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边寨的民俗与旅游-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单位。
现在古营盘内外,依然林木苍翠,四时花团锦簇,一座太平天国纪念碑
耸入云中,显示着金田村的光荣历程。
在金田村东面的新墟,还有一个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地——三界庙。它是
一座坐北朝南,2 进3 开间的四合院,屋顶是歇山屋面。两端是龙背山墙。
正脊刻有历史人物、鳖鱼、宝珠等,庙墙内刻有清康熙至道光年间的官府告
示等。它曾多次成为太平军的指挥所,现在已辟为太平天国历史展览馆,来
此瞻仰的人们,可从各种文物、资料和图片中了解金田村这段不寻常的历史。
舞麒麟
麒麟乃神话中的瑞兽,它象征着吉祥安康,并有驱邪压煞之威。在广西
玉林一带的民间,喜欢在春节舞麒麟,以恭贺新年,纳吉祈福。
春节将近,人们就用竹篾扎麒麟,外面糊上纱纸,绘上彩纹,再在麒麟
额前镶一面驱邪镜,麒麟口是活动的,可以开合、身躯和尾巴用花布或彩绸
做成,并镶上一面面小镜片,宛如龙麒闪闪发光。麒麟队一般有6 人,1 个
鼓手、2 个锣手、1 人背麒麟、l 人撑罗伞、1 人装扮龟精赶着麒麟起舞。6
个人组成1 个“轻骑”队,在春节时走街过镇,走乡串寨,给乡亲们带来节
日的祝福。
麒麟队到了村前,他们便依俗唱起麒麟歌,唱贵村新年五畜兴旺、年丰
人欢;唱果树飘香、金玉满掌,到了村人家门前,麒麟则恭贺家家户户新年
阖家安康、新年快乐。麒麟给村人带来喜、带来乐,人们喜迎麒麟队,主人
均要敬上年货等,以示留下了麒麟的瑞气。
麒麟队在街巷、村路上边走、边舞,边舞、边唱,麒麟时而摇头摆尾,
时而舐毛搔耳,动作有出洞、下山、采青等,显得灵气十足,浑身透出瑞兽
的风采。“龟精”则扮相笨拙迟钝,幽默诙谐,那举手抬足、蹒跚挪步的舞
姿,令人忍俊不禁。
舞麒麟是玉林的一项群众喜爱的传统民间艺术,几乎村村有麒麟队。村
中的空坪是舞麒麟的天然舞台,他们边演、边唱,歌声、锣声、鼓声吸引了
村上的男、女、老、少,围成里三层外三层地观看。这时,麒麟和观众还以
歌互答,观众和演员感情交融,气氛热烈、融洽,形成极佳的演出效果。
居住在玉林一带的多是客家人。他们勤劳朴实而又极善唱山歌,麒麟手
一人就能唱上千首。他们出口成章,天文、地理、生产、生活、爱情、友谊,
无不能歌。歌声在节日的上空交织,使人乐而忘归。
春节舞麒麟,自正月初一舞到正月十五,瑞麒麟翩翩起舞,麟影婆娑,
构成一派奇特的节日景象。
桂平西山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然而桂平西山,无仙也名扬远近。络绎不绝的游客游西山
不图见仙,而是要领略西山四绝:林秀、石奇、泉甘、茶香。
林秀,指的是西山林木秀丽,山前有5 人合抱、冠大枝浓的大叶古榕,
姿态佳奇,有古松林,株株参天迎风屹立,松涛响起,浑然如一首雄浑的交
响乐。其中一株古松,皮如龙麟,人称龙鳞松。提起它,还有一个美丽的传
说呢。相传,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听说西山是桂东南的名山,便来此游览。
他走到古松下,感到烦热,就脱下龙袍往树上一挂,这树也仿佛沾了“龙气”,
树皮翻迭如龙鳞状。从此,西山便有了独具一格的龙鳞松。西山林秀还得力
于大自然的恩赐。西山地处北回归线,温和的气候,充沛的雨量,使这里的
林木繁茂。西山号称南天第一山,是国家的重点风景名胜区。
石奇,西山的地质结构是花岗岩地质,它形成于1。8 亿年前的中生代侏
罗纪前期,山中嶙峋怪石,或堆叠成峰、或天塑成象,或如张牙舞爪的怪兽、
或似鬼斧劈出的一线峡谷??,这些奇景,构成了西山的一个个景点:洗石
庵、棋盘石、会仙峡等。
洗石庵,为全国有名的佛教寺院。寺院门外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天
竺俯江流,到眼睛岗归爽气;云山经雨洗,点头奇石也思灵。”门旁也有一
副对联:“楼阁耸奇观,天外云峰撑白石;山门凝爽气,池中烟火隔红尘。”
在佛家禅语的点染下,这西山的奇石,也恍若充满了灵气。春天,这里云雾
缭绕,石头如浮在云层中似的,“好像有意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似的布置
着。”夏日经雨水洗刷过的巨石更是光可鉴人,一尘不染。洗石极富佛家的
哲学意味,洗石庵或许便因之而得名吧。
棋盘石,则是一天然景致。一块巨石,形似棋盘,高约6 米、宽近4 米,
石上似有棋格,望之虽不闻棋声,但眼前却似乎出现奕者一局局未了的残局,
奇妙无比。当地人说,这是仙人的棋盘,有一回仙人下棋,一樵夫路过站住
看下棋入了迷,不想把仙人赠予的茶树种子也失落了。后来这颗种子便在这
里长出了成片的西山茶。
会仙峡,耸立在山巅上,游人攀山顶、过虹桥,前行便可达会仙峡。峡
长40 米,两旁山壁平整如削,中间只容侧身而过。站在两壁间昂首看天,天
如一线,令人浮想联篇。
泉甘,西山流泉颇为有名,其中以西山八景中的“乳泉琴韵”最为著名。
关于乳泉,《桂平县志》曰乳泉“清洌如杭州龙井,而甘美过之,时有汁喷
出,白如乳,故名乳泉。”乳泉水质明净,含天然氧颇多,并含钾、钠、钙、
镁等对人体有益的徽量元素。用乳泉水泡西山茶,甘甜茶香;用乳泉水酿酒,
酒香味美,故乳泉酒为广西名酒。乳泉四季涌喷,不竭不溢。涌喷时,还伴
有叮咚之声,如琴声悠扬,故谓之“乳泉琴韵”。走在泉边,细听叮咚之韵,
宛如听见觅知音的天籁之声;喝几口乳泉水,解渴生津、爽神怡情,难怪泉
边的《乳泉铭》谓乳泉“可以洗心尘兮??”。
茶香,西山茶是全国名茶之一,早在明代就享有盛誉。《浔州府志》称
它“色清绿而味芳洌,不减龙井。”西山茶园“低株散植,绿州铺棻。根吸
石髓,叶映朝暾”,而甘美气香,真是吸尽天地之灵气也。如今西山茶树成
行、成片,成为西山的有名自然景色之一。
俗话说:“花罅石,石罅花,乳泉水,西山茶,三宝殿,着袈裟;此话
不与俗人讲,俗人听了也出家。”西山的山情水韵,令人忘俗不假,置身其
中,真是宠辱皆忘。然而,西山远非只有这4 绝。西山的人文景观也极为丰
富。错落其间的寺庵阁亭、相映成趣的摩崖书画、凌空欲飞的“中山飞阁”,
此外还有吏隐洞、听松轩等,这些富有特点的建筑点缀山中,皆与山水融为
一体,成为奇山异景的一个组成部分。游西山时固然可象当年苏东坡那样喜
看绿叶青枝,但,千万不要忘记细细品味西山那丰富的文化内蕴。
天南杰构——真武阁
广西容县东门外的公园里,有一座被人们誉为“天南杰构”的古建筑—
—真武阁。
真武阁,采用广西铁黎木建造。这是一座以3000 多条大小格木构件,运
用杠杆原理巧妙地串联吻合,不用一钉一铁而建起的方塔型3 层飞檐殿阁。
它高13。2 米、宽13。8 米、进深11。2 米,金脊绿瓦,飞檐画栋,气势宏伟辉
煌。檐角上那细刻的云龙,透出欲飞之状,栩栩如生。
真武阁,建在经略台上。经略台,传说为唐代诗人元结任容管经略使时,
为操练军士、朝会习仪和欣赏风景之用。明洪武十年(1377 年)建立武宫于
其上,奉祀真武大帝,以镇火灾,始有建真武阁之意。明万历元年(1573 年)
便在经略台上建起了真武阁。
真武阁内,前后左右有20 根巨柱,柱脚立于2 米深的白石圆墩上,有8
根巨柱直通顶楼。这8 根柱子可谓擎天立地。柱间梁枋相连,斗拱榫头相接,
上承着4 根棱木,将楼阁稳稳地托起。二楼有4 根内柱,柱脚悬空,却承受
着上层楼板、梁、架、配柱和屋瓦、脊饰的重量。这是建筑中最为独特之处,
也是全阁结构最奇巧、最富智慧的部分,表现出极高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真
武阁四面无墙基,立在经略台上坦荡地迎接八面来风。此地历史上曾发生过
5 次地震、8 次大风暴、2 次雷击。面对多次巨大的自然灾害,它坚如磐石,
纹丝不动,安然无恙,在大自然的严峻考验中巍然屹立。
真武间,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一颗闪烁的明珠,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如今,众多的建筑学家在它身上寻到了精巧的构思,游人在它身上
看到了古建筑的艺术魅力。
梧州蛇仓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是我国南方对外开放的重点港口城市,是珠江水
系的第二大港,也是全国十大内河港口之一。桂江、浔江、贺江在此相汇,
悠悠向南流去。
梧州城依山傍水,景色迷人,是广西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城。秦属桂林郡,
汉置广信县,唐代以后称州至今。今天市内的主要名胜有中山公园、中山纪
念堂、晨钟亭、系龙洲、龙泉冲飞瀑等,而最吸引游客的要数被称之为“蛇
类展览馆”的梧洲蛇仓。
广西多山,气候温和湿润,适宜爬行动物生长繁殖,蛇类品种占全国蛇
种类的40%,迄今已知的就达90 多种,每年捕获量达70 万条。其中数量较
多,有商品价值的毒蛇有: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蛙蛇、五
步蛇、铬铁头等。无毒蛇有“蟒蛇、锦蛇、灰鼠蛇、乌梢蛇、水蛇等。这些
蛇,在梧州蛇仓都有储存,它为人们增加蛇的知识敞开了一片天地。
梧州蛇仓位于石鼓路石鼓冲,目前是我国最大的蛇仓和蛇类出口、制药
基地。梧州蛇仓的年储量达50 余万条,年出口量20 余万条,就是在东南亚
诸国也是首屈一指的。
游人来蛇仓观览,不仅仅可以看到林林总总的蛇。还可以观赏到工作人
员那一套纯熟的养蛇、管蛇、捉蛇的本领。看着他们在蠕动着的蛇群中如闲
庭信步,你会钦佩他们的大胆无畏。当你看到他们捉蛇的麻利手段,更会膛
目结舌,即便是毒蛇,在他们的眼里也宛如动物玩具。
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表明,蛇可入药,对人体极有用处。例如,用蛇毒
结晶制品,可以治三叉神经痛、恶性瘤肿痛;陈皮、蛇胆可治小儿急惊风、
驱痰止咳;蛇油软膏则是运动员治疗创伤、扭伤、关节炎的特效药;蛇脱制
成中药,可以杀虫和治疗肿痛等,蛇可谓全身都是宝。
在蛇仓,管蛇姑娘不仅养蛇、管蛇,还有加工蛇的一套办法。如今,梧
州这座全国最大的蛇仓,不断开发新产品,这里生产的蛤蚧大补酒、三蛇酒、
田七补酒享誉世界,成为全国药酒出口量最大的城市之一。其中尤以三蛇酒
最受客户的欢迎。这三蛇酒,是用高纯度的米三花酒泡以眼镜蛇、金环蛇和
“过树龙”,再配以少量当归而制成的。服用三蛇酒能够祛风活血、强筋壮
骨,故而名播远近,享有盛誉。
钟山县民俗与蛇趣
在广西东北部的梧州地区,有一个物产丰富,风光宜人的小城——钟山
县。
踏入钟山县,迎面扑来的是一阵清新的风,街上飘来风味小吃的香味,
耳边不时传来饶有趣味的山歌。集市里人群熙攘,小城特有的土特产:烤烟、
香米、红瓜子等物品惹人喜爱。
·龙岩民俗文化村·
驱车出县城十里路左右,便可到达钟山县新开发的民俗旅游区——龙岩
民俗文化村。这里环境优美,号称“十里画廊”,石山挺拔秀丽,直指苍天,
有的犹如剑戟,有的如同朝板,山前,数亩荷塘莹光闪闪、碧波涟漪,丛丛
竹篁映入水中。来到这里,乘坐着古老的木轮大车,让拉车的老牛当向导,
吱吱咯咯在小石子路上慢悠悠地行走,游人可在牛车上细细地饱览这山景水
色,不知不觉,将这景致在轱辘声中印入脑海。牛车是这一带山民用以运货
载人的交通工具,如今用于旅游业,使游人于古朴之中领略几分野趣。荷塘
上飘浮着圆圆的荷叶,每当荷花季节,这里荷香四溢,荷花灿灿,把人带入
另一种迷人的意境。
依然坐着牛车,龙岩民俗文化村的咚咚长鼓声,会把游人带入瑶胞祭祖
的氛围。祭祀仪式深沉凝重,充满民间宗教色彩。瑶族同胞跳起了淳厚古朴
的瑶家开山舞。舞者手中的大斧寒光闪闪,显示出无比的力量。瑶家是以大
山为家的民族,每迁徒到一地,都要开山,开山舞以前源于劳动的舞蹈动作,
反映了瑶家战胜自然的大无畏精神。在这里还可以看到瑶家“成年礼”,在
长辈的鼓励声中,瑶族少年面对刀山火海完成自己的人生洗礼,从此担负起
瑶家成年汉子的社会责任。
·天然蛇趣·
离龙岩民俗文化村不远,有一个天然蛇场,它是旅游区展现天然蛇趣的
地方。蛇场占地面积10 亩,蛇场内绿树高矮错落有致。这里有阔叶的芭蕉树,
也有枝小叶浓的小灌木,绿地如毯、鱼跃池塘,宁静之中,时而有蛇蠕动着
身体穿过草地,时而有蛇缘树而上,缠绕树干,口吐蛇信。在天然放养的蛇
中,有五步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过树龙??这些有毒的或无毒
的长虫,令人胆颤心惊。想起那艺高胆大的驯蛇者表演蛇艺,也不禁为他们
捏一把汗,眼前的一切,真是蛇的世界。你看那挂在树上的、游在水中的、
吞食动物的,或正在交配的蛇,一幕又一幕地展现在你眼前。天然蛇趣使人
了解到许多有关蛇的知识。这个天然蛇场,为两广第一家,也有人说它属世
界第一大天然蛇场。到蛇场来的游人,如果想品尝蛇肉的美味,可以到餐厅
去,各种传统的蛇餐菜肴,会令你大饱口福。
·花山瑶族乡·
花山瑶族乡,是钟山县的又一个民俗旅游点,从县城到花山,汽车只需
行驶20 分钟。蜿延的公路两旁,是四季常绿的林木,野花星星点点散落在山
坡上。还未到花山瑶族乡,这一路的景致已使游人陶醉。
当汽车停在伫立着一座座木楼的山脚下,眼前的景象又是另一番情趣
了。身着盛装的各族同胞,热情地迎接贵宾,他们敲起锣鼓,吹响唢呐、芦
笙、木叶,唱起了甜美的迎客歌。客人穿过夹道欢迎的人群,来到敬酒门楼
下,这是进入花山瑶族乡的第一个关口,只见鲜花盛开、树枝滴翠、彩旗招
展的门楼下,站着一排美丽的瑶家姑娘。姑娘们热情地向客人敬酒,深情的
敬酒歌随风响起:
木叶吹来锣鼓响,
欢迎贵客来瑶乡。
姑娘端起糯米酒,
敬请客人尝一尝。
山山岭岭同歌唱,
歌声哪有美酒香。
敬请客人喝一口,
瑶乡友情似水长。
姑娘的敬酒歌打动了每一位游客的心,当客人从姑娘的手里接过酒,一
饮而尽的时候,好像整个瑶山都在为客人喝采。喝过瑶家的酒,瑶家人就会
把你当作瑶家自家人,喝了酒,客人要在托盘上放上占利钱,以示瑶家对客
人的祝福,也表示客人对瑶家盛情的谢意。走过门楼再过一条别具风格的竹
木小桥,上一个小土坡,就可来到木楼中的晒坪。当客人坐定后,主人便会
敬上清香的油茶。晒坪上,瑶族同胞跳起民族舞、长鼓舞、角铃舞,木叶哨
声宛转动听,如水溪汨汨、情话悄悄,萦绕在耳边,当舞到酣时,姑娘们走
进客人中间落落大方地邀请客人同舞。她们邀请谁,就过去轻轻拎谁的耳朵,
这种特别的邀请方式令人永志不忘。
花山瑶族乡住有汉、壮、苗、瑶等兄弟民族,他们亲如兄弟,共同创建
美好的家乡。这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