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89年4月的一天, 李扈生'U38'、酆炳林、胡立生、张通、李瑞等几位留苏学长在欧美同学会聚会。大家谈论的主题是如何建立一个属于留苏学子自己的组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关于同学会的构想逐渐成型了。
酆炳林告诉我,李扈生当时已经查出患有严重的肝病,可他还是主动承揽了外联工作。筹备期间的奔波劳顿进一步吞噬了他的健康。留苏分会成立后不久,他就因病故去了。
听着酆老的讲述,我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身体瘦弱的李扈生穿着一件白衬衣,迎着初春的寒风,骑着一辆自行车穿行在北京大大小小的街道上,扣响中央领导的房门,往返奔波于中央统战部、民政局、欧美同学会等众多管理机构之间,盖下林林总总的公章。
一切进展非常顺利。4月24日,李扈生、酆炳林、张通等再次聚首。这次会议,是留苏分会成立前的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筹备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大家一致同意推举我国第一位留苏技术科学博士高景德'U39'先生作为第一任会长。高景德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1989年5月14日,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举行了庄重的成立仪式。会上通过了留苏分会的章程和组织机构。除会长高景德外,大会还选举了副会长十人。大会选举李扈生为首任秘书长。
从此,饱经沧桑的留苏学子们,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1994年开始,几乎每年春节留苏分会都会组织留苏毕业生联欢会,至今已经延续了十几年。
我作为一名青年学子,多次作为义务工作者参加了春节联欢会的接待活动。
联欢会在九点开始,可是八点刚过,学长们便携带着家眷子女,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他们有的腿脚不便,在家人的搀扶下步履艰难地登上礼堂的台阶;有的在门口踯躅张望,等待老同学的到来。大厅里,这些年过花甲的老人远远地高声打着招呼,疾步奔向对方,紧紧地握手、拥抱,关切地询问彼此的近况。从他们眼中流露出的浓得化不开的亲情、友情,每每令我感动不已。
第十三章 百川入海(2)
对于这些年事已高、平日深居简出的老人们来说,平日里很难有与同学相聚的机会。看到这么多熟识和挂念的老同学们都还在健康地走动、愉快地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内心莫大的慰藉和鼓舞。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会,成为老留学生们的心理寄托。
联欢会上,既有老中青学长自己排演的节目,也有曾经留学苏联或独联体国家的艺术家的精湛演出。其中一个保留节目,便是欧美同学会合唱团的表演。
欧美同学会合唱团成立于1994年9月。在总数六七十名的成员中,除部分曾留学西欧、留学美国的学长外,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于留苏分会。合唱团团员的平均年龄已经有七十岁了,可是这丝毫不能减弱大家的热情。每个星期六的上午,团员们风雨无阻、雷打不动,都会准时参加排练。这个日程历经十余个严冬酷暑从未间断。合唱团在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教授的精心指导下,排练了近百首各具特色的中外名歌。
合唱团创始成员之一的籍传茂,向我描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合唱团的成员们,有的曾留学美国、有的曾留学西欧;演出曲目也五花八门,从中国民族歌曲,到欧美各国的名曲。不知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还是别的原因,当排练西方一些具有宗教色彩歌曲的时候,指挥总是抱怨大家找不到那种虔诚的感觉。可是排练苏联老歌的时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所有的人都变得精神振奋,那种激情完全是发自内心深处,根本不需要指挥的启发。那是一种几十年来一直埋在心底、根深蒂固的情感,那是年轻时代热血沸腾的记忆。”
合唱团成了欧美同学会的“金字招牌”,多次在国家重大庆典活动中演出,获得了无数荣誉。1999年,这群意气风发的鹤发老者,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作为留苏分会的执行机构,在秘书处义务工作的老同志们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劳动。
当有学长反映国内无法获得完整的苏联经典老歌唱片时,汪熊麟'U40'秘书长在网络上搜索了大量苏联歌曲网站,从上面下载了七八百首苏联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歌曲和相应歌词。经过挑选、鉴定、归类,最后刻录了一张包含七百余苏联经典首歌曲的MP3光盘,免费提供给学长们。
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并发表“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著名讲话四十周年,1997年,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组织当年的留苏学子编撰了回忆录《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忆留苏岁月》。为庆祝欧美同学会成立九十周年,欧美同学会留苏分会又编写了续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难忘的峥嵘岁月》。
在这厚厚的两本书中,数百位老学长们用饱含浓情的笔触,追忆那些令他们铭记终生的美好时光,怀念那些曾给予他们感动和帮助的师长、同学、朋友。一篇篇朴实、深情的文字,如同一颗颗水滴,折射出青春岁月和奋斗历程中的各色光芒。
为了重温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对留学生一贯的关怀与期望,弘扬新中国留学生“学习、奋斗、团结、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祖国五十华诞之际,留苏分会编辑的《学子之路》大型画册问世了。经过两年多的筹备,编委会从全国各地的留苏学长手中征集照片两千七百余张。经过编辑人员的精心挑选,最终入选八百一十三张。这部图集分为“期望篇”、“学习篇”、“友谊篇”和“报国篇”等四个部分,并收录了曾在四百三十六所苏联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实习工厂学习和工作过的一万一千余名留学人员名单。
2006年11月18日,《学子之路——留苏同学图片实物展览》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展览,通过大量珍贵的学习、生活物品,以及书籍、影音等文献资料,直观地再现了五六十年代留苏学子令人热血沸腾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在各行各业取得的杰出成就。
在留苏分会的积极努力下,1995年,我国正式成为苏联高校毕业生联合会(INGORVUZ)的成员之一。与苏联高校毕业生联合会的合作,不仅开启了我国与独联体国家的高等教育民间交流的新渠道,也为引进前苏联专家和技术做出了贡献。
第十三章 百川入海(3)
2006年6月,会长朱训率领欧美同学会代表团访问了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我有幸作为代表团成员跟随出访。所到之处,除了拜会当地的民间友好机构外,代表团一项重要的日程就是和当地的青年留学生座谈。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前往原苏联各共和国留学的机制发生很大的变化,自费留学成为主流。年轻一代的留学生们承受着学习和生活上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对学成回国的前途感到困惑不清。
朱训会长和老一辈学长们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同学们揭示了青年留学人员的成材道路,以及年轻人应当承担的历史责任。他们语重心长地指出,尽管老学长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当初所有人都是在最基础的岗位上,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不能浮躁虚荣,要踏踏实实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欧美同学会具有广大而深远的社会资源,无疑是广大同学在国内和国际开展事业的巨大平台。
2006年11月11日,留苏分会中最年轻的组织——白俄罗斯校友会成立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派遣到苏联的留学生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乌克兰等地的高校,在白俄罗斯的则非常少。在留苏分会领导的亲切关怀下,部分于二十一世纪初毕业于白俄罗斯高校的回国留学人员终于组建了白俄罗斯校友会。
和其他已经存在的校友会相比,它太弱小了,目前登记成员还不到三十人;它太年轻了,会员的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五岁;它太稚嫩了,成员还都是初涉世事、寻找定位的年轻人。
然而,它像一棵古树上萌发的新枝,尽管看上去还娇嫩、弱小,却承载着事业传承、精神永续的无限希望。
情感的纽带
毕业回国后的三十多年里,留苏学子们在繁重的工作与家庭负担中奔忙,几乎无暇顾及同窗之谊。
于百川'U41':
“我们这些人在退休之前,大家都在没白天没黑夜地忙工作,彼此之间几乎顾不上有什么联系。有时候,老同学住处相距也就隔着一条街,可是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下落。”
九十年代初,大部分学长从工作第一线退了下来。同窗之情的感情纽带再次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在留苏分会的穿针引线下,各个原苏联高校毕业生的校友会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
在所有六十八个校友会中,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校友会称得上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1989年,在籍传茂等三人的倡议下,一部分列宁格勒矿业学院的毕业生们开始定期聚会活动,形成了校友会的雏形。1995年,校友会正式成立,大家推举了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领导成员。会上明确了校友会的宗旨:“加强联络、交流信息、组织联谊、增进友情、为校友服务。”
据现任秘书长于百川介绍,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共有在册中国留学生一百七十八人,其中已有二十七人去世,还有一些人移居海外,平时保持联系的大约一百二十人。校友会编印了同学录,散发到每个同学手中。每年春节,校友们都要举行聚会,共叙亲情。一些住在北京周边地区的校友,从外地开车,有的甚至坐火车赶来。
由于地矿工作性质的缘故,校友会有一半的成员分布在祖国各地。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校友会定期编发的“校友会简讯”,像一条牢固的丝带,将大家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据于百川介绍,“校友会简讯”第一期只有简单的一张纸,到现在已经有六张纸十二页,每期约两万字。包含留苏分会信息、校友来信摘登、开展活动简报;活动基金募集和使用情况、返校旅游见闻、出国探亲感受等栏目。“校友会简讯”每年出版三期,赠送给所有能联系上的校友。
“校友会简讯”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在全国各地的校友们通过它,及时了解到留苏分会和校友会的各项活动。大家踊跃来函,介绍自己的生活情况和养生心得,表达对老同学们的问候。“校友会简讯”在留苏分会、校友会、校友们之间架起了信息的桥梁,成为校友们沟通情况、传递信息、增进友情、互致敬意的精神园地。
第十三章 百川入海(4)
任何组织的运作都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校友会成立之初,便确定了活动基金募集的原则:“自愿交费、数额不限、次数不限,公开监督”。共同基金的交纳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缴费金额从十元到一千元不等,缴费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基金主要用于“校友会简讯”的印刷和派送、同学聚会时的经费补贴、接待外地校友、购买留苏分会刊物送给外地校友等。校友会还自费印刷出版了《无私的奉献、永远的纪念》一书,作为对同窗之谊和地质工作者奋斗历程的永恒纪念。
校友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一次对校友的救助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1996年8月下旬,北京的赵鸿才学长到洛阳出差,意外得知了三十六年未曾见面的同学黄士杰、张树平夫妇的下落。当她提着礼物,兴冲冲地叩开老同学的家门时,眼前的情景简直让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房间里,家徒四壁。丈夫黄士杰身患帕金森氏综合症,说话战战兢兢不能自已,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张树平患心脏病和神经衰弱,一脸病容憔悴不堪。还不到六十岁的两个人,看起来像七八十岁的人一样衰老。
老同学久别重逢,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凄凉的光景。三人执手相看泪眼,未语已先哽咽。
黄士杰、张树平两人毕业后,双双被分配到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繁重的任务,日夜加班,严重摧残了两人的健康;再加上操劳过度,营养不良,到老时纷纷病魔缠身。黄士杰的治疗需要服用特效药,每月的药费在四百元以上,都不能报销。张树平自己患病也要治疗,还有女儿在上大学。而由于退休时间早,两人退休金合起来还不到八百元,连药钱都不够,全家的生活陷入极度困苦之中。
赵鸿才回到北京后,立即联系两位同班同学,马上向洛阳汇去五百元,以解燃眉之急。同时,她向校友会负责学长详谈了黄士杰、张树平夫妇的情况。校友会领导成员马上开会商量应对措施,决定速办两件事:一是向处境艰难的两位学友写慰问信表示关切;二是以校友会的名义汇款五百元。在当期的校友会简讯上,于百川介绍了两位校友的困境,号召大家伸出援助之手。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地校友们纷纷来信或打电话表示关心和同情。上海的马在田院士率先捐款五百元。他在来信中写道:
“了解到洛阳两位同学的近况,心情十分沉重。以前总认为我们这些人还来日方长,殊不知人生旅途的终点已近在咫尺。”
在半年时间里,先后有三十多位校友总共捐款约六千三百元。一笔笔寄托着关爱的汇款,一封封饱含深情的信函,像雪片一样飞向洛阳。不少校友多次捐款,有的校友捐款不留下姓名。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的廖学盛同志,既不是黄、张二人的校友,也不是亲故。当他得知列矿校友会的捐款活动后,也汇去五百元表示支持。
1997年10月的一天,赵鸿才收到黄士杰女儿的来信,得知张树平已于当年四月因心脏病突发去世,黄士杰也因长期患病医治无效于五月去世。信中说道:
“这几年来多次得到各位叔叔阿姨们的关心和经济上的援助,我们全家都非常感动。是你们给了我们向困难抗争的力量和勇气。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向我们伸出了一双双温暖的手,我父母亲的在天之灵会永远记住你们的。父母去世,对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过在众多亲友的帮助和关怀下,我终于度过难关,开始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会鼓起勇气继续生活下去的。再次向列宁格勒矿业学院校友会表示感谢!”
校友们的鼎力相助,固然没有能够挽救同学的生命,但是这份胜似亲人的关怀,再次印证了留苏学子间积淀的“血浓于水”的亲情。61
不是为了利益,不是有所图报,只因为共同的梦想、共同的誓言、共同的命运,只因为我们属于一个共同的光荣群体——留苏学人!
第十三章 百川入海(5)
重逢在春花烂漫时
2007年4月,我得到酆炳林副会长通知,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的历届中国毕业生们将举行一次聚会。
4月14日下午,我赶到北京市翠微路。在中国船舶总公司某部门院内,往日的寂静被沸腾的人声所打破。
六十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聚集在庭院里,欢声笑语在天空中弥漫。在这里,同学们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温暖的夕阳,将最灿烂的余晖播撒在每个人的脸上,勾勒出一张张欣喜的笑容。
事后,我才知道,这是列宁格勒造船学院的中国留学生们,在毕业五十年以后的第一次全体聚会!
在苏联学习造船和海洋军事技术的留学生共七十八人,毕业后大多被分配到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