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

第16章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第16章

小说: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比丘不放逸,或見放逸害,不作衰退行,是名近涅槃。

裕В喝糁T比丘,能不放逸,不粗心大意,或能見放逸之害,不作衰退之行,如是,則
    能近於涅槃之境矣。

八、比丘具正智,不放逸,有覺,不執我、我所,逸,能捨現五苦。

裕В喝糁T比丘,能住正智、能不放逸、具有覺心,及能不執我及我所,又能撸Щ鞣
    ,如是,則能斷去現生等五苦,即生苦、老苦、愛苦、悲苦、惱苦。

九、應作依靠地,暴流不能淹,正勤不放逸,攝護及制心。

裕В河兄腔壑耍瑧仍斐煽梢揽恐兀怪T生死暴流,不能淹洠АF綍r更須正勤精
    進、不放逸,攝護身口意、不作諸惡,又能制心一處、不令散亂。



第三 業 品

一○、勤而不放逸,有慧能明見,處事能整齊,是可辦王事。

裕В喝四芮趧谧魇拢帜懿环乓荩谢劢猓帜苊饕娛吕恚幚硎录侠碚R,則
    此人往辦王事,即任官職,必能勝任有成。

一一、人若有作惡,不應常樂作,因積惡太多,必引來苦惱。

裕В喝巳粲凶鲪海瑒t亦不應時常作,或喜樂作之,蓋常作、樂作,則諸惡業日積日多
    ,必成大惡,引來大苦惱也。

一二、人受他人惠,而不知其恩,則將來有難,必無人扶助。

裕В喝耸芩酥鲋恢酥骰荩匆詾槟俗约河袆荨⒂袑W識,故他人必尊
    敬扶助,不知恩、不報恩、不懇謝,則將來有危難,需人扶助之時,必無人扶助
    之者。

一三、眾生怕被刑,亦皆怕死亡,若推己及人,不殺不教殺。

裕В罕娚耘滦毯Γ约阂嗯滦毯Γ槐娚耘滤溃约阂嗯滤馈H巳裟芤源诵模钭
    己之怕,而想及他人之怕,則自己必不殺害他人,亦不教令人殺害他人。



第四 煩惱品

一四、愛,無常不久,有大苦大毒;恨因,苦為果,如熾熱之鐵。

裕В菏篱g所可愛之物,皆是不能常住、不能久存,故最後必有大苦,及大毒害。因有
    怨恨為其根本之因,故結果必有大苦,其苦之甚,有如熱鐵之熾熱、大熱。

一五、眾生無明覆,為眾慾所遮,慾飾黏眾生,苦是眾生害。

裕В阂磺斜娚詾闊o知無明所覆所蓋,又被諸慾所遮蔽,可謂諸慾,裝飾黏著眾生
    ,而最後則受諸苦惱,可謂苦是眾生之大害。

一六、諸慾俊娚瑴鐟j即脫俊誓軖沃T慾,即名斷諸俊

裕В阂磺斜娚瑸樨潙j所繫俊軠缰T慾,即能解脫諸俊9誓軖螚壷T慾之人,即可
    名為能斷諸俊艘病

一七、慾掠俊T人,慾最難捨去,眾生被慾俊瑛B被俊i。

裕В簯j最能掠俊巳耍巳穗m欲捨棄諸慾,但慾為世間最難捨棄之物,而眾生為慾所
    俊r,則猶如諸鳥類,頸被索俊荒茱w去。

一八、寂者能行捨,有智不自等、自慢或自輕,無有煩惱生。

裕В盒哪罴哦ㄖ耍瑒t必能於諸事諸境,生起捨心,住於正智,不自認為自己與人平
    等,亦不自慢(自認為高人一等),更不自輕(自認為低人一等)。人能如是,
    則煩惱不能生起矣。

一九、比丘斷慾染,住於寂定中,不再流轉生,是為斷後有。

裕В罕惹鹑裟軘鄿鐟j染,又能住於寂靜正定中,已斷再生之業,是則名為斷後有之色
    身,永無生死輪迴之苦矣。

二○、知慾能生苦,無慾、不執著,有智、見輪迴,遠離諸罪惡。

裕В喝巳糁T慾,能生眾苦,則應斷除諸慾,不執著諸慾,住於正智,深見生死輪迴
    之害,應即速遠離諸罪惡業。

二一、諸愛甜可樂,現諸色毀心,既見愛害己,應如犀獨撸А

裕В阂磺袗蹜j,外表皆甜蜜,甚可悅樂,又借種種色相以引誘人。但其實則乃毀壞人
    之心,令心紛亂邪惡。人若能如是知見,諸愛慾之害己,則當遠離;如帶角犀牛
    ,在山林中單獨撸小

二二、棄瞋、執、煩惱,因一切業障,不能障無惱,不執名色人。

裕В喝藨敆墥尾_怒之心,棄捨執著之心,超越諸煩惱,如是,則能有所成就道。因
    一切業障,不能障礙無煩惱及不執一切名、一切色相之人也。

二三、棄瞋、執、煩惱,因苦不追迫,不執名色人,無惱因之人。

裕В喝藨敆墥尾_怒之心、執著之心,超越諸煩惱,蓋無論何種苦難,皆不能追隨迫
    害此人。因此

人已不執著諸名、不執著諸色,又無煩惱之因也。

二四、人因慾而生,心奔馳不息,輪迴生死中,不能脫眾苦。

裕В喝艘蛴蟹N種諸慾,而必求生,人心時時奔馳狂走,無有休息,故終必輪迴於生生
    死死之中,受諸種種苦惱,無有終止之時。

二五、人因慾而生,心奔馳不息,輪迴生死中,苦是彼之災。

裕В喝艘蛴蟹N種諸慾,而必來生,人心終日奔馳狂走,無有休息,故終必輪迴於生死
    之中。彼等之大災害,即時時在受苦也。

二六、人因慾而生,心奔馳不息,輪迴生死中,業是彼所趣。

裕В喝艘蛴蟹N種諸慾,而必來生,人心終日奔馳狂走,無有休息,故終必輪迴於生死
    之中,必依照其生前所作之業,而受生死輪迴。

二七、世界被慾障,為老所圍住,又被死所阻,故在於苦中。

裕В喝澜缰兴斜娚詾閼j念障礙,不得自由自在,又為年老所包圍,不能逃免
    老境,又再被死亡所阻,不能繼續生存。故眾生皆在痛苦之中也。

二八、娛樂俊娚小笇ぁ挂ィ蚰軘鄳j念,故名脫眾俊

裕В簥蕵窔g笑,諸等事物,能俊畧瘫娚挥钟小笇ぁ梗聪肽顟洃僦榫w,引帶之去
    。故唯有因為能斷慾念之故,乃可名為解脫諸俊咭病

二九、志趣涅槃者,應遮睡、惰、惛,住於不放逸,不輕視他人。

裕В喝巳粲兄救は蚰鶚劶澎o之樂,則應遮斷喜樂睡眠之念、喜樂懈惰之念;又應住於
    不放逸,不粗心大意,而最後則切不可輕視他人。

三○、不憂懀磥恚槐瘋^去,見諸樱澎o,他不能奪見。

裕В喝巳舨粦n懀炷睿形吹絹碇拢植豢鄲辣瘋呀涍^去之事,又能視見目前
    現在所接樱挛铮约澎o無事,又其他一切諸人,不能搶奪其意見,變換其意
    見,則此人必為一大上人也。

三一、不留戀舊物,不愛著新物,彼物既變逝,不傷不起慾。

裕В簩哆^去之舊物舊事,不起憶念留戀之心,對於新有之新物新事,不起愛著執取
    之心。又無論何事,既在變更消逝,亦不因此而起怨、悲傷、憂惱之心,亦不起
    取得之慾念。

三二、眾生被「死」限,被「老」包圍住,又被「慾」箭傷,又受「嫉」燒煎。

裕В阂磺杏行悦畡游锉娚詾椤杆榔凇顾薅ǎ直粚碇咐夏辍顾鼑
    被慾箭時時射傷,更時時被「嫉妒」他人之心,變成熱火,燒煎不止;如此性命
    ,有何可樂。

三三、眾生我執造,被我執俊。蛭乙娫鞇海荒茉捷嗈挕

裕В阂磺袆游锉娚驗閳讨肝摇梗试斐纱宋抑馍恚啾淮恕肝摇箍‘住,不能
    走動。更因有此「我」,而有「我」之知見,更由此「我」之知見,而造諸惡業
    。所以,永遠不能越出生死輪迴。

三四、痴人不知義,亦不見於法,人被痴蓋時,則是愚暗時。

裕В河蕹罩耍瑢度魏问吕恚圆坏闷湔_之意義,對於佛法,更無知無見。因為
    人如為愚痴所遮蓋之時,即其生命,為最黑暗之時也。

三五、人不執我所,亦不執他所,不執為我所,失時則不悲。

裕В喝巳裟懿粧炷顖讨宋铮瑸槲宜兄铮说貫槲宜兄兀嗖粧炷顖讨宋
    ,是他所有之物,此地為他所有之地。能如此不執著「我所有」,則在失去此物
    時,心不悲傷,因平時不執著為我所有也。

三六、斷愛、斷難越,能斷諸慾念,此人無所俊槐嗖粦佟

裕В喝巳裟軘鄲郏皵嗍郎想y以超越之俊瑒t此人已斷諸慾念,此人已無所俊9视
    任何事物,心中不悲傷,亦不戀喜,蓋已無所執著也。

三七、愚人依著愛,則時常受苦,智者見苦因,故不依著愛。

裕В河廾翢o知之人,依著於愛,遇到可喜事物,則起愛念,故心中時時苦惱。有智識
    之人,知愛為苦之原因,遇事遇物,雖可悅目悅心,亦不起愛著之心,故心中亦
    無諸苦惱。

三八、貪者不知義,亦不見於法,貪遮人心時,即是黑暗時。

裕В贺澯耍瑢κ聦ξ铮恢渌x理,只知貪求,亦不見佛法,只見貪求。故在
    貪欲遮蔽人心之時,亦即其人在黑暗中之時。

三九、斬林莫斬樹,災害生於林,比丘應斬林,作無林之人。

裕В毫郑礋⿶溃种杏泻θ酥矮F甚多,亦如煩惱,其中有害人之處甚多。故佛告
    諸比丘,必須斬去煩惱之林。不必斬一樹一木,斬林,即全部煩惱斬盡矣。



第五 安忍品

四○、賢者忍莊嚴,勤者之行持,行者之大功,忍帶來大樂。

裕В耗馨踩讨耍园踩糖f嚴其身,遇事皆能忍,安忍又為勤勉之人,所必有之行持
    。又修行之人,亦仗安忍之力,為自己之力,因安忍一事,能帶來大福大樂也。

四一、淨人最勝人,安忍寂靜人,如不自洗淨,不能得清涼。

裕В河袦Q行之人,或為最勝之人,或為能安忍及寂靜無諍之人。總之,皆必自己洗淨
    自己,然後始得清涼悅樂之心,他人不能代洗也。

四二、國王戰大勝,忍者無所利,忍者於怨結,已寂靜滅除。

裕В簢跖c軍隊之大戰勝,對於安忍之人,無有利益,因戰爭必造成怨結深仇,但安
    忍者對於怨結仇恨一事,已滅除、已寂靜。故勝敗之事,對於安忍之人,無有利
    益也。



第六 心 品

四三、無染污之心,無瞋怒之心,已斷福及禍,因醒故無災。

裕В喝酥哪睿魺o染污,瞋怒憤恨之念,亦不能起,對於禍福,又能捨去。則此人
    ,已是醒悟之人,因能醒悟,故無災害。

四四、知身瓶心城,應用慧戰魔,保住已勝處,不應自退轉。

裕В喝巳酥恚匀缤猎熘浚K必須破裂廢棄。又人人必須守住此心,如守一城,
    然後學佛之慧,以破諸魔,破魔之後,所勝之處,亦必須守護,勿令自己退轉。

四五、世間被心引,心帶世間去,世間諸眾生,隨心法之力。

裕В菏篱g一切眾生,皆被心所引去,亦即如同此心,引帶此世間。故世間諸眾生等,
    皆隨逐心法之力,無能解脫者。

四六、慾行邪戒蓋,百年修邪行,必不得解脫,不得度彼岸。

裕В喝巳舯粦j念所蓋覆,又被邪行邪戒,即不合理之修行及不合理之戒所覆蓋,此種
    不合理之持戒修行雖至百年,其心仍不得解脫,亦不能度到彼岸。彼岸即解脫覺
    悟之岸也。

四七、制伏難制心,勿輕隨喜境,則此是善業,心伏引樂來。

裕В盒哪穗y制伏,又輕易隨喜悅歡娛之境而去,若能制伏,則是最妙之善業,既能制
    伏此心,則必能帶引福樂而來。

四八、欺取父母財,及兄弟之財,心惡不昌盛,諸天亦不護。

裕В喝巳粼熳鲪簶I,欺詐、浮「改钢斘铮酥疗墼p、浮⌒值苤斘铮缡菒盒
    惡行,必定無昌盛富樂之日,諸天龍眾,亦不保護此人也。

四九、正觀心解脫,知世間生滅,無惱而修福,其心必清淨。

裕В捍速蕿榉饘χT比丘所說,謂諸比丘眾,若能住於正觀,心已解脫諸俊篱g生
    起、衰退、滅壞之原因及結果,煩惱不能依著其心,有修造福之法,則其心必定
    清淨矣。

五○、無退轉、作善,以瑜伽悟道,必悟一切法,得盡諸煩惱。

裕В喝诵扌蟹鸱ǎ裟苄牟煌耸冯y,造作諸一切善業,以瑜伽(即相應於佛法之道
    )而悟道,得道之樂味,則必能了悟於一切世間善法,而滅盡一切無明煩惱也。

五一、智者應守護,此難護妙心,心常隨愛境,護心能得福。

裕В喝酥模瑫r時奔走不息,故有智之人,必須守護此甚難守護之心,守護此甚微細
    玄妙之心,因為此心,常走入可愛可貪之境界,唯有守護此心,乃能有福。



第七 布施品

五二、不施不應施,而施於應施,此人遭危難,必有好友助。

裕В翰际瑧x擇受施之人,及所施之物,否則,有時反為害人,故對於不應受施之
    人;則不布施,對於應受施者,則布施之。若能如是合理選擇布施,則將來若遭
    遇危險困難時,必有救助之朋友也。

五三、布施不應施,不應施而施,此人遭危難,必無好友助。

裕В簩恫粦际┲耍床际┲謱稇际┱撸址炊徊际H缡遣缓侠碇
    布施,則自己遭遇危險困難時,必無朋友救助也。

五四、施食如施力,施布如施色,施乘如施樂,施燈如施眼。

裕В捍四私忉尣际┧弥V^布施飲食,則如布施力量與人;布施衣服,則如布施
    色身族姓與人;布施舟車交通工具,則如以福樂布施與人;布施燈燭光明,則如
    布施眼目與人。

五五、施所喜得喜,施上物得上,施妙物得妙,最勝得最勝。

裕В捍私忉尣际┧弥畧髴2际┳约核矚g之物,則得所喜歡之物;布施上品之物
    ,則得上品之物;布施妙物,則得妙物;布施最勝之物,則得最勝之物。



第八 法 品

五六、逝者不可數,談之亦無益,諸法既滅失,追之亦滅失。

裕В喝吮赜兴溃乐當的浚怨胖两瘢鋽抵啵瑢嵅荒芩銛档弥抵酂o所益
    。一切諸法,既滅失去,則不能追回,甚而欲知追求之途路,亦皆滅失去也。

五七、滅執慾之因,上下橫中執,因執世間法,故魔道隨彼。

裕В喝巳藨敵郎缱约褐畧讨驁讨且磺兄T慾之因原。心中有執著,則對於上下
    、左右、中間,一切諸事、諸物、諸人,皆生執著之心,亦因此執著之故,魔鬼
    即依其所執著,追隨之,永遠不能脫離魔鬼之束俊

五八、應拔去戀著,如夏季拔蓮,應增上寂念,善逝涅槃道。

裕В簯僦模私杂兄酁槲锬钪环N,人人應拔去此種戀著之心,如夏季之拔
    去蓮根,使其不能再生。同時,應增加寂靜無爭之念,蓋此寂靜之念,為善逝(
    佛陀)所教示涅槃之法也。

五九、應相勸相教,離不淨人法,此淨人所愛,不淨人不愛。

裕В喝伺c人之間,宜相警勸造善,亦當互教佛理事理,更當遠離不淨人之行為。若能
    如此,此人則是淨人,為諸淨人所共愛護。至於不淨之人,自然不愛護淨人也。

六○、比丘住淨行,遠離愛及慾,有智有審思,必無諸怖畏。

裕В喝舯惹鹉茏§肚鍦Q之行,無愛念、無慾念,有正智正知、能審思,則此比丘,必
    無所畏怖,不畏怖生活、不畏怖死亡,乃至不畏怖一切事物。

六一、王不住於法,人民不依法,如是二種人,皆當墮惡趣。

裕В簾o論人王,或普通人民,不住於正法,不依正法而行,則死亡之後,皆當墮落惡
    趣。此偈之王,亦指一般大地主或有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