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旋转的第四堵墙-欧美戏剧史话(上) >

第12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旋转的第四堵墙-欧美戏剧史话(上)-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诗的艺术》是布瓦洛于1674年发表的古典美学著作,它标志着布瓦洛成为欧洲古典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家。他总结了古典主义作家们的经验。普希金写道:“布瓦洛,一个具有雄厚天才和稀有智慧的诗人,发表了自己的法典,连文学都要听从他的命令。”在这部著作里,布瓦洛总结了数十年来古典主义作家的创作经验。概括了古典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论。这本书是古典主义文学运动中权威的美学法典,布瓦洛也获得古典主义立法者的称号。

  布瓦洛把笛卡尔的哲学方法应用于文学,他写道:“首先必须爱理性,愿你的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的光芒。”布瓦洛认为理性是绝对的、普遍的、最高的艺术审美力。他号召诗人研究宫廷、认识城市,布瓦洛绝不是谄媚国王和宫廷,他只是要求作家适应宫廷的鉴赏力、理解力、现实和对美的评价,作家要根据这种鉴赏力和理解力去进行创作。

  布瓦洛认为义学的基本任务是“摹仿自然”、“我们永远不能和自然寸步相离”。他肯定地说:“自然是真实的。”布瓦洛所说的“自然”除了包括现实生活外,还包括人性,布瓦洛要求文学表现封建道德标准的人性,是为维护君主专制政体、协调贵族与资产阶级的关系服务的。这也是布瓦洛的局限处。

  古典主义的理论家认为:理性的基本要求责成剧作家把舞台故事的全部活动限制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并且使事件发生在同一个地方。同时情节也要按一条主线进行,这就是古典义戏剧理论中的“三一律”。

  布瓦洛的古典主义美学体系,是建立在三大原则的架构之上的。从理性原则出发,要求文章要有义理,情节要合情理,文艺作品要体现恒常普遍的真理,从自然原则出发,要求故事要象真。性格要相称和一贯,人物要显示人性的善恶,从道德原则出发,要求文艺必须有社会教育意义,他的一切文艺法则都建筑在这些要求上,合理合情,摹仿自然,也就是真实,真的就是美的,描写人性,寓教于乐,也就是善。善的就是美的,所以,他认为真善美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互相为用的,而最终的目的是在于文艺的社会功用。

  在三大原则的基础上,布瓦洛重视文章的技巧和语言的修饰,他认为文章的价值不在于思想的新颖,而只在于语言的新颖,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在大半篇幅都涉及到语言风格问题,每种诗体都有一定的语言风格,总的原则是贺拉斯的“合式原则”。概括起来说,就是形式从属于内容,语言切合于情境。“雄伟的天才”

  ——高乃依

  生平

  彼埃尔·高乃依 (1606—1684),是法国古典主义的创始者。

  1606年6月6日,高乃依出生于诺曼底省卢昂城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卢昂水泽森林特别管理。九岁时,高乃依在耶稣会举办的中学读书。受到天主教的深刻影响,成为虔诚的天主教徒。这使他以后的创作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学毕业后,他攻读法律,而且得到了律师的职位,1628年担任卢昂王家水泽森林事务律师和法国海军驻卢昂律师等职务。这些职务使他过着宽裕的生活,为他从事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但这段律师生涯,正如著名的芳丹奈利所说:“既无乐趣,又无成就”。

  高乃依年轻时期,卢昂的文化生活十分活跃,是当时法国戏剧的中心,在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作为律师的高乃依,对戏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开始从事戏剧写作,1629年,高乃依发表了第一个喜剧《梅丽特》。剧本是根据作者中学时代初恋失意的亲身体验写成的。从这以后一直到1636年,他共写了四部喜剧、三部悲喜剧和一部悲剧。喜剧有《克利丹大》、《寡妇》、《法院的回廊》、《皇家广场》。一部悲剧是《梅苔》(1635)。虽然这几部作品不是高乃依的成名作,而基本上是一些附庸风雅的作品。没能显示出高乃依的戏剧天才,但是剧本风格简洁朴素,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1730年,在纪念《梅丽特》公演一百周年时,芳丹奈利写道:“评价某部作品的美,只要了解这个作品的本身就够了;可是,评价作者的成就,便需要把他和时代互相比较。高乃依最早的几个剧本,正如我谈过的,并非佳作。可是其他的作家,除了杰出的天才外。并不见得比他写得好。如果读过早出版几天的哈尔第的那些剧本以后再读《梅丽特》。那么,后者便是杰作了。无疑的,在这个剧本里戏剧的特征更容易被人理解。对白安排得更巧妙,剧情更能使人信服,个别的场景更使人喜爱,而更重要的是,剧本里充满了庄严的气氛,这是哈尔第的剧本里根本没有的。正面人物的语言写得并不差。以前人们只看到俗不可耐的滑稽剧和十分平庸的悲剧,一听到崭新的语言,便感到惊讶。”

  于是高乃依的这种与众不同的特色,引起了当权的红衣主教黎塞留的注意和兴趣,他被吸收到主教指定的创作班子写喜剧,这使高乃依开始涉足上流社会。但不久,高乃依与黎塞留发生矛盾,退出了写作班子,开始了他的戏剧创作的新阶段。

  1635年,高乃依根据古罗马剧作家兼哲学家塞涅卡的同名悲剧的主要情节写出悲剧《美狄亚》,从此转向了悲剧创作。但是高乃依清楚地认识到,以古代神话为题材,与他所追求的真实原则是不适合的,所以他就由神话题材转向了历史题材,特别是古罗马时代的英雄故事。

  1636年,而立之年的高乃依完成了开辟法兰西民族戏剧的光荣历史、构成法国人民真正民族尊严的悲剧——《熙德》。这是他全部创作中最优秀的一部作品,也是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古典主义悲剧。当时法国流行着一句俗语:“象熙德一样美。”《熙德》所获得的巨大声誉,由此可看一斑。剧作给作者带来了人民热情的赞扬,同时也招来了一些平庸的剧作家们的嫉妒,激怒了红衣主教黎塞留。黎塞留是一个不高明的诗人,忍受不了高乃依的成功,《熙德》演出的成功刺伤了黎塞留的自尊心。在他的鼓动下,一大群平庸的诗人,也群起攻之。黎塞留指示刚成立的学院对《熙德》百般挑剔,指责高乃依选才不当,诗句平庸,违背“三一律”。高乃依在这种情况下暂时保持沉默,在卢昂的寓所隐居起来。这以后,高乃依改变了自己的创作倾向,向贵族阶级右翼靠拢。

  1640年,高乃依发表了新的、出色的,以古罗马为题材的悲剧《贺拉斯》。同年,他完成了具有明显政治性的悲剧《西拿》。1643年,他完成了悲剧《波里厄特》,1652年,高乃依在刨作上遭到重大挫折,他的新作《佩尔塔里特》彻底失败了,他在该剧出版前言中说:“我自己主动告退,比等待别人把我彻底撵走要好些,经过二十年奋斗,我开始意识到自己暮气重重,以致无法适应潮流。”尽管当时他才四十五岁,却想到了结束自己的创作生涯。这之后高乃依在困惑中沉默了七年,直到1659年才又发表了悲剧《俄狄浦斯》。

  宗教色彩在高乃依的思想中有较深的痕迹。由于在教会中学受到宗教教育的影响,高乃依始终信奉上帝,他的作品更是打上了鲜明的宗教的烙印。在被迫中止创作的年代里,他致力于宗教著作的翻译,曾把《圣经》译为诗文,在此其间,他还写了三篇理论文章:《论戏剧的功用及其组成部分》、《论悲剧》和《论三一律——行动、时间和地点的一致》。这些论著第一次全面而深刻地论述了悲剧的学说,探讨了法国古典主义悲剧的美学原则,在戏剧理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662年,失落中的高乃依从卢昂迁居巴黎,虽然他仍然继续写作,但他的名声低落了,诗的魅力也减弱了。面对自己创作的衰颓,高乃依已经无能为力。浮夸矫饰,装腔作势的风格代替了伟大、崇高精神和朴素的风格。当时的法国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但高乃依却发现不了法国所发生的变化,时光的流转使高乃依的光荣时代终于一去不复返了。代之而起的是崭新的天才——拉辛。

  1674年,高乃依停止写作。1684年,七十八岁的高乃依在巴黎的寓所里平静地与世长辞。

  作为法国古典主义旗手的高乃依,其光荣时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他晚年的创作也没有什么成就,但是他永远是一个受人尊敬的伟大戏剧家。著名法国作家拉布吕耶尔这样评论高乃依:“纯朴、胆小,语言枯燥无味,他……不下于奥古斯都,庞培。尼高梅得、赫拉克勒斯;他是国王,是伟大的国王。他是政治家、哲学家。他使英雄们说话,使他们行动。他描写罗马人,他们在他的诗里比在历史上更伟大,更象罗马人。”高乃依同时代的作家波拿文杜尔·德·阿尔贡给他描绘出一幅独特的肖像:“看到高乃依,你一定不相信他能让希腊人和罗马人讲话讲得那么漂亮,不相信他能赋与主人公这样鲜明的思想和感情……他的外表一点也不能表现他的智慧。他说话的时候是那样吃力。哪怕只听一会儿,都会使人感到疲倦。”

  高乃依生活的时代,包括“三一律”在内的古典主义戏剧的规则,刚刚形成。他果断地接受了这些规则,但有时为了创作的需要,他也会大胆破坏这些规则,他曾说:“如果我违反了它们(指规则),这完全不是因为我不知道它。”他制定了戏剧创作的理论原则:一切都应当是逼真的。在这种原则下,高乃依往往从历史中选择悲剧的情节。事实上,他的大部分悲剧,都是根据历史事实写的。高乃依悲剧中的主人公永远是国王或杰出的英雄,而不是普通人,他的悲剧中的主要冲突是理性和感情、意志和欲望,义务和激情的冲突,他的悲剧,在历史冲突和事件中,显示了十七世纪法国的生活和活动,表现出古典主义的审美追求。“象熙德一样美”——《熙德》

  1636年发表的悲剧《熙德》,是高乃依的代表作,也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奠基作品。这出五幕诗剧以西班牙历史上的一个民族英雄熙德的故事为题材,是在参考马里昂的 《西班牙史》和西班牙作家卡斯特罗描述熙德的西班牙剧本的基础上独创的,真正属于法兰西民族的作品。

  《熙德》的基本内容是:主人公唐·罗德里克是卡斯提尔王国者臣唐·狄哀格的儿子。他同伯爵高迈斯的女儿施曼娜相爱。当狄哀格被选为太子师傅的消息传来,高迈斯因为嫉妒,在同狄哀格的争吵中打了狄哀格一个耳光。根据封建荣誉的观念,狄哀格认为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便让儿子去替自己报仇。这使罗德里克陷入极大的矛盾冲突中:是维护家庭的荣誉,还是要爱情。经过内心的激烈思想斗争,罗德里克决心报仇雪耻,于是就向高迈斯挑战,并杀死了他。施曼娜得知这一消息后,也陷入了内心矛盾冲突之中,她知道罗德里克这样做是他的义务,但是为了报杀父之仇,她坚决要求国王惩罚罗德里克,但当罗德里克让她处置自己的时候。她却犹豫不决了。当时正逢摩尔人入侵卡斯提尔。狄哀格请求国王让罗德里克到前线去杀敌立功,国王同意了。罗德里克率领军队奋勇杀敌,打败了敌人,还俘虏了摩尔人的两个国王,这使罗德里克成为民族英雄,被人们尊称为“勒·熙德”。施曼娜虽然内心为罗德里克感到骄傲,但却再次向国王提出报杀父之仇的要求,并选定了向她求婚的另一贵族青年堂桑士同罗德里克决斗。国王同意了施曼娜的要求,提出谁在决斗中取得胜利,谁就同施曼娜成亲。罗德里克在决斗前向施曼娜表示:自己将在决斗中死去,让堂桑士为她报仇。但施曼娜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用爱情激励罗德里克,“只许打胜,不许打败。”在爱情的鼓舞下,罗德里克打败了堂桑士,饶了他的性命。一年以后,在国王的主持下,施曼娜和罗德里克终于结为眷属。

  作为古典主义悲剧, 《熙德》的内容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剧本所展示的义务与爱情的冲突。理性与感情的冲突,实际上就是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冲突,当罗德里克被迫为父亲报一记耳光之耻而去找情人的父亲决斗时,内心曾有过激烈的斗争:

  要成全爱情就得牺牲我的荣誉,要替父亲报仇,就得放弃我的爱人。

  一方面是高尚而严厉的责任,一方面是可爱而专横的爱情!

  复仇会引起她的怨恨和愤怒,不复仇会引起她的蔑视。

  复仇会使我失去我最甜蜜的希望,不复仇又会使我不配爱她。

  作者对这一冲突,采取调和的态度,既肯定了封建荣誉,又对爱情表示同情,在歌颂理性的同时,又使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得到满足,这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反映了资产阶级对国王的信赖和希望,正因为如此,《熙德》才成为古典主义的第一部典范作品。

  在艺术上,《熙德》体现了高乃依的悲剧风格,即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矛盾冲突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充分利用戏剧的冲突,使艺术效果更为强烈。例如施曼娜派堂桑士去同罗德里克决斗,为父亲报仇。但是她对持剑前来的堂桑士又怀有怨恨,以为他杀死了罗德里克,不停地咒骂他。当堂桑士告诉施曼娜是罗德里克赢了时,又变得很高兴。她一会儿温柔快乐,一会儿哀痛忧愁。她要别人杀死罗德里克,而内心深处却又希望能免除这场毁灭,她虽然明白罗德里克是无罪的,但却一次又一次地诅咒和谴责他。高乃依塑造了一个不安定的倔强的灵魂,揭示了由于感情和义务的悲剧冲突而产生的精神焕散和令人苦恼的矛盾。

  高乃依的才华为他本人带来了极大的声誉。普希金曾赞叹:“高乃依的天才是雄伟的。”伏尔泰也指出高乃依“创立了精神伟大的学派”,这都充分体现在《熙德》中。《熙德》在巴黎上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它被认为是法兰西戏剧的光荣,法国人民真正民族尊严的象征,它风靡了整个欧洲剧坛。

  不仅仅献给红衣主教的悲剧作品

  —— 《贺拉斯》、《西拿》、《波里厄特》

  以古罗马为题材的悲剧《贺拉斯》(1640),是高乃依献给红衣主教黎塞留的。在献词中高乃依写道:“是你使艺术的目的变得高尚起来。因为它不再象从前我们的导师教导我们的那样,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当做自己的目的……您向我们指出了另一目的,这就是:使您喜爱,使您高兴……从您的脸上我们看出您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学会正确评价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然后制定什么是应当遵守的,什么是应当讳避的和确定不移的规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明显的讽刺意味。因为高乃依重视的是人们对他的评价:“贺拉斯被执政官判了罪,可是人民却宣告他无罪。”

  《贺拉斯》取材于古代罗马故事。罗马和阿尔巴常年作战,双方约定,每方各出三个人决出胜负,败者国土将被吞并,贺拉斯三兄弟被罗马选中,居里亚斯三兄弟被阿尔巴选中,小居里亚斯的情人正好是贺拉斯的姊妹,而居里亚斯的姊妹则是小贺拉斯的妻子。小贺拉斯表示要在决斗中取胜,而小居里亚斯则内心很矛盾,小贺拉斯的妻子和姊妹也反对这场战争,最后,小贺拉斯杀死了居里亚斯三兄弟,自己的两个兄弟也战死了。当他的姊妹卡米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