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93章

谛闲大师遗集-第93章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凡圣同居也。杂染土如此娑婆。佛,菩萨,圣众,常来应化。而此土众生,无不烦恼业障,生老病死。故曰杂染。此即凡圣同居秽土也。违化即是随形六道,示现三毒。则所现不为佛身,所依即彼秽土,可知。故文中略之。上来皆是诸佛清净平等觉中,因修德之究竟。显性德而圆明。故结之曰,此是诸佛净德。
  (癸)二简实虚。又二。(子)初约修正简。二约性例简。今初。
问曰。利他之德,对缘施设,权现巧便。可言无实,唯是虚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报二身。圆觉大智,显理而成,常乐我净。云何说言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实是常乐我净,不迁不变。正以显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复正以显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缘起之用。然用无别用,用全是心。心无别心,心全是用。是故以体体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废常用。以用用体。非有即有,炽然法界,而不妨常寂。寂即是用,名为观门。用即是寂,名为止门。此即一体双行。但为令学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后别说止观之异。非谓佛德有其迁变。
  此简示前言净德虚相,为令修止观者泯相入寂也。问意谓,自利利他,皆是净德。乃前云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夫利他中应化二身,本为方便权现。谓为有即非有,虚权之相,可耳。若自利中法身报身,则是圆觉大智。乃显其理体而成。所谓常乐我净是也。云何可说有即非有乎。圆觉即法身德。大智即报身德也。答义,极明性体圆净。甚深微妙,善思惟之。谓自利之德。正以显理而成故,故得常乐我净。实是不迁不变。亦正以显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缘起。所以有即非有也。盖清净性体,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今既立法身报身之名,岂非即是心性上缘起之用。既是缘起之用,故曰有即非有。有即非有者。正以其为理体之所显成者故也。然虽有即非有,实则不迁不变。正以其所显而成者,即是常乐我净之理体故也。须知心性缘起之用,实是用无别用。亦即心无别心。用无别用者。离心性外,别无缘起也。所以用全是心。是故以心收用,便为有即非有。心无别心者。离缘起外,别无心性也。所以心全是用。然则即用见心,故尔非有而有。是故以体体用。则虽有即非有,唯是一心,然而不废常用也。以用用体。则虽非有而有,炽然法界,然而不妨常寂也。以体体用,犹言以体从用。以用用体,犹言以用从体。不废者,明其体必有用。不妨者,明其用不碍体。夫以体从用,所以寂即是用。犹言即寂即照也。依性照之用以修观,故名为观门。而曰寂即是用,所以明即止之观也。以用从体,所以用即是寂。犹言即照即寂也。依性寂之体以修止,故名为止门。而曰用即是寂,所以明即观之止也。故曰,此即一体双行。谓寂用本是一体,所以止观应当双行。然而前明止观,有先后别说之异者。为方便学者计,令其观知诸法虚相,方能泯相入寂耳。由此可知,前言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者。但为令学者泯相入寂,而证真如实性。非谓佛德是虚,有其迁变也明矣。
  (子)二约性例简。
又复色即是空,名之为止。空非灭色,目之为观。世法尚尔,何况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此明世法尚色空双即,不可以有即非有,疑佛德是虚也。色即是空,便是用即是寂。故名为止。空非灭色者,犹言空即是色也。空即是色,便是寂即是用。故目为观,色空对待之空,乃谓虚空。故曰世法。若约真空言。则世法空,亦色法也。此理不可不知。常用常寂,即是寂用同时。因其即用即寂,故曰有即非有。然则即寂即用,岂非炽然而有。以世法色空同时例之,可以了知。勿须致疑也。
   (壬)六简常住生灭,
问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众生亦有即非有。应不妨不灭。答曰。佛德即理显以成顺用故,所以常住。众生即理隐以成违用故,所以生灭。常住之德。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灭之用。亦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生灭也。此约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
  此简示佛德众生,顺违有别,所以住灭不同也。问者因上以世间色法为例,还于色法起难。谓诸佛净德,众生色法,既同是有即非有。何为一常住,一生灭耶。须知诸佛出障。其净德之成,是即理以显事。乃是顺用。所以常住。众生在障。其色法之成,由迷事而隐理。乃是违用。所以生灭。故虽同为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不妨常住者常住,生灭者生灭也。不妨者。谓一常住一生灭,而于同为有即非有非有而有之义,并无妨碍。何必诘难。末句,结词可知。
  (己)总结。
第三番体状竟也。
  此总结第三大科,明止观体状已竟。
  (戊)第四大科,明止观断得。分三。(己)初标科。二各释。三总辨。今初。
次明第四止观除障得益。就中复有三门分别。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约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
  既修止观,必有利益。利益之大小。因功行深浅,次第不同。故继止观体状,而明止观断得。令学者明其功不唐捐,事必渐除也。断者,断惑。即是除障。得即得益。因修止观,所以除障。因其障除,所以得益也。盖从分别性观行,先除少分障,得少分益。由是步步精进,次第以至真实性止行,则一辙入修满足。既除满分障,便得满分益矣。须知所得之益,自性本具。但向为无明业识妄想所障故,义等于失。今以修习止观故。障分分除,本性即分分显。假名为得耳。非由外得。所谓但复本来性,更无一法新是也。又上明修中,开为染净两重。今明断得,合为一重者。因染净止观,修法虽别,而除障得益则无异。故不别开耳。
   (己)二各释。即为三。(庚)初约分别性。二约依他性。三约真实性。初中二。(辛)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初又三。(壬)初正明。二喻显。三法合。今初。
初明分别性中所除障者。谓能解不知境虚执实之心,是无明妄想故。即是观行成。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何谓迷妄之上迷妄。谓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此迷故,即执为非迷,复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虽未能除不了境虚执实之心。但能识知此心是痴妄者,即是能除痴妄之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进修止行。即是得益。
  此明分别性观行除障得益也。不知境虚,境谓一切诸法。执实之心,心谓一念。即此不知境虚执实之一念,便是无明妄想。无明者,果时无明惑也。妄想者,发业无明。即是业也。且不知境虚,执以为实,便是为境所系。苦也。为境所系,而不能解脱,非苦而何。噫。即此一念,惑业苦三,完全具足矣。能解执虚为实,是无明妄想,即是观行成者。谓自心中,实能觉悟。非仅闻知名义。且非仅一时觉,余时复不觉。然后谓之能解也。故能解即是观行成。而观成即是除障。所谓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是也。何谓迷妄之上迷妄。谓不知下,正释其义。盖执实之心,已是迷妄。此为前一重。而不知彼是迷妄,即复是迷,且又执为非迷,即复是妄。是因不能解知之故,又增一重迷妄矣。非迷妄上之迷妄乎。今既解知前一重是迷妄。虽前一重病根,未能便除,而能觉知其非。是第二重迷妄已除矣。故曰此是除障。夫不知执实为非,则无明妄想,日益增长,能障修止。今能解知其非,便是发觉初心。堪能进修分别性止行,以渐除无明妄想。其为益也多矣。故曰即是得益也。此书凡说修功处,极为细密。须澄心体会之,受用无尽。
  (壬)二喻显。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显。如人迷东为西,即是妄执。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语言。汝今迷妄,谓东为西。此人犹作是念。我所见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执为非迷者,复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过失。谓有背家浪走之过。若此人虽未醒悟。但用他语,信知自心是迷妄者。即无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谓虽复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大师悲心切切。恐人不解迷妄上迷妄之义,复举迷方喻以显之。迷东为西,喻执虚为实。此是第一重迷妄也。我所见者,非是迷妄,执为非迷。喻不解执实之非。此第二重迷妄上迷妄也。过失喻障。背家浪走,喻背觉合尘,流浪生死。未醒悟及迷妄未醒,喻未能除无明妄想。信知自心是迷妄,喻能解执实之非。向家之益者。家喻自性不生不灭。谓既知执实之非,便是一念回光。从此进修止行,可以渐趣涅槃也。
   三法合。
虽未证知诸法是虚。但能知境虚是无明,执实是妄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执。堪能进修止行,渐趣涅槃。若都不知此者。即当随流苦海,增长三毒,背失涅槃寂静之舍也。此明分别性中,观行断得之义。
  分别性止行成时,方为了了证知诸法是虚。故能遣其实执。今观行中,但是发觉初心,解知执实之非耳。故曰未证知。能知境虚,当云能知不了境虚。文中脱不了二字。不了
境虚,是惑。故曰是无明。而执之为实,便是发业。故曰是妄想也。能知合上信知。渐趣涅槃,合上向家之益。涅槃者,不生不灭之义。都不知者。既不知是迷妄,复执为非迷。具有两重迷妄。故曰都不知,随流苦海等,合上背家浪走之过。寂静者,自性本寂也。末句,结成。
   (辛)二明止行断得。
所言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彼观行作方便故,能知诸法本来无实。实执止故。即是能除果时迷事无明,及以妄想也。复于贪嗔,渐已微薄。虽有罪垢,不为业系。设受苦痛,解苦无苦。即是除障。复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观行故。无尘智用,随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此中,亦先明除障。次明得益。依彼观行作方便者。依前观行中,能解之力,除去迷妄上迷妄,方能进修止行。故曰作方便也。实执止三字,大有功夫。所谓今复云何仍欲信此痴妄之心,是故违之。必如是念念提起,自愧自责,方谓之违。违者,犹言背尘也。即复强观诸法,唯是心相,以破执境。更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以破执心。曰违曰强观,正是做功夫处。盖一面背尘,即须一面作观。若观照不力,则妄心不破。即亦不能违之矣。其吃紧关头,全在强字。必须毅然决然。无论对遇境缘时。行住坐卧时。提起皆从心作,唯虚无实话头。念念观照,不可松懈。如此久久。然后熟处转生,生处转熟。方能恍然悟知诸法,本来无有一实。能知本来,则是以其始觉,向于本觉。方为解性成就。解成则妄情破。破则名为实执止也。若不痛下功夫,云何能知本来。不知本来,实执云何能止耶。思之思之。即是能除果时等者。盖能知境虚,便是不为境迷。执心止息,便是无有妄想。故曰,即是能除迷事无明,及以妄想也。(果时无明,即迷事无明。亦名迷境无明。)复于贪嗔渐已微薄等者。既除迷事无明,即断缘中痴。故贪嗔亦薄。何则。向由不了境虚,执以为实,故因顺逆境而起贪嗔。今不执实,故微薄也。言微薄者。虽不迷境执实,不无微有好恶。故但云微薄。明其但除分别我执。而俱生我执,伏而未断也。以未断俱生我执故,不无罪垢。以已除分别我执故,不为业系也。痛苦是逆境界。今了境虚,当下洒洒脱脱,不为所苦矣。故曰即是除障。得益者。此中止行,以了知境虚故,乃能遣除执实。而诸法虚相,即是依他性。故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观行也。又果时无明妄想既除,意识即转名无尘智。随心行者。谓无尘之智,随心起用也。即此便是得益。末句,结成。(校上来原本卷十七竟。)
   (庚)二约依他性。又二。(辛)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断得者。初明观门。此观门者,与分别性中止门不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谓彼中止门者,必缘一切法是虚,故能遣无明。无明灭故,执实妄心即止。然此缘虚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观门。更无异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观亦就。但彼由缘虚故,能灭实执。故名为止。此即由知无实故,便解诸法是虚,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故名为观。彼以灭实破执为宗。此以立虚缘起为旨。故有别也。以是义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者是何。谓依此观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门。又复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观行断得也。
  首句,总标。初明观门下,言与上止门,同中有别。谓彼至亦就,明其所以不异也。缘者缘念。缘虚之遣,犹言缘虚遣实。谓前止门中,必须缘念诸法是虚,方能遣其执实。而唯虚无实,便是依他性。所以缘虚遣实,止行成时,依他性观门亦就。故曰不异也。但彼至别也,明其少有别义。因缘集起不无心相者,即如能观之智便是因。所观之法便是缘。此因缘和合之虚状,乃唯心所作也。故曰心相。谓前由缘念诸法是虚故,灭其无明执实。是彼以破除执实之妄心为宗旨,故名为止。今由了解诸法是虚故,知其不无心相。是此以建立缘起之虚相为宗旨,故名为观。故曰有别也。以是义故下,谓以更无异法故,所以除障义同。以少有别义故,所以得益稍别。盖前之止行,是从假入空。但成利己之益。此之观行,是从空入假。兼得利他之益。故不同也。云何得益。即依此观门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门。一也。又复分分证成如幻如化等三昧。二也。等者。等于如梦如影如干城如饿鬼。谓一切幻化三昧,皆能分成,以度众生。故曰等也。末句,结观行断得可知。
  (辛)二明止行断得。又二。(壬)初正明。二料简。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门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虚相,唯是一心为体。是故虚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灭虚相之执。故名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又复无明住地,渐已损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无生智用现前。复即成就真实性中观行。即名得益。
  依前观行作方便者。观行中能解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是已知得唯心所作。故能为止行作方便也。以有此方便故。此中便能进观一切虚相,皆无有体,体唯一心。是故虚相有即非有,本自无生,今即无灭也。知此解故句。必须功夫做到,方能如此解。解成方能灭虚相之执。云何做功夫。所谓缘心遣心是已。即将此有即非有本无生灭道理,缘念于心。如是念念缘熏,以遣其执有虚相之心。熏习纯熟,解性成就。然后恍然会得,虚相本无知相本无故,虚相之执即灭也。除障中果时二字,是子时之误。按果时子时,本书自释其义云。果时无明,亦名迷境无明。子时无明,亦名住地无明。又云。子时无明,亦名迷理无明。(见第一大科三明佛性中,二出名相。及初明别惑之相。)此外,并无别开果时为迷境。迷理二种之文应依大师自立之义,为之改正也。又迷理住地,既均是子时无明。而此中云能除迷理,复云住地渐薄何耶。须知正使虽除。习气未尽。此即前文所言,住地无明业识习气,盖住地无明习气,至金刚道后方能永尽耳。能除子时迷理等者。前观行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