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谛闲大师遗集 >

第96章

谛闲大师遗集-第96章

小说: 谛闲大师遗集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发意,而事自成。譬如下举喻。如来下法合。摩尼宝珠,喻诸佛如来。无心欲益,随感雨宝。喻随所施为,不作心意,而与所益者相应也。此盖下结成。梵语阿僧祇劫,此言无数时。经由不可算计之长时者三,故曰三大阿僧祇劫。无明永尽曰纯。大觉现前曰熟。谓诸佛如来无功用道,由于久久熏习纯熟之故。非于止观之外,更有异法也。蕅益大师曰。非因初行,安有久行。非有久行,安得成佛。故知欲成佛者,须学初行方便。其警策行人也至矣。
  (己)二偈颂。分三。(庚)初颂理谛。二颂观法。三颂劝修。今初。
心性自清净。  诸法唯一心。  此心即众生。
此心菩萨佛。  生死亦是心。  涅槃亦是心。
一心而作二。  二还无二相。  一心如大海。
其性恒一味。  而具种种义。  是无穷法藏。
  佛祖说法,有散花。有贯花。散花即是长行。贯花即是偈颂。(或单曰偈,或单言颂。其义一也。)贯者连贯之义。喻偈颂限字成句,必加编组。不似长行,长短随心。故长行名散花,偈颂如贯花也。云何说散贯二种,为四悉檀故。随众生欲乐故。偈颂以四言,或五六七言,为句。四句唯一颂。颂体,略分二类。一祇夜。此云重颂。依长行所说,重复颂之也。二伽陀。此云应颂。孤起特立。或略与长行相应,而不一一颂之。此二复有广略之分。详于长行曰广颂。略于长行曰略颂,今此止观法要,长行已详。复说伽陀者,便人总持也。共十一颂,又一句。此科,略颂长行中依止及境界也。初句总颂性体。心者第六意识。所谓现前一念,不变随缘者是也。性者,空不空如来藏。所谓性净明体,随缘不变者是也。自谓本来。此心虽终日随缘,而性净之体不变。故曰本来清净。诸法句,颂全事即理。诸法谓十法界因果。事也。然诸法不离一心,心外无法。理也。所谓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是为理具三千。此心即众生四句,颂全理成事。盖迷此心而成染浊三性,即是流转生死之众生。悟此心而成清净三性,即是证大涅槃之佛菩萨。生死涅槃,唯心所作。所谓故我一念心,全体是法界。是为事造三千。一心而作二两句,结上文。作二者,作生死。作涅槃也。二无二相者。生死及涅槃,二俱不可得。不可得则唯是一清净心矣。上句是常同常别义。下句是常别常同义。末四句举喻。以大海喻一心。以海性唯一碱味,喻心性一味平等。以大海具无穷宝藏,喻心性具广大深法无边义。所谓理具三千,事造三千,两重三千,同居一念也。
   (庚)二颂观法。又三。(辛)初法说。二喻说。三合结。今初。
是故诸行者。  应当一切时。  观察自身心。
知悉由染业。  熏藏心故起。  既知如来藏。
依熏作世法。  应解众生体。  悉是如来藏。
复念真藏心。  随熏作世法。  若以净业熏。
藏必作佛果。
  此十三句偈。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即略颂长行中体状,断得,作用,三科也。首句是警告行者,谛听下文。是故二字,承上文而言。诸行者,谓一切修行人也。听经看教,了解谛理,为慧行者。礼拜随喜,作诸功德,为福行者。种种法门,不出六度。而六度不出福慧。福慧。譬如车之两轮。修必双修也。应当句,总贯下文。应当者,劝勉之词。一切时者,昼夜六时。即总括行住坐卧之时。一寸时光,一寸命光。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故呼行者而警告之曰。无常迅速,惟恐措手不及。应当如我所说,观察知解,缘念熏修也。观察句,颂依染分别性修止观。观察者,体察审究。自身者,色阴。自心者,受想行识四阴。五阴为正报。六尘为依报。今不及六尘者。了得正报而依报可知矣。此身生老病死,观其来从何来。去从何去。此心念念不停,生住异灭。起时观其起处。落时观其落处。须知此身生老病死,为粗生死。心念生住异灭,为细生死。凡夫刹那刹那,在生死中。若一眼觑破生死根本,方得解脱。故当观察也。知悉二句,颂依染依他性修止观也。观察五阴身心,从何来乎。莫不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是固然矣。然而无始以来,生死死生。离一父母,又一父母。何故如此耶。当知悉由自己造业,为业力所牵而来也。盖夙世因中,造作染浊不净之业。熏习如来藏心,成为染性种子。既有染种便随染缘,生起苦果之相。此五阴身心来处也。以自己造业故。招感生死,莫能自出。且令多生父母,为我劬劳。岂不可悲。岂不可痛。既知四句,颂依染真实性修止观。世法即指五阴身心。此两句牒上义。应解两句。显今义。谓既知五阴,是由如来藏依熏而起。则知即此众生五阴之体,便是如来藏矣。固不可迷水逐波,然亦何可离波觅水耶。须知一念回光,当下便见本性。迷悟之机,只在当人一转念间耳。复念四句。颂依清净三性修止观。前两句牒上义。犹言全真成妄。下两句显今义。犹言返妄即真。谓藏体平等。既随染熏,能作世法。若随净熏,必作佛果。行者应当念此,一切时中,熏修净业。则断得作用,有不佛果圆成者哉。
  (辛)二喻说。
譬如见金蛇。  知是打金作。  即解于蛇体。
纯是调柔金。  复念金随匠。  得作蛇虫形。
即知蛇体金。  随匠成佛像。
  首句见金蛇二字,喻上文观察自身心句。以显分别性法。见喻观察。金喻如来藏真实性体。亦即喻句中心字。盖真性虽成为分别心,而性净不改。如金虽成蛇,而调柔之性依然也。蛇喻众生五阴身心。谓凡夫执五阴身心是实,而不观察真性。如但见蛇,而不见金也。次句,喻上文知悉由染业,熏藏心故起两句。以显依他性法。打作二字喻熏起。如来藏作众生,由于熏起。如金之成蛇,由于打作也。然则若知金是真体,蛇为真金幻成之虚相者。即知如来藏是真实性体,众生为真性幻现之虚相矣。即解二句,喻应解众生体,悉是如来藏两句。以显真实性法。解得即蛇体而见真金,则解得即众生而证佛性。何必以心觅心乎。复念四句,喻上文复念真藏心四句也。匠喻当人。谓仍用蛇体之金。仍由打蛇之匠。而能成蛇虫者,复能成佛像。何以故。金性不坏故。作法不同故。喻如当人,具足佛性。万古常新。以染业熏之,便成染浊三性而为世法。若以净业熏之,便成清净三性而作佛果。由此可知凡有身心者,莫不本具佛性。皆可即凡心见佛心。即凡身成佛身也。而其功用,全由熏习。其主张全在当人。宝哉佛性。慎哉熏习。勉哉当人。
  (辛)三合结。
藏心如真金。 具足违顺性。 能随染净业。 显现凡圣果。
  藏心具足违顺二性。合上真金具有能成蛇形佛像之性。随业染净,现凡现圣。合上随打作之异,成蛇成佛也。蕅益大师曰。正为蛇时,像性仍在。故可转蛇作像。则知正在染时,净性仍在。故可转凡成圣也。蛇像非佛像故须修证。佛金即蛇金,故常平等。彼执性废修,执修昧性者。安知常同常别,法界法门哉。行人当三复此言。须知正在染时,净性仍在者。所谓理即佛也。蛇像非佛像,则即而常六。是之谓常同常别。故须修证。佛金即蛇金,则六而常即。是之谓常别常同。故常平等。若不知常同常别,而执性废修。必招堕落之虞。若不知常别常同,而执修昧性。必生退悔之心。故大师并诫勉之。总之。佛性是因。净熏为缘。因缘和合,乃克成办。明得此理,则不贡高。不退屈。可免上说二过矣。
   (庚)三颂劝修。
以是因缘故。  速习无漏业。  熏于清净心。  疾成平等德。
是故于即时。  莫轻御自身。  亦勿贱于他。  终俱成佛故。
  因,指上文藏心。缘,指上文染净业。藏心与染业和合,则成凡。若与净业和合,则成圣。以是之故,必须速习无漏业也。无漏对有漏言。谓凡夫以贪嗔痴,由六根门头,随六尘而转。便成六漏,漏于六趣。惟有速习大乘止观。了达五阴六尘,唯虚无实。以了知不实故,不贪而持戒。不嗔而慈悲。不痴而智慧。勤修戒定慧,则不漏于生死。是之谓无漏业。以此无漏业之净缘,熏于自性清净心之真因。因缘具足,疾能成就平等妙德。德谓常乐我净。此之四德,人人性具。故曰平等也。夫了得生死涅槃,皆由一心,故不得自轻。了得人同此心,故不得轻他。何以故。己与一切众生,终俱成佛故。须知自他同重,便是平等。以此平等心为因,乃能证平等德果也。即时者。谓既闻此言,当下便应如此熏习。勿得懈怠。
  (己)三结。
此明止观作用竟。上来总明五番建立止观道理讫。
  初句,结止观作用。次句,总结广作分别之五番建立已讫。
  
  (乙)三历事指点。分三。(丙)初明礼佛时止观。二明食时止观。三明便利时止观。初中三。(丁)初观门。二止门。三。双行。初又二。(戊)初实事观。二假想观。初又三。(己)初法。二喻。三合。今初。
凡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所言观门礼佛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与我身同一净心为体。但以诸佛修习净业熏心故,得成净果。差别显现,□满十方三世。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种智。是正□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尽欲救度一切众生。一佛既尔。一切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时。若发愿时。当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悉知我发愿。
  上来广作分别中。止观法要,亦已委细详明。今更说此者。盖恭敬之极,莫过礼佛。资生之要,不外饮食。污秽之事,无逾便利。而皆可修习止观。则知随时随处,无有一法不可善巧作止观矣。此即四三昧中,随自意三昧也。行者依此用功。则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其速能成就也必矣。十方者。东南西北,四正四隅,以及上下。三世者。过去现在未来。须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皆在行者礼佛时一念心中。是之谓观。诸佛与我净心体同。故经言是心是佛。净业熏心,得成净果。故经言是心作佛。诸佛显现于十方三世,故曰差别。实则无差别之差别,故无妨差别耳。一切种智,释已见前。正□知海者。三智融妙,称性而知。所谓无知而无不知。是为正□知。此知广大无涯,甚深无底,故譬以海。大慈悲海者,慈者与乐。悲者拔苦。大慈大悲,则普□如海矣。尽知句,承上正□知海言。以是正□知海。故念念之中,一切众生心及心所迁流之相,无不尽知。尽欲句,承上大慈悲海言。以是大慈悲海。故念念之中,一切众生,尽欲救度。佛佛是正□知海,大慈悲海。即佛佛尽知一切,尽欲救度。故曰皆悉如是。供养乃至发愿,即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所谓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此中劝请,兼彼六七。此中发愿,兼彼八九。盖发愿不出四宏誓。众生无边誓愿度,即恒顺众生义。余三誓,即常随佛学义。又一切行门,皆当发愿。如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是也。余可例知。愿者导也。如不发愿,譬如迷途而无引导。所以念佛生西,必应发愿,愿生彼国。普贤行愿品言。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可知发愿之要矣。回向具三义。一回因向果。谓回此胜因,趣求胜果。二回事向理。谓回其事修,达于理体。三回自向他。谓回己功德,普利一切。所有礼拜供养等,无论作何行门,皆应如是回向。则功德增胜矣。如通常所诵回向文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回因向果也。上报四重恩,乃至同生极乐国。回自向他也。曰庄严佛土,曰发菩提心。即显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圆融理体。回事向理也。当作是念者。当念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也。须知诸佛如来,是正□知海,大慈悲海。一切众生,本来皆在诸佛心内。故众生心想佛时,诸佛如来,即入众生心想中。所以我之供养,乃至发愿。一切诸佛,无不悉知悉受。作是观念,便是起深信解。如是信解,是真礼佛。如是礼佛,则十方不离当处。三世不离一念。一切如来如对目前。其功德不可思议矣。
  (己)二喻。
犹如生盲之人。于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受己所施。与有目者行施无异。
  为遣疑故,而来此喻。疑云。诸佛悉知悉受,心想如是耳。未能亲见也。遣之曰。何必见而后知其然哉。譬如盲人。于大众中,广行檀施时。彼诸大众,实见所作。实受所施。盲人心中,既已了了而知。则与有目人行施时何异。初何待于见乎。生盲,喻行者无始以来无明覆障。又目者,喻开佛知见诸大菩萨也。
  (己)三合。
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如此解时,即是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也。何以故。以观见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生盲行施时,既能心知。故眼虽不见,而与能见者同。行者亦然。供养忏悔时,虽不见诸佛,而心中则了了能知。云何知之。盖知一切诸佛,大慈大悲。怜悯我摄受我故。如是信解,是能观见佛心矣。以见佛心故。则供养时,便知诸佛现在其前。故曰即是现前供养。此与诸大菩萨,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文中即是,原误即时。然上文云,悉见悉受,正明其即是现前。因即是现前,故与实见者无异。且下科云亦是,与此中即是正相应也。
  (戊)二假想观。分二。(己)初佛身观。二供具观。初中二。(庚)初直示。二释疑。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严好。乃至能得想作无量诸佛。一一佛前,皆见己身供养礼拜者。亦是现前供养。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假想对实事言。谓并无佛像,心中想作一佛。亦未礼拜,心中想作礼拜等也。此假想观道理,下释疑中详言之。极为精妙。其行法之善巧,尤便行者。因凡夫所想,无非攀缘名利。起贪嗔痴。若不能六时行道者,于正课外,修假想观。可除妄想。一也。又遇病时,或在旅次,不能修实事观时。修此观门,可免旷废。二也。但不可误会修此即足,竟废实事耳。须知假想实事,既俱重在修观。则凡假想观文中所明之理,即通于实事观。非专约假想言也。总之。假想观,是全理以成事。实事观,是即事而显理。理事必须融通。是故行者应既修假想,更修实事。修实事时,并修假想。如此理事双融,观行尤易成就。方与大师并立二种观门之本旨合也。此理必应知之。身相严好者。身谓应身。凡夫心想劣,只能先观应身也。相者三十二相。好者八十随形好。严者庄严。谓先想一佛,相好庄严。继想己身,在于佛前,供养礼拜。须一一与实事无异。乃至想作□满法界无量诸佛,一一相好庄严。一一佛前,皆有己身供养礼拜也。念佛人最好即想阿弥陀佛。最好依十六观经,先观丈六,或八尺紫金色身。在七宝池上,宝莲花中。圆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