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国破山河在 >

第30章

国破山河在-第30章

小说: 国破山河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的日本兵都扣上钢盔,开始还击,只有那个井口在那儿犹豫。原来这家伙太贪了,抢了好几个新兵的配给,一大堆香烟,全都放在钢盔里。
  青山的说法,这个井口一直都是这么干的。行军中香烟不好保存,放在衣服口袋里不是揉碎了就是弄湿了,没法抽。一般日本兵分上三根两根,转眼抽完也就完了。但井口每次都强夺新兵的配给,弄来的香烟吸不完。他也有办法,就放在钢盔里,往背后行李上一扣,走一路下来也照样好抽。
  日本军队的军律不是出门必须戴帽吗?
  井口是老兵嘛,而且一贯骄横,当官的还真不敢管他。
  这次,井口还有点儿舍不得把抢来的香烟倒掉。这家伙非常蛮横,让一个新兵把自己的钢盔摘下来给他。新兵不愿意摘,又不敢不摘,正犹豫呢,那井口早被八路一枪击中倒了下去。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5)
  卫生兵赶来想抢救,已经不需要了,井口被一枪正中脑门,八路的子弹不像日本子弹那么精良,穿透力不够,只能打出一个盲贯,弹丸在井口的脑袋里翻跟头做豆腐脑……结果可想而知,老兵油子井口当场毙命。
  人家都戴钢盔只有井口光着头,估计这井口鬼子怪异的形象引发了八路的误会,把他当成指挥官了,早说山东八路盛产神枪手……
  看来这鬼子的钢盔啊,真是戴不戴一样的成问题。
  不怕吃败仗的大阪兵团——记日军中的另类第四师团
  对万家岭会战有印象的朋友,或许会记得那一仗被薛岳将军打得七零八落的日军第106师团。这个师团因为有大量原来在大阪摆摊卖菜的预备役官兵,而被称为“大阪商贩师团”。
  大阪部队战斗力弱,在日军中算是有名的,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部队,却还不是106师团(该师团的正式征兵地不在大阪,只是补充了大量的大阪兵而已)。在《现代史研究》第六期(1998年)中,看到一篇日本军事历史学家关幸辅的文章——《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看完之后,忍不住要把它翻译过来。关的原题是《日本一弱かった師団》,自以为这题目的翻译还是比较贴切的。
  下面就是翻译后的文章,因为篇幅较长,作了一些节选,并加了一些自己的注解。
  如果看伊藤正德的《帝国陆军之最后》或者山岗庄八的《太平洋战史》,二战中的日本军队无一不是勇猛顽强、宁死不屈的精锐之师'萨评:或者应该翻作“个个都是亡命徒”比较好?'。然而,在陆军混过的老兵,评价起来和历史学家不大一样,至少有一支部队,就以“皇军中第一窝囊废师团”而著称。这就是番号一直保留到今天,自卫队还在使用的大阪第4师团。
  大阪第4师团,代号“淀”'萨评:这个代号可谓独出心裁,其他的日本陆军师团代号多有尚武精神的象征,比如第二师团是“勇”、第九师团是“武”等等。第4师团这个“淀”字的来源最初是战国美女淀君,更因为有一条淀川河横穿大阪最繁华的梅田商业区,用这个代号真是既有乡土气息,又带有招财进宝的吉利……',属于日军中资格最老的师团之一,下辖四个联队,标准甲等配备。其核心为第八联队,因在日俄战争中屡战屡败,获得“败不怕的八联队”之勇名(?)'萨评:这个带括弧的问号来自原文,不是萨加的'。
  从那儿以后,直到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虽然中间战事不断,第4师团却一次都没上过前线。不过,这并不等于第4师团没有表现自己勇敢精神的机会。昭和8年(1933年),第4师团二等兵某在大阪市中心闯红灯和执勤警察发生冲突。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师团长寺内寿一为了“维护大日本皇军的尊严”,毅然带兵砸了警察所,史称“大阪Go…Stop事件”,第4师团的“武勇”可见一斑。
  昭和12年,也就是1937年,因驻华日军兵力吃紧,日本陆军大本营将第4师团调到中国东北,划归关东军序列。第4师团的战斗力已经在“Go…Stop事件”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可惜,这种“勇猛无前”的例子只此一例。倒是对第4师团军纪散漫、精神不振的报告屡屡上达天听。怎样让这支部队焕发战斗精神呢?日军大本营倒是费了一番心思,结论是指挥官对于一支部队的战斗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萨评: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理论,这听起来还挺有道理',于是调名将山下奉文'萨评:绰号“马来之虎”,在新加坡打得英将柏西瓦尔乌江上吊的那个'担任第4师团师团长。从此,该师团主力即开始在“北满的山野中精训”。
  名将带队,精训两年,转眼到了1939年,东北发生了一件重大战事——苏日诺门坎之战。关东军和朱可夫将军的苏蒙联军打起来了,而且战况不利,军部下令驻扎在伪满北部的大阪、仙台两师团紧急动员,增援前线。
  仙台师团,就是前面提到的代号“勇”的第二师团'萨评:日军著名的精锐师团,最后在增援瓜达尔卡纳尔岛航渡途中碰上了个美国航空兵部队叫“仙人掌”,一通狂轰滥炸,整个师团下了饺子,和鲨鱼勇猛搏斗去了'。的确名不虚传,其先遣队新发田第16联队勇往直前,从海拉尔到诺门坎,徒步行军四天赶到,当天就投入战斗'萨评:随后就被苏军打了个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6)
  与此相反,第4师团的出动命令虽然下达,却迟迟不动。原因是动员令下达后,师团内的急病患者激增,放眼望去,满营都是因为五花八门原因要求留守的官兵。激动'萨评:激动得有道理'的联队长怒而亲自坐镇医务室,参加诊断'萨评:联队长改行当大夫,有前途的职业啊'。饶是如此,出动部队的编成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从海拉尔到诺门坎,第二师团走了四天,第4师团却整整走了八天,而且大量人员掉队。凑巧的是,第4师团先遣队到达前线的当天,苏日宣布停战了……立刻,掉队的第4师团官兵仿佛吃了大力丸'萨评:这个是萨的意译,原文的意思是“骤然充满活力”'一样迅速跟了上来,连留守的官兵也有不少“带病”赶赴前线,一边还在万分懊丧地抱怨居然没有机会打上一仗。
  返程的时候,齐装满员、精神饱满的第4师团,成了最威武的部队,丢盔卸甲、伤兵满营的第二师团和人家简直没法比。只是关东军报道部的上层实在看不过眼,把报纸呈上来的《我无敌皇军第4师团威势归来》的新闻标题改了一个字,变成了《我无伤皇军第4师团威势归来》。外行看来意思相差不大,当兵的看了,对第4师团的名声肯定是没什么好处……'萨评:看来司令官虽然重要,毕竟不能扭转乾坤,可怜山下奉文在日军中称为“斗将”,这次成了“将雄熊一窝”。'
  不过,第4师团这一仗没有损失对日本军部来说倒是个好消息。因为当时华中地区的日军正和中国军队第九战区斗得难解难分,急需增援。于是顾不上追究,急调第4师团南下增援。大阪师团摇身一变,又成了日军精锐11军中的一员。
  其实,第4师团的名声,中国军队早有耳闻,其原因是早在1938年初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军队就遇到过一支“奇怪的日军”。当时,中国军队从徐州突围向西“转进”。'萨评:李宗仁司令长官的得意之作,四十万大军巧妙跳出了日军的包围圈。虽说李长官的战术动作果断利落,毕竟机动能力和已经半机械化的日军无法相比,突围虽然成功,但已经是人困马乏,重装备也丢失很多,战斗力锐减。'在过鲁苏皖边境一条公路的时候,疲惫的中国军队忽然发现同一条路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日军部队,数量最少一个大队!
  因为部队已经十分疲惫,士气低落,这支中国军队发现敌军之后惊惶失措,混乱地离开公路向附近的山区逃离。以当时日军的士气和作战习惯,中国军队几乎肯定会遭到追击,而以当时中国军队的状态,一个大败仗恐怕是跑不了的。
  奇怪的是,很久也没有发现日军的追兵。中国军队的指挥官惊奇之余派人打探,却见那支日军如临大敌地布置了警戒哨,但丝毫没有追击的意思,相反,还在公路两侧堂而皇之地烧起饭来!
  时间紧迫,绕道的话说不定就会被日军合围。中国军队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横穿公路而走,结果——一路平安。
  这支日军部队,就是抽调第37联队、第70联队各一部组成的第4师团南进支队。对于为何没有和中国军队开战,该部队的部队长声称:“没有得到对中国军大部队进行截击的命令。”而这个严格遵守作战纪律的部队,上报情况就略微的慢了一点,等命令到达的时候,中国军队早就没了影子。
  消息传到中国军队耳朵里,“大阪的日本兵不会打仗”这样的说法就流行开来。于是这次第4师团南下,每次参战,中国军队一听是“大阪师团”,往往士气倍增,踊跃突袭逆袭,各部抢着和第4师团交战。在这种莫名其妙的有力打击下,刚到前线的第4师团猝不及防,确实吃了几个窝囊的败仗'萨评:的确“不负众望”'。这样的情况甚至牵连了友军,以至于友邻部队向11军司令部抱怨: “有第4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因为敌军士气大振,也会打输……”第11军看看的确是这道理,自此同样是甲等配置的师团,前线出现的番号就总是第3、第13这样的师团,而第4师团就专心在后方“待机”了。中间出了个军司令官不信邪,派第4师团在长沙会战中打主攻。结果第4师团一进长沙就被赶了出来,全线溃败,司令官灰头土脸地回了日本。'萨评:这个司令官,可能说的是阿南惟己。阿南是个死硬派,脑袋一根筋,打到吃了两个原子弹,天皇都要投降了他还准备发动政变和盟军死磕,结果兵败自杀。守长沙的国军是老虎仔薛岳所部精锐,也只有阿南这种榆木脑袋会用第4师团当主攻。'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7)
  长沙会战中第4师团的表现给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结果就是淀兵团成了“丧门星”,哪个军都不敢要。大本营只好将其改为直辖部队,长期驻扎上海。'萨评:这下第4师团的兵有的吹了——老子当兵就在甲种师团,开战时候属于关东军——精锐,仗打起来在11军——还是精锐,最后11军装不下我们了,只好改大本营来直辖……'这回中国军队就想打第4师团都够不着,无奈又发生了第4师团人员向中共军的新四军倒卖药品的事情,让大本营十分懊恼。
  虽然说第4师团窝囊,毕竟是甲种师团,老兵多,有经验的下级军官多。当时日军前线各师团和中国军队作战损失很大,急需补充训练有素的人员。既然第4师团作为整体作战不利,上司便不时抽调其人员补充到其他师团,也算是物尽其用。然而,这些人员的作用可就不好说了。
  第106师团本来出身就离大阪不远,所以第4师团的补充官兵来了以后很容易适应,而他们的老乡也不时从第4师团过来探望。106师团的官兵很快就发现他们之间的告别很新鲜。日军各部的临别致词(挨拶)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第2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如果战况较好,就说“武运长久”,如果情况不妙,就说“九段坂见” '萨评:靖国神社在东京九段坂,不过这句“九段坂见”明摆着咒对方挨枪子儿,大有“打死你我也不说”的精神'。然而,第4师团的官兵告别时,其词却是:“保重贵体” '萨评:原文“御身大切”,也可以翻译作“身体第一”,或者干脆就是“保命最重要”',让听到的106师团军官们哑然。
  还有一部分兵员转到了第68师团和第34师团,这两个师团在衡阳和芷江打了几场苦战。战斗一开始,第4师团的老兵又故伎重演,从军官、士官到老兵纷纷入院,消极但合理地拒绝作战。当然,也有些人循规蹈矩地投入了战斗。这一段时间的战斗中国军队投入了极大的力量,师团损失很大。芷江一战,从第4师团转来的中队长就战死了四个。负伤的老兵到医院的时候那些“养病”的前辈们还要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玩命啊?”至于自己不愿意参战的原因嘛,也有老兵这样解释——听说这次出击我们是担任佯攻的,这很没有意思,如果是主攻嘛,那自然是要好好打一仗喽。
  说得豪气干云。
  其实说第4师团所出都是窝囊废也不全面。由第4师团预备役官兵组成的独立第15工兵联队,由横山大佐率领,就在马来半岛立下功勋。伊藤正德《帝国陆军之最后》中,提到这个联队在修复盟军炸毁的桥梁涵洞方面作用极大,“大阪兵无能只是误传,至少以这个联队而言,其献身精神使军部、师团部的高级军官都乘夜前去表达感谢和敬佩,其无我奉公精神极其令人钦佩……”'萨评:看来,这个联队的确干得不坏。不过,说到底,修桥补路这种活儿,和上阵打仗终究还不是一码事儿。'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各部都投入到对盟军的作战中,第4师团也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大本营有意将该师团配属南方军,但南方军只是很勉强的将其列入预备队,仍然驻扎上海。直到1942年4月,才将其调往菲律宾,和第5、第18、第21师团一起,参加对科雷吉多尔要塞的最后攻击。这一仗第4师团一反常态地进展顺利,圆满完成任务。最终,在巴丹半岛的美菲军全部投降。事后才知道这并不是第4师团转了性,而是菲律宾的美菲军已经被切断补给多日,靠“盐和青菜” 活着已经好几个月了,一触即溃一点儿也不新鲜。
  然而,这个胜利却给第4师团带来了极大的荣耀,在其故乡大阪更是号外频飞,一副“幸亏派出了第4师团,才打垮了巴丹敌人”的得意。仅有的遗憾是,事后发现大阪的商贩们利用这个庆祝胜利的机会大肆倒卖战时配给物资,乘机大做生意。'萨评:前方、后方都是这样地对待“大东亚圣战”,可见大阪人的性格还是很有一致的地方。'
  对第4师团的底细,还是大本营知道的清楚,所以对于怎样使用它实在是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计。由于第4师团名声在外,在各个战区都不是很受欢迎,于是直到战争结束,这支部队始终在后方各地不断调转,始终没有再参加大的战斗。日本战败的时候,这个师团正在泰国的曼谷附近休整。 
                  
记抗战中日军的钢盔(8)
  第4师团骑兵第4联队的官兵于《我等的南方回想记》一书中描述,“战败的消息传来,我所在的中队正在待机,士官以上的人员都到队部开会,其中‘进入山区战至最后一兵’者有之、‘天皇的诏书不能不奉”者有之。最后,部队本部带来命令,才不得不确定投降了” 。这种情况下依然要战到最后的一兵一卒,战斗精神可谓踊跃坚决。然而,第4师团的复员却异常顺利。当全体面色红润、身体健康的第4师团官兵出现在码头上时,本土那些营养不良、形容枯槁的日本人都十分吃惊 '萨评:有一种说法说第4师团有军官通过贿赂押送的美军,利用复员的军舰运送泰国大米到日本走私出售获得暴利,也大大缓解了大阪在日本“饥饿时代”中的困难'。统计下来,第4师团是南方军部队中战死最少、装备资财保留最完整的部队。负责管理的美军对这个师团的评价是“为人认真,爱好和平”。而第4师团回国后,也马上体现出其“为人认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