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艺术分册 >

第2章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艺术分册-第2章

小说: 世界五千年事物由来总集--艺术分册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喜庆、吉利。 

    此俗传说起源于清代恭亲王府。那年正值春节前夕,大管家为讨主人欢 

心,按例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大门上。有一家人 

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福晋十分气恼, 

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瓜葛自身, 


… Page 6…

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 

 (倒)了,乃吉庆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觉得也合情理。心想:“怪不 

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府福到 (倒)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没学问 

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种招式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 

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 

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 



                         红色表示吉庆的由来 



    每逢新春佳节或办喜事儿,人们总要张灯结彩,贴上大红对联,点上大 

红蜡烛,来个“满堂红”,以表示喜庆、吉祥。这种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 

    早在远古,我们的祖先曾用过黄色代表吉庆,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 

吉庆。到了汉朝,汉高祖称自己是“赤帝之子”。“赤”就是红色。从那时 

起,红色就成了人民崇尚的颜色。汉朝以后,我国各地崇尚红色的风俗习惯 

已基本趋向一致,并一直沿袭下来了。于是,红色就成了我国人民表示喜庆、 

吉祥的颜色。 



                               灯谜的由来 



    在中国,把谜语写在花灯上叫人去猜,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古时候有个财主,他虽是家财万贯,但却从不施舍给穷人,他的品性是 

见高就拜,见低就踩,穷苦人家对他恨之入骨。但他有财有势,人们除了恨 

之外,亦无可奈何。 

    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有一名受尽这个财主剥削的人提着一个花灯 

来到财主家门前。他的花灯又大又亮,更为特别是,灯上题了一首诗,引来 

很多人围观。财主好奇,也走出门外看热闹,可是他不识字,就叫帐房先生 

念给他听。帐房先生摇头摆脑地念道:“头尖身细白如银,论秤没有半毫分, 

眼睛长在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财主听后大怒,说提灯之人有意讽刺, 

并叫来家丁要打他。可是,提灯人不慌不忙地说:“这诗怎会是讽刺你,它 

的谜底是 ‘针’呀!”顿时引起哄堂大笑,财主狼狈地溜进屋。此后每有彩 

灯会,必出现灯谜。 



                             “囍”字的由来 



    明朝浙江杭州有个方秀才,上京赶考进士,船过苏州,只见一处岸上灯 

火辉煌,笙歌满耳。待船靠岸一看,原来是一户富商悬联招婿。联曰:“走 

马红灯,灯红马走,红灯灭熄,走马停步。”虽然人山人海,却没有人出来 

应对。方秀才也被难住了。为了不误考期,方秀才只得将对联牢记心中。到 

京城开科考试那天,主考大人以飘扬的“飞虎黄旗”为题出了一联“飞虎黄 

旗,旗黄虎飞,黄旗翻卷,飞虎藏身。”此时,方秀才不觉心里一亮,便以 

苏州富商悬联招婿的上联作对,且第一个面呈主考大人。主考大人阅后,大 

加赞赏,便将其录取为进士。方秀才归途中喜气洋洋,踌躇满志。途经苏州 

时,仍见悬联招婿的上联无人对出下联。此时,方秀才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 


… Page 7…

联作下联以对。富商一见十分满意,便设宴招为乘龙快婿。一副巧合的对联 

竟使方秀才双喜临门,方秀才大喜过望,便在洞房花烛夜的那间新房雪白的 

墙上,并排而工整地书写了两个大红“喜”字。 



                             过生日的由来 



    此风俗始于南北朝。那时,有个皇帝的生日是八月初六,为了庆贺,便 

下令将这天定为“斋庆日”。之后,每年的这一天,全国都开斋大赦。到唐 

朝,宫廷更加重视过生日。唐玄宗把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每到这天, 

便召集群臣饮酒作乐,并授意向他“敬献礼物”。这以后,各朝各代的皇帝 

和宫廷大臣以及地方官吏也都相袭仿效,一直传到民间。民间很重视儿女的 

周岁生日,常搞“抓周”仪式。真是:“人之常情兮望子成龙,舐犊之爱兮 

父母痴心。” 



                            生日祝寿的由来 



    生日祝寿是中国很古老的传统,大约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据北齐文学家 

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说,当时在江南就盛行过庆贺孩子1周岁生日的习俗。 

到唐代庆贺成人生日的习俗就很盛行了。唐太宗曾对大臣长孙无忌说:“今 

天是我的生日,世俗都为之欢乐,在我却感到悲伤。”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八 

月生日时,曾在花萼楼下宴会百官,百官上表要求以皇帝生日这天为千秋节。 

    生日上寿礼,大约始于宋朝。宋时做官的过生日,僚属都要献寿礼。绍 

兴年间,宋高宗曾下过禁止任官受生日贺礼的指令,但秦桧擅权后,四方之 

官,都趁生日机会向秦桧送礼。其后各地方大小官吏也都效法。于是这种习 

俗也就渐盛了。不过官场的寿礼,是带有肮脏气味的,不能与亲友间那种良 

好的生日祝寿同日而语。 



                               抓周的由来 



    孩子刚满一周岁那天,做父母的就要在他 (她)面前放上一些有代表性 

的东西,诸如笔墨纸砚、珍宝玩具、服饰胭脂、瓜果点心等,看孩子抓取何 

种物件,预测其一生的性情和志趣。这种由父母导演的小孩子周岁仪式,名 

叫“抓周”,又称“啐盘”、“试儿”,可算我国古老的风俗了。据史载, 

此俗兴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 

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 

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一期, 

即一周岁。按迷信说法,婴儿如抓弓矢,则长大后喜武为将,如抓纸笔,则 

长大后习文为儒,如抓珍宝服玩,则长大后心地贪婪或玩物丧志。女婴如抓 

刀尺针缕,长大后会女红娴熟,成为贤妻良母……郑珍《芝女周岁》诗有句 

云:“为纪啐盘诗,悲忻共填结。”唐宋时期,抓周这一风俗已很流行,民 

间十分重视,仪式也很隆重。《梦粱录·育子》篇中有关南宋时杭州风俗说: 

 “至来岁得周。名曰‘周啐’,其家罗列锦席于中堂,烧香秉烛,顿果儿饮 

食,及父祖诰敕、金银七宝玩具、文房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 


… Page 8…

子、彩段花朵、官楮钱陌、女工针线、应用物件、并儿戏物,却置得周小儿 

于中座,观其先拈者何物,以为佳谶,谓之 ‘拈周试啐’”。 



                           祝寿送寿桃的由来 



    祝寿送寿桃的习俗据说是从孙膑开始的。 

    传说,孙膑18岁时就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 

晃12年过去了,那年五月初五那一天,孙膑突然想起来,今天是母亲的生日; 

老母亲已经有80高龄了,思母之心油然而生,孙膑于是向师傅请假,要回乡 

看望母亲。临行前,师傅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这桃我是不轻易 

送人的,你在外学艺未能报孝母恩,我送给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 

    再说孙膑的家里,这天大摆酒宴为老母亲庆寿。老母因思念孙膑,心里 

难过便哭了起来。正在这时孙膑回来了。他赶忙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送给 

母亲说:“今日告假回来,师傅送我一个桃孝敬母亲”。老母亲接过桃吃了 

一口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母亲的容颜就变了。以前 

雪白的头发变成了如墨的青丝,昏老的双眼变得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长了出 

来,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大家看见孙膑的母亲吃了桃以后,变得健康年轻了,纷纷效仿孙膑,在 

父母过生日的时候,甚至是一般亲朋好友过生日的时候,送上寿桃,表示衷 

心的祝福。 



                            男左女右的由来 



    我国古来就有“男左女右”的习俗。至今在许多地方还保留着。 

     “男左女右”的习俗是怎样产生的呢?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 

物质和人事的两大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 

左右等。古人将其归类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 

为刚强,阴者为柔弱。男子性刚强,属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属阴于右。中 

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小儿患病观察手纹, 

也取“男左女右”。据说这种区分法,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有了。 



                            古人文身的由来 



    文身,就是在人体上用尖利之器刺刻图案,使色素渗入体内,留下永久 

性的花纹。由于颜料以黑色为主,如墨行文,故名文身。 

    文身是一种极为古老的文化习俗。春秋时的 《礼记·王制》中有:东方 

曰夷,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这是我国有关 

文身的最早记载。 

    古人为什么要文身?有以下几种说法: 

    图腾崇拜说。图腾是原始的宗教形式,古人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某种动物、 

植物或无机物有亲属或其它的特殊关系,因此,他们就把它视为自己的祖先 

或保护神,并刺在身上以示崇拜,以求神佑。我国古代吴越一带的百姓,终 

日与水打交道,龙蛇自然成为他们的图腾,文身便多取龙蛇。 


… Page 9…

    华美说。有人在《蕃族调查报告书》中提供了我国台湾少数民族以文身 

为“华美”的许多例证。 

    婚姻说。文身在黎族原始社会还是青少年成年的标志,是重要的礼仪之 

一,只有经过文身,才有婚配的资格。 

    记功说。台湾少数民族文身习俗中,一般都规定,只有那些经过成年考 

验,并对本氏族作出了突出贡献的男女,才有文身资格,而且所刺花纹的部 

位、图案根据贡献大小来定。 



                             戴银簪的由来 



    旧时妇女的头发常常盘成发髻,上面还插着一支银簪。这种银簪长约10 

厘米,中间窄,两头大,末端尖锐。这银簪可不仅仅是由来别住头发的,据 

说,它是从防身武器演变过来。 

    古时候,客家人,尤其是妇女,常遭倭寇和地方邪恶势力的欺凌和蹂躏, 

经常在半夜时民房被袭击,财物被洗劫,妇女被奸淫掳掠。为了防身,妇女 

们便开始随身携带一些短小锋利的铁器,以便在遭到突然袭击时给对方致命 

一击。后来一些妇女为携带方便隐蔽,便把这种小铁器加以改进制作,把它 

插在脑后盘结的发髻上,表面看是束发的簪子,实际上则是一种防身自卫的 

武器。在很长的时候里,这种簪子用铁或钢制作,以后才逐步演变为用白银 

制作,成为今天的“银簪”。 

    银簪不仅可作防身之用,还可以用来治病。如有头痛脑热等疾病时,客 

家先辈用熟鸡蛋白与银簪一起包裹,趁热在患者身上来回擦拭,疗效甚佳, 

这种方法历代相传,直到今天。 



                               缠足的由来 



    有人认为缠足大约从后蜀始。李后主就曾令宫嫔做金莲,睿娘以帛缠足, 

做新月状,着素袜行舞莲中,回旋有凌云之态,这实是后世缠足的开始。 

    在这之前虽有缠足的记载,但多指把脚裹小点而已,使之美些,步态轻 

盈,为了好看。如焦仲卿妻:“足下蹑丝履,纤纤作细步”。妇人走路,如 

果急率卤莽,不但不美,反要失礼,即以缓行为贵。 

    到了宋代,随着礼教加重,缠足之风愈加浓烈,女子的脚也愈加小了, 

而越小越受赞赏,成为美人的标志,什么“三寸金莲”、“尖如春笋”,妇 

女的痛苦也越来越重了。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康熙曾下诏禁止女子缠足。这对妇女来说真是一件 

大好事。但形成的习惯一时难以改变,因此闹出了不少纷争。康熙七年,王 

熙奏免其禁,于是民间又公开缠足,入关的满族妇女也跟着效法,乾隆皇帝 

屡次降旨严责,不许旗女裹脚,满族人才保存了天然双足。 



                            雄鸡避邪的由来 



    在我国民间,人们相信雄鸡是能避邪的吉祥物。 

    在一些地区,每家都养一只红公鸡,用来保护房子不遭火灾;有的地方 


… Page 10…

在安放棺木时,将一只白公鸡放在底下作为守护神。 

    为什么雄鸡能避邪呢? 

    据说,雄鸡是由玉衡星散开而变成的,它的眼睛能避邪。 

    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天鸡脚下有两位神,一个是郁, 

一个是櫑,他们的手中都拿着苇索,专等不祥之鬼,捉到就把它们杀掉。后 

来人们就做两个桃人立在门旁,用雄鸡的毛放在索中用来避邪。还有的人是 

在门上画一只雄鸡,同样能起到避邪的作用。 

    人们用雄鸡来避邪,表示吉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 

    一幅画着雄鸡和鸡冠花在一起的图案是用来祝贺“官上加官”。 

    一只雄鸡和五只小鸡画在一起,构成一幅“五子登科”图,这是用来祝 

贺金榜高中。 

    其实,雄鸡表示吉祥的缘由,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鸡”与吉祥的 

 “吉”发音完全一样,人们就用鸡来谐音“吉”了。 



                            兜肚图案的由来 



    过去中国民间流行戴兜肚。现在,你也许可以从电影上看到,或者在一 

些乡村看到。 

    兜肚是一种贴身的、护住胸部腹部的菱形的布,用带套在脖颈上,布的 

左右两角钉上束往背后的带子。兜肚一年四季护着胸口和肚脐可以避免受 

寒,因而小孩子出生、满月或过周岁,亲戚在送庆贺礼时都少不了兜肚。在 

南方,小儿从满月起一直带到五六岁;北方戴的时间要长些,有些新郎新娘 

结婚时还带着大红的兜肚;在陕西的骊山是从婴儿满月开始带,直到老死入 

殓,最贴身的衣物还是兜肚。 

    兜肚上经常绣着精美的图案。正宗的兜肚图案是“蛙”形图案。为什会 

有这样的习惯呢?因为蛙的图腾是女蜗氏部落的标志,尤其在骊山地区用五 

彩线绣出蛙的半浮雕图象是当地的传统风俗,人们从出生、结婚到死都系着 

绘有蛙图案的兜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