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

第20章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20章

小说: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① 

     法,“山中之民”将一啸百吟,“天地为之钟鼓”。革命运动将势不可 

     挡。 

          反对教育脱离实际,主张经世致用之学。他尖锐批评当时教育脱离 

     实际,教育出来的人都是一些无学无识而又狂妄自大的人。他说:“生 

     不荷耰锄,长不习吏事,故书雅记,十窥三四,昭代功德,瞠目未睹, 

                                                                                   ② 

     上不与君处,下不与民处。……终必有受其患者,而非士之谓夫!”他 



① 龚自珍:《定庵文集·补编·与人笺》。 

② 龚自珍:《定庵文集·乙丙之际箸议之七》。 

① 龚自珍:《定庵文集·尊隐》。 

② 龚自珍:《定庵文集·治学》。 


… Page 84…

     主张抛弃考据虫鱼之学和空谈义理心性之学,提倡研究现实问题。他要 

     求学能经世致用,讲求“东西南北之学”,开创出一代新的学风。在学 

     术观点上,主张联系实际,提倡“通经致用”,建议用政治、经济方面 

     的实际问题考查学生。 

           主张“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十分慨叹清末世衰无人才。他说: 

      “政要之官,知车马服饰言词捷给而已,外此非所知也;清暇之官,知 

                                                ③ 

     作书法赓诗而已,外此非所问也。”他们不过“乃缚草为形,实之腐肉, 

                                      ④ 

     教之拜起,以充满于朝市” 。让这些人当家主事,一旦暴风雨来临,就 

                                              ⑤ 

     会在时代的风浪中“化而为泥沙”。龚自珍还认为,不但没有人才,一 

     旦“才士与才民出”,又会遭到封建专制统治的种种压制,使之失去忧 

     愤之心和思虑之心,形成万马齐暗的局面。因此,他出于对祖国和民族 

     的热爱,热切地渴望打破那种令人窒息的沉闷局面,大声疾呼:“我劝 

     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⑥ 

          ②魏源的教育主张。魏源 (1794—1857年),湖南邵阳县金潭人, 

     清朝思想家、史学家,道光进士,历任东台知县、高邮知州。他热心研 

     究中国实际问题,主张严禁鸦片,反对外国侵略,要求改革。  1853年 

     因迟误驿报被革职,复官后不久隐退佛门。 

           主张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改革科举取士制度。魏源认为,要抵 

     御外国侵略势力,改革清朝弊政,就要革除社会上的两大弊病:一是“人 

     心之寐”;二是“人才之虚”。所谓“人心之寐”,是指人象睡觉似的 

     昏聩糊涂;所谓“人才之虚”,就是缺乏有真才实学的人。如何去掉“寐 

     患”?他认为必须“去伪、去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如何去 

                                                                       ① 

     掉“虚患”?就是要“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他希望培养的 

     人才能够“经世致用”,要有务求实际,务求实学的精神;就是说,培 

     养出来的人要有务实和求实的精神,要有实际的本领和能战斗的能力。 

     他在《圣武记叙》中指出:“今夫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材不竞之谓贫。” 

     就是说,他认为国家贫弱不在于财用不足,主要在于缺乏人材。他还进 

     一步指出:“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无虚令,则国柄强。”他从鸦片 

     战争的失败中看到人材的重要性,于是他要求能以国家之力,正人心, 

                                                               ② 

     进人材,“人材进则军政修,人心肃则国威遒”。 

          在魏源看来,要想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必须改革科举制度。他之 

     所以主张改革科学取士制度,是因为科举只重“楷法帖括”,培养不出 

     有真才实学、能治理人世的人才来。因为专习楷法八股,即便考中,无 

     真才实学,也不可能担任好治国安民的大任。他把八股取士看成弊政, 

     主张改革,代之以研习朝章,讨论国故的实学。 

           主张向西方学习,要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在近代教育思 

     想发展史上的贡献,还表现在他提出了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主张。他 



③ 龚自珍:《定庵文拾遗·明良论二》。 

④ 转引自董宝良著《中国教育史纲》(近代之部)第6 页。 

⑤ 《定庵文集补编·与人耰一》。 

⑥ 《龚自珍全集·己亥杂诗》。 



① 



② 《魏源集》上册,第208、166—167 页。 


… Page 85…

     依据林则徐的 《四洲志》稿本,增补而成《海国图志》60卷,后又扩为 

     100卷。这是一部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 

                                                                                        ① 

     他指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要以“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他驳 

     斥顽固派反对向西方学习的主张,认为他们把“长技”诬蔑为“奇技淫 

                                                                         ② 

     巧”很不对,他主张“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他认为“夷之长 

                                                                       ③ 

     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为了实现这些主张, 

     他建议在广东虎门开办造船厂、火器局,聘请法美两国技师,传授制造 

     新式武器、驾船和演炮等科学技术。在民用方面,他认为“凡有益于民 

     者”都应制造。他坚信,只要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就会学到外国长技, 

                                                                                        ④ 

      中国就会“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与西 

     方先进国家并驾齐驱。 

           重视教化和学习,强调身教和因材施教。魏源非常重视教化,并把 

     教化分为教和化。他说:“教以言相感,化以神相感。有教而无化,无 

                                                    ⑤ 

     以格顽;有化而无教,无以格愚。”他很重视学习,认为“学之通弊”; 

     传授诗书知识,以便克愚启蒙;但医治顽劣,必须施以礼乐,进行精神 

     感化。在施教方法上,他竭力反对强制,主张“顺序渐进”和“潜移积 

     诚”。 

           他十分强调“身教亲于言教”。他认为,人们即令读遍经书,也可 

     能毫无触动,但有时听到师友一句重要的话,受到一件事例的教育,却 

     能为之奋斗终生。 

           在教学方法上,他主张按照每个学生的自然素质因材施教。他主张 

                                                                                           ① 

       “教法因人、因时,原无定适”,根本之点在于“各得其性所近” 。 



                             2。外国侵略势力在华的文化教育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西方科学文化便随着传教士 

     的脚步,悄然渗入中华大地。当时意大利耶稣教士利玛窦(1552—1610 

     年)等人就带着贡物诣京进献,自称“陪臣”、“西儒”,并愿“终身 

     为氓”。他们以传播自然科学和技术求得在华传教的权力,逐渐把西方 

     科学介绍到中国。这时西方文化的渗入还不具侵略的性质。鸦片战争以 

     后,资本主义列强夺取了在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特权的同时,还夺 

     取了在华的文化教育特权。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对于麻醉中国人民 

     的精神的一个方面,也不放松,这就是它们的文化侵略政策。传教,办 

                                                                                              ② 

     医院,办学校,办报纸和吸引留学生等,就是这个侵略政策的实施” 。 



            (1)利用不平等条约,夺取在中国办教育的特权 



① 魏源: 《海国图志·筹海篇四》。 



② 



③ 



④ 魏源: 《海国图志·筹海篇三》。 

⑤ 《魏源集上·默觚下·治篇十三》。 

① 《魏源集上·论语孟子类编序》 

② 《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29—630 页。 


… Page 86…

     自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期,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对中国 

进行文化教育侵略的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文化教育侵略的特点是侵 

略者凭借炮舰政策,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夺得在中国进行文 

化教育侵略的特权。中英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虽然没有直接规定 

文化教育侵略的条款,但规定五口通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以及最 

惠国待遇等,为文化教育侵略打开了方便之门。  1844年中美《望厦条 

约》规定:“合众国民在五港口贸易,或久居,或暂住,均准其租赁民 

房,或租地自行建楼,并设立医院、礼拜堂及殡葬之处……。”1844年 

中法《黄埔条约》规定:“佛(法)兰西人亦一体可以建造礼拜堂、医 

人院、周急院、学房、坟地各项。”同时又明确规定:“倘有中国人将 

佛 (法)兰西礼拜堂、坟地触犯毁坏,地方官照例严拘重惩。”1846年 

2月,道光皇帝下诏,解除了100多年的“教禁”,不许各地方官吏再禁 

天主教,如滥用查拿,即予以应得处分。从此,西方各国的传教士纷纷 

来到中国,披着宗教外衣,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的侵略活 

动。  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均有外籍传 

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的条款。中英天津条约第8款规定:“耶稣圣 

教及天主教,原系为善之道,待人如己,自后凡有传授学习者,一律保 

护;其安分无过,中国官毫不得虐待禁阻。”根据这些不平等条约,帝 

国主义者在中国取得了传教权,可以在中国购买和抢占土地,建造礼拜 

堂和教会学校,对中国学生进行奴化教育。从此,中国近代教育发生了 

质的变化,由封建专制主义教育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 



     (2)教会学校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利用不平等条约,不断开办教会学校,将 

其作为对华教育侵略的据点。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外国侵略势力就处心 

积虑地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办学。  1807年,英国基督教会派遣马礼逊 

到中国,他是第一个来华的传教士。  1818年,马礼逊在马六甲开设了 

一所英华学堂,目的是宣传基督教。这是外国传教士为中国开办的最早 

一所教会学校。  1839年,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先在广州、后被迫迁往澳 

门开办了一所小学,叫马礼逊学堂;1842年,该校又由澳门迁至香港。 

这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最早的学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 

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首先在五个通商口岸开办教会学校。1844年,英 

国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创办女塾,这是外国人在华设立最早的女子教 

会学校。  1845年,美国长老会在宁波设立崇信义塾,招收学生30人。 

这是之江大学的前身。  1849年,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创办徐汇圣 

依纳爵公学,后改为徐家汇公学。  1850年,美国圣公传教士裨治文夫 

人格兰德在上海办裨文女塾;同年,美国传教士麦利和夫人斯佩里在福 

州创办女塾;美国长老会在上海开设了清心书院,英国圣公会在上海开 

设了英华书院。  1853年,美国公理会在福州开设格致书院;同年,法 

国天主教在天津开办了法汉学堂、诚正小学和淑贞女子小学。  1864年, 

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设蒙养学堂,1876年改为登州文会馆 (后发展 

为齐鲁大学)。总之,外国传教士在华办学越来越多,教会学校迅速增 

加。据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大会”的报告,从1842年到1877年, 

基督教在华办的学校有350所,学生5975人。天主教在华办的学校更多, 


… Page 87…

    仅1852年在江南地区耶稣会派就办七、八所学校,学生1260人。另据 

    统计:“到1875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800所,学生2万人。” 

    ① 



         传教士早期在中国开办的教会学校一般以小学为主。从鸦片战争到 

    1860年的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签订前的20年间,传教士们主要是在 

     中国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和香港开办一些规模小、程度低、附设于 

    教堂的初等学校。后来出现少量中学,约占总数的7%。其中有相当一部 

    分是女子学校,基督教办的350所学校中,有121所是女校,约占34%。 

    学生多为一些穷苦贫儿,学校免收学费。  1875年前后,教会教育进入 

    一个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外国人在华开办的企事业日益增多,急需人 

    才,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2000所左右,学生达4万以上。天主教仍以小 

    学为主,基督教中学明显增加,大学也逐渐形成。教会办的高等学校都 

    是在20世纪初正式成立和发展起来的,如东吴大学(1901年设于苏州)、 

    震旦大学 (1903年设于上海)、文华大学(1903年设于武昌)、夏葛医 

    科大学(1905年设于广州)、协和医学校(1906年设于北京,1915年定 

    名为协和医学院)、沪江大学(1908年设于上海)、华西协合大学(1910 

    年设于成都)、金陵大学(1910年设于南京)、之江大学(1911年设于 

    杭州)、华南女子大学(1914年设于福州)、湘雅医学院(1914年设于 

    长沙)、金陵女子大学(1915年设于南京)、岭南大学(1916年设于广 

    州)、协和大学 (1916年设于福州)、齐鲁大学 (1917年设于济南)、 

    燕京大学 (1919年设于北京)、华中大学 (1929年设于武昌)等。 

         教会教育之初,主要目的是传教,培养中国籍的传教助手,进而扩 

    展教会势力。后来,帝国主义在华办学的目的逐渐明确为:教会举办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