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七十年代(港版) >

第39章

七十年代(港版)-第39章

小说: 七十年代(港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意, 预备—— 唱!」于是大家跟着唱。唱完这一句, 却怎么也没办法再往下唱, 又都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反复几次,才恍然大悟是把「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这第一句给忘了, 爆发出由衷的哄笑。
      
       革命, 有时候就是一场娱乐。
       
        二
      
       时间一长, 和连里的工友们慢慢开始熟识。一个连队有百十口子人, 除去干部, 大致可以分成老工人, 临时工,合同工和学徒工这几部分。老工人一般是在六十年代从农村来砖厂工作的, 工资往往是四级, 每月七十元; 临时工来自兰州市区,一般女工是二级每月四十三块七, 男工是三级每月四十七; 合同工来自附近的榆中等贫困县, 普遍是三级; 学徒工则是直接从学校分配来的,现在想应该是所谓「新三届」。学徒工的工资虽然不足二级, 但在工厂里相对是娇生惯养的贵族, 因为他们是按国家计划招的固定工,全安排在机修、电工等技术工种。不久, 厂里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排演全本的革命现代京剧《海港》, 这些人几乎全数进了宣传队,再后来又几乎全数进了机关当干部。我那时候的月工资是四十三块七, 我的理想是将来能够挣到七十块。
      
       老工人中兰州本地人很少, 大多数是从全国各地来的, 按照地域形成不同的「族群」。机房的工段长(那时候叫排长) 罗来福是安徽宿县人。据《宿县地区劳动人事志(一九九一年征求意见稿) 》的记载: 由于在黄泛区中受灾最重, 加上淮海战役在宿县打了一场大仗,解放初期当地的社会就业压力很大。一九五○年当地政府先是组织生产自救, 然后又在一九五三年请求兰州等地的大型企业到宿县招收了一千余名工人,安置在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兰炼、兰化等基建施工和建材行业, 随之牵动了近万名宿县人前来依亲就业和依亲供养。大跃进时,宿县劳动局再次组织了数千名移民到兰州及以西地区支边, 之后的大饥荒中有更多的人前来投亲靠友,终于形成了至少有三万名宿县人在兰州(以及河西走廊一线) 定居的局面。我觉得罗师傅是灾荒之年来兰州的可能性比较大, 因为他的儿子小名叫「兰州」,一九七八年我回北京后「兰州」到北京来当兵还来看过我, 那时候他不到二十岁, 应当是一九六○年前后出生的。
      
       我码坯子的师傅姓杨, 甘谷人。现在想起来她当时不过三十出头, 生着一张俏脸, 那眉眼像极了影星周迅,只是没有周迅的精灵古怪。杨师傅两口子都在厂子里上班,爱人是机修车间的老工人。像她们这样两口子都在厂里上班的老工人一般住在家属院。家属院大多是睡炕的,所以她和其他住家属宿舍的女工每天下班时经常捎带着挟一捆破草帘子或者其他可烧的东西回去「填炕」。「填炕」在这里不仅指动作,也指所有的可以填放在炕洞里把炕烧热的物质。冬日的黄昏, 当夜落下帷幕的时候, 小村农舍般的家属院就笼罩在浓浓的烟雾和淡淡的哀愁之中,让人无端生出对「归宿」这两个字的向往。在杨师傅她们的衣服上经常有「填炕」的气味, 至今我都觉得那种气味很亲切。
      
       和我一个宿舍的小谢是兰州人。人们议论说她的丈夫在「一打三反」中因为甚么罪名被抓起来了, 她才出来干这个活。她的衣着很讲究,下班后穿一件墨绿色的毛哔叽上衣和有裤线的裤子, 的确良衬衫的白领子总是竪着,显得与众不同。不知为甚么她的两个孩子都管她叫姐姐而不叫妈妈。每当想到她的时候我都会记起那个五岁的、长着一双圆眼睛、留着娃娃头的小姑娘从远处向她飞奔而来, 大声地叫着「姐姐~~! 」小谢是回族, 她的女儿叫索非亚。
      
       喜儿就是那个坐在切坯台后面的姑娘。「好姑娘啊! 」人们都这样说。她家在兰州城里, 长着瓜子脸, 单眼皮, 眉毛和眼角微微向上挑着,脸庞上总是洋溢着笑意, 「巧笑倩兮, 巧目盼兮」, 活脱就是她的写照。喜儿自幼就有一个耳朵是聋的, 所以和她说话要格外大声,她也会大声地向人问话和答话。喜儿很勤快, 每天她都早早地来到机房, 给机器膏油, 拧钢丝。拧钢丝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两端的环套一定要拧成麻花状, 这样才能有弹性, 不容易断。开工了, 她把长辫子盘在头上, 戴一顶工作帽, 腰肢像鼬鼠般灵活,神气活现地坐在切坯台后的高椅子上, 挡泥条, 踩机关, 挂钢丝, 眼疾手快。拉坯子的小伙子们把砖坯一车车地拉出去, 又赶快拉着空车子回来,坐在架子车的支腿上卷一支烟, 排队等着拉下一车。他们看着喜儿协调而优美的动作, 有时候就忘了往前走。
      
       有个叫老未的合同工, 开始每天早早地到机房来帮着喜儿拧钢丝。起初他拧出来的钢丝两端不是麻花状, 而是一根缠绕在另一根上。喜儿看了一眼,笑得一双眼睛成了月牙儿, 用手在老未的背上打了一掌, 叫道: 「错了唦, 不是这样! 」老未其实并不老, 身材很高很健硕, 头发乌黑打鬈,浓眉下一双眼睛的颜色很淡。「色目人」。我第一次看到他时冒出这样的念头。因为喜儿, 工友们都玩笑地管老未叫「大春」。
      
       有一天午饭后喜儿老半天都没有来上工,谁也不知她去了哪里。罗排长气急败坏地自己坐在切坯机后操作。我们码了好几车坯子时喜儿从坡底下走上来了。她走到我的坯架子旁,我看到她的脸色格外红润, 眼睛格外明亮, 她对我说: 「我们, 那样, 真好啊。」我至今都不知道她说的「那样」是哪样。不久后的一天,晚上我们在饭堂学习的时候, 民兵连长带人把老未从喜儿住的宿舍里绑了出来, 说是当时两个人都只穿着内衣。再后来喜儿不来上班了, 听说嫁了人,而老未从机房被发配到了窰上。


        三
      
       我进厂不久就被抽出来在车间脱产搞宣传。我的第一个作品是按照连长的要求在连队的大门上挂上「工业学大庆」的标语。大门是用盘条焊的高大的拱门,我找了几个废弃的汽油桶盖子, 用黄油漆涂成黄色, 再用红油漆写上工业学大庆,下夜班的窰上师傅们帮着我把它们固定在大门上。那时候我已经读过很多书, 思考过许多问题了。比如我知道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说法,像砖厂这样的生产方式应该叫「工场」而不是「工厂」; 我还想到过大庆模式在工业系统并不放之四海而皆准。但是这类思考在这里找不到受众,而写大标语要比码坯子轻松许多。除了写标语我还用了很多油漆刷红了一排房子的整整一面山墙,在上面画了两组很英武的工人。我的绘画作品至今想起来都让我无地自容。厂里过一段时间就会开一次大批判会, 连里就让我写大批判稿,批判并不认识的其他车间的某个人。发言一般是连队的领导照我的稿子到会场念, 他们经常会念错字, 好在没有人仔细听。
      
       终于有一天我的好日子结束了。
      
       那天连长到厂里去开了会, 回来后就召集了一些人关着门嘀嘀咕咕, 再后来我看到脱产的学徒工、车间团支部书记小房关着门在写大字报,他把自己的宿舍腾空, 那些大字报后来就集中张贴悬挂在他的宿舍里, 密密麻麻,铺天盖地。也真是很难为他写了那么多毛笔字。那间宿舍就在我的隔壁。他们先是组织工友们去看,后来连里的政工干事出面把我也叫过去看。大字报的内容很耸人听闻, 严正追究我和某个组织的关联, 但我反倒坦然了。因为参加一个组织恐怕是要填表的,而我从来没听说过那个组织, 更没填过任何加入甚么组织的表。现在回想起来, 应该是北京的清查「五一六」波及到我。因为北京不断来人到厂里找我外调,有调查清华大学徐一飞的, 有调查三十五中郝仁的, 还有调查学部冯宝岁的。厂里对出了我这么个重要人物受宠若惊, 也对这些外调应接不暇,索性让我停职写材料, 在宿舍里关门闭窗地写, 不能随便出门,也不能随便会客。好在并没有熟人到那地方去找我。也许是因为文革时我年龄还比较小对许多事情没有更多的理解,所以记忆中的片断往往不干政治底事。对徐一飞, 我挖空心思也没想起甚么有揭发价值的线索。郝仁倒是让我想起一条, 因为我听说过他想当电影演员,于是心一横揭发了。在那个年代, 想当电影演员不能说不是罪过, 横陈在我们这些人面前的大路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他这是在对抗上山下乡运动。
      
       冯宝岁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她是我母亲解放前在贝满读中学时的闺中密友, 后来又在北大先修班成为我父母共同的同学,再后来一起去了解放区。文革时她是学部资料室的俄文翻译。我的父母工作都不在北京, 宝岁阿姨就成了我的「在京监护人」, 这在我档案中是有记载的,如同血缘关系一样不可否认。文革开始, 宝岁阿姨收留我住在她家, 她是长辈更是我推心置腹的朋友。我和她的女儿刘钢刘阳亲如姐妹,对她和刘山叔叔的感情不逊于对我的父母。一九六八年十月, 她被学部的另一派羁押, 十一月中旬被毒打致死。刘钢对我说,那天妈妈去学部上班就没再回来。知情人说那些人要她脱掉毛裤, 然后带到法学所, 一共有十四个人参加了对她的殴打, 她的一条腿当即被打断,她扶着墙站起来举着毛主席语录对那些人说「要文斗, 不要武斗」。而在这之后, 他们把一块木板压在她胸口, 几个人站上去踩,致使她心脏破裂而死。写到这里我的心又痛如刀割。宝岁阿姨当时的「罪名」是「五一六」, 而且是「五一六」的组织者之一。因为刘山叔叔在外交部工作,她家又住在外交部宿舍, 所以在清查「五一六」运动中有大批外交部的干部受到她的牵连,据说符浩大使的夫人焦玲就曾经交代说冯宝岁发展她参加了「五一六」, 还填了表。我对专案组坦然承认与宝岁阿姨的关系,但是再怎么施压我也无法提供他们需要的那些子虚乌有的证言。这是我的底线。
      
       坊间一直流传说冯宝岁有兄弟姐妹六人, 分别以中、华、民、国、万、岁命名, 其父是华北地区有名的大商人, 在《毛泽东选集》的注释里都有记录,说这些是她挨整(一说是自杀) 的缘由。去年我在《随笔》中读到邵燕祥老师的一篇文章也如是说, 尚未能找到机会向他澄清。冯家其实只有四个女儿,分别为冯宝中、冯宝国、冯宝万和冯宝岁, 四姐妹都参加过学生运动。宝中是浦安修的同学, 后来嫁给中华民国驻瑞士使馆的二秘张树柏,随夫出国。新中国成立后, 张树柏卸任移居香港, 供职于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任总编辑的读者文摘(远东) 出版公司,曾和赵元任的女儿同事。事情的发展总是很有些戏剧性的, 张树柏离开瑞士后, 新中国的接收大员住进了伯尔尼的这所官邸。几年之后,派驻这里的一位新中国外交官喜获麟儿, 这孩子便是后来的诗人杨炼。杨炼自幼生长在那里,直到将要读书才离开那所官邸。宝国在日本占领北平时期读中学, 因为总与日本学生发生冲突而被学校开除, 后去上海读了美国人办的圣约翰,毕业后去美国。宝万参加革命后改名为江长风, 取「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 文革开始时是北京五十六中的校长。冯家外公叫庞敦敏,庞敦敏的夫人是庞冯织文, 但庞冯织文不是四姐妹的生母。宝岁在参加革命后曾经给自己起过一个没叫起来的名字「庞大」,当有对生父的追思之意。庞敦敏是苏州人, 细菌病理学家, 曾任日据时期的北京大学农学院院长,着有《病原细菌学》等书。庞敦敏是语言学家赵元任的姨表兄, 通音律长文史爱收藏,与俞平伯、汪逢春、朱家溍、俞振飞以及收藏大家王世襄均有过从。我小时候在宝岁阿姨家里见到过许多有「敦敏」题款的精美摺扇, 后来不知都流散到何处了。
      
       宝岁阿姨罹难后, 刘钢去山西插队, 刘山叔叔带着年纪尚幼的刘阳也去了外地。我一九六九年冬天回京去她家时已是人去楼空。次年,刘山叔叔作为长沙铁道学院的招生负责人来兰州, 找到我和妈妈。那晚我们三人坐在昏黄的灯下说起宝岁阿姨的惨死,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宝岁阿姨的死因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她为人正直热情, 秉性单纯善良, 除了文革中的「站队」,绝无与任何人为敌之可能。我曾经读到当年学部几派组织负责人的回忆文章, 竟然没有人提到她, 那十四个有名有姓的打人者没有受到任何追究,文革后为宝岁阿姨平反的官方悼词中也没有一个字提及此事。只是在关于「五一六」的资料中有这样一条线索:周恩来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过「冯宝岁是坏人」。也许在那个年代, 这样一句话就足以置人于死地? 卿本无辜, 年仅四十岁就死于非命且尸骨无存,这在当日之中国或许并不足道, 但在至亲至爱的人们心中却留下了永远的伤痛。
      
       「五一六」一查经年。何时不查了我已经记不清, 从记录我被批斗时群众发言的笔记本上看, 至少延续到一九七二年的三月。但开始是为甚么查,然后查着查着查得好好的为甚么又不查了, 我始终没闹明白。直到这两年才听广西的钱文俊说「五一六」其实是莫须有的,当时老周想借这个名堂找出点子鸟人来为文革的损失承担责任, 捎带着把造反派作为一股持不同政见的社会力量加以摧毁。然而不等查完,主持追查的陈伯达就被整肃, 随后又有林彪出逃。既然有他们顶雷, 清查的事也就不了了之。钱兄也当过「五一六」, 而且是大号的, 韦国清云:钱文俊要不是「五一六」, 广西就没有「五一六」了。
       
        四
      
       如今我搜尽脑海里的词语, 怎么也描述不出当年在砖厂时的色彩, 那种贫穷, 那种灰暗, 那种在黄土蓝天下的压抑和挣扎。
      
       我当年的宿舍在河岸, 是坐南朝北的一排房子中最东头的一间。宿舍的南窗对着黄河, 河对岸是兰炼兰化的几个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冒着熊熊的火熖, 灿烂辉煌, 有如一幅壮美的油画。黄河在火光的辉映下缓缓地流淌, 不舍昼夜。在我宿舍的门前有一棵沙枣树,那棵沙枣树常常无端地闯入我的梦中, 让我魂牵梦绕。沙枣是在四、五月开花, 花朵小小的, 鹅黄色, 点缀在银灰色的叶子里。最难忘是沙枣花的香,那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沁人肺腑的、让人神闲气定的香气。
      
       停职写检查的日子结束以后, 我又回到生产岗位,只是不再码坯子, 而是去了全是男工的装窰班。那里除了我还有一个右派,一个历史反革命和另外一些坏人。在我之前有过一个叫任之良的山西老头在那里受苦, 任之良是美籍科学家任之恭的二哥,一九七二年任之恭率中美关系解冻后的第一个美籍华人科学家代表团访问中国, 提出要见二哥, 这才从省里市里到厂里一通忙活, 把任老头解放了。
      
       我在装窰班里和男工们一起拉车, 一起搬砖坯, 甚至码窰, 那是空前绝后从来没有女工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