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入门-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互作父母及兄弟,云何于此生欲心?
我或往昔杀汝等,汝等或复杀我来;
各作怨仇互相杀,云何于此生欲想?
——《月上女经》《大正藏》第十四册页618下
★男女意惑乱,精血共和合;如虫生臭泥,此中生亦尔。
——《密严经·卷中》《大正藏》第十六册页761下
★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爱欲为本,欲生、欲集、欲因、欲缘而生苦!……佛即说偈言:
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
一切忧苦消灭尽,犹如莲华不著水。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大正藏》第二册页229下-230上
★淫欲臭秽根不净,过后常增业苦深。
譬如广大不净坑,满盛粪坏多臭秽。
亦似冢间□胀尸,淫欲之人亦如是。
复似蝇虫咂疮肿,驴马奔眠粪秽中。
猪狗食啖臭鱼等,耽爱女人亦如是。
——《大乘日子王所问经》《大正藏》第十二册页73下
★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
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
断爱除其欲者,爱之为病,众患之本,以拔爱本,枝叶不滋,于中自拔,永断无余。欲本自灭,更不复生,由爱生欲流,犹如驶河,漂溺生类,亿千万众,丧其命根,不得全济。河竭之后,众生往来,无形伤害,是故说曰,断爱除其欲,竭河无流兆也。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者,爱为形质,欲为枝叶,痴为润津,若彼学人思惟妙观,能断此者,超越苦际,是故说曰,能明此爱本,是谓名苦际也。
——《出曜经·卷二十三》《大正藏》第四册页734上
★《七佛经》云:受持淫戒,有五善神侍卫:
一名‘贞洁’、
二名‘无欲’、
三名‘净洁’、
四名‘无染’、
五名‘荡涤’。
——《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930下
★不淫色者,不犯他妻,所在化生莲花之中。
——《戒德香经》《大正藏》第二册页507下
★因爱则生忧,因爱便有畏。
能离恩爱者,永断无怖畏。
——《撰集百缘经·卷四》《大正藏》第四册页219中
★因爱故生苦,如是应舍爱。
当乐于独处,犹如犀一角。
——《金色王经》《大正藏》第三册页389中
★众生随爱想,以爱想为住,
以不知爱故,则为死方便。
若知所爱者,不于彼生爱,
彼此无所有,他人莫能说。
——《杂阿含经·卷三十八》《大正藏》第二册页282上
★欲能缚世间,调伏欲解脱。
断除爱欲者,说名得涅槃。
——《杂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正藏》第二册页264中
★常行于淫欲,未曾满足时。如渴饮咸水,终不能除渴。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如火焚草木,无有厌足时。爱欲亦如是,终无有满足。
——《大宝积经·卷七十六》《大正藏》第十一册页429中
★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上
★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上
★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中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中
★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中
★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
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
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上
★爱者众病之首,犹如城郭,聚集人民凭地自怙,云何爱众病之首?如佛所说,泥犁受苦,其数无量,皆由爱所造。凡在地狱受诸苦恼,皆由爱病。诸杀生者,亦由爱致。不与取、淫泆、妄语、十不善行,亦复如是。皆由爱心,造斯诸恶。
——《出曜经·卷四》《大正藏》第四册页626中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下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3上
★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2下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四十二章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22中
★淫欲为诸结之本。佛言:宁以利刃割截身体,不与女人共会。刀截虽苦不堕恶趣,淫欲因缘,于无量劫数,受地狱苦。人受五欲,尚不生梵世,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册页317中
★耽醉淫欲者,当悬剑树林。譬如以猛火,烧然彼镬汤。投之以麻麦,随沸而漂没。如是耽欲人,不识于善路。死当堕恶道,煎煮镬汤中。
——《大宝积经·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册页546中
★于五欲中,触为第一,能系人心。如人堕在深泥,难可拯济。以是故诸天方便令菩萨远离淫欲。复次若受余欲,犹不失智慧,淫欲会时,身心慌迷,无所省觉,深著自没。以是故诸天令菩萨离之。
——《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册页317上
★若淫欲者,譬如胶漆,难可得离,所以者何?身受欲乐,淫欲根深,是故出家法中,淫戒在初,又亦为重!
——《大智度论·卷三十五》《大正藏》第二十五册页317中
★宁当依附,千逾缮那量大热铁床,是床极热,遍热猛焰洞然。于彼父母所给妻妾诸女色欲,乃至不以染爱之心,远观其相,何况亲附抱持之者。
——《大宝积经·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册页258中-下
★以七种淫欲名戒不净:
一者、虽断淫欲,而以染心受女人洗浴按摩。
二者、以染心闻女人香,共语戏笑。
三者、以染心目共相视。
四者、虽有障碍,以染心闻女人音声。
五者、先共女人语笑,后虽相离,忆念不舍。
六者、自限尔所时断淫欲,然后当作。
七者、期生天上,受天女乐及后身富乐,是故断淫欲,是名不净。
离此七事,名戒清净。
——《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页110中
★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因爱生,命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众欲为因,爱命为果。
——《圆觉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916中
★《涅槃经》云:众生五识虽非一念,然是有漏,复是邪倒,增长诸漏为一切凡夫,取著于色乃至著识,以著色故则生贪心,生贪心故为色系缚,乃至为识之所系缚,以系缚故则不得免于生老病死,忧悲大苦一切烦恼。又云:若有菩萨自言戒净,虽复不与女人和合,言语嘲调听其音声。然见男子随逐女时,或见女人随逐男时,便生贪著,如是菩萨成就欲法,毁破净戒,污辱梵行,令戒杂秽,不得名为净戒具足。
——《法苑珠林·卷七十一》《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826上-中
★复有众生,虽种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别,情执深重,求出轮回,终不能得。
——《无量寿经》之‘惑尽见佛第四十一品’民国夏莲居老居士之会集本
★ 淫为不净行,迷惑失正道。
精神魂魄驰,伤命而早夭。
受罪顽痴荒,死复堕恶道。
吾用畏是故,弃家乐林薮。
——《八师经》《大正藏》第十四册页965中
★夫淫欲者,譬如盛火,烧于山泽,蔓延滋甚,所伤弥广。人坐淫欲,更相贼害,日月滋长,致堕三途,无有出期。夫乐家者,贪于合会、恩爱、荣乐因缘;生、老、病、死、离别、县官之恼,转相哭恋,伤坏心肝,绝而复苏。家恋深固,心意缠缚,甚于牢狱。
——《贤愚经·卷三》《大正藏》第四册页367中
★佛说聚会者,必当有离别。一切有为法,悉皆是无常。无常火炽然,烧灭于三有。爱我者极多,我爱亦不少。我今皆能舍,如此爱著等。生死黑暗处,轮回险阻中。亲亲更相恋,恶见于乖离。无常无悲愍,破坏使别离。恩爱无别离,不应求解脱。展转相亲爱,相恋转善厚。毕竟必别离,以是因缘故。智者求解脱,都无所遗恋。
——《大庄严论经·卷十四》《大正藏》第四册页335中
★佛告比丘:‘淫火炽盛,便能燔烧诸善之本。淫荒之士,不识善恶,亦复不别清白之行,不知缚解出要之道。如斯辈人,遂无惭愧,宁丧亲族分受形辱,不阙淫性以违其志。或因淫欲,杀害父母、兄弟、姊妹,斯受其殃;或因淫逸,罪及五逆,王者所戮,死受恶报。犹野火行,傍树为燋,既罪自深,复及宗亲。人由淫欲,违佛慢法,谤毁圣众,为诸圣贤之所嗤笑。’
——《出曜经·卷四》《大正藏》第四册页627上
★宁以此身投炽然猛火大坑刀山,终不毁犯三世诸佛经律,与一切女人作不净行。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卷下》《大正藏》第二十四册页1007下
★爱恋于女人,堕于大怖处。或吞于铁丸,或饮烊铜汁。有二热铁山,彼此来相合。昔时耽欲者,于中受苦殃。受斯苦楚时,都无救护者。
——《大宝积经·卷九十七》《大正藏》第十一册页546中
★众生无数,轮回无边,如蚁轮回,无有穷尽。众生贪爱,无明障闭,如陷泥中,而不能出。过去有情,轮回往复,数不能知。比丘!所有大地之土,都聚一处,和为泥丸,大小如豆,数彼众生无始劫来所生父、母、子、孙,每一人下一泥丸,如是泥丸下尽,父、母、子、孙数不能尽。比丘!如是无边轮回众生,贪爱、无明、颠倒,陷爱欲泥中,生死轮回,不知其数,是故令汝,学断轮回。
——《佛说解忧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749下-750上
★众生从爱生,心意驰不停,众生处生死,苦为大怖畏……爱能生众生,意识驰诸尘,众生处生死,业为大怖畏。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第二册页460下
★欲为畜生行,以欲还自殃。溷虫在臭中,不知为处难。如虫在冥中,不知东以西。结著于淫欲,盖此亦虫伦。淫既不见道,日夜种罪根。
——《优填王经》《大正藏》第十二册页71下
★如来不赞叹,凡夫所行欲,离欲及贪爱,及成天人师。
——《大宝积经·卷一○六》《大正藏》第十一册页596上-中
★我之夫妇譬如飞鸟,暮栖高树,同共止宿,须臾之间,及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衣食。有缘则合,无缘则离,我之夫妇,亦复如是,去住进止,非我之力,随其本行,不能得留。
——《佛说五无反覆经》《大正藏》第十七册页573中
★若有众生味著男女妻妾诸女色欲,当知即是味著砾石之雹,即是味著利刀之刃,即是味著大热铁丸,即是味著坐热铁床,即是味著热铁机邓……若有摄受妻妾男女诸女色欲,当知即是摄受一切众苦忧愁悲恼之聚。
——《大宝积经·卷四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册页258中
二、戒邪淫
★邪淫有六变当知,何谓六?
不自护身、
不护妻子、
不护家属、
以疑生恶,
怨家得便,
众苦所围。
已有斯恶则废事业,未致之财不获,既获者消,宿储耗尽……
——《善生子经》《大正藏》第一册页252下
★好邪淫者有五自妨:
一者、名声不好。
二者、王法所疾。
三者、怀异多疑。
四者、死入地狱。
五者、地狱罪竟受畜生形。皆欲所致,能自灭心。
不邪淫者,有五增福:
一者、多人称誉。
二者、不畏县官。
三者、身得安隐。
四者、死生天上。
五者、从立清净泥洹道。
——《般泥洹经·卷上》《大正藏》第一册页179上
★邪淫者必受恶报,现世及后世。若我邪淫者,便当自害亦诬谤他……身坏命终,必至恶趣,生地狱中,如是邪淫者受此恶报。
——《中阿含经·卷五十五晡利多经》《大正藏》第一册页773中
★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华严经·卷三十五》《大正藏》第十册页185下
★ 离邪淫善行有二种果报:一者、妻妇贞良。二者、不为外人所坏。……
邪淫不善行有二种果报:一者、得丑恶妻妇,又不贞良。二者、为他所坏。
——《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六》《大正藏》第二十六册页108上
★邪淫入地狱,登彼刀叶林。
热铁钉其口,烊铜灌入心。
毒龙碎骨髓,金刚鼠食阴。
铜柱缘上下,铁床卧隐深。
昏淫乱情色,受苦无表里。
余业得人身,自妻恒背己。
彼此怀猜忌,孰肯顺情旨。
稍有性灵人,宁得无惭耻?
——《诸经要集·卷十四》《大正藏》第五十四册页135上
★《大智度论》云:除己妻外,余之男女鬼神畜生可得行淫者,悉是邪行(淫邪)。虽是自妻不犯,然须避于非处。谓自妻非道(非交合之道)及得身(怀孕)已,亦须禁之,恐伤胎故。产(生子)三年内,亦须避慎,谓防乳竭。若别有乳母,不在制限。
——《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928中
★《成实论》云:自妻非处,谓口及大便处,及一切女人为父母儿所护,出家女人等为法护故,亦名邪淫。若无主女人,众人前自来为妻,如法者不犯。
——《法苑珠林·卷八十八》《大正藏》第五十三册页928中
★佛言邪淫有十罪:
一者、常虑彼夫所杀,
二者、夫妇不睦,
三者、恶增善减,
四者、妻子孤寡、
五者、财产日耗,
六者、恶事常被人疑,
七者、亲友诽谤,
八者、广结怨家,
九者、死入地狱,
十者、报尽为男,妻不贞洁;报尽为女,多人共一夫。
——《法苑珠林》
★自妻不生足,好淫他妇女,是人无惭愧,常被世呵责,现在未来世,受苦及打缚,舍身生地狱,受苦常无乐。
——《萨遮尼干子经·卷五》《大正藏》第九册页340上
★人不犯邪淫,得四明智所叹之德,何等四?
摄护诸根,离诸调戏,一切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