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养生法第一本系统讲述易经-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就给你罢工了。所以,保养脾气,饮食一定要节制,尤其不要撑着。
其次是寒温要协调,饮食不要过凉,也不要过热。太烫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凉了容易导致脾胃阳虚。
我们在夏天尤其要注意养脾。因为脾为土脏,按照五行生克关系是怕火,火克土,夏是火的季节,所以夏天更要注意脾胃保健,否则脾胃在此时期最易患病,如腹泻、呕吐之类。另外,因为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养脾之道在于进食有规律,不吃损伤脾胃的食品,如过辣、过甜、过咸、过辛、过苦的食物。
保养脾脏可以用山药、白术、苡仁、芡实、白扁豆,炖肉或熬粥来吃。如感觉自己消化不良、腹胀、不思食等,饭前或饭后可服用山楂、炒谷麦芽、炒鸡内金。
肺气虚有什么特点呢?肺气虚的病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爱动,不想动,动了以后就觉得气短,脉搏也弱,人显得很乏力,一点精神都没有。
肺气虚就得给他补肺,什么补肺最好呢?是沙参,可以再加一点人参,用人参和沙参炖肉吃。同时,可以多吃一点羊杂汤。因为羊杂汤里边,用到的羊肺比较多。中医讲以脏补脏,多喝一点肺炖出来的汤以后,肺气可能就不短了。
我在临床上还见到过很多患者,就是在一段时间内,总觉得精神萎靡不振,特别没有朝气。我问他们吃得下去饭吗?他们也能吃,但就是没有朝气,而且两肋间也很不舒服。我再给他一号脉,发现是肝脉弱,形成了肝气虚。
我问他们怎么形成的这种情况,很大一部分人告诉我说这段时间比较疲劳。中医讲肝为疲极之本,过度疲劳就容易引起肝气虚。我在治疗这部分病人的时候,就给他们用人参、枸杞子泡酒喝,往往喝几次以后就好了。
我告诫大家,在我们一生当中,我们都要保护好自己的气。一定不要随便地耗伤五脏之气。这其中有三点是最重要的。
避寒就温,避免过劳
首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一味地受寒,也不要过度地劳累。当然,如果工作紧张也没有办法,但一定要调节,在劳累以后要补回来。保护我们身体的气,就是必须要保护阳气。怎么保护阳气呢?首先就是不能受寒,寒伤阳这是肯定的;另外就是要保护我们的精,尤其是我们的肾精,因为肾精是我们的气的根,所以首要的是不能让我们的腰受凉。
荤素搭配,摄入优质动物蛋白
我们强调饮食要荤素搭配,要注意动物蛋白的摄取。如果你只吃素不吃荤,肯定脏腑之气不够,过不了几天,可能气就虚了。荤素搭配要吃优质的动物蛋白,这是肯定能补气的。还有要吃一些高能量的东西,就是粮食,像米和面之类的。不能因为减肥之类的原因只吃素,有的人甚至只吃素菜不吃饭,这样下来对我们自身五脏之气的保养是非常不利的。
充足的睡眠是气血恢复的最好方法
历史上有一个人叫做陈抟,他被称为睡仙,就是睡觉的神仙。他特点就是睡,他可以不吃不喝,但是他必须得睡觉,睡醒以后,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睡眠的重要意义。曾经有科学家做过试验,把两只健康的小耗子分开,一只小耗子,只给它吃不让它睡;另一只小耗子,只让它睡不给它吃。结果给它吃的不让它睡的那只死掉了,不给它吃让它睡的还能活着。
这也说明了睡眠对我们人体养气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我们觉得气不够了,觉得特别累了,这时就要好好地睡一觉,饱饱地睡一觉,起来以后,你的气就自然而然恢复了。
太极图一边是阳,一边是阴。它们相互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间不用一根直线划分而用反S线,这就象征了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盛极必衰,衰极必盛,我们生命的活动也遵循着这个规律。
阴阳理论是《易经》的核心理论、《易经》哲学的要害,也是《易经》的至宝。在《易经》里面,有很大部分篇章都是在讲运动、在讨论阴阳的关系。
《易经》里有一句话,说“阴阳之意配日月”,意思是阴阳的道理是和日月相配的。我们来看看“阴”这个字和“阳”这个字的结构。“阴”字,左边是个耳刀旁,右边是个月亮的月;“阳”字呢,左边一个耳朵,右边一个“日”太阳。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阴阳之意配日月。所以《易经》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就是说,天体宇宙的运动产生阴阳,阴阳就来源于宇宙运动。《易经》还有一句高度抽象的名言:“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组成的。
在前面,我们讲了“气”的养生问题,《易经》提出了生命的起源是“气”,告诉我们一生当中,都要保养好“人体之气”。在“气”的基础之上,《易经》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原理,这就是太极阴阳气化,我们把它叫做太极生命钟。
在了解太极生命钟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太极图”。这张看上去简单的图示,它浓缩了《易经》最高深的哲理阴阳之间,永远进行着对立和统一的运动。这是一个哲学的大道理,也是世间万事万物运动的大道理。
这个太极图上,一边是阳,一边是阴。象征了阴阳平分天下,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阴与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相互转化,互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间不用一根直线划分而用反S线,象征了万事万物转化的渐变性。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遵循的都是“盛极必衰,衰极必盛”的道理,太极图的阴阳消长变化同样也显示了这个规律。
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在生命学上,我们人的阳气也是这样的,阳气在我们一生当中,它的强弱决定着我们生命的盛衰。也就是说,阳气的盛衰决定着生命的强弱。这一生命的规律我们就把它叫作“太极生命钟”。而且,太极生命钟告诉了我们三个重要的启示:
第一个启示就是,我们一生当中都要好好地保养我们的阳气,因为它的盛衰,决定着我们生命的强弱。第二个启示是,中年的时候是人的阳极,因为阳极必阴,阳极就开始一阴生了,这时候人体阳气就逐渐减弱,阴气逐渐增加,就像这个太极生命钟一样。所以我们在中年的时候,就要注意防止衰老了。第三个启示是,养生要注意协调阴阳,阴阳平衡了才是正确的养生法则。
根据《易经》的阴阳理论,我们受到启发,阳气才是生命的动力和源泉。我们要想永葆健康,必须坚持不懈地保养与延长我们的阳气,以对抗阴气的生长,从而使阳气始终处于旺盛的状态。
太极生命钟的三个重要启示的第一条是,我们一生当中都要保护好我们的阳气。如果没有保护好,我们就会出现阳虚。
“气为阳之始,阳为气之末。”气是阳气的间断性的划分。如果你不保养好人体之气,也就是气虚,它就损害我们的阳,就会发生阳虚,所以阳虚最大的表现就是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弱、脉弱、怕冷、身体发凉,有了这些症状,就证明你出现阳虚了。
气虚最常出现的是中气虚,也就是脾气虚。脾气虚的表现是不想吃东西,吃下去不消化。中医上叫做“食少腹胀”,这是脾气虚的特点。如果还不注意,发展下去就会出现脾阳虚。发生脾阳虚,就会腹冷便溏,肚子发冷,拉肚子。所以我们看到人小的时候,可以不穿衣服,但是,家长都拿个小红兜肚给带上,这是因为要保护脾胃不受寒。否则,将来长大了,就可能会容易脾阳虚。
阳虚还有心阳虚。心阳虚的表现就是胸部发凉,心脏部位发凉、怕冷,而且稍微劳累一点就心慌,脸色不好、气短。
肝阳虚的表现为生活萎靡不振,没有生机。中医讲,肝气是主生发的,肝气旺的人比较有生气。中医的肝和西医的肝不是划等号的,中医讲的“肝”是一种肝气。
还有肺阳虚。肺阳虚表现为肺部的阳气虚,肺部的阳气虚最大的特点就是气喘,所以动一点就气喘、气短,甚至咳嗽。
肾阳虚最典型的症状就是神疲乏力,最明显的是面色发暗,没有精神,没有生气,另外,会伴有腰以下发凉的感觉。腰部是藏肾的地方,肾阳虚了,火种减小了,火力减弱了,所以腰以下发凉。腰以下发凉最典型的一个症状是小便多,夜尿尤其多。
阳虚会导致我们健康中的多种疾病。所以,在我们这一生当中,你都要保养好五脏的阳气。如果你出现了上边的这些症状,一定要早治疗,不要让气虚发展到阳虚。
保养阳气,就是保养生命。阴气的到来虽然不可阻挡,但如果我们懂得正确的养生方法,就可以最大限度地留住阳气、延长寿命。
阳气对于生命而言是这么的至关重要,但是阴气的到来也是不可抗拒的。对于生命的盛衰我们真的无能为力吗,有什么办法可以保养真阳,对抗阴毒,延缓衰老呢?
我们有三个要领。第一个要领就是说,我们要和天时相应,从冬天到春天,阳气就开始生发,从春天到夏天,阳气是最多的时候,这叫做阳长阴消,相对应的,我们春夏就应该养阳。养阳要和这个四时阴阳消长规律相结合,从根本上就是说要借助天之阳气,养我们人之阳气,如此便可以对人的健康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怎样养这个天之阳气呢?最重要的就是晒太阳。我们人体的阳气,和天上的阳气是息息相通的,太阳是自然界阳气的来源。晒太阳,这应该说是不花一分钱的,是最简单的道理了。这正是用《易经》最深奥的道理,转化成了我们最简单的养生方法。
我们要晒太阳,但是还要会晒太阳,那么怎么样晒太阳才是正确的呢?当一轮金色的太阳,正在东方徐徐升起的时候,我们就出来,抬起胳膊,用两个手的劳宫穴面对着太阳,做深呼吸,这样可以养我们的心和肺。
第二个时间就是在中午,尤其是冬天的中午,这时是晒太阳最宝贵的时间。在晒太阳的时候,我们要把帽子脱掉,这样我们沐浴阳光的时候,头顶的百会穴就把阳气吸进去了,这样可以养脑。我们还可以转过身,低头,让太阳从风池穴进来,可以直接进入我们的人体,阳气可以贯通我们的督脉。
傍晚,我们吃过晚饭后,也可以出去外面,让晚霞的余晖再照耀我们一次。这时,我们一边晒太阳,一边用我们的手,手握半拳,叩击我们的肾。肚脐眼正对着后背的地方,是命门,它是生命的火种储藏的地方。我们先天的阳气就藏在这里面,在它两旁差不多一拳,就是我们的肾枢。我们叩击命门再加上两个肾枢,再加上晒太阳,那么可以在肾经值班的时候,把太阳的最后一点阳气吸收到我们的肾里面。我们借助上天的阳光,来补充我们日渐减少的阳气,这是保养阳气的第一条方法。
《易经》告诉我们一天内有阴阳消长之说,这也可以引入我们的养生之中。合理顺应大自然阴阳的消长,为我们人体所用,可以说是事半功倍。我们怎么运用这阴阳消长理论养生呢?
一天之中,早上的时候,太阳出来了。当太阳在上午逐渐升高的时候,自然界的阴阳是阳长阴消的,是阳气逐渐增多的时候。那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以动养为主,多运动。为什么呢?《易经》讲“动则生阳”,特别是阳气虚的人,在这个时候养阳,要比其他时间的效果倍增很多。同样,下午到傍晚这个时间,太阳慢慢下降,此时自然界的阴气是逐渐增加,阳气逐渐减少,那么我们就应该利用天时,进行静养。“静则生阴”,特别是阴虚的人,此时养阴是最佳时刻。这就说,凡是我们的养生方法,如果能够顺应大自然,那么就会事半功倍。
西医告诉我们上午剧烈运动会造成心脑血管病,其实按照中医来讲,心脑血管病是中午才容易发作。现在有很多人说中医养生不合理,不科学,其实恰恰相反,她的内涵很科学,很宝贵。她是和大自然的规律相结合的,通过大自然的阴阳来调整我们身体的阴阳。
保养阳气还要求我们学会吃,怎么样吃保养阳气的食物,怎么样调整寒热,这部分的具体的内容我会在饮食养生中进行详细地讲解。
保养阳气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调整我们的心态。人的心态分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惊、恐,分别对应着我们的心、肝、脾、肺、肾。七情也分阴阳,因为喜是属于阳,悲是属于阴的,所以我们每天要是快乐、高兴,快快乐乐地生活,我们阳气就充分。因为喜它是属于阳的,我们欢喜了,七情就给我们生阳;悲是属于阴的,我们悲伤、抑郁,它就会损伤我们的阳。所以,我们每天要快乐地生活,心态要快乐,它就会给我们从七情里面沾染阳气。
依据太极生命钟的规律,阳气是随着人身体的成熟逐渐地增加。人从年轻一直到中年,阳气是增加的过程,阴气比较弱。到了中年以后,阴气就开始增加了,这叫做“阴长阳消”,《易经》所揭示的这条规律告诉我们,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阴气的增长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要对抗阴气,排除阴气。
人到中年就该开始抗衰老
衰老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任何生命都逃脱不了死亡。《易经》的哲理也告诉我们,养生的本质其实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不要违背自然的规律。所以,我们如果懂得自然规律的奥妙,学会怎样养生,那么,我们必定可以延长寿命,推迟衰老的到来。
按照太极生命钟的原理,人生就好似一个太极钟,是一个阴阳消长的过程,衰老应该开始于阳极期,因为阳极一阴生,盛极则衰,所以人到了一生中的阳极的时候就开始向衰老发展了,但也只是开始。因为按照太极生命钟的原理,人80岁处于阳极,所以人应该80岁才开始衰老。然而,现代人许多才30多岁就出现了衰老的迹象,这是养生不好的缘故。
既然衰老开始于阳极期,那么只要延缓阳极期的到来,就有可能推迟衰老的来临。所以,我们要在阳极期还没到来之前就做好抗击衰老的准备,而人的中年时期就是这样的时期。根据太极生命钟,衰老是起于中年,就是说在阳气最盛的时候,开始长阴了,阳极一阴生。虽然这个时候你阴开始长了,但是你要让它长得慢一点,长得晚一点,这就是抗衰老。
中年是人一生当中养阳气很重要的阶段。因为中年人在工作、家庭上,生理、心理上的负荷都很重。所以,中年人特别要保护自己的阳气,不要过度地耗损。
中年人抗衰老的第一条要旨是要养神,主要是心神。因为我们知道,中年人家里家外都是顶梁柱,他的生理负荷也很重,工作的担子也很重,无形地就增加了心脏的负荷。正是心受到了双重大山的高压,所以中年人经常发生猝死。那么,中年人怎样养神,怎样抗击心理高压呢?这在“七情养生”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