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退思集类方歌注-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刘完素《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治暑邪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砂
吐泻疟痢;又能下乳滑胎,解酒食毒。
滑石(六两) 甘草(一两) 为末,每服三钱,新汲水调下。(汪 庵《医方集解》
加辰砂名
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
〔附〕清六散
属性:(朱震亨《丹溪心法》) 治赤痢。
即六一散一料加红曲五钱。(一云二两半)
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
〔附〕温六散
属性:(吴昆《医方考》) 治白痢。
即六一散一料加干姜五钱。
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
〔附〕三生益元散
属性:(吴昆《医方考》) 治血淋。
即益元散三钱加生扁柏叶、生车前、生藕节汁各一杯调服。
六一(散)滑石同甘草,(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故名“六一”。又名天水散。)
解肌行
能胜热
加甘草
津亏无
解暑利
生脉散
镇心神
姜温六(散)白
车前藕节捣。(加
退思集类方歌注五苓散类
〔附〕大橘皮汤
属性:(刘完素《宣明论方》) 治湿热小便不利,大便泄泻,及水肿等证。
滑石(六两) 甘草(二钱) 赤苓(一两) 猪苓 泽泻 白术 肉桂(各五分) 陈
皮(一两)
大橘皮汤治湿热,五苓(散)六一(散)二方缀,陈皮木香槟榔增,能消水肿及泻泄。
(小水并
榔峻下,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理中汤
属性:治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脉沉而细;以及中寒霍乱,胃中寒饮,喜唾
并宜服之。
人参 甘草(炙) 白术 干姜(各三两)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
三服。(
理中汤主理中乡,(理中者,理中焦之气,以交于阴阳也。)甘草人参术干姜,(人参、
甘草
焦之
若
子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桂枝人参汤
属性: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
理中汤原方加桂枝四两,甘草加一两,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纳桂枝,更煮取三
升,
桂枝人参(汤)甘术姜,太阳协热利煎尝,必因数下伤中气,里已虚寒用此方。(此必
因数下
始相当
桂,温
阳、太
证里证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桂枝附子汤
属性: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烦疼,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
桂枝(四两) 附子(三枚)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水六
升,煮取二升,
枚,以治下后脉
彼编入《桂枝汤
此。)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术附汤
属性:治证同前,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宜此。
桂枝附子汤去桂枝,加白术四两,煎服法同。初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服三服尽,其
人如
甘草附子汤 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
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
甘草(炙) 白术(各二两) 桂枝(四两) 附子(二枚炮)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
桂枝附子汤甘草,姜枣煎之风湿尝,身重难于自转侧,(湿邪重着)脉虚不渴(内外之
阳俱虚)
术术附汤
小便利
滞关节)
术附匡。风湿
于湿,白
志之。)
甘姜苓术汤(一名肾着汤) 治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
反不
腹重
涕。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甘草
属性:白术(炒各二两) 干姜(炮) 茯苓(各四两) 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
中即
俱湿甚,
饮食如
”按
《宣明》(完素)用治胞痹证,少腹膀胱若沃汤,小便不利鼻流涕,通阳行水义当量。(按∶
风、寒、湿邪,客于胞中,则太阳膀胱之气不能化,故水道不通。按之若沃以汤,形容小水
胀极之情切着矣。其上为清涕者,足太阳经上络额脑,太阳经气不得下行,而但上入于脑,
流出于鼻,故为清涕。《宣明论方》用此汤治之,固取其通阳行水,究不若五苓散彻上彻下
、表里兼施之为当也。用者审之。)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甘草干姜汤
属性:治肺冷唾涎沫而不渴,必遗尿小便数,宜以此温之;并能回中焦之阳气。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炮) 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甘草干姜(汤)温肺气,唾涎(唾涎沫者必有寒饮)溲数(气化失令)且遗尿,(膀胱
不藏)口无燥
邪者。若火灼
若阳气不布
亦堪施。(干
方,是回中焦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吴茱萸汤
属性:治阳明胃寒,食谷欲呕,及少阴吐利,手足逆,烦躁欲死者;又厥阴干呕,吐涎
痛者,并主之。
吴茱萸(一升洗) 人参(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水七升,煮取二
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加附子一枚,名吴茱萸加附子汤,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
脉沉迟者。
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吴萸、生姜温胃散寒,人参大枣缓脾益气,亦中
焦之
能保。(吐利而手足厥冷,烦躁欲死,少阴之阳并露矣。吴茱萸为厥阴之主药,上可温胃寒,
下可救肾阳,故能统治以上诸证。)又吴萸加附子汤,寒疝脉沉所宜捣。(疝为肝病,故用吴
萸以直温肝经,加附子以散寒温肾。)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附子粳米汤
属性: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
附子(一枚炮)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半夏 粳米(各半升) 以水八升,
煮米熟汤成,
附子粳米(汤)半甘枣,益胃通阳温肾好,(此益胃通阳温肾之剂。半夏、甘草、粳米、
大枣
字着眼
为逆满呕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大建中汤
属性: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满,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
蜀椒(二合炒去汗) 干姜(四两) 人参(二两)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
饴一升,微
大建中汤建中阳,(大建中脏之阳,以胜上逆之阴。)蜀椒干姜(温中散寒)参饴糖。(建
立中
凝成
米和胃
气,蜀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附〕吴茱萸汤
属性:(《圣济总录》) 治“浊气在上,则生 胀”。
吴茱萸(洗炒) 官桂 浓朴(姜汁制) 干姜(炮各二两) 蜀椒(炒去汗) 陈皮
(去白) 白术
滓温服。
《圣济》吴萸汤术朴,椒姜陈桂七般药。浊气在上生 胀,是亦阴阳之反作。(《素问·阴
阳应象大论》云“寒气生浊,浊气在上,则生 胀”,是亦阴阳反作也。)宣布五阳驱浊阴
浊降胃和胀自却。(此温散降浊之法。吴萸入肝,官桂入心,干姜入脾,橘红入肺,蜀椒
肾,皆气浓性轻,芳香开发之品,用以宣布五阳,驱散浊阴;更以白术、浓朴,温中和胃
浊降胃和, 胀立已,真有捷于影响之妙。)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附〕连理汤
属性:(汪 庵《医方集解》) 治伤暑泻而作渴。
理中汤原方加黄连、茯苓。(原注云∶“外感盛暑,内伤生冷者,非此不可。”)
连理汤方即理中(汤),黄连更与茯苓充。外伤盛暑内生冷,泻而作渴可为功。(理中汤,
治
汤
可知其义仍责重于中脏有寒,故得用理中为主,加黄连所以清暑,茯苓所以渗湿,殊非因渴
而加也。然则凡病渴者,皆当作热治,而泻而作渴者,半属亡津,仍当主以甘温生津止渴,
与夫本湿标热,虽渴而不欲饮者,治宜苦辛杂用,寒热兼施,均不得专恃苦寒也,审矣。且
黄连性大寒而味极苦,苦属火而寒属水,以治水火相乱,湿热为病之渴则可;若燥火之渴,
而
并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附〕枳实理中丸
属性:(《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寒实结胸,胸膈高起,手不可近者。
理中汤原方加枳实(麸炒)一两,茯苓二两,水泛丸。
枳实理中丸茯苓,参甘姜术互调停,寒痰凝结胸中痛,破结通阳此法灵。(按∶寒实结
胸,
肯綮
必获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附〕治中汤
属性:(李东垣) 治忧思郁结,脾虚气滞,胸腹痞满,兼食积者。
理中汤加青皮、陈皮各一两。(更加浓朴,名温胃汤,治同。)
治中汤制自东垣,郁结能舒痞满宽,大法理中汤作主,青陈破滞带疏肝。(郁结伤中,
则木
破滞而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附〕理阴煎
属性:(张介宾《新方八阵》) 治真阴不足,脾肾虚寒等证。若素多劳倦之人,忽感
不能解散,用此温托最良;妇人经迟腹痛并效。
熟地(三五七钱或一二两) 当归(二三钱或五七钱) 干姜(炒黄色一二三钱) 炙
甘草(一二
黄。甚则加细辛
火衰。)
退思集类方歌注理中汤类
〔附〕六味回阳饮
属性:(张介宾《新方八阵》) 治阴阳将脱垂危诸证。
人参(一二两或数钱) 制附子(二三钱) 炮姜(二三钱) 炙草(一钱) 熟地(五
钱或一两)
分,温服。
理阴(煎)归草干姜地,此是理中之变义。脾肾中虚阴又亏,忌投刚燥宜斯治。(景岳
自云“
用理阴
感寒,
若用寒凉攻
达,而寒邪
更加细辛,
温散,即以
一托于内,
肉桂,散
附子,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四逆汤
属性: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汗出而厥,及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又治
太阳发热,头痛脉沉,虽身疼痛,当救其里;又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
四肢疼,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均宜以此主之。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分温再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通脉四逆汤
属性:治证同上,而脉微欲绝者宜此。
四逆汤原方干姜用三两,加葱九茎。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属性:治阴盛格阳,手足厥冷,脉微欲绝,面赤咽疼烦躁者宜此。
通脉四逆汤加猪胆汁半合。(诸药煎成,去滓,纳胆汁和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四逆加人参汤
属性:治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四逆汤原方加人参一两。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茯苓四逆汤
属性:治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
四逆加人参汤内更加茯苓四两。
四逆汤中姜附草,四肢逆冷急煎尝。(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伤寒论·厥
阴
细,口不渴,以其脏有寒故也,温之无疑。)饮邪干呕亦相当。(寒饮无实物,温之则寒散而
饮去呕止。凡治饮皆用温法。)身疼清谷先温里,(凡病皆当先表后里,惟下利清谷,则以扶
阳为急,而表证为缓,虽身疼痛,亦当先救其里,俟清谷止而身疼未除者,仍从表治可也。
)不论三阴与太阳。(王晋三《古方选注》曰∶四逆汤“凡三阴一阳证中有厥者皆用之,故
少
汗亡阳亦用之者,以太少为水火之主,非交通中土之气,不能内复真阳,故以生附子、生干姜
迎阳归舍,交接于十二经。反复以炙草监之者,亡阳不至于大汗,
则阳未必尽亡,故可缓制留中,而为外召阳气之良法。”)表热里寒多汗出,更兼烦躁厥须
防。(多汗烦躁,阳气外亡,最有厥脱之虑。)厥而脉绝加葱白,(名通脉四逆汤葱入营通脉)
面赤咽疼猪胆 。(名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猪胆汁苦滑之极,能引阳药直达下焦,所谓“
热因寒用”也。)亦有加入人参者,(名四逆加人参汤)亡阳脱血此为良。(此亡阳而更脱血
,故加人参以生津益血。)更益茯苓疗肾躁,(肾躁,即阴躁也。必引肾水上泛,故加茯苓镇
之。)茯苓四逆汤名彰。(此即真武汤之变方,重用茯苓镇泄肾水。)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白通汤
属性:治少阴病下利脉微,恶寒蜷卧。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生切一枚)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两
服。服后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暴出”乃药力所迫,药力尽则气仍绝;“微续”乃正气
自复,故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属性:治少阴病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白通汤内加入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冲和服。
白通(汤)姜附兼葱白,(此四逆汤去甘草,加葱白。)少阴下利脉微给。(少阴下利脉
微,但
脏也。
格,故
取之”
寒气格拒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当归四逆汤
属性:治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并治寒入营络,腰股腿足痛甚良。
当归 桂枝 芍药 细辛(各三两) 甘草 木通(各二两) 大枣(二十五枚) 水
八升,煮取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属性:治证同当归四逆汤。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此。
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二升,生姜半斤,以水六升,清酒六升,煮取五升,去滓,分温五
服。
逆乃太
通阴阳
汤全从
茱萸生
归四逆汤
者,阴血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干姜附子汤
属性:治下后复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顿服。(当与茯苓四逆
汤参看,
干姜附子(汤)回阳剂,昼躁夜安阴亦亏。(按∶阳虚有二证∶有喜阳者,有畏阳者;
大抵阴
须知不
下后
附子
豫未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真武汤
属性:治少阴伤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
呕,此汤主之;又治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下悸,头眩,筋惕肉 ,振振欲擗
地者。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三两) 白术(二两) 附子(炮一枚) 水八升,煮取三升,
去滓,温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子汤
属性:治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口中和,背恶寒者。
附子(二枚生切) 人参(二两) 茯苓 芍药(各三两) 白术(四两) 水八升,
煮取三升,去
真武汤中用熟附,茯苓术芍生姜互。崇土扶阳泄水邪,少阴水逆阳虚故。(按∶肾之真
阳盛
芍
疼呕利四肢沉,(皆脾胃病,盖水反侮土故也。)悸眩(水气凌心) 惕(阳气欲亡)兼能顾。
(
又
惟附子生熟分两各异;其补阳镇阴之分岐,只在参、姜一味之转旋。于此等处,大宜着眼。
)但以人参易去姜,温散之功转温补。(真武汤用姜而不用参,是温散以逐水气。附子汤去
姜
一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类
〔附〕浆水散
属性:(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治虚寒水泻,冷汗脉微,甚则呕吐,此为
急病;夏暑暴泻亡阳亦宜。
附子 干姜 炙甘草 官桂(各五钱) 高良姜(二钱半) 半夏(二两)
为细末,每服三五钱,浆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热服。
河间浆水(散)治吐泻,脉微汗冷亡阳者。附姜夏草桂良姜,(此即四逆汤加官桂佐附
子,加
时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