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

第55章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第55章

小说: 579-医学纲目 中医系列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气攻刺,及气虚恶寒潮热证至妙。 
〔《大》〕治产后中风,心忪悸,志气不定恍惚,语言错乱。 
人参(六分) 羚羊角(屑) 麦门冬 茯神(各八分) 茯苓 白藓皮 甘草(各四两) 石膏(贰分) 
淡竹沥(两大合) 
上 咀,用水贰升,煎至七合,下竹沥,分三服。 

卷之十三·肝胆部惊悸怔忡
心动
属性:,因痰动也。心 动者,谓不怕惊而心自动也。惊恐亦曰心中 恐,谓怕惊而心亦动也。 
其 自动之病,属贰经。一属心主手厥阴病。经云∶心主手厥阴之脉是动,则病心中 大动,面赤目 
黄,喜笑不休,视盛虚热寒,陷下取之,是刺灸之法也。又曰∶太阳司天,寒淫所胜,病心 大动,胸胁胃 
脘不安,治以甘热。是运气之寒伤心主也。其贰属少阳病。经云∶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噫,其传为心掣是也。 
(掣,尺制反,曳也。) 

卷之十三·肝胆部

属性:怒在阴阳,为阴闭遏其阳,而阳不得伸也。经云∶阴出之阳则怒。又云∶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冤善 
怒。东垣云∶多怒者,风热陷下于地是也。怒在脏腑所属经,在脏为肝,在志为怒。又云∶肝藏血,血有余则 
怒。又云∶胆为怒是也。 
〔丹〕x治怒方x 
香附末(六两) 甘草末(一两) 
上和匀,白汤调服五钱。 
运气 怒皆属木太过。经云∶木太过曰发生。发生之纪,其病怒。又云∶岁木太过,风气流行,甚则善怒。 
又云∶岁土不及,风反大行,民病善怒是也。怒在禁忌,多生厥逆。经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 
上,使人薄厥。又云∶暴怒伤阳。又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餐泄是也。 

卷之十三·肝胆部
善太息
属性:运气 善太息皆属燥邪伤胆。经云∶阳明在泉,燥淫所胜,病善太息。又云∶阳明之胜,太息呕苦。又云∶ 
少阴司天,地乃燥,凄怆数至,胁痛善太息是也。 
《内经》灸刺善太息,皆取心胆贰经。经云∶黄帝曰∶人之太息者,何气使然?岐伯曰∶思忧则心系急,心 
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出之,补手少阴心主、足少阳留之也。又曰∶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 
汁,视足少阳脉之陷下者灸之。又云∶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视盛虚实寒热,陷下取之是也。 
〔《甲》〕色苍苍然,太息如将死状,振寒,溲白便难,中封主之。脾虚,令人病寒不乐,好太息,商丘 
主之。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呕,呕已乃衰,即取公孙及井 。实则肠中切痛厥,头面肿 
起,烦心,狂饮多不嗜卧;虚则腹胀,肠中气大满,热痛,不嗜食,霍乱,公孙主之。 

卷之十三·肝胆部
目疾门
属性:经云∶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合传而精明,此则眼具阴阳也。(全文见视歧乱见。)又曰∶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 
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气血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此则眼具五脏六腑也。(全文 
见视歧乱见。)后世以内外皆属心,上下两睑属脾,白眼属肺,黑眼属肝,瞳子属肾,谓之五轮,盖本诸此也。又有 
八廓之说,无义无据,今不得删入焉。 
脏腑主目有贰∶一曰肝。经云∶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又云∶入卧血归于肝,肝受 
血而能视。又云∶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也。贰曰心。经云∶心合脉,诸脉者,皆属于目是也。至东 
垣又推之而及于脾,如下文所云。 
〔东垣〕五脏生成篇云∶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针经·九卷》大惑论云∶心事烦冗,饮食失 
节,劳役过度,故脾胃虚弱,心火太盛,则百脉沸腾,血脉逆行,邪害孔窍,天明则日月不明也。夫五脏六腑 
之精气,皆禀受于脾土,而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气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 
能归明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神,宜静而安,相火代行其令,相火者胞络也,主百脉皆荣于目。既劳役 
运动,势乃妄行。及因邪气所并,而损其血脉,故诸病生焉。凡医者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不 
明正理也。 
阳主散,阳虚则眼楞急,而为倒睫拳毛。阴主敛,阴虚不敛,则瞳子散大,而为目昏眼花。 
〔《灵》〕目 外决于面者为锐 ,在内近鼻者为内 ,上为外 ,下为内 。(癫狂篇)诊目痛,赤脉从上下 
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太阳病宜温之散之,阳明病宜下之寒之,少阳病宜和之也。 
(论疾诊尺篇) 
〔《保》〕论云∶眼之为病,在腑则为表,当除风散热。在脏则为里,当养血安神。暴发者,为表而易疗。 
久病者,为里而难治。除风散热者,泻青丸主之。养血安神者,定志丸主之。妇人,熟地黄丸主之。或有肥体 
气盛,风热上行,目昏涩,槐子散主之。此由胸中浊气上行也,重则为痰厥,亦能损目,常使胸中气清,自无 
此病也。又有因目疾服凉药多则损气者,久之眼渐昏弱,乍明乍暗,不能视物,此则失血之验也。熟干地黄丸、 
消气定志丸,相须而养之。或有视物不明,见黑花者,此之谓肾气弱也,宜补肾水,驻景丸是也。或有暴失明 
者,谓眼居诸阳交之会也,而阴反闭之,此风邪内满,当有不测之病也。 

卷之十三·肝胆部目疾门
目赤肿痛
属性:目疼有贰∶一谓目 白眼痛,一谓目珠黑眼疼。盖目 白眼疼属阳,故昼则疼甚,点苦寒药则效,经所谓 
白眼赤脉法于阳故也。目珠黑眼疼属阴,故夜则疼甚,点苦寒则反剧,经所谓瞳子黑眼法于阴故也。 
〔《简》〕x补肝散x 治肝虚目睛疼,冷泪不止,筋脉痛,及羞明怕日。 
夏枯草五钱,香附子一两,共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无时候服。 
上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疼甚者,神效。或用苦寒眼药点上,反疼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者,连目 
本,目本又名目系,属厥阴之经也。夜甚,及用苦寒点之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丹溪云∶夏枯草有补养 
厥阴血脉之功,其草三四月开花,遇夏至阴生则枯,盖禀纯阳之气也,故治厥阴目疼如神者,以阳治阴也。 
予周师目珠疼,及连眉棱骨痛,并头半边肿痛,遇夜则作,用黄连膏子点上,则反大疼,诸药不效。灸厥阴、 
少阳则疼随止,半月又发。又灸又止者月余,遂以夏枯草贰两,香附贰两,甘草四钱,同为细末,每服一钱 
五分,用茶清调服下咽,则疼减大半,至四五日良愈。又一男子,年六十岁,亦目珠连眉棱骨疼,夜甚,用 
苦寒剂点亦甚,与前证皆同,但有白翳贰点,在黑目及外 为翳,药皆不效,亦以此药间东垣选奇汤,又加 
四物黄连煎服,并灸厥阴、少阳而安。 
〔《本》〕治睛疼难忍者。 
川归 防风 细辛 薄荷(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贰钱,麦门冬熟水调下,食后、日午、夜卧。各一服。 
〔《保》〕x止痛散x 治两额角痛,目睛痛,时见黑花,及目赤肿痛,脉弦,作内障也,得之于饥饱劳役。 
柴胡(一两半) 甘草(炙,七钱半) 栝蒌根(贰两) 当归 黄芩(四两,一半酒,一半炒) 生地黄(一两) 
上为粗末,每三钱,水一盏半,姜三片,枣一枚,临卧热服。小便不利,加茯苓、泽泻各五钱。 
治太阳经 卫虚血实,目肿赤,睑重,头中湿淫,肤翳睛痛。肝风盛,眼黑肾虚。 
x桔梗丸x 
桔梗(一斤) 牵牛(头末,贰两) 
上细末,每服四五十丸,至一百丸,食前温水下,日贰次。 
〔《衍》〕暴赤眼无疮者,以古铜钱刮净姜上,取汁于钱唇,点目,热泪出,随点随愈。但小儿甚惧。不 
须疑,已试良验。(有疮者不可用,又以此治痒,验。) 
〔张仲文〕治眼暴赤肿痛不得开,又泪出。削附子赤皮末如蚕屎,着 中,以瘥为度。 
〔《本》〕治丈夫、女人、室女、小儿诸般赤眼,x针头丸x。 
川乌尖(七枚,怀干) 白僵蚕(七枚,去嘴,怀干) 硼砂(十文) 
上为末,用猪胆取汁调药,不令稀,用成软块摊在碗内,荆芥、艾各一两,皂角小者一茎,烧,将药碗覆 
熏之,常将药膏搅匀转,又摊又熏,以皂角、荆芥、艾尽为度,再搜成块,用油纸裹,入地中出火毒,冬两 
日夜,夏一夜,春秋一日夜,取出,丸如针头大,每一丸,点眼中,妙。 
〔丹〕治目中百病,乳汁煎黄连点之。 
〔《衍》〕人乳汁,治目中功多,何也?人心主血,肝藏血,肝受血则能视,盖水入于经,其血乃成。又曰∶ 
上则为乳汁,下则为月水,故知乳汁即血也,用以点目,岂不相宜者哉。 
治眼痛。小黄和皮,一名小柏子,以粗布揩去粗皮,刮取柔细黄屑,以手急捏成团,如鸡子大,以苎丝缚 
之,次以萝卜叶包之,又用苎丝缚之,置灰火内煨,去外贰三层有灰者,急用纱绞出黄汁,收之。点眼甚妙。 
一方用乳汁拌小黄柏皮,同煨点之,又胜。 
〔世〕《传信方》眼风泪痒,或生翳,或赤 ,一切皆主之。宣州黄连捣为细末,蕤核仁去皮碾为膏,缘 
此性稍湿,末不得故耳。与黄连等分相合,取不蛀干枣三枚,割头少许,留之,去核,以贰物填于中,却取割 
下枣头,根据前合定,以少绵裹之,惟薄绵为佳,以水半碗,于银器中,文武火煎,取一鸡子壳,以绵滤,待冷 
点眼,万万不失,前后试验数十人,皆应。 
〔《保》〕x点眼药x 除昏退翳,截赤定痛。 
当归(贰钱) 黄连(贰钱) 防风(一钱五分) 细辛(五分) 甘草(一钱) 
上锉如麻豆大,水一大碗,文武火煎,滴水中不散为度,入熟蜜少许,点眼。 
〔丹〕暴赤眼痛。枸杞汁点妙。(《手集》)目卒痛。荆芥烧汁,点之。(《肘后》) 
〔《保》〕x救苦丸x 治眼暴赤,发嗔痛甚者。 
黄连(一两) 川归(贰钱) 甘草(一钱) 
上锉细,水半碗,浸一宿,以火熬约至一半,绵绞去渣,令净,再熬作稠膏,摊在碗上,倒合,以物盖之, 
用熟艾一大块如弹子大,底下燃之。熏膏子,令艾尽为度,下下项药。 
朱砂(一钱,飞) 脑子(五分) 乳香 没药(研。各等分) 
上研入膏,和丸,如米大。每用贰丸,点眼两角,仰面卧,药化方起。 
〔世〕x点药方x。 
黄连五钱,去须槌碎,用水三碗浸,夏月三日,冬五日。以古文钱百贰十个同煎,取汁半碗。又将渣再煎, 
凡三次,取绵滤过,以瓷器熬成膏子,如砂糖样。却将炉甘石、黄连、芽茶小便 过者入麝香少许,同研细, 
入前膏子再熬,可丸为度,如桐子大,化点。一方不用炉甘石,只将膏子入麝少许点,尤妙。一方阴阳寒热通用, 
以生姜、自燃汁重绵滤过证,姜泥晒干。却用黄连膏入蜜少许,以姜泥为丸饼,如钱浓,或水化,或干点,神效。 
姜汁点法,见前黑睛痛条,治目痛恶寒脉浮者效。治目 白眼痛诸法,并见后表里寒热虚实等条。 
〔东垣〕选奇汤 防风饮子 治眉骨痛不可忍。(方见眉痛门。) 
x芎辛汤x 治两目昼夜隐涩难开,羞明畏日,目赤,视物昏暗。 
芎 蔓荆子(各五分) 细辛(贰钱) 防风(一钱五分) 甘草 白芷(各一钱) 
上作一服,水一大盏八分,煎至一盏,去渣,稍热卧服之,极佳。 
x明目细辛汤x 治两目发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风寒,怕火,眼睫成细眵糊多,隐涩难开,眉攒痛闷,鼻涕唾极 
多如稠脓,大便微硬,喜食冷物。 
麻黄 羌活(各三钱) 本(一钱) 川芎(五分) 细辛(少许) 白茯苓(一钱) 蔓荆子(六分) 
荆芥穗(一钱贰分) 当归梢(一钱) 川椒(八粒) 生地黄(六分) 桃仁(贰十枚) 红花(少许) 防风(贰钱) 
上并锉,如麻豆大。分作四服,每服水贰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食后。忌酒湿面及风寒处行走。 
〔《本》〕治肝肾风毒瓦斯上冲眼痛,x菊花散x。 
甘菊花 牛蒡子(炒,各八两) 防风(三两) 白蒺藜(去刺,一两) 甘草(一两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贰钱,热水调下,食后临卧。 
凡目赤痛,或大腑秘,或脉实有力者,为有里证,宜微利之,实热条泻青丸、洗肝散之类是也。 
〔海〕目赤暴作云翳,疼痛不可忍,宜x四物龙胆汤x。 
四物(各五钱) 羌活 防风(各三钱) 草龙胆 防己(各贰钱) 
上水煎服。 
〔丹〕丈夫患眼赤肿痛。 
连翘 黄芩 归须 陈皮 苍术(各贰钱) 木通(一钱半) 甘草(炙,一钱) 
分三帖,薄荷叶五片,水贰盏,煎一半,入些好酒,热饮之。 
〔《保》〕x槐子散x 治体肥气盛,风热上行,目昏涩。 
槐子 黄芩 木贼 苍术(各等分) 
上细末,食后茶送下。 
x川芎散x 治风热目眩热肿,及胸中不利。 
川芎 槐子(各一两) 
上为末。气滞下痢,姜汤调。目疾,茶清调。热上攻, 咀一两,煎服。 
〔洁〕治眼赤,暴发肿,x散热饮子x。 
防风 羌活 黄芩 黄连(各一两) 
上切,每半两,水贰盏煎,食后温服。如大腑秘,加大黄一两。如痛甚,加川归、地黄。烦躁不得卧, 
加栀子一两。 
治目暴发赤肿,除风散热,泻青丸。(方见治法门。) 
〔《局》〕x洗肝散x 风毒上攻,暴作赤目,肿痛难开,隐涩多泪。 
薄荷(去梗) 当归 羌活 防风(各去芦) 栀子仁 甘草(炙) 大黄 川芎(各贰两) 
上为末,每服贰钱,食后热水调下。 
〔《本事》〕治目暴亦,涩肿疼痛。 
木贼(半两,去节) 细辛(半两,净洗) 草乌(一分,去尖) 龙胆草(半两,去根) 
上为锉散,每服三大钱,水一大盏,黑豆半合,煎至一贰沸,入砂糖一块,如大弹子大,煎至八分,去渣, 
食后温服。一应诸眼患并用。忌煎爆油面酢酱热物,及不得嗔怒房色等事,则便易获痊矣。 
治肾经虚冷,水候不升,不能上滋肝木,致令眼目昏暗,或痛或痒,须用此药方调治之。 
川芎 荆芥 天麻 萆 川乌(炮) 乌药 羌活 黑牵牛(炮) 川归 金钗石斛(各等分) 
上为末,炼蜜丸,如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嚼下。 
目赤肿足寒者,必用时时温洗其足,并详赤脉处属何经,灸三里、临泣、昆仑等穴,立愈。 
〔海藏〕四物龙胆汤(方见热条。) 
〔《保》〕x地黄汤x 治眼小昏涩,因发而久不能瘥。 
防风 当归 黄芩 黄连 人参 茯神 羌活 地黄(各等分) 
上粗末,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丹〕赤眼痒痛。煎枸杞汁服。(《救急方》) 
〔垣〕x助阳和血补气汤x 治眼发上热壅,白睛红,眵多泪无,疼痛而隐涩难开,此服寒药太过,而真气不能通九窍也,故眼昏花不明,宜助阳和血补气。 
防风(七分) 黄 (一钱) 甘草(炙,五分) 蔓荆子 归身(洗,五分) 白芷(贰分) 升麻 
(七分) 柴胡 
上 咀,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避风,及忌食冷物。 
x碧天丸x 治目疾累服寒凉不愈,两目蒸热有如火熏,赤而不痛,红系血脉,满目贯睛,瞀闷昏暗,羞明畏日,或上下睑赤烂,或不伏风土而内外锐 皆洗破之。 
瓦粉(炒,一两) 铜绿(七分,为末) 枯白矾(贰分,是一钱中五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