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入门-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华、涅槃为主,此宗遂并入焉。
3、摄论:为弘布无著菩萨摄大乘论的宗教,盛于陈隋之间,然至法相宗兴,此宗
即无人传述。
(三十七)佛教徒的类型
从第三十七章至第四十一章是讲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觉悟的人生,非消
极、逃避、迷信的宗教信仰。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分种族、阶级,都能获得佛法的利益,但因人类的个性
与志趣各各不同,释尊为了契合机宜,也就指示各种不同的法门,让信受者依之实
行,就成为各种不同类型的佛教徒。
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明白了‘万有皆从因缘生’,把握到正确而必然的因果道
理,确切相信我们的生命,是无限期的轮回;我们的善恶行为会影响这生命的业果
相续,其间所受的善恶业报,也是毫厘分明,无法逃避。于是生起一种‘胜进心’,
不甘堕落,立志向上,受持三皈五戒、十善戒,努力在思想行为上修进,依照业报
因果的道理,去争取现在或来世的更优裕美满的境遇。这种类型,是实行‘人天乘
法’的佛教徒。
另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进一步的明白到优裕美满的生活,绝不能保持长久;而
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时时在紧逼著我们。所以对现实的人世,生起强烈的
厌离心,急急地要解脱生死痛苦。于是依照佛法中的四谛法,及三十七道品去修
行,这是实行‘声闻乘法’的佛教徒。有些修习十二因缘法的,是实行‘缘觉乘法’的
佛教徒。因这十二因缘之法,而觉悟了人生的真理,达到解脱的境界。
还有一种人,听闻了佛法,理解到人生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依互存的缘起,人人与
我都有密切的关系,人人对我都有重大的恩惠,我怎么可以抛弃他们不管,而自己
去解脱呢?人世越是痛苦,我越需要救济他们。于是发起要救度一切众生的大菩提
心,努力去修习六度法门,愿为众生服劳,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
乐,才算是真正快乐。这种类型的,是实行‘菩萨乘法’的佛教徒。
以上所说的人天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恋世’的,缺乏崇高的理想;声闻缘觉乘法
类型的佛教徒是出世的,只求个人的解脱。菩萨乘法类型的佛教徒,是入世而不恋
世,出世而不独善,能够舍己为群,利度众生,依照佛陀的指示,发扬佛陀的救世
精神,是模范的佛教徒。
(三十八)教团生活的准则
佛教徒虽有七众弟子的分别,但在团体生活的原则上,是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
标准叫做‘六和敬’。就是六种规则,能使大家过的生活是清一色的,互相敬重,和
谐合聚,清净快乐。
一、身和同住: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身业清净,和睦相处,不发生磨擦,
打架等粗暴野蛮的举动。
二、语和无诤:大家同住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说话的语气,要谦和礼
貌,悦耳可爱,不宜恶口粗声,引人不快,以致发生争吵的事件。
三、意和同悦:大家同住一起,必须要做到意业清净,即要有善良的用意,坦白的
胸怀,有值得欢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和悦,不要为求个人的欢乐而不顾大众的
欢乐,或把个人的快乐建筑在大众的痛苦之上。
四、戒和同修:佛教七众,各有戒律,但在每一家中都有著共同遵守藉以修持的戒
法。如以比丘僧团为例,比丘就有共同受持的二百五十条的戒法。应该大家怎么
做,就该怎么做,才显出大家共同守法的精神。
五、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论是经济上的财
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必须要大家平均分配,平等享受,不因厚此薄彼,使之发生
利害冲突,或养成营私肥己的恶习,不能使教财成为公产,致引起争权夺利的纠
纷,会影响到教团的破产。
六、见和同解:见即是意见、见地或见解。大家同为教徒,在见解思想上,必须要
相同统一,教团的力量才不会分化,否则,每个份子思想多、意见多,各持成见,
自以为胜,那么这个团体一定不能清净,也必精神散漫,不能振作有作为了。
这六和虽有六种,亦可摄为两种,即理和与事和。如见和同解,即指大家所证悟的
真如理性,也就是对宇宙人生所认识的真理,是只有一个,没有两样的,故在思想
方面,不消说自然能趋于一致;其他的五和都是属于事相方面的。思想既然统一,
行动自然也趋于一律,这也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佛教徒的六和生活,不但可为佛
教团体的生活准则,也可为普通社会一切团体的生活准则。
六和僧团的最大好处,是佛陀在前‘四和’重视法治精神外,还在后‘二和’重视经济
平均与思想统一。一个健全的团体,法治精神自然不能缺少的,但如不重视经济的
平均分配和思想的统一,便是这个集团趋于分化或崩溃的致命伤。因小而团体的斗
争,大至世界的斗争,其发生的原因,多在经济失其平衡的支配,和主要的思想不
能统一。可是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已拟出团体共同生活的原则,和平共处的要
素,使后世一切团体生活的原则,都不能越此‘六和敬’的范围,他的智慧和才力,
不可谓不空前惊人了!
(三十九)佛教服务的人生观
佛说:做人必须‘知恩报恩’。凡是对我们有恩惠的,都要念念不忘,尽力设法报答
他。忘恩负义,是佛所严斥的。
谁对我们有恩呢?佛说有四恩:一、父母恩;二、国家恩;三、众生恩;四、佛恩。
在家庭里,对我们最有恩惠的,就是父母。父母生育我们,抚养我们,教导我们,
其恩惠有如高山大海一样的高深;所以我们必须孝敬顺从他们,父母年纪老了,要
优厚的奉养他们,这叫报父母恩。
国家是我们生长的地方,也是我们父母祖先生长的地方;我们的生命财产,就全靠
国家的保护,所以国家对我们很有恩典,我们应该爱国家,效忠国家,报国家恩。
我们日常吃的米是农人种的,穿的布是工人织的。细想起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
件事,都是花费过别人的血汗的。在缘起互助的社会中,一切人类对我们都有帮
助,也就是对我有恩惠。不但人类,就是动物,狗替我们看门,牛替我们耕田,甚
至最没有关系的蚯蚓,也在那里日夜不息地替我们翻松田地。所以一切众生,对我
们都有恩惠的,我们应当爱护众生,报众生恩。
这三种恩,从家庭,到国家,到世界宇宙,关系有亲疏,范围有广狭,但都同样对
我们的‘肉体生命’有很大恩惠的。另外还有我们的‘精神生命’上有大恩典的,那就
是教我们认识真理,懂得做人道理的释迦牟尼佛。所以我们应该信仰佛、恭敬佛,
报答佛的恩惠。
从佛到父母,到一切人类,一切众生,对我们都有很大的恩惠,我们都应该报答
他。所以,我们舍己为人,贡献一切,来为家庭服务,为国家服务,为人类服务,
为佛教服务。我若帮助别人,并不是什么功劳,而正是我报恩的本分事,责任中应
该做的。‘人生以服务为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要从报恩的思想上,建立起服
务的人生观。
(四十)学佛目的与任务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
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
遗憾和不幸!
学佛,自然也需要认清目的。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转迷成悟’和
‘离苦得乐’。
迷和悟,是相对的名词。迷就不悟,悟就不迷。不迷,就是圣者;不悟,就是凡
夫。凡夫愚昧,不明人生理性本然的真如,也不明宇宙缘起无常的事相,所以执我
执法,起惑造业,流浪生死,长沦苦海。佛号觉者,觉而不迷,有大智慧,对于人
生理性的真如,宇宙缘起的事相,有透彻的理解,知道是缘生性空,缘起无我,不
从执著,再造恶业,自寻烦恼,以招苦果。这便是迷悟的界线,也就是圣凡的分野。
因此,学佛的目的,不外乎转迷为悟,转凡成圣。但迷是迷个什么?悟又是悟个什
么?干脆的说:迷是迷昧真理事实,不知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反而成了贪嗔痴的烦
恼;悟是悟理见性,明辨事相,从而修戒习定,由定发慧,便可决破无明的罗网,
截断生死的根源,证登涅槃的彼岸,生起离苦得乐的胜用。
离苦得乐,是学佛的目的,也是成佛所起的殊胜妙用。人生痛苦多端,但归纳的
说,不出物资的苦和精神的苦。衣不蔽体,食不充腹,住难遮身,行无舟车,都是
物质缺少的痛苦;至于精神的痛苦,那便是一个欲望。欲望一起,想这不成,想那
不得,没有金钱,想金钱,有了金钱想子女,有了子女想做官,有了官做想长命。
像秦始皇那样,派遣徐福入海求仙;汉武帝那样延召方士炼丹,希望自己长生不
老;结果是幻梦一场,终归于空,不但难填欲壑,精神上仍是留下了一种无可弥补
的缺憾和痛苦。
为了世人沉迷,所以我们提倡学佛,因为佛法教人清心寡欲,解结去缚;而能获致
这种修养,使身心恬澹宁静,少欲知足,必须要了解诸法性空、缘起无我的道理,
对于世间一切的事物,看得透彻,不争不执,即于现世,便可减少许多自寻烦恼的
苦痛了。若再能依戒定慧的三学去修习,断除贪嗔痴的三毒习气,那么,就可获得
出世解脱的涅槃之乐。
但是,学佛的任务,还不光是为自己解决痛苦,寻求快乐;还要普为一切众生解除
苦难,得到快乐。在现世少欲知足,减少烦恼的痛苦,或修习戒定慧的道法,得证
涅槃。这都是在消极方面,为了自己要离苦得乐,所达到的目的。我们在达到这种
目的之后,更须进一步地拿出积极的精神,来为社会服务,来教导社会,来化度社
会,来为社会广大的人群谋福利,使广大的人群都走上离苦得乐的境地。像佛说: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像地藏大士说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
方证菩提’。学佛的人能够这样做,那么,不特学佛的目的达到,亦是学佛的任务
完成。
【注】
1、地藏菩萨—佛将涅槃前上忉利天为母说法,以报母恩,并嘱记天人护持佛法,劝
地藏菩萨代佛度末世众生,直到弥勒成佛。地藏菩萨肩荷教化地狱众生,此与他的
本愿有因缘。他为光目女时,为救其生母在地狱之苦,而于清净莲华目如来前,发
愿度生不尽,誓不成佛,即所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又
地藏菩萨的化迹:远于西元六九六年,新罗国王子,姓金名乔觉,年廿四岁,落发
出家,携白犬名善听,乘船渡海,入大唐之九华山修道,端坐七十五年,曾入定二
十年。得闵公献九华山为其道场,闵公的儿子跟他出家,名为道明和尚,后闵公亦
出家。地藏菩萨世寿九十九岁(僧腊七十五)。入灭日子是农历七月三十日。其肉
身纳石函中,后经开函,法体依旧,颜貌如生,叹为奇迹。于肃宗至德二年建塔安
置法身,塔成发光如火,因名建塔处为‘神光岭’。
2、徐福又名徐市,是齐国人,自称为道士,告诉秦始皇,海中有三个神山:一是
蓬莱,一是方丈,一是瀛洲。这些神山,都住满了仙人,臣愿替皇帝入海求仙,求
得长生的方法,但要先期斋戒,还要带了童男女数千人,一同前往,并预备许多供
给的食用物品。始皇听了大喜,命人到民间募童男女数千,并供给许多食用之物,
命徐福入海求仙,可是徐福寻得一个海岛,就在岛上和那些童男女一齐住下,不再
回来。只亏得始皇日夜望仙人降临,连资讯都没有。秦始皇结果只做了十二年的皇
帝就崩于沙丘。
3、汉武帝是中国汉朝最强盛的皇帝,他造了华丽的宫殿,迷信神仙,希望长生不
老,故延召方士炼丹。
(四十一)佛教是佛陀至善圆满的教育
一、佛教是什么
佛教究竟是什么呢?学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对九法界
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教育内涵包括了无尽无边的事理,比现代大学里面的课程内
容还要多。时间上,它讲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上,它讲我们眼前的生活一直推
演到无尽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觉悟宇宙人生的
教育。中国孔子的教育,是讲一世(一生)—从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
育,讲过去、现在、未来。
佛教真的是教育吗?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个疑问就会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
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就是表示这个教
育是他老人家创始的,他是第一位创办人。我们自称为‘弟子’,弟子是中国古时候
学生的自称。由这些称呼,我们知道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就宗教而言,上
帝与信徒不是师生关系。佛门则是清清楚楚说明,佛与我们是师生关系;我们与菩
萨是同学的关系—菩萨是佛早期的学生,我们是佛现在的学生。我们与菩萨是前后
期同学,菩萨是我们的学长,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称呼出家人为
‘和尚’,其实在一个寺院里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作‘亲教师’。就是
亲自教导我的老师,就像现在学校里的指导教授,他是直接指导我的,关系非常亲
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导我,就称他为‘法师’,这如同学校里的老师很多,但
他没有上过我的课,没有指导过我。‘和尚’与‘法师’的差别就在这里。代表和尚教
学的老师称作‘阿阇黎’。阿阇黎的言行,可以做我们的榜样,可以做我们的模范,
我们可以跟他学习。这些称呼在教育里才有,宗教里面没有这种称呼。由此可以证
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从佛教道场的组织(中国佛教寺院)来看,寺院是佛教教学与佛教艺术相结合的
一个教育机构,就像现在的学校与博物馆结合在一起。这种形式,就是现代所讲的
艺术教学。现代人处处讲艺术,佛教在二千多年前就实行艺术教学了。从寺院的组
织也能看出它与现代的学校大致相同。‘和尚’相当于学校校长,是主持教学政策的
人,课程是他制定的,教师是他聘请的,这是和尚的职责。和尚下面有三位帮助他
的人,佛家称为纲领执事,分掌三个部门:掌管教务的称‘首座’;掌管训导的称
‘维那’;掌管总务的称‘监院’。名称与学校不相同,实际上他们管的事务跟现代学
校里面的教务、训导、总务没有两样,可知寺院机构的组织确实是一所学校,是一
所非常完整的学校。中国过去称之为‘丛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我们从佛教的
起源,一直到中国佛教的建立,可见它的确是一个教学的体系,这事实我们必须要
认识清楚,然后才知道我们到底在学什么!
佛教寺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