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济单位,在这里,人们共同劳动和享乐。傅立叶认为变革现存社会制
度和实现和谐制度决不能通过暴力革命的道路,只能实行和平改造现存
社会的办法。
在傅立叶的思想中包含有关于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消灭
城乡对立思想的萌芽。他还首次提出了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社会解放
的尺度的思想。关于他的思想体系的产生和形成,他自认为和牛顿发现
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也是受了一只苹果的启发。有一次他在巴黎一家餐
馆吃饭,结帐时他大吃一惊:巴黎一只苹果的价钱竟高出外省百余倍。
由此,他开始怀疑资本主义制度,并进而探索和研究改革这个社会的方
案。他幻想通过有钱人的资助实现他的社会改革。他给拿破仑及大银行
家写信,登广告,每天中午在家恭候支持者的光临。可是,思想家望眼
欲穿,却无一人上门。
傅立叶的主要著作有:《全世界和谐》(1803年)、《四种运动论》
(1808年)、《宇宙统一论》(1822年)、《新世界》(1829年)和《论
商业》(1845年)等。
(2)主要教育思想
傅立叶所设计的新社会制度和提出的教育思想都是以人性论为基础
的。他把人的情欲分为感觉情欲(视、听、触、味、嗅)、依恋情欲(友
… Page 64…
谊、爱情、虚荣心和爱家庭)及分配情欲 (竞争、多样化和创造)等。
他认为人的各种情欲生来都是健康的,只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合理,许多
情欲无法满足,从而产生罪恶。只有一小批富有者享有丰富的物质生活,
感觉情欲得以满足,而广大穷苦人连满足情欲的起码条件都没有。这就
造成了情欲的畸型发展。这是最大的不和谐。他理想的社会制度是一种
“和谐制度”。他的教育宗旨也是要实现这种和谐。
①
傅立叶提出,“协作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
这种全面发展,不仅指青年一代应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实用知识、
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且要掌握劳动技能,热爱劳动。
傅立叶特别强调生产劳动的重要意义。他把劳动与美德相提并论,
劳动和美德都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他说:“一切把人们向着劳动和
美德吸引,因为劳动已经变得诱人,美德已经有利可图。”在他看来,
在协作制度下,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由选择并积极参加多种多样
的农工业生产劳动,既能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又能满足人们的“创造
欲”和“竞赛欲”等多种情欲需求,使劳动从苦事变成乐事。
傅立叶提出整个教育体系应与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
样,才能使青年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全面发展。他还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儿
童年龄特点,拟定了一个儿童参加生产劳动的教育体系。他强调,在协
作制度下,科学和劳动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他主张把劳动与学习、劳
动与科学、劳动与艺术、劳动与娱乐、劳动与休息结合起来。这实际上
正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结合的思想、劳逸结合的思想。实行这样的结
合,人的身心就能得到全面发展。傅立叶甚至认为,一个人在成为学者
之前,必须先成为农民和工匠。这是他的和谐制度下的教育步骤。马克
思恩格斯对傅立叶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给予高度评价,认
为这些观点是“精华”,“包含着最天才的观测”。
傅立叶还提出,要采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教学。他认为,文明
制度下的教育教学存在不少失误之处,抑制了儿童本性的发展,协作制
度下的教育教学必须采用正确的原则和方法。他提出了实践先于理论的
思想。他指出,文明制度的教学“把理论摆在实践前面”,这“完全是
本末倒置”、“进程的颠倒”。协作教育则相反,从幼儿开始就诱导他
们从事劳动,7岁时就成为做过30种不同劳动的熟练的实践家。他还强
调学习的多样化。他指出,文明制度下的儿童只限于做一件事,那就是
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就是学习知识。有些孩子还被“禁闭”在寄宿学校
中,与外界隔绝。这种“囚禁”儿童和单一的学习方法,使儿童对学习
感到极为苦恼和反感。所以,他强调教育教学应该多样化。儿童不仅要
学习知识,而且要参加各种活动。他提出,在一年中最好的季节里,应
该让儿童到花园、森林或草原中去工作,而在下雨天和空闲时间学习。
他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傅立叶还提出因材施教的思
想。他认为儿童性格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因此教育教学必须采取不同
方法,因材施教。他还认为,应该有许多方法供儿童选择,以便使各种
性格的儿童都能养成对学习的爱好。
傅立叶重视幼儿教育。他主张在幼儿期间就要进行适当的教育。为
① 《傅立叶选集》第2 卷,商务印书馆1981 年版,第2 页。
… Page 65…
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从摇篮时期起就大胆地发展儿童的天赋。他甚至
提出从6个月起就要象对体力一样培养儿童的智力。在教育教养方面,
要注意儿童在生理方面各种感觉器官,如视、听、触、嗅、味、动等感
官灵敏度和精确度的训练;还要注意对其情感、意志和爱好等心理素质
的培养。他还提出要注意儿童时期的爱好,例如摹拟或爱摹仿的癖性等。
他非常强调幼儿园的教养员、保育员和护士要开动脑筋,耐心细致地了
解儿童,顺其自然,而又不放纵迁就,使儿童得到健康的发展。
3。欧文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
(1)生平
罗伯特·欧文(1771—1858年),出生于北威尔士一个小手工业者
家庭,家境贫穷,只读完乡村初级小学,10岁就开始学徒,自谋生计。
他自幼好学,勤于思考,看了许多书。在工作十分劳累、每晚睡眠不足5
小时的条件下,他仍刻苦学习,充实自己的哲学、文学和经济学知识。
他接受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唯物主义思
想影响。
1791年,欧文应一外国厂主聘请,到曼彻斯特一家纺纱厂当经理。
他很快就显露出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商业才干,取得很大成功,厂主给他
以优厚待遇,并让他兼管另一个纺纱厂。从这时起,欧文开始闻名于英
国的工商界。1800年,他担任了苏格兰的新拉纳克一家大纺织厂的经理,
开始了他的社会改革的试验。他的目的是既要有利于社会,又要给股东
们带来利润。欧文采取了一系列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的措施:
他把工人的日劳动工时由十三四个小时减少到十个半小时,提高工人工
资,工厂停工期间工资照发,禁用10岁以下童工;兴建工人住宅,修整
街道,建立公共食堂;创办模范小学、幼儿园和托儿所等。开始时,他
的改革受到上层社会的讥笑,但确实使股东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人员
复杂、堕落分子成群的新拉纳克成为“模范移民区”。这使各方人士对
欧文刮目相看,国内外名流显贵纷纷前来参观访问,一时间,慈善家欧
文的名字斐声欧洲。但是欧文也深深感到,他所改善的只是工人阶级受
奴役的条件,并没有改变工人受奴役的地位。
欧文一生的活动,以他50岁(1820年)为重要分界线。在此之前,
他是慈善改革家,闻名于资本家世界;在此之后,他是空想社会主义者,
在无产阶级中享有极高的声誉。恩格斯指出:“转向共产主义是欧文一
生中的转折点。当他还只是一个慈善家的时候,他所获得的只是财富、
赞扬、名望和荣誉。他是欧洲最有名望的人物。不仅社会地位和他相同
的人,而且连达官显贵、王公大人们都点头倾听他的讲话。可是当他提
①
出他的共产主义理论时,情况就完全变了。”他受到官场社会的普遍排
斥,并被逐出了上流社会。
1824年,欧文带领他的4个儿子和一些门徒去了美国,次年在印第
安纳州花费3万英镑巨款购了3万英亩土地。在那里他创办了一个共产
主义移民区——“新和谐村”,实验他的改革计划。新村实行生产资料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15 页。
… Page 66…
公有和消灭剥削、消灭压迫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人人参加劳动,所
有的人一律平等。新村包括19个农场和几个果园,还办有工场和学校、
幼儿园。整个教育制度与新纳拉克几乎一样。新村共有800多人。遗憾
的是移民们对欧文所进行的实验并不理解,不久他们就开始瓜分公共财
产,互相仇视,只想个人发财。由于内外资本主义势力的夹击,到1828
年,这个共产主义孤岛就完全淹没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之中了。新村
瓦解,占欧文全部财产4/5的4万英镑货币荡然无存。
1829年,欧文回到英国,仍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并继续进行建立合
作工厂和组织劳动公平交换市场的试验,均遭失败。19世纪30年代以
后,他逐渐脱离了工人运动,对后来发生的英国宪章运动,他态度冷漠,
甚至采取了抵制的态度。尽管如此,他仍不愧为杰出的空想共产主义实
践家。他的主要著作有:《新社会观》(1813—1814年)、《新道德世
界书》 (1842—1844年)、《人类意识和实践的革命》(1849年)等。
(2)主要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
欧文与其他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把自己的教育观点
付诸实践。他以巨大的精力和极大的热情办教育。
他提出了“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的思想并创办了“新性格形成所”。
欧文认为,人的个性是由天性、环境和教育决定的。他尤其强调后二者
①
的作用。他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决定人的性格”;“儿童
经过教育可以养成任何习惯和情感。这些习惯和情感同每人身心两方面
的天性倾向和能力,以及他所处的一般环境结合起来就形成一个人的全
②
部性格”总的看来,人的个性是遗传、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个观点是
正确的。但是马克思认为欧文这一观点带有机械唯物主义的色彩。他指
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
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
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
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 (例如在罗伯
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③
按照“环境决定人的性格”的思想,欧文在新拉纳克当厂主期间实
行了旨在改变人的性格的一系列实验,他创造了各种教育机关,于1816
年统一命名为“新性格形成所”。其中有幼儿学校,包括托儿所(1—3
岁)和幼儿园(4—6岁),有为6—10岁儿童开办的小学,为10—17
岁少年工人开办的夜校。养成所还为成人举办讲演、文学消遣和咨询。
欧文指出,在这里,人们“从懒惰、肮脏、嗜酒、愚蠢和不道德,变成
④
了非常勤勉、不饮酒、积极、清洁和有道德” 。
欧文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人的性格,必须从幼儿教育开始。1802
年他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儿童学校,包括托儿所和幼儿园。创办学前教
育机关是世界教育史上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①
② 《欧文选集》第1 卷,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35、143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第17 页。
④ 《欧文选集》第2 卷,商务印书馆1984 年版,第96 页。
… Page 67…
欧文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他认为“生产财富,教育人们获
得真正知识,消灭恶劣的条件并代之以优良的条件,将是一切人在进入
①
理性社会制度时的重大任务” 。他要求儿童出生后就开始受优良的体、
智、德、行等方面的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体、智、德、行全面发展的有
理性的人,也就是身体健壮、具有实用知识和仁慈精神、并能利用科学
所提供的一切措施参加社会的一种或多种工作及工农业生产劳动的人,
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
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欧文强调,人们从出生到成年,都应当用
目前所达到的最好的方法对其进行教育和培养。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
是把社会的全体成员按着年龄的大小划分为若干年龄组,让他们受到适
合其年龄特征和本性的教育,并从事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活动。
欧文认为儿童的劳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一般说来,孩子们从童
年起就看到了成人的劳动,而在学校里则是获得一些劳动技能。男孩应
掌握简单的手工劳动的方法,并从事园艺工作;女孩则是学习裁剪、缝
纫和做饭。
马克思非常重视和赞赏欧文关于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他
从欧文的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验里看到了“未来教育的萌芽”。
他指出:“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
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
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②欧文主张培养知、慈、善、爱、诚的美好
道德,并寄希望于教育。他认为,一切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