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

第4章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第4章

小说: 102-退思集类方歌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属性:治太阳病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此为痉也,宜此主之。 
桂枝汤原方加栝蒌根二两。(喻嘉言谓“栝蒌为君,分两当重,桂枝为臣,分两当减”, 
其意颇通。)栝蒌桂枝汤治痉,桂枝汤内栝蒌进。太阳证备项背强,脉反沉迟痉将振。太阳 
之脉本浮,今脉沉迟,故曰“反”。沉迟非内寒,乃营卫之行不利,津液少而经脉滞,(故知 
将欲作痉也。)痉为风病亦津伤,(古称“痉”为“风强病”,然风行必燥,津液必伤。)风自 
宜驱津必润。(桂枝汤和营卫以驱风,栝蒌根濡津液而治痉。按∶伤寒项背强KT KT , 
汗出恶风者,用桂枝加葛根汤,其脉必浮数,为邪风盛于外也;此身强KT KT 然,脉反 
沉迟,为风淫于外,而津伤于内,故用桂枝则同,而一加葛根以散表,一加栝蒌根以滋内, 
则不同也。) 
治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桂枝甘草(汤)补心阳,止汗除烦功独良。(此方采取桂枝之半,便另有精义。桂枝复 
甘草,是辛从甘化,为阳中有阴,故治胸中阳气欲失;且桂枝轻扬走表,佐以甘草,留恋中 
宫,载还阳气,仍寓一表一里,故得外止汗而内除烦。)发汗过多心下悸,悸而欲按是阳亡。 
(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故悸而欲按,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 
振欲擗地,则当用真武汤矣。)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半夏散及汤
属性:治少阴咽痛。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各等分) 各别捣筛已,合治之,(各研另秤, 
则分量准。)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 
以水一升 
半夏散(及)汤(此一方二法∶咽痛能咽者用散,不能咽者用汤。)桂甘草,少阴咽痛 
服之好。(此即桂枝甘草汤加半夏一味,但分两不同,便治证迥别,后人何得以古方轻于加 
减也。)身不发热脉细微,恶寒欲吐方堪捣。(按“少阴病”三字,所该者广,必从少阴诸现 
证细细详审,然后咽痛知为少阴之咽痛,否则何以知其非君相火炎与风温燥火之咽痛耶?此 
方所主咽痛,脉必紧细,身不发热,必恶寒欲吐,咽虽痛而不红肿。盖阴寒之气上逆,浊痰 
痹阻咽喉,故用半夏之辛温,豁其痹阻之痰浊,桂枝之辛热,散其上逆之阴寒,缓以甘草之 
甘平,和以白饮之谷味,使少阴之邪由经脉而出肌表,悉从太阳开发,则桂枝、半夏治咽痛, 
庶无劫液之虞。)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芍药甘草汤
属性: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并治腹中不和而痛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芍药甘草附子汤
属性:治伤寒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 
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 水五升,煮一升五合,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汤平剂,(此亦桂枝汤之变,偏于营分,纯一不杂之方也。)和营止(腹)痛功 
无比。(气血不和,肝木乘脾则腹痛。白芍酸收苦泄,能行营气而泻肝木,甘草甘缓,能和 
逆气而补脾土,甘酸相合,甲己化土,故治腹痛。)芍药功专止汗烦,(芍药和营益阴,功专 
止烦,烦止汗亦止,故《伤寒论》反烦、更烦、心悸而烦者,皆用之。)心烦脚挛阴虚致。 
脚筋挛急属阳明,(两足脉阳明居其六行,故脚挛急属阳明。)不从标本从中治。(芍药止烦 
汗,甘草缓挛急,斯合乎阳明不从表本,从乎中治之法。)又有芍甘附子汤,汗后而反恶寒 
使。(脚挛急与芍药甘草汤,是治阴虚;此汗后反恶寒,是阴阳俱虚,故加附子。)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 治伤寒脉浮,误以火迫劫之,亡阳惊狂者。 
桂枝汤原方去芍药,加蜀漆三两(洗去腥),牡蛎五两(熬),龙骨四两,为末,以水一 
斗二升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属性: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桂枝 甘草(各一两) 龙骨 牡蛎(各二两) 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取八 
合,日三服。 
桂枝龙骨牡蛎汤 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 
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桂枝汤原方加龙骨、牡蛎各三两,水七升,煮三升,分三服。 
桂枝去芍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火迫(古人治伤寒有火熨、水攻之法。)心经阳欲 
越,肢寒汗出必惊狂,(按亡阳惊狂,必有肢寒汗出见证。)神明散乱行将脱,固脱安神此剂 
彰。(火迫心经之阳,非酸收可安,故去芍药,而用龙、牡镇摄,借桂枝、蜀漆疾趋阳位, 
以救猝然散乱之神明,故先煮蜀漆,使其飞腾,劫去阳分之痰,并赖其急性,引领龙、牡, 
从阳镇惊固脱。方寸无主,难缓须臾,故曰“救逆”。徐灵胎《伤寒论类方》曰∶此与少阴 
汗出之亡阳迥别∶盖少阴之亡阳,乃亡阴中之阳,故用四逆辈,回其阳于肾中;今乃火逼汗, 
亡其阳中之阳,故用安神之品,镇其阳于心中。各有至理,不可易也。”)桂甘龙牡汤同意, 
火逆烧针烦躁良。(镇其阴气,散其火邪,上下同治。前方惊狂,治重在心,故用蜀漆;此 
无惊狂,故蜀漆不用。其证大段相同。)《金匮》桂龙牡蛎汤,失精亡血梦交尝,脉微迟芤阴 
阳弱,镇摄精神使敛藏。(此心肾不交,精伤气竭,神不敛藏之证。桂枝汤外感用之能祛邪 
和营卫,内伤用之能补虚调阴阳,加龙骨、牡蛎,收敛其浮越之神,固摄其散亡之精。)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小建中汤
属性:治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等证;并治黄胆 
小便自利,及伤寒阳脉涩、阴脉弦,腹中急痛;又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并主之。 
桂枝汤原方芍药加三两,加胶饴一升,水七升,煮三升,去渣,纳饴,更上微火消解, 
温服一升,日三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黄建中汤
属性:治虚劳里急诸不足,及伤寒汗后身疼,表虚恶寒,脉迟弱者。 
小建中汤原方加黄 一两半。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附〕当归建中汤
属性:(孙思邈《千金要方》) 治产后诸虚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少腹拘急者。 
小建中汤原方加当归三两。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附〕乐令建中汤
属性:(《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脏腑虚损,潮热自汗,将成劳瘵。 
前胡 细辛 黄 人参 桂心 橘皮 当归 白芍药 茯苓 麦门冬 甘草 半夏 
姜、枣水煎。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附〕十四味建中汤
属性:(《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当归 白芍药 白术 甘草 人参 麦门冬 川芎 肉桂 附子 肉苁蓉 半夏 黄 
茯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罗,更用饴糖建中气,(于桂枝汤重用芍药,加饴糖, 
义偏重于酸甘,专和血脉之阴。仅能建中焦营气,故曰“小”。)阳虚劳损(徐灵胎《兰台轨 
范》曰∶“此方治阴寒阳衰之虚劳,正与阴虚火旺之病相反,庸医误用,害人甚多。此咽干 
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疸黄瘥。(此脾虚发黄之证,观方下所云“小便自利”,非湿 
热可知矣。)阳涩阴弦腹急痛,(中宫之阳气虚,则木来乘土,故阳涩阴弦而腹痛。)不瘥更 
与小柴和。(腹痛服建中治太阴,不愈者,更与小柴胡治其少阳,疏土中之木也。以阴脉弦, 
故用此法。)悸烦无热方堪服,(悸而烦,为虚烦可知,故用建中,以补心脾之气。盖栀子汤 
治有热之虚烦,此治无热之虚烦也。)呕家禁与用毋讹。(酒家忌甘,呕家亦忌甘。)黄 建 
中(汤)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此因过汗虚其卫阳,故汗后身痛,用此汤固卫气以和 
营则愈。)又有当归建中法,产后诸虚属妇科。(黄 建中,补中益卫气;当归建中,补中益 
营气。)乐令建中(汤)退虚热,(此药大能退虚热,生气血。)柴胡归芍细辛多,参 苓草 
陈半夏,肉桂门冬姜枣和。更有建中十四味,阴斑劳损起沉 ,(亦有阴证发斑者,淡红隐 
隐,散见肌表,此寒伏于下,逼其无根之火熏肺而然,误服寒药立毙。)十全大补(汤)加 
附子,麦夏苁蓉仔细哦。(喻嘉言《医门法律》曰∶“十四味建中汤治脏气素虚,以之两建其 
脾肾之阴阳。盖虚劳病多本脾肾,故引伸建中之法以治之。乃后人超出之方也。”又曰∶“乐 
令建中汤,柴胡、细辛为君,意在退热,而阴虚之热则不可退;十四味建中汤,用附、桂、 
苁蓉,意在复阳,而阴虚之阳未必可复,又在用方者之善为裁酌耳。”)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桂枝芍药知母汤
属性:治诸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 
桂枝(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各二两) 附子(二枚炮) 防风 知母 
(各四两) 白 
桂枝芍药知母汤,甘术麻黄姜附防。(此桂枝汤合术附汤,去大枣,加麻黄、防风、知 
母。)湿热外伤肢节痛,上冲心胃呕眩攘。香港脚冲心为恶候,汉时已有此方详。(旭高按∶此 
与香港脚冲心之候颇同。诸家谓唐以前无香港脚,勿致思尔。《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云∶“ 
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后人不知“脱”字之音义,遂置此条于不论,故此方 
从未有诠释之者。抑知“脱”字北音读作“腿”字,试一提出,则形瘦、头眩、短气,岂非 
多因脚肿之所致耶?脚肿至如腿,则病非一日矣。揆其致病之由,《金匮》于此方左右,论 
列数条∶一则由汗出入水,热为寒郁;一则由风血相搏,血为风动;一则由饮酒汗出当风, 
风湿相合;更推及筋骨并伤,营卫俱微,身体羸瘦,独足肿大一条;而殿之曰∶“假令发热, 
便为历节。”则知风、寒、湿三气,无不因虚阻袭筋骨,而历节、香港脚,总由风、寒、湿三 
气而成,为同源异流之证,但以独足肿为香港脚,诸节痛为历节焉耳。是方用麻、防、姜、桂, 
宣发卫阳,通经络以驱外入之风寒;附子、白术,暖补下焦,壮筋骨而祛在里之寒湿。然三 
气杂合于筋骨血脉之中,久必郁蒸而化热,而欲束筋利骨者,必须滋养阳明,故又用芍、甘、 
知母,和阳明之血,以致太阴之液,斯宗筋润、机关利,而香港脚历节可平,平则眩呕悉已矣 
此为湿热外伤肢节,而复上冲心胃之治法也。)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枝汤类
〔附〕桂枝黄鳖甲汤
属性:(旭高新制) 治久疟营虚卫弱,汗多洒淅恶风。 
桂枝 白芍 黄 (生) 防风 秦艽 当归(各一钱) 鳖甲(酥炙) 浮小麦(各 
三钱) 炙草 
桂枝黄 鳖甲汤,秦艽芍药草归防,浮麦枣姜疗久疟,营虚卫弱汗多尝。(旭高治一人, 
病后元气未复,复感风邪,舍于腠理,与卫气并居,而病为疟,发于夜而汗多。余思疟发于 
夜,是邪在营分,营气不能与卫气和谐,故多汗恶风。宗仲景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参入秦 
全愈。后凡用治久疟营卫虚微,而邪仍留恋者,随证加入补气血药一二味,少佐柴胡以提之, 
无不应手辄效。然其中用法,自有操纵之妙∶有连服数剂者;有间日服一剂者;或有今日服 
此方,明日服消导药一剂,后日再服此方者。盖久疟之人,脾胃虚薄,饮食稍有不节,便生 
胀满,故药必疏补兼施,此又管窥之一得,敢以质之高明。) 

退思集类方歌注
桂麻各半汤类
属性:两方合为一剂,《内经》谓之“复方”。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麻各半汤类
桂枝麻黄各半汤
属性: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 
三度发,脉微者,正虚也;面色反有热色,身痒如虫行皮中,邪未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故 
也,宜此汗之。 
桂枝汤、麻黄汤各取三分之一,合为半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麻各半汤类
桂枝二麻黄一汤
属性:治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风乘汗入,玄府反闭,形如疟状,日再发 
桂枝汤二升,麻黄汤一升,合为三升,分再服。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麻各半汤类
桂枝二越脾一汤
属性: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桂枝汤二分,越脾汤一分,合二升,温服一升。 
桂枝麻黄汤各半,助正驱邪小发汗。太阳如疟脉虽微,热多无汗仍须散。(太阳如疟脉 
微,为阴阳俱虚,汗、吐、下皆在所禁。然热多寒少,面有热色,身无汗,肤痒如虫行皮中, 
以邪气怫郁在表,欲自出不得,虽脉微不可发汗,而热多无汗,又不得不汗,故立此法。助 
正之力,侔于散邪,但取小汗即已,庶无大汗亡阳之虑。)风疟缘何属太阳,因其止作无间 
断。(太阳如疟,一日二三度发,不似少阳之疟一日一发也。因风邪客于皮肤中,欲出不出, 
故止作无定,后人因名之曰“风疟”。)又有桂二麻一汤,主治略同微有判。此因有汗桂枝 
多,发散之功更和缓。(此与各半汤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后,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 
若夫桂枝(二)越脾(一)法,体虚邪亦轻微按。无阳是亡阳分津,脉弱热多义当玩。(此 
无阳与亡阳不同。无阳者,即阳分亡津之谓。盖其人本非壮盛,而邪气亦轻,故身有寒热, 
而脉微弱,若发其汗,必致有叉手冒心、脐下悸之变,故用桂枝汤四分之二以行阳,越脾汤 
四分之一以行阴。行阴者,发越脾气而行胃中之津,俾阳和津生而脉复,令得似汗而解。盖 
凡暴病发热,脉虽弱而治从外感;久病脉弱,热虽盛而治从内伤,此其要也。尤在泾《伤寒 
贯 
与麻黄合剂,则能尽麻黄之力,而并去其悍;与石膏同用,则能资石膏之益,而不挠乎权。 
是虽麻、石并行,而实以桂枝为主,盖非滋养营卫,则无以为发汗散邪之地耳。凡正气不足 
,邪气亦微,而仍须得汗而解者,宜于此三方取则焉。后人不能尽桂枝之用,而求之人参、 
归、地之属,立意则同,而用药悬殊矣。”) 

退思集类方歌注桂麻各半汤类
桂枝去芍药加麻附细辛汤
属性:治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 
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水七升,煮麻黄去沫,纳诸药,煮二升,分温三服, 
当汗 
桂枝麻附细辛汤,去芍原来是复方。心下如盘坚大者,水寒结聚此能攘。又方枳术为汤 
饮,(枳术汤亦治此证,歌诀另编。)法别阴阳义益彰。(喻嘉言谓“心下”即胃之上也。胃 
中阳气不布,心下乃为水饮之阴占据,虽总一阳气之权不伸所致,然有阴阳二候。阳气虚而 
阴气乘之,结于心下,必用桂枝汤去芍药之酸寒,而加麻黄、附子、细辛,共散胸中之水寒。 
以少阴主内,水寒上入,即从少阴温经散寒之法而施治也。所以方下云“当汗出如虫行皮中 
则愈”,可见胃中之阳不布,即胸中之阳亦虚,胸中阳虚,并卫外之阳亦不固,故其汗出时 
如虫行皮中,尚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