后世两个多世纪无人超过。 

他如《西厢记》插图、《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版画作品,都是 

反抗封建专制的精制佳构,成为明末具有重大意义的人物画作。 

      《雅集图卷》现藏上海博物馆,纸本。墨笔。纵29。8厘米,横98。4 

厘米。此图为写生之作,人物以白描勾勒,造型用笔均有李公麟铁线风 

范。衣褶细入游丝,行笔转折有力,形象明朗,颇有装饰情趣。树石参 

用王蒙牛毛皴画法,行笔曲折,苍劲朴茂,古雅淡泊。画面正中里面, 

石案上置放精雕细刻观音之像,像前端坐明代学士米万钟,他正面向观 

音展卷吟读;周围或坐或立者还有陶君姡А⒒苹浴⑼蹙不ⅰ⑻赵始巍⒂蕖

庵和尚、陶望令、袁宗道、袁宏道等诸位贤达,他们正在凝神静听,甚 

为惬意。画家通过对于年老退隐的贤达之士的刻画,表达了自己的思想 

感情和生活态度,是一件笔墨技法高超,情感深沉含蓄的精品。 

     陈洪缓的画风影响极大,除了长女陈道蕴和儿子陈字外,还有严湛、 

陆薪、魏湘、丁枢、王崿、沈五集、祝天祺等数位弟子。清代王树■、 

华嵒、罗聘、任熊、任薰、任预、任伯年等辈,都在绘画造型上有所继 

承。 

     崔子忠 (?—1644年),初名丹,字开予,后字青引、道母,号北 

海。山东人氏。科场失利后寓居北京,专事绘画创作。明亡,自入土室 

不出,直至饿死。善画白描,描绘精细,自出新意。与陈洪绶齐名。所 

作 《洗桐图》、《云中玉女图》、《许旌杨移居图》等,表达了他对世 

间污浊的厌恶和摆脱人间苦恼的企盼。他如《伏生授经图》、《长白仙 

踪图卷》、《藏云图轴》、《洛神图》、《云中鸡犬图》、《张东华像》、 

 《说象图》等,都是人物画史上的杰作。 

      《伏生授经图》现藏上海博物馆。绢本。设色。纵184。4厘米,横 

61。7厘米。此图构思巧妙,富有装饰味,人物端庄逼真。衣纹秀劲多折。 

得唐人古朴而又自出新意。伏生是汉初的一位长者,原为秦时博士官, 

精通 《尚书》。秦始皇焚书坑儒后,伏生根据默记将《尚书》内容整理 


… Page 73…

为29篇,以此传给晁错并流传于世,即现在的 《尚书》。画面上半部, 

仅在右边画菩提树和杂树各一棵,树冠庞大阴浓,用笔简洁;树的根部 

之前,有老者席地而坐,皂服随伴,光头善面,长眉短髭,侧视前方; 

老者身边,斜坐一绿服侍女,也正注目于前;前部有一红衣男子,高髻 

修面,正在伏案疾书,案上横铺一长条纸卷,兼有砚盒;表明晁错正在 

依言抄录;三人于旷野之际,正在忙于抢救古籍,情景历历,真切感人; 

其身下部三侧散置透风石和石块若干,石体多作折角,与上部树干的班 

驳留白相谐天趣。此外,画面再无杂物,益显古远宁静,幽雅深邃。 

     曾鲸(1568—1650年),字波臣,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从事绘画 

创作,以卓越的肖像画著称于史。所作肖像,讲究构图和布局,面部造 

型准确,晕染细腻,衣纹简练,笔法飘逸。他的创作,将中国传统的人 

物写真技巧发展到新的高度,为明代人物画的发展树立起一座高大的丰 

碑。近代画家陈师曾认为:“传神一派至波臣乃出一新机轴。其法重墨 

骨而后傅彩加晕染,其受西画之影响可知。”曾鲸在南京时,意大利传 

教士利玛窦前来传教,带来一些文艺复兴时期的圣母像等画作,曾鲸有 

可能见过。但曾鲸的画法仍是对“先笔墨后色彩”的传统技巧的运用和 

发挥。晋代顾恺之画人物,长时间不点眼睛,深知“传真写照、妙在阿 

堵中”的道理。宋人画肖像,强调先观察对象,达到“默识”的程度, 

然后再画,把“令人端坐欲求其神”视为“俗笔”。元代著名民间肖像 

绘画大师王绎主张:“彼方叫啸谈话之间,本真性情发现,我则静而求 

之,默识于心。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笔底。”在用笔上,王绎又讲: 

 “墨随笔痕,色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