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大国崛起-日本 >

第14章

大国崛起-日本-第14章

小说: 大国崛起-日本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
  在这个时期,日本虽然有意识地对钢铁、汽车、石油化工这几个被认为竞争力较弱的行业进行扶持,但是受到了在野党的反对。当时许多
  日本企业对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充满信心。
  到1965年,日本小轿车实行进口自由化以后,日本非自由进口的物资只剩下122种。贸易自由化率已经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平。
  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举行。首相池田勇人忍着喉癌的剧痛,用嘶哑的声音发表了致词,这位被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为“半导体推
  销员”的“9%先生”,在此之后,因病离开日本政坛,将首相宝座交给了佐藤荣作。在“奥林匹克景气”之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佐藤内阁
  长期当政的情况下延续下去。日本出现了1965-1970年连续57个月的长期繁荣,这个景气以日本神话的建国创造神—伊奘诺尊之名命
  名,伊奘诺景气最终确立了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
  应当看到,60年代整个世界经济,在美国肯尼迪总统采取积极的增长政策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连续保持了100个月的繁荣,这种国际
  性的繁荣对日本经济的超高速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对日本经济的超高速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美国的侵越战争。作为美国的后方基地,日本为侵越美军提供了各种物资和服务,
  并且在这一时期将经济势力渗透到东南亚 。
  2,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
  在池田内阁时代的1963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是676亿美元,这一经济规模,大约相当于同期美国的11。4%,西德的70%,英国的78%。达
  1966年日本经济的实际增长率达到13%,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的GNP总量中排在美、德、英、法之后的第五位,
  1968年,也就是在明治维新100周年的时候,日本的GNP超过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跃居仅次于美国的第二位。从那以后,日本这个第二的
  位置一直保持至今。
  从当时日本人的实际生活来看,他们还没有深切感受到这个“世界第二”。日本的国民收入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还排在第20位。但是日本
  的主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却非常高,而且一直保持下来。其国民经济的活力、高增长率和低失业率和稳定的物价,使日本在这些国家中处在领

  先地位。
  持续的高速增长,给日本社会带来深刻变化,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是技术革命和消费革命。日本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突飞猛
  进。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了人口和劳动力的大转移,日本的城市人口到1970年就已经达到72%,形成了东京圈、大阪神户圈、中京圈这三大城市
  圈。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在整个60年代,从农村流出的人口每年达到60万人。
  日本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日本社会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到70年代初期,70%以上的人认为自己属于“中间阶层”,整个社会的“中流
  意识”不断增强。这首先因为消费的平均化,许多家庭将钱花在耐用消费品和闲暇活动方面。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不断形成中流意识,这些
  人的比例到70年代占到了22%。农村流入的人口对自己的生活也比较满意。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地区间的差距缩小,也使农
  村和城市的差距有所缩小,1966年,按户计算,农民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工人。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决定提高原油价格21%,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石油危机。日本首当其冲。
  日本产业消耗的石油的99。7%,一次能源的90%依赖进口,82%的石油来自中东地区。
  石油危机使日本经济持续了18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出现根本性转折,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日本经济进入了经济增长幅度在4%的“稳定增长
  时期”。
  在70、80年代,日本经济保持的中速增长,对外贸易和投资大幅度增加,日本经济的结构也在不断变化,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的比重加大
  。农村的生活水平达到了中等偏上。
  到1988年,日本成为投资大国、债权大国和金融大国。198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15%,是美国的56%,1988年,日本人均
  产值超过瑞典跃居世界第一位,1985年底,日本的海外纯资产超过英国和西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就在这时,作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美国开始对日本反击了。
  1985年9月,英、美、西德、法国和日本的五国财长在纽约的广场饭店举行会议,发表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希望各主要货币对美元汇
  率有秩序地提高一定的幅度,汇率应该反映各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条件。在广场协议之后,日本被迫升高了日元的价值。在以后的一年时间里,
  日元外汇汇率提高了60%。
  9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出现了将近十年的持续低迷,到2005年才开始缓慢回升。
  3,走向政治大国
  1983年1月24日,日本首相中曾根在国会发表施政演说时,提出了著名的“战后政治总决算”,他说:“我深深地感到,日本正处在一个战
  后史的重大转折点上”。“对过去的基本制度和结构,应该毫无禁忌地以新的眼光重新认识。”在他家乡群马县的一次演讲中,他说“今后要
  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要增加日本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日本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1984年7月,在轻井泽自民
  党研讨会上,他进一步解释道:“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直同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
  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
  在中曾根执政的时代,日本的防卫费用突破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的限制。在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以后,中曾根内阁也承
  诺确保海上交通线,在1000海里海上通道为美国舰队护航,突破了不参加集体防御的原则;并且准许向美国转让武器技术,更突破了武器出口
  三原则。到80年代后期,日本的海陆空三军的军事实力已经可以和英、法、西德等国平起平坐。日本在快速走向军事大国。
  1985年8月15日,中曾根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正式参拜了靖国神社。此后,靖国神社成了日本政客不断挑衅亚洲人民感情的表演场所。
  日本政客的这些举动,引来了亚洲国家的高度警惕和批判。

 你往何处去?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稳固的,美、欧、日三足鼎立。日本作为经济大国、贸易大国、金融大国和投资大国的
  地位没有改变。在各个领域的国际化程度也在逐步加深,与此同时,日本国内的政治开始出现右倾化倾向,思想意识逐渐变得保守。尤其是中
  国经济高速发展以后,这种倾向更加明显。虽然中国经济在一定程度上为日本经济的繁荣起到推动作用,但中日关系也在小泉纯一郎当政之时
  ,长期处于“政冷经热”的困难状态。
  90年代以后,作为日本成为政治大国的国策,大国意识开始抬头,其中一直持续着的是修改宪法第九条和争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但是让世界人民警惕的是,日本的这种大国梦,是和日本的“战前史观”紧密联系着的,日本内阁成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多次失言否认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不能不让世界正义之士和亚洲广大人民怀疑,这样一个国家能否堂堂正正地成为一个大国?
  1994年12月7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皇家文学院的讲坛上,获奖的日本著名作家大江健三郎发表了《暧昧的日本的我》的获奖演说。
  也就是在26年前,另一位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这里发表过获奖的演讲《美丽的日本的我》,这个对照成为大江健三郎反思日本的一个重要由头。大江健三郎说:川端康成的“这一演讲极为美丽,同时也极为暧昧。”
  “坦率地说,与26年前站在这里的同胞相比,我感到71年前获奖的爱尔兰大诗人叶芝更为可亲。”因为他“在破坏性的盲目信仰中守护了人类的理智。”
  “倘若可能,为了我国的文明,为了不是因为文学和哲学,而是通过电子工程学和汽车生产工艺学而为世界所知的我国的文明,我希望能
  起到叶芝的作用。在并不遥远的过去,那种破坏性的盲目信仰,曾践踏了国内和周边国家的人民的理智。而我,则是拥有这种历史的国家的一位国民。”
  “作为生活在现在这种时代的人,作为被这样的历史打上痛苦烙印的回忆者,我无法和川端一同喊出‘美丽的日本的我’”。
  “我觉得,日本现在仍然持续着开国120年以来的现代化进程,正从根本上被置于暧昧的两极之间。而我,身为被刻上伤口般深深印痕的小
  说家,就生活在这种暧昧之中。”
  “把国家和国人撕裂开来的这种强大而又锐利的暧昧,正在日本和日本人之间以多种形式多样化和表面化。日本的现代化,被定性为一味
  向西欧模仿。然而,日本却位于亚洲,日本人也在鉴定持续地守护着传统文化。暧昧的进程,使得日本在亚洲扮演了侵略者的角色。而面向西
  欧全方位开放的现代日本文化,却没有得到西欧的理解,或者至少可以说,理解被滞后了,遗留下阴暗的一面。在亚洲,不仅在政治方面,就
  是在社会和文化方面,日本也越发地处于孤立的境地。”
  “支撑着日本人走向新生的,是民主主义和放弃战争的誓言,这也是新的日本人最根本的道德观念。然而,蕴含着这种道德观念的的个人
  和社会,却不是纯洁和清白的。作为曾经践踏了亚洲的侵略者,他们染上了历史的污垢。”
  “日本经济极其繁荣,使得日本人在近现代进程中培育出来的慢性病一般的暧昧急剧膨胀,并呈现更加新异的形态。国际间的批评眼光所看
  到的,远比我们在国内感受到的更为清晰。”
  1995年,在世界各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德国前总统魏兹泽克撰写了《德国和日本战后的50年》,对德国和日本对
  待战争罪行的不同态度作了这样的评论:
  “处于领导地位的政治领导人,如果不想或者也不能从历史角度对本国在战时的行为做出估价;如果在判断究竟是谁发动战争以及本国军
  队对其他国家究竟做了什么这类问题上犹豫不决;如果一方面迅速染指战利品,一面把对其他国家的进攻解释为自卫;那么对现在的我们来说
  ,即使完全不谈道德后果,也会产生外交上的严重后果。
  产生不信任是导致战争的原因。成功消除不信任是关系到现在和未来生死攸关的大事。否认过去的人就将冒重蹈覆辙的危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