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481-伤寒大白 >

第9章

481-伤寒大白-第9章

小说: 481-伤寒大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为异,亦宜平胃保和散等煎汤服之。又有挟痰发狂者,中脘有痰,胸膈痞满,迷塞包络, 
口出无伦语,症似阳狂,但唇不焦,口不渴,舌有滑苔,痰在上焦,寸脉滑大,法先吐之, 
盐豉汤探吐。痰在中焦,关脉洪滑,二陈汤加竹沥、胆星;有结痰痰积者,加海石、瓦棱 
子。胁肋胀满作痛,有实候者,先以导痰汤服之。有下症者,以滚痰丸下之。阴躁发狂,另 
具阴症门。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下,当先解外。外已 
解,但小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仁承气汤。 
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小腹当硬 
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经淤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小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症谛 
也,抵当汤主之。 
三条详注蓄血。 
阳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调,其人骨节疼,翕翕如有热,庵然如狂, 然汗出而 
解者,此水不胜谷气,与汗共并,脉紧则愈。 
此条详注身痛。 
x羌活冲和汤x 见发热。 
发狂不用表药,今以表邪未解,故先散表邪,然后或清热,或消食,或消痰。 
x双解散x 
羌活 葛根 柴胡 防风 荆芥 石膏 黄芩 滑石 山栀 连翘 知母 甘草 桔梗 
表邪发狂,止须解表;里热发狂,止须清里;若表里俱见之症,以此方双解表里。 
x黄连解毒汤x 
黄连 黄芩 黄柏 山栀 石膏 
发狂之症,外无表邪,里无痰食,则以此方清里热。 
x凉膈散x 
桔梗 天花粉 连翘 薄荷 黄芩 大黄 芒硝 山栀 
心藏神,肺藏魄,心肺为邪热所冒,则神识昏迷,狂言谵语,故以此方清上焦心肺之热。 
x承气汤x 见大便结。 
狂乱系热结在里,故大便不通而狂乱者,宜用此方。 
x导赤各半汤x 
木通 生地 甘草 黄连 知母 滑石 麦冬 山栀 黄芩 犀角 
心为热冒,则发谵狂,故以导赤散合泻心汤;上清心经之火,加滑石,导心火;下通小便 
而出,加知母、山栀、黄芩兼清上焦肺火。以利小便,莫如清肺,清肺热又莫如利二便也。 
x当归桃仁汤x 
当归 桃仁 红花 丹皮 山楂 泽兰叶 
如狂喜忘之症,血结者多,故以此方治之。不应,再加枳壳、大黄,直达大肠。 
x桃仁承气汤x 见蓄血。 
血停上焦,用上方,兼化兼行;血蓄下焦,用此方。 
x抵蓄汤x 见蓄血。 
此方行血至重,然淤血沉结,非此不可。 
x羌活败毒散x 见发热。 
疫毒必从毛窍口鼻感入,故疫症发狂见表症者,宜先散疫毒。 
x保和丸x 
山楂 麦芽 莱菔子 熟半夏 连翘 香附 枳壳 
热甚加栀、连;湿郁痞满,合平胃散、石菖蒲。 
发狂症,皆以阳火主治。亦有食滞中焦,生冷抑遏,故特补此消导法门。 
x二陈竹沥胆星汤x 
熟半夏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胆星 竹沥 
寒凉凝结,加生姜;内有积热,加栀连;湿郁,合平胃散;气结,加枳壳、香附、石菖蒲。 
x滚痰丸x 
礞石 黄芩 大黄 黄柏 沉香 
胃实食重,热结大肠,用承气汤下之。表邪下早,内陷心胸,用陷胸汤下之。今热痰胶固 
肠胃,以此方下之。 

卷二
呕吐
属性: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吐。仲景有干呕条,呕而无物之谓。呕吐症, 
以内伤论,皆在阳明胃家;以外感论,有各条分别。若恶寒发热,脉浮而数,初起胸满而 
呕,此太阳外感风寒,胃家内有痰饮,以羌活汤散太阳表邪,合保和平胃散加干葛,消胃家 
痰饮食滞。若寒热呕而口苦,脉见弦数,此少阳经表邪呕苦之症,小柴胡汤治之。若初起兼 
有饱满呕吐,亦是胃家夹食,佐以保和平胃散。若目痛鼻干,先渴后呕,无汗脉浮大,此阳 
明外有表邪,内有积热,以干葛清胃法治之。若有汗脉数,呕而消水,此燥火呕吐也,知母 
石膏汤冲竹沥芦根汁。若呕而不渴,身不大热,此湿火呕吐也,栀连半夏汤,加白豆蔻、 
浓朴、竹茹。若恶心呕吐,六脉滑大不数,发热而口反不渴,此痰饮食积呕吐之症也,平胃 
保和散、二陈导痰汤加干葛、竹茹治之。若口臭牙疼,二便赤涩,此积热痰火呕吐也,升麻 
清胃汤、二陈汤、竹茹汤、加川连、白豆蔻。若胁肋刺痛呕吐酸水,此肝木火冲之呕,小柴胡 
加栀、连、竹茹。总之,无痰涎,不呕吐,故热病呕吐,皆痰饮火邪上冲,用竹茹、半夏化 
痰涎,栀、连清胃火。家秘以竹茹半夏汤加栀、连、白豆蔻,其吐立止。若夫时行热病, 
汗出不解,足冷耳聋,烦闷咳呕,此疫毒 症呕吐也,羌独败毒散、升麻干葛汤、升麻清胃 
汤。若燥邪时疫呕吐,加知母、石膏、竹沥、半夏,冲芦根汁、生梨汁热服。方书云∶呕家 
多服生姜,此指胃寒痰饮呕吐而言,若胃热者,不与川连同用宁不增病耶!惟三阴经胃寒呕 
吐,乃用理中汤等温剂。此书专为伤寒热病,故三阴不发热呕吐,另具《症因脉治》中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 
鼻鸣干呕,桂枝汤。 
脉浮自汗,翕翕发热,此即太阳中风症,故解肌散表,则呕自止。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 
服桂枝而吐者,胃必热。胃热得桂枝后,必吐脓血。 
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太阳热结膀胱,下部症发表为逆,故水药不得入口。若再发汗,必气升而吐利不止。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多 
服暖水,汗出即愈。 
此申明太阳热结膀胱,表里吐逆之症,应用五苓治者。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 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 
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邪已解,胁下痛,干呕短气,此兼悬饮,宜十枣汤治者。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 
此申明寒伤营之呕逆症,必发热恶寒,身体重痛,呕逆而无汗,脉阴阳俱紧者。 
伤寒二三日,心下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本言悸烦症治,引出呕家用药,禁忌甘甜泥膈。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主之。 
心下痞而硬,而下利者,通因通用之下症也。尚有发热呕吐,止可用大柴胡汤。 
伤寒六七日,发热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症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详注恶寒门。太阳少阳二经,外邪未去而微呕,故用柴胡桂枝汤。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胸中有热,胃中有邪,腹中痛,言湿热上冲呕吐,故以黄连汤治火逆。前书皆注邪气为寒 
气,误也。 
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 
腹胀满虽是下症,但吐后止可用调胃承气汤。 
伤寒呕多,虽有阳明症,不可攻之。 
呕属上焦病,即有阳明里症,亦不可攻下。 
食谷欲呕者,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 
食谷欲呕,似阳明胃寒。若服温药反剧者,乃是上焦热邪。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若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 
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此条历叙少阳中风,邪在半表半里,默默不欲食,心烦喜呕,并以小柴胡汤加减治之。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二条皆是太阳阳明合病,但以不下利呕者,别病在足阳明胃,以不呕下利者,别病在手 
阳明大肠。故同用葛根汤,惟以加半夏,以见其和胃止呕;以去半夏,便是升散大肠风邪内陷。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太阳与少阳合病,同自下利,以不呕,用黄芩汤。若呕吐,黄芩汤中加半夏、生姜。上下 
二章,互发呕吐症,半夏、生姜必用者。 
太阳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满结硬。 
此条太阳经外有表热里有寒邪而呕利也。若误用下法,则变胸满结硬矣。 
伤寒本自寒下利,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言伤寒则为热病,若阴症自寒下利,吐下之即死矣。岂尚可用芩连乎!因其人表热里寒下 
利,医者误认挟热,复吐下之,则寒格而食入口即吐出,故用干姜温其寒,芩、连折其热。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吐而发热,阳邪传少阳,故用小柴胡汤。 
x羌活冲和汤x 见发热。 
x保和平胃散x 
呕吐有表邪,用前方;有食滞,用此方消导。 
x小柴胡汤x 
小柴胡汤有柴胡、黄芩,无竹茹、枳实;清胆汤有竹茹、枳实,无柴胡、黄芩。加二味, 
则二方合之。又加藿香、浓朴,以利胃止呕。 
x干葛清胃汤x 
干葛 石膏 熟半夏 浓朴 广皮 甘草 
干葛解表,石膏清里,加半夏、浓朴、广皮化痰涎,和胃止呕。 
x羌独败毒散x 见发热。 
此方散表邪,则疫毒散而呕吐止,故曰败毒散。 
x升麻葛根汤x 见发热。 
疫邪 痧,伏于阳明胃经呕吐,用此方升散阳明,则 出吐止。 
x苍朴导痰汤x 
痰饮水湿伏于胃家,每多呕吐,故用燥湿化痰。非外感热病,漫用燥药。 
x栀连二陈汤x 
前方治有痰无火者,此方加川连、白豆蔻、竹茹、浓朴,治有痰有火者。 
x竹茹汤x 
竹茹 干葛 陈皮 半夏 甘草 藿香 
呕吐属胃,此方以干葛、竹茹清胃,广皮、甘草和胃。无涎不成呕,故加半夏化痰涎。应 
辛散者,加生姜;应清火者,加栀、连、白豆蔻;若带表症,加各经表药;若和中气,加 
藿香、浓朴;若饱闷有食滞,加消导之药。 
x黄连汤x 见腹痛。 
胃寒而吐,用理中汤、吴茱萸汤。胃热而吐,用黄连汤。若热痰呕吐,栀连二陈汤。食滞 
热呕,栀连保和散。口渴热呕,合干葛石膏汤。 
x黄芩加半夏生姜汤x 
太阳少阳合病,当用桂枝柴胡黄芩汤。今见呕吐,故加半夏、生姜。 
x干姜黄连黄芩汤x 
干姜 黄连 黄芩 人参 
此方寒热并用,统治误下致呕者。加广皮、半夏,即合泻心汤方法。 

卷二
喘逆
属性:喘者,促促气急。《正传》云∶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河间云∶病寒则气衰而息微,病热则 
气盛而息粗。诸经皆令人喘,而肺胃二经者多。大抵喘而作嗽者,肺也,喘而呕恶者,胃 
也。《内经》论喘不一,皆杂症之条。若《伤寒论》惟曰有邪在表而喘,有邪在里而喘,有水气 
痰火而喘。若在表者,心腹不满不痛,脉浮无汗者宜发汗。冬月西北方,麻黄三拗汤;若内 
有热者,越婢汤;南方三时羌活汤。若热邪入里而喘者,心腹胀满,外无寒热,手足时时汗 
出,法当清热泻心汤、凉膈散;有表邪有下症者,大柴胡汤;有下症无表症者,三乙承气选 
用;水气而喘者,先渴后呕,动而有声,宜祛水饮,小半夏汤;水寒射肺,风寒外束而喘 
者,小青龙汤;痰火喘者,乍作乍止,六脉滑数,栀连二陈汤,加枳、桔、竹茹。总之,头 
痛身痛,恶寒身热而喘者,此太阳风寒表邪,宜散表。身热多汗,烦闷喘渴,静则多言,此 
暑热喘逆,宜清暑汤调益元散。口渴身热,面赤多汗,唇焦喘咳气逆,此燥火喘逆,宜清燥 
汤、知母石膏汤、栝蒌根汤。食滞中焦,胸前饱闷,喘满不得睡卧,平胃保和散。若喘而咳 
嗽者,此肺风肺热之喘,详注咳嗽门。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痛腰痛,恶风寒,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此太阳表邪之喘,详注头痛发热门。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黄汤主之。 
胸满多带表症,故曰不可下,宜散表。互注胸满条。 
伤寒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喘者,小青龙汤。 
详注咳嗽条。言外邪不解,内伏水饮,当散表散饮。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 
发热不渴,知心下有水气,故以小青龙汤。今服此汤已后见渴者,此水寒已去,病欲解, 
不必服小青龙。详注咳嗽。 
喘家有汗,桂枝汤加浓朴杏仁汤主之。 
太阳风伤卫,当服桂枝汤。今兼喘,则加浓朴理胃气,杏仁理肺气。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汤加浓朴杏仁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浓朴,杏仁佳。 
太阳病误下之,表邪不解而喘,用桂枝汤,当加平肺胃之药,故曰喘家用桂枝加浓朴、杏仁乃佳。 
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主之。发汗后,饮 
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上半节,言发汗后不可再行桂枝;下半节,言下后不可再行桂枝汤。汗下虽殊,同是表邪 
未尽,同是汗出而喘,身无大热,故以此方双解太阳。此从太阳热结膀胱,用桂枝五苓散 
双解下焦表里法中,化出双解太阳上焦热结之法也。详注自汗条,宜互看。 
太阳病,桂枝症,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 
此条误下太阳,不成结胸,而成挟热下利,喘而汗出。详注自汗门。 
阳明中风。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若下之,则腹满小便难,麻黄汤主之。 
发热恶寒,脉浮而紧,尚是太阳表邪。若误下之,则腹满而小便难。麻黄汤主之句,在脉 
浮而紧之下。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而愈,宜麻黄汤。 
脉浮无汗而喘,即从太阳表邪而治,不必拘执阳明病,故曰发汗则愈。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白虎汤,五苓散。 
上条言脉浮而紧,当散表;此言咽燥口苦,腹满,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又当用白 
虎汤治咽燥,五苓散治脉浮而紧,腹满身重。 
伤寒四五日,脉沉而喘满,沉为在里而反发其汗,津液越出,大便为难,表里虚实,久则谵语。 
脉沉而喘,宜清里热,反发其汗,津液外亡。大便枯滞,此表无邪里有热,故久则谵语。 
病患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宜大承气汤。 
仲景每以小便利,验屎定硬。今又以小便不利,以定下法。小便利,验屎已定硬,故可 
下。小便不利,验热已入里,故可下。大便乍难乍易,大肠有火之征。故可下。时有微 
热,潮热互词,故可下。喘冒不得卧,阳明胃实,故可下。 
伤寒吐下后,不大便,潮热。若剧,则不识人,循衣摸床,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 
症急,惟以脉定生死。脉弦,阴未绝,故生;脉涩,阴已竭,故死。 
x羌活汤x 见恶寒。 
x羌活冲和汤x 
太阳纯表邪见喘,则用前方;若有表邪,又有里热,则用此方。 
x泻心汤x 见谵语。 
x凉膈散x 见发狂。 
里热作喘当分肺胃心三经主治。前方泻心下之热,此方兼肺胃治之。 
x大柴胡汤x 见潮热。 
x三承气汤x 见大便结。 
x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