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四凶-特工王戴笠的四大杀手-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恭澍摇摇头:“这等于揭露了军统的全部秘密,与参加七十六号无异,请恕
我不能从命。”
李士群了个钉子,晚上对老婆叶吉卿说了。叶吉卿眼珠一转,说:“我有一条
妙计可以摆布陈恭澍,只要你今天晚上能使我快乐,我就说出来。”
“真的?”李士群马上施展浑身解数,拼命用力,弄得叶吉卿快活得大喊大叫。
俩人快活完了,叶吉卿依偎在李士群怀里,说出了她的“妙计”。李士群连称
:“奇妙!”翻转身,又压了上去……
第二天,李士群命人将软禁在南京的王天木提到上海来。
当天晚上,王天木被人押到七十六号。他惊疑不定地坐在优待室里,等着李士
群的接见。
李士群奸笑着进来:“天木兄,好久不见了。”
王天木偷偷打量着李士群的脸色,见他似乎没有恶意,稍微定下心来,说:
“李先生,你费这么大劲,把我找来,有什么事吗?”说完,满怀希冀地看着李士
群,希望他能重新“重用自己”。
“是这样的,为了宣传和平运动,请天木兄把‘蓝衣社’的黑幕写出来,好给
老百姓一个教育。”
王天木有点迟疑:“这……”
李士群阴森森地一笑;“你还犹豫什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在北平时的老
伙伴陈恭澍也已经投诚到我们这边来了。戴笠在上海已经连一兵一卒都没有了。”
说罢,掏出一张《中华日报》,“啪”地放在王天木面前。
王天木捧读《中华日报》,心情极为复杂。他既惊讶于李士群的“辉煌胜利”,
又为陈恭澍的投降而震惊,但他想:戴笠在上海势力的瓦解未始不是一件好事,至
少,自己的生命可以不再受戴笠枪口的威胁。
想到这里,王天木咬了咬牙:既已当了婊子,索性卖个痛快!他讨好地对李士
群说:“我写,我写!”
从此,王天木潜心“写作”,不到一个月,写成了洋洋十五万的《蓝衣社内幕
》,交给了李士群。
李士群唤来了《国民新闻》的总主编胡兰成:“胡先生,请你将这本书润饰一
下。这本书事关和平运动,请一定多下功夫。”
“李先生放心,我一定将它改得妙趣横生,人人爱读,使军统丢尽脸面!”
胡兰成笑着回答。
胡兰成小有文才,是汪伪的大笔杆子。他一生讨过九个老婆,其中第四个老婆
就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女作家张爱玲,第五个老婆是吴四宝的遗孀佘爱珍(吴四宝死
后,胡兰成贪佘爱珍的钱财与风骚,和她结了婚)。抗战胜利后,胡兰成隐姓埋名,
在一所中学任教,逃过了全国人民的惩罚。有一段时间,他生活困顿,全赖张爱玲
接济才勉强度日。但这个汉奸文人,生活虽然难以自立,但风流习性仍旧,到处勾
引女人,害得张爱玲痛不欲生。张爱玲只好每晚吃安眠药助睡。
解放战争后期,胡兰成斩断同张爱玲的情缘,逃到杭州一位中学同学家中。这
位同学已去世,胡兰成又娶了未亡人做第七位老婆。解放后,胡兰成化名在温洲一
所中学教书,在镇反运动过程中,胡兰成预感难逃法网,就鼓动一名旧军官和他一
起出逃澳门。六十年代,胡兰成又逃到日本,在一所大学任教,娶了一位日本女人
做第八位老婆。后写出《我与张爱玲》一书,一时声名大振。七十年代,台湾一所
大学邀其到台湾讲学,胡兰成想留居台湾,被台岛内舆论一阵猛轰,国民党当局勒
令他“出境”,胡兰成方狼狈逃回日本。这是后话。
当下胡兰成下笔迅速,不几天将《蓝衣社内幕》改好,请李士群过目,李士群
满意地点点头。
1942 年初,正当“珍珠港事件”爆发不久,“太平洋战争”已经开始,全世
界打得轰轰烈烈之时,《中华日报》、《国民新闻》、《新中国报》、《平报》等
汪伪报纸大字刊出了特大广告:
“惊人消息!洋洋十五万言的《蓝衣社内幕》一书,现已出版,欲购从速!”
此书很快轰动了汪伪区,行销十几万册。书中将戴笠的出身如何、怎样进的黄
埔、和康泽如何闹矛盾、怎样拍老蒋的马屁、如何成立了“蓝衣社”、作了多少大
案、杀了几许人物……连暗杀史量才、杨杏佛等一古脑儿全抖出来,加上胡兰成的
生花妙笔,使读者看得津津有味。
而这本书的作者署名,既非王天木,亦非胡兰成,而是陈恭澍!这就是叶吉卿
一箭双雕的“妙计”。
当陈恭澍看到自己“写”的这本书时,不由拍桌子大怒,吵嚷要见李士群。
“陈兄有什么事发这么大的火?”李士群永远是一脸奸笑。
陈恭澍强抑怒气:“李兄这么做,太不够意思了!”说着,他指了指那本书。
李土群打个哈哈:“噢,你是为这个发火,但事已至此,书都卖出去了,我也
没有办法。”
“这书是谁写的?”
“你的老伙伴王天木。”
“是他?”陈恭澍觉得大出意外,向李士群道:“那么,请你把他的底稿交给
我,好给我留一个和戴老板见面的余地。”
李士群已经捉弄了陈恭澍,心满意足,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可以!不过,你
得和我们合作。”
陈恭澍无可奈何地长叹一口气:“可以有限度合作……? 此后,由日方出钱,
陈恭澍和日本人合办了一个“东亚政治研究所”,表面上是个学术团体,实际上专
搞国际战略情报。陈恭澍当了“清高”的所长,组织出版了一批书,如《常识周刊
》、《国共交恶记》、《夜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记》、《介绍中美合作所》、
《梅乐斯其人》等。陈恭澍不仅是特工行家、杀手天才,还精通编辑、写一手好文
章,一时吸引了许多读者,名声大振。
王天木写完书后,被李士群放了出来,担任一个处长。
一天,王天木的听差王江渊喜孜孜地跑来告诉王天木:“老爷,我得了个好消
息。”
王天木有些不信:“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
王江渊眉飞色舞:“我刚才碰见了吴开先的交通员孙守良,他说他和吴开先住
在一起,并把吴开先的地址告诉了我。”
王天木真像捡了个天上掉下来的元宝,大喜过望,马上问明地址,跑去报告李
士群。
“吴开先可是大有来头的人。天木兄,你立了大功!”李士群听了大喜,立即
派人去抓吴开先。
吴开先是国民党中央委员、组织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委员,权倾上海,被上海
市民呼为“党皇帝”,上海沦陷后,他一直潜伏着,他有一个老婆,本名吴漱芳,
是他嗣母的女儿,两人结婚后,改名夏漱芳。
李士群派的人不一会儿抓来了吴开先。李士群暂时把他关在优待室。
吴开先十分做作,几次“自杀”,并说:“从抗战以来,没有一个中央委员死
敌的。我既叫开先,就开个先例吧。”
李士群闻讯,劝他,“我们又不要你下水,只是想借你做个与重庆沟通的桥梁
罢了。”
不久,李士群征得日本驻军同意,用飞机将吴开先送到重庆。
吴开先回到重庆,蒋介石很长时间没有见他。
共产党在重庆的《新华日报》揭露了这件事:“中国国民党中央组织部的副部
长,在沦陷地区给敌人俘虏后,居然能坐着敌人的飞机逃回来,敢问国民党同志作
何敢想?”
蒋介石召来吴开先:“你在上海、南京究竟做了何事?”
吴开先把汪精卫、李士群和日本人的意思说了。蒋介石沉思有顷,点了点头。
不久,即升吴开先为中央组织部部长。从此,蒋、日、汪三方以吴开先为桥梁,
开始相互勾结。
王天木因为提供线索有功,李士群派他到晴气庆胤的“特工总部华北工作团”
任了个副团长。在华北“工作”一段时间后,被日本宪乓所排挤,又回到了上海。
上海滩上,军统和七十六号的厮杀到此告一段落。
【1】山城滴血,杀手平步登青云
重庆,一座美丽的山城。
沙坪坝的杜鹃,嘉陵江水的清鸣,几千年历史的沉积,和着人民勤劳耕作的号
子,让人心中充满了无限向往。
可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重庆却蒙上了重重的阴影:
这里有杀人不眨眼的魔王,更有一群凶神恶煞般的杀手。山城魔影幢幢,杀气
腾腾。
1941 年,中国人民英勇地与日寇做着生死搏斗。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存亡为已
任,他们挽狂澜于即倒,救大厦于将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然而以蒋介石
为首的国民党骨子里仍然流着反共反人民的血,他们不断制造国共摩擦,袭击共产
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
国民党“迁都”重庆,把这座美丽的山城搞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国民党的
大毒瘤军统借机扩充,由过去的二千多人,一下子扩充到了5 万余人。
在重庆,没有了嘉陵江清脆的流水声,没有了杜鹃的清啼,却只有反动派作威
作福杀人放火为非作歹的狂笑。
沈醉就是在这时从常德赶赴重庆的。戴笠身边急需人才。象沈醉这般年轻、忠
实、机警的杀手,特工处决无第二人。戴笠调沈醉来重庆,便是要重用他。
军统是1938 年10 月下旬武汉三镇沦陷后西迁重庆的。军统利用原来在重庆
的特务组织,又在观音岩下罗家湾办了一个警察训练所,这里共有一座三层和一座
二层的旧式楼房,另有一片大大小小的平房,军统把这里当作了临时办公处。后来
通过抢夺,又把罗家湾二百多亩的土地全部据为已有,军统的办公处和宿舍都搬至
罗家湾。
戴笠在重庆安营后,便着手整理内部组织机构,借以发展壮大特工队伍。
蒋介石控制军统的原则是只过问局级的人事和编制情况,对局以下的事务全部
交给戴笠自己处理,这样戴笠便能够自由增减机构。这次戴笠将内部科、股逐次升
格为处、科,并新设许多处、室、科、股,大力扩充人员。在特务处发展的各个时
期,戴笠对手下的特工人数均有确切的记录。1932 年4 月1 日前特务人数只有10
个人,到1937 年7 月“七七事变”发生,人数已达3600人。再往后,军统扩充速
度极快,确切人数已无法掌握。据不完全统计,军统在全盛时期的内外勤人数约有
五万人,各种特工约20 万人,通过军统策反掌握的伪军力量约80 万人,戴笠感
到自己的腰杆也直了起来,称他为“特工王”真是名副其实。
军统下设八个处,都颇具规模。一处为军事情报处,由特务处时期的情报科升
格而成,先后设有军事情报科、军运科、策反科、参谋科和国际科,处长先后由大
特务杨继荣、鲍志鸿担任。二处为党政情报处,它的前身是特务处时期的党政科,
下设党政科、侦防科、航检科,中共科和经济科,处长先后由何芝园、王新衡等人
担任。二处的主要任务是对付共产党。三处为行动处,由特务处行动科升格而成。
下设行动科、警稽科和司法科,负责军统的行动工作,处长先后由余锋、徐业道、
阮清源担任。四处为电讯处,下设通讯科、机务科、工务科、考核科、电监科,处
长魏大铭,是著名的电讯专家。五处司法处,下设审讯科和狱管科,处长先后由徐
业道、沈维翰、李希成担任。六处为人事处,负责人事福利,处长由李肖白、龚仙
舫等大特务担任。七处为经理处,负责财会方面工作,处长徐人骥是蒋介石“钦定”
的,他是监视戴笠工作的“二个半人”中的半人。八处为总务处,由军统总务科扩
充而成,下设庶务科、管理科、交通科,并领导汽车大队、电话队、农场、官兵消
费合作社,处长先由戴笠兼任,后来便交给了沈醉。这样,沈醉就成了军统最年轻
的处级大特务。
其他外部机构更是种类繁多,有训练处、警务处、布置处、督察室、特种技术
研究室、总稽核室、策反委员会、惩戒委员会、考核委员会等等。抗战时期,外勤
组织除东北以外,在各省(包括西藏、西康、新疆这些偏远省份)都建立了省站,
有的一省还建数站。这一时期,军统的海外特工机构亦逐渐建成,先后建成美国站、
伦敦站、巴黎站、菲律宾站、新加城站、曼谷站、仰光站、印度站等机构。另外在
德国、意大利、埃及、日本及其它西北欧、东南亚等国均设有特工组或直属通讯员,
其组织几乎遍及全球。“特工王”戴笠呼风唤雨,任意肆虐,加上1942 年与美国
海军部成立的“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戴笠在血雨腥凤之中走向了辉煌。他站在
用尸首堆积而成的顶峰上,指挥着四大杀手径向黎民百姓砍杀而来…… 戴笠坚决地奉行着蒋介石创建军统的初衷:对付共产党,镇压人民,排除异己
分子。虽然此刻正是国共合作时期,蒋介石仍然没有忘记反共,而戴笠则更加忠实
地执行着主子这一一贯的政策。蒋介石搞“曲线救国”,勾结日伪、联合反共,戴
笠亦步亦趋地迫随蒋介石,忠实贯彻这一政策,以后戴笠勾结周佛海便是一例。
重庆城内,特工像苍蝇一般到处乱飞。哪里人多,哪里的特工就多。信件有特
务偷看,私人电话有特务偷听,上街总会有特务盯梢。
十年特工生活,再加上戴笠的着意培养,沈醉已不是当年初到上海的毛头小伙
子了,他早已成为一名老练杀手,而且是个中高手。上海的磨炼,使沈醉名声大振,
连军统大特务们都不敢小瞧这个仅有28 岁的杀手了。
沈醉与戴笠是重庆曾家岩的戴公馆见面的。两人都很兴奋,戴笠道:“你来得
正好,我正需要你在这里工作。”沈醉也道:“能追随先生左右实乃平生荣幸。”
戴笠拍了拍沈醉宽阔的肩膀,笑道:“比起杭州第一面,你可是强壮多了。我
本来想让你挑选一批特务入南京去刺杀汪精卫的,可你人还没派去,敌人已经知道
了,他们的电台多次广播说,沈醉将带人到上海、南京进行暗杀活动,各有关组织
应严加防范搜捕。上海、南京方面认识你的人不少,你要去了,不是去送死吗?!”
听罢戴笠的话,沈醉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先生,我沈醉是不怕死的。
只要能为先生效力,我死而无憾。”
“别发愁没你干的,我已给你安排好了,你去当重庆警察局侦缉大队的大队长
吧。”
从此,沈醉在重庆便呆了下来,长达六年之久,为了报答戴笠的赏识,沈醉全
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尽管警察局侦缉大队只负责社会治安,但精干特务工作的沈醉把人力全都投入
到了情报工作之中。这一举措果然得到了戴笠的赞赏,不久沈醉便被提拔为重庆卫
戍总司处部稽查处副处长兼督察长。
重庆卫戍总司令部稽查处是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在重庆所控制的一个最庞大的公
开特务机关。它的组织遍布重庆十三个县,编制上的人数虽只有五百多人,而每一
外勤人员所用的助手,多的上百人,少的也有二、三十。它的特权超过了卫戍总司
令,军统在重庆的许多活动,大都是通过它执行的。
稽查处的另一个任务便是对中共办事处、八路军办事处、《新华日报》社进行
监视,宋庆龄、史良、沈均儒等进步人士也在监视之列。
沈醉干活是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