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

第33章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第33章

小说: 世界近代后期文化教育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垄断地位表示了强烈不满。在维新运动的办报热潮中,梁启超等改良 

派强调了报纸的“去塞求通”、联络同党、权衡国是的职能。这期间, 

任职外商报馆的中国编辑人员也发表了不少探讨报纸工作的文章,主要 

强调报纸应该反映庶民意见,兼录闾里见闻和新奇之事,要使市民广泛 

爱读等原则。西方的“报纸兴趣性”观念也开始在报界传播。19世纪80 

年代初,“有闻必录”的新闻用语也提了出来。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中国报界产生很大影响。他主持过《中外纪 

闻》,并创办了《时务报》,在长期的新闻宣传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的新 

闻思想。他对报纸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认为报纸可以“浸渍于人心”, 

可以影响舆论。他把报纸的功能作用概括为一个字:“通”。“通”的 

作用就是“耳目”和“喉舌”的作用。“观国之强弱,则与其通塞而已”; 

 “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导其端也”。“报馆愈多者其国愈强。 

曰惟通之故”。他发表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的文章,明确指出《时 

务报》是为维新变法服务的舆论工具,这实质上是提出了党报的概念, 

戊戌政变之后,他又肯定了《时务报》作为维新党人机关报的这一根本 

性质。 

     梁启超赞赏西方国家的新闻自由思想,对清王朝压制言论自由表示 

不满。他说:“西国议院定一事,布之日众,令报馆人入院珥笔而录之。 

中国则讳莫如深。枢府举动,真相不知,无论外人也。” 

     梁启超很重视报纸的教育作用。在戊戌维新时期他就注意到了报纸 

的“开民智”作用,同时也注意到了开官智。他痛感“维新吾国,当先 

维新吾民”,报纸的功能除监督政府外,就是为国民之向导。他明确指 

出,“重教育为主脑,以政治为附从”。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梁启超广 

泛介绍、评议和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意识。许多人接受了新思想,由不满 

清王朝而走向革命。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为我国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 

当时的报界和以后的报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他的有些思想观点 

是自相矛盾的,有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也不尽恰当。 


… Page 140…

                         十二、世界体育和卫生 



                               1。世界体育 



     (1)几种体育观 

     体育在19世纪引起了一些有远见的教育家、思想家的重视。瑞士教 

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的要素理论把体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认为体育 

是保证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儿童身体发展的最简单的要 

素是各种关节的活动,只有关节的活动才能保证行动的可能。儿童体力 

的练习和发展,不仅能发展他们的身体,而且能训练他们的劳动精神和 

劳动技能。他专门制定了一种“技能入门”,包括劳动活动中最简单的 

一些身体操练,如打、拿、掷、推、挥动、角力等等。他还认为军事操 

练、军事游戏、各种战斗的活动在体育中应占有重要的地位;认为体育 

在人的性格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他的体育思想不仅对瑞士,对19 

世纪初期的德国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们曾派遣一批教师到瑞士向裴斯 

泰洛齐学习。 

     19世纪初,德国学校在泛爱主义教育思想和裴斯泰洛齐思想影响 

下,又经F·L·扬及其学生的倡导,形成了以器械体操为中心的、重视 

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和意志教育的德国体操体系,以及德国式的体育运 

动体系。 

     19世纪初,由于拿破仑帝国和沙俄帝国的侵略扩张,位于斯堪的纳 

维亚半岛的瑞典处于险境。出于保卫祖国的需要,瑞典人较早地开展了 

近代体育。瑞典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体操家、剑术家H·林同林德福尔 

斯共同创立了瑞典式的体育运动体系,即通常所说的瑞典体操。H·林在 

 《体操的一般原理》一书中,把体操分为4大类:教育体操、兵士体操、 

医疗体操、键美体操。总的要求都是保持与获得协调。教育体操是为了 

使身体各部获得协调;健美体操是为了使思想感情 (精神)同身体之间 

保持协调。他的教育体操后来被引入普通学校。 

     马克思从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学前教育实验中受到启发,认为体 

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意义重大。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广泛的体育,力求 

培养坚强的、有力的和勇敢的青年一代。恩格斯建议在学校中进行体操 

训练和军事训练,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他们的军事素养。恩格斯在 

 《欧洲能否裁军》一文中阐述了关于青年体育运动的精辟见解。马克思 

和恩格斯的体育观成为社会主义体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2)国家体育制度及法规 

     19世纪是近代国家体育制度及法规草创时期,丹麦走在世界前列。 

丹麦政府于1804年创建了“军事体操学院”,开始有组织地训练陆、海 

军人员。第二年,又指令在中学教育中开设体操课。1814年颁布训令, 

把体操课列为普通教育的内容,明确规定了小学体育教师的录用和运动 

场地设备的要求。  1820年丹麦政府设置体操督学,作为管理全国体育 

的官员。 

     在瑞典,1814年以后全国逐步建立了以“皇家中央体操学院”为中 

心的培养体育师资的机构。  1820年颁布在男子中学实施体育的法令。 


… Page 141…

随后,所有公立学校都开始施行体育,在许多城市设置了体育督学。 

     在德国,普鲁士政府于1842年下令规定:身体操练是男子教育的组 

成部分。两年后,体操列入文科中学、市立高等学校和师范学校男生的 

选修科目。  1860年,普鲁士当局规定所有小学男生一律开设选修的体 

操课,两年后体操课被列为必修科目。1865年,所有的新式中学都被要 

求开设体操课。到1890年,几乎所有的高等学校都把体育列为必修课。 

1894年规定女子学校必修体育。德国培养体育师资的机构主要是普鲁士 

中央体操学校,一些大学也开设了体操师资训练班。  1889年,许多地 

方举行了体育师资资格考试。 

     法国在1837年已设全国体育监督。普法战争的失败刺激法国政府开 

始重视学校体育。1872年、1880年和1887年,政府先后以法律形式规 

定体操为学校正式课程,首先在男学生中开设体育,随后扩展到女学生。 

私立学校和教堂附设学校也逐步施行体育课程。 

     俄国最初的体操课程只在部分军队中施行,时间是1838年。从1863 

年起,军队开设培训体操和剑术指导者的短训班。到70年代前后,政府 

开始注意学校体育工作。  1870年在师范专科学校的课程大纲中列入体 

操课程;  1872年在职业学校教学计划中列入体操;1889年政府公布了 

 “男子学校体操教学指示和大纲”。 

     日本于明治维新后的1872年把体操列入学校教学内容。英国于1885 

年才规定小学必修体育科目。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于1866年制定的学校 

法明文规定对学生实施“正规体育训练”;1892年俄亥俄州通过一项法 

律,要求对市立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和在财政上由州政府补助的学校实施 

体育训练。日本、英国和美国由政府对体育实施管理都开展得比较晚, 

到20世纪初才逐渐把体育列为正式课程。 



     (3)英国的户外运动和游戏 

     英国素被称为“户外运动之乡”。  18世纪末叶以后,当欧洲大陆 

许多国家热衷于德国体操和瑞典体操等“人工设计”的体育运动时,英 

国则盛行着传统的户外运动和游戏,如狩猎、钓鱼、射箭、旅行、登山、 

赛艇、帆船、游泳、水球、滑冰、疾跑、跳远、跳高、撑杆跳高、投石、 

掷铁饼、羽球、板球、地滚球、高尔夫球、曲棍球、橄榄球和足球等。 

这些运动和游戏,大多发展为现代球类、田径和水上运动项目。因此, 

英国是近代竞技运动的重要发源地。 

     19世纪,英国各项户外运动和游戏的运动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逐 

渐形成了统一的规则,陆续成立了全国性的单项运动协会,并且各项运 

动开始向世界各国传播。 

     橄榄球运动是英国人的发明。  1823年,在英国格拉比学校举行的 

一次足球比赛中,该校学生埃利斯踢球发生失误,深感遗憾,于是,不 

顾规则约束抱起球就跑。这种情况在以后的比赛中屡有发生,逐渐为人 

们所认可。1863年英国足球协会成立时,决定将这种可以抱球跑的运动 

与足球运动区别开来,成为另一种独立的球类运动,因其球形似橄榄, 

中国称之为橄榄球。  1871年成立了橄榄球协会,制定了统一规则。以 

后,这种运动流传到英联邦各国以及法国、美国和南非各地,并发展成 

为各种不同的橄榄球运动。 


… Page 142…

     曲棍球起源于英国。1875年,在伦敦制定了最初的比赛规则。1883 

年,温布尔顿曲棍球俱乐部明确了场地区界。  1886年英国成立曲棍球 

协会。19世纪末,英格兰、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之间经常举行比赛。 

后来,曲棍球运动传到英联邦各国,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尤为盛行,并有 

 “国球”之称。 

     早在中世纪,英法两国就有了室内网球运动,但参加者仅限于王公 

贵族们。  18世纪以后,这项运动发展到户外,演变为硬地网球和草地 

网球。这项运动由板球俱乐部组织。  1873年英国人温菲尔德出版了《草 

地网球》的小册子,1874年他又确定了场地的大小和网子的高低。  1875 

年英国板球俱乐部制定了网球规则。  1877年在温布尔顿举行了第一次 

草地网球锦标赛。 



     (4)美国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 

     19世纪,美国的体育运动非常盛行。1870—1890年间,棒球风靡全 

国,1872年就有“国技”之称。网球于1870年传入美国,在妇女中很有 

 “市场”。80年代,高尔夫球亦传入美国,很快就出现许多高尔夫球俱 

乐部。 

     在美国近代体育史上,基督教青年会的体育活动占有重要地位。基 

督教青年会于1840年建于英国,1850年在美国也建立了同样的组织。这 

个组织注意结合青年的特点进行以宗教为主旨的教育。1869年,旧金山、 

纽约及华盛顿等城市的青年会即建造了当时最完备的体操馆。               1880 

年,波士顿青年会为培训体育指导者而开办了体操班;1885年该组织在 

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创建了基督教学校,后来改名为斯普林菲尔 

德学院,设有体育部。1891年该院教师奈·史密斯发明了近代篮球运动; 

1895该院毕业生、霍利奥克城青年会体育干事摩根发明了排球运动。这 

两项运动迅速风靡美国和加拿大。 

     美国是一个否定中央集权的国家,民主制度比较完善,其体育发展, 

除在战时以外,基本没有受到民族主义情绪及军事倾向的影响,体育的 

重点是增强体力和提高健康水平。美国民众对竞赛运动的兴趣在19世纪 

50年代就很明显,南北战争以后更加流行。这期间有的大学已开始管理 

竞赛运动,因为非正式的体育活动造成许多伤害事故,并且也贻误学习 

时间。大学校际比赛的第一个项目是赛船,也是实行正式管理的第一个 

运动项目。1870年成立了美国大学划船协会;1875年成立了美国大学校 

际业余田径协会,是现在仍然存在的最早的田径协会。体育专业组织的 

兴起是美国体育发展的另一个标志。美国第一个体育专业组织是1885年 

11月成立的“美国体育促进学会”。1896年开始发行《美国体育评论》 

 (季刊)。 1897年还成立了“全国男子大学体育协会”。引人注目的 

一次专业会议是1889年在波士顿举行的“促进体育会议”。会议由海明 

威夫人资助;霍曼斯负责行政辅导;会议主席是教育总局局长哈里斯。 

     中学生竞赛运动的管理,基本是步大学的后尘,也是自然发展起来 

的。教师、校长和看门人都可自由参加竞赛。早期中学生竞赛运动的督 

导是由各州联合会进行的。威斯康星州被认为是设置联合会的第一个 

州。需要指出的是:这一时期的美国体育运动是歧视黑人的。1867年全 

国棒球联赛大会通过一项规定:拒绝黑人参加比赛。犹太族公民也被排 


… Page 143…

斥在大多数乡村俱乐部和体育俱乐部之外。有些犹太人的棒球运动员只 

好改名换姓,隐瞒自己的宗教信仰。 



     (5)德国体操和瑞典体操及其传播 

     德国是近代体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19世纪初,德国体育开始从学 

校向社会发展。在此过程中,一些体操器械,如单杠、双杠、跳马、鞍 

马、吊环等也随着出现。 

     弗·扬(1778—1852年),是德国著名体操家。他创立德国体操的 

目的在于激发德意志的民族意识。他是第一个研究体育术语学的专家。 

他在1810年出版的《德意志国民性》一书中,出于对德国语言的尊重, 

把“体育”一词由希腊文换成德文的Tur…nen,在此基础上,又派生了其 

他体育词汇。他在体操的内容和形式上也有所创新,采用的“体操练习” 

内容十分广泛。  1816年,他和艾泽伦合写了《德国体操》,对近代体 

育产生了极大影响。 

     艾泽伦 (1792—1846年),是弗·扬的学生,对德国体操的发展, 

做出了重大贡献。  1825年,他开设了剑术和木马练习所;1833年,建 

立了德国最早的女子体操场,推行医疗体操,开设培训体育师资的课程。 

他还创造了跳台、棍棒、哑铃、回旋木马和摆吊环等运动,大大推动了 

德国体操的发展。 

     施皮斯 (1810—1858年),是德国体育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他创编过一套学校教学体操体系,包括悬垂和支撑运动、队列训练和徒 

手体操等。他创编了许多能按音乐节拍进行的练习和步伐,这为女子体 

操开辟了道路。他很注意发展学生的协同一致和服从指挥、守纪律的品 

质。1852年,他创建了德国最早的近代室内体操馆,也是女子体育的早 

期提倡者。 

     德国体操于19世纪前半期几乎传遍欧美各国。1822年传入英国; 

1824年传入美国;1833年传入意大利。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中国洋务运 

动后期,也引进了德国体操。 

     与德国体操发展的同时,具有军事、教育、医疗目的的瑞典体操学 

派亦开始形成。这个体操学派的特点是特别重视发展肌肉力量的全身运 

动,训练中多采用轻器械练习,操练程序严格而呆板。 

     P·H·林(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