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中国秦腔史 >

第13章

中国秦腔史-第13章

小说: 中国秦腔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中国第一、二、三、六届艺术节、中国第六届戏剧节、首届、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和全国许多大型调演活动中,青年实验团荣获多项大奖及单项奖。1999年元月首演的大型眉户现代戏《迟开的玫瑰》以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良品质荣获中国艺术节大奖、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中宣部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第八届“中国人口文化进步奖”金奖等多项国家级大奖,至今演出已达400余场。参加了由陕西、浙江、上海、江苏四省(市)政府主办的 “西部文化东部行”活动,在杭州、上海、南京巡回演出;1999年9月和2006 年7月,两次被文化部、中宣部选调进京参加庆祝建国50周年优秀剧(节)目献礼演出 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85周年现代戏展演”;并被山西、陕西、江苏、青海、宁夏等省的多个剧种、多家剧团移植排演,共计演出1000余场。《迟开的玫瑰》已成为陕西名副其实的文化名片,为全国观众所瞩目。2006年 11月,《迟开的玫瑰》荣膺“2005…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榜首,为陕西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历史篇章。 2007年2月7日,在中宣部召开的“2006全国优秀文艺作品座谈会”上,十一部影、视、剧优秀剧目受到表彰,《迟》剧是入选的唯一一部戏曲作品;2007 年2月10日 ,**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在西安人民剧院隆重举行《迟》剧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剧目表彰大会,并奖励剧组100万元人民币。
    从成立至今,青年实验团坚持致力于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创新,力求不断推出高质量的戏剧作品,奉献给社会。他们一心一意搞事业,全力以赴求发展,为中国的戏曲事业以及陕西戏曲的振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以优秀的艺术作品、精湛的表演技巧和严谨的舞台作风,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优异成果的同时,青年实验团也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青睐和爱戴,得到了党和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
第七节 秦腔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展望

一 新时期秦腔存在的问题

   剧本创作的利用率不高,剧本质量不佳。每年新创作的秦腔剧本约有50部,可搬上舞台的很少,而得以在舞台演出的作品往往是在艺术节、调演、汇演等活动中获奖后,就很少再次演出,似乎得奖成了戏剧演出的终极目标,从而造成了年年有新戏,年年无戏看的怪象。  其实这一现象并不是什么棘手的难题,毕竟秦腔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大剧种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传统剧目有10000之多,流传至今的也有3000多部,编剧人员应充分利用这笔宝贵的财富和艺术资源,利用新视角、新手段赋予其新生命,编创出好作品。
    秦腔的音乐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些演员所演唱的秦腔,像秦腔又不像秦腔,似歌剧又不似歌剧,是歌曲又不是歌曲,被观众戏称为“四不象”、“秦“”。戏曲音“的唱腔程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其可变性必须要建立在传统性与继承性的基础上,根植在秦腔固有的肥田沃土中,从西北地方音乐中汲取营养,从旋律、节奏、润腔上下功夫,千万不要将不同属性的音乐进行简单的堆砌与套用。 
  奢华的舞台美术是戏曲现代化过程出现的新现象,这种倾向在秦腔剧团也有所反映。大制作与豪华布景今年来已经遭到很多戏曲理论家的怀疑,且不说这种舞台美术是不是真的可以提高戏曲的艺术水平,至少这种做法给剧团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近年来,剧团无论贫富,新上一本(折)戏,都要在舞美上大做文章,现代声光电技术的运用多到泛滥的程度,布景、道具横铺杂陈。其实中国戏曲从本质上是一种写意性很强的艺术,它往往需要依靠演出的身段功法去表现复杂的场景,而过于豪华的布景道具只能压缩演员的表演空间,这不利于戏曲朝着符合其自身审美规定性的方向发展。曾经就出现过一个导演在一出雪天的戏中使用了大量人工雪,可是演员却不乐意了,他说“天上飘着雪,再“上灯光和音乐效果,舞台上还要我做什么。”可以说,这一语道破了戏曲表演的天机,正“梅兰芳所说,人们进剧院看戏,看重的是演员的表演,是演员的功法与技艺,而不是冷冰冰的布景与道具。有专家认为在戏曲舞台上,应该突出空的空间,这好像不好理解,但说的在直白一点,就是场上应该预留出更多的空场子,任演员在其间展现他的技艺与才能。“门帘台帐”、“一桌二椅”式的舞台美术体制显然已不合时宜,但戏曲艺术讲究的是虚实相生,《走雪》中“主仆二人一路“险象环生,台上虽没有实物布置,可通过各种程式表演,观众也如身临其境。舞台美术的过度写实,往往事与愿违,极大地妨碍甚至削弱了表演手段的正常施展,丢掉了中国戏曲空灵写意的精神,滋生了演员的惰性,造成了所谓大手笔、大制作剧目因条件限制不能下乡演出的困境。
  青年演员还需要进一步磨练。时下的秦腔舞台青年演员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他们一个个头顶“桂冠”,扮相俊美,嗓音宏亮,基本功扎实,模仿能力很强,但演出的戏却总是好看不耐看,给观众造成强“感官冲击的同时,却不能产生心灵的震颤。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通讯、传媒、交通等十分便利,这为青少年造就了很好的学艺条件,提供了展现才华的舞台,使一大批青年演员快速成长。同时,当今社会又物欲横流,人们心态普遍浮躁,追名逐利,这又严重限制了青年演员的健康成长。演像一个人物容易,可要演活一个人物难上加难,需要演员有极高的艺术修养,而艺术修养恰恰又是当今青年秦腔演员的一大弱项。
秦腔新秀王战峰的《缇萦救父。函谷关》不可谓不精彩,可他错误地将这出戏。戏武唱,一开场几组大幅度、高难度的技巧表演,尤其是高度腾空二劈叉,耗尽了气力,从而严重影响了他的强项--唱功的发挥,不由人扼腕叹息。 
    当今的秦腔舞台:手帕飞转,水袖翻舞,稍子旋花,翎子摇弋,帽翅闪摆……武将被人打得丢魂落魄,还要旋上一圈旋子;文弱书生饥寒交迫,却能漂亮地翻上几个跟头……技巧绝活大有泛滥之势。 〔解析〕所有的技巧绝活,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利用得恰当适时,不仅可以烘托气氛,满台生辉,而且能营造情景,深化主题,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而不合时宜的堆砌程式、卖弄绝活,只能破坏剧情,将高雅的戏曲艺术蜕变为杂耍把式,纵使赚得一些廉价的掌声,也脱不了哗众取宠的嫌疑。
  不仅是好的演员难得,其他方面的秦腔人才也越来越少。振兴秦腔20余年,秦腔人才(包括编剧、表导演、演员、音乐、舞美、管理等)理应层出不穷,现实情况却让人担忧。这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一些专业人才放弃戏曲舞台,进入利润更为丰厚的领域工作。此外,也有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剧团合并使得原本很优秀的演员得不到上场的机会,甚至有的演员被勒令退休,而他们正处于艺术的巅峰状态,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戏曲评论人才也十分有限,正常的戏曲评论对戏曲事业的不断发展、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时下见诸媒体的秦腔评论越来越少,即使有,也是应景客套之词。不可否认,现在的戏曲评论者往往是懂戏却囊中羞涩,甚至根本难以承担高昂的票价,不得已只能接受赠票,这怎么可能再期盼他们写出什么带有批评性质的文字呢。还有一些评论者干脆就是剧团诚邀的鼓吹手,不仅要极尽溢美之词,甚至还必须为自己的赞美之词找到充足的证据,而对于问题只能是避而不谈、视而不见了。
  对于秦腔而言,最为要命的问题还在于剧团数量的锐减。秦腔流传几百年,在西北大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喜爱秦腔,盼望秦腔,可令人心寒的是,原来遍地开花的秦腔剧团在政府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口号声中,或悄然消失,或名存实亡,或苟延残喘,能正常演出的剧团越来越少。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打破了原有的国办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秦腔剧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政府部门有钱搞政绩工程,搞贪污腐化,却以经费紧张为由将剧团完全甩给了市场,撒手不管;另一方面,剧团管理人员思想僵化,缺乏挑战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两方面原因造成了剧团生存状况越来越差,剧团的数量从而越来越少。 上世纪九十年代,甘肃省有县级以上秦剧团60多个,而今能正常演出的还不到一半。号称千年古都、西部文化中心的西安市也连四个秦剧团都容忍不下,采取极不负责任的办法将四团合而为一。
二 新时期秦腔生存与发展的曙光
1、地方剧团艺术魅力重现
    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各地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地方剧团,普通百姓接触到的戏曲演出基本上都是由这些地方剧团带来的。随着戏曲剧团经营体制的改革以及近年来戏曲市场的不景气,很多地方剧团被迫解散或陷入名存实亡的尴尬境地。一批批优秀的戏曲工作者离开了舞台,往更来钱的行业转向。但在西北,大大小小的剧团依旧十分活跃,不仅是陕西省内有许多维持经营的剧团,在甘肃甚至青海的广大西北土地上,处处可见秦腔的观演活动。以陕西周至县为例,这块土地向来是秦腔名家辈出的地方,几乎各省、市、地方剧团都有周至演员。而周至县剧团更可谓是我省首屈一指的团体,在群众中的影响,甚至比易俗社、戏曲研究院还要大。
  市面上周至剧团的戏曲碟不少,诸如《忠保国》、《飞犬奇案》、《苏护进妲妃》、《黄飞虎反五关》、《黄河阵》、《劈山救母》等等。该团不管是重排旧剧还是自编新剧,都十分注重细节,以精巧的情节和精湛的技艺征服观众。今年,周至县剧团更是把大戏带到了北京,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进京演出的县级剧团。
    周至县剧团的成功还在于它有一批压箱底的保留剧目,某些剧目在周至县剧团演来,就是正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忠保国》本来是最传统不过的戏了,可以说是个剧团就能演。可是周至县的,让人百看不厌。《叮本》一折近一个小时,场面宏大,气氛缓和时戏味不淡,剧情紧张时表演不火,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不觉枯燥。《飞犬奇案》是该团自排自演的历史剧,现实意义深刻,感人至深。周至剧团不像省上的艺术团体,常常要应付各种政治任务,可以一心一意为群众排戏演戏,可以常年累月深入到乡村市井,为百姓送戏送乐,在获得观众认可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经济收入。
  周至县剧团推陈出新,不但繁荣了戏剧市场,更是培养了侯红琴、李淑芳、刘随社、张武宏、柳水涛、何粉丽、高广杰、齐晓春、晁花兰等驰名西北的演员,我想她(他)们的成功不是靠各种选拨赛、政治性汇演而获取的,完全是靠真正的表演实力。
2、 关于秦腔继承与创新
  现在秦腔戏迷基本上分成两派,一派力挺戏曲改革,支持省戏曲研究院的戏;一派支持继承传统,看重老艺术家的戏。这两派争论的相当激烈,各执一词,分析的也有理有据。改革后的新颖与传统的程式这两者没有矛盾,他们存在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首先说新剧目的创新,新作品无论从舞美效果还是音乐结构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正是舞美、音乐新颖才让支持传统的戏迷抓住了“把柄”,说什么是“剧,是话剧,没有了戏曲程式,音乐也不像秦腔音乐,简直就是四不像。但是应该认识到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问题的症结在于新剧目的舞美效果只能在都市大剧场实现,在乡下简陋的舞台上是实现不了的,这在客观上就造成新剧目不能广泛流传。还有一点就是新剧目的音乐设计。现在的音乐设计基本上都请全国有名的作曲家,这些作曲家可能设计过好几个剧种的音乐,可以说没有精通某一剧种的音乐结构,设计出的音乐夹杂了太多的技巧,这对专业戏曲演员来说没有难度,他们毕竟都是懂声乐的,但对于普通戏迷来说就有难度了,这就造成新创作的剧目没有传唱唱段的尴尬局面。
  第二要谈传统剧目的继承,应该承认流传下来的都是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华,我们绝不能抛弃,要很好的继承发扬。但是继承觉不等于一尘不变,要是21世纪的人听20世纪60年代的唱段估计能接受的人不多,现在有那么多的音乐变现形式,我们要很好的利用起来,老戏新演,复排、精排传统剧目。在继承的时候不要忘记借鉴戏曲改革中好的经验。例如可以利用光电效应丰富舞美,可以利用数字多媒体丰富剧情。 最后谈谈演出市场,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考虑,在都市剧场多上演新创作剧目,适当的提高票价,因为都市人有经济实力,也需要高层次的演出丰富精神生活;在下乡演出时多演出传统剧目,尽可能多地送戏下乡。
3、 新梅花昭示秦腔的美好远景
   2009年在杭州举办的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上,又有四名秦腔演员摘得戏曲梅花奖表演奖桂冠,他们代表了不同的剧团,不同地域环境,昭示这各级秦腔剧团在广大的西北土地甚至更大范围内有着长青不朽的艺术魅力。(历届秦腔演员梅花奖得主见表一)
        
  表一 历届秦腔演员梅花奖得主

第3届   李东桥   秦腔《千古一帝》 
第5届   戴春荣   秦腔《卓文君》 
第13届  李  梅   眉户《留下真情》 
第14届  窦凤琴   折子戏《斩秦英》、《打路》、《卷席筒》 
第16届  雷通霞   折子戏《失子惊疯》、《探窑》、《谢瑶环》 
第17届  候红琴   秦腔《火焰驹》 
第18届  谭建勋   秦腔《飞将军李广》 
第18届  孙存蝶   秦腔《柳书传奇》 
第18届  李  娟   秦腔《杨七娘》 
第19届  柳  萍   折子戏《武松杀嫂》《月下来迟》《打神告庙》 
第21届  李小锋   折子戏《白逼宫》《打柴劝弟》《盘肠战》 
第21届  齐爱云   秦腔《郑英娇》 
第21届  边  肖   折子戏秦腔《白逼宫》陇剧《坐楼杀惜》《苏武归汉》 
第23届  任小蕾   秦腔《雀台歌女》 
第23届  王新仓   折子戏《悔路》《逼侄赴科》《拷寇》 
第23届  张小琴   折子戏《斩窦娥》、《杀狗劝妻》、《劈棺惊梦》兰州戏曲剧院 
第23届  张哓琴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月下来迟》《李逵探母》青铜峡文工团 
第24届  张  蓓   折子戏《虞姬泪》《杀狗》《鬼怨。杀生》 
第24届  惠敏莉   秦腔《柳河湾的新娘》   
第24届  屈巧哲   折子戏《赵五娘吃糠》《背女》《赶坡》 
第24届  李小雄   折子戏《杀庙》《寇准背靴》《太庙请罪》 

    张蓓(陕西省戏曲研究院),主工小花旦、刀马旦,扮相靓丽、嗓音甜美。从艺20多年来,先后在《悟空借扇》、《屠夫状元》、《十五贯》、《王宝钏》、《白蛇传》、《杨七娘》、《迟开的玫瑰》等剧目中塑造了许多生动鲜活的舞台人物形象。曾在省内外荣获多项大奖,并被省上授予“青年表演艺术家”称号。2009年4月,张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