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名着藏密真踪 >

第7章

世界名着藏密真踪-第7章

小说: 世界名着藏密真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業同於本尊,即是第六無畏,不必更要經過善無畏身無畏等位次也。 

    所謂十緣生者,一曰幻,二曰陽焰,三曰夢,四曰影,五曰乾闥婆城,六曰響,七曰水月,八曰浮泡,九曰虛空花,十曰旋火輪。 

    此十種緣生,為修真言者最宜注意之點。若不明此十種緣生,則於行法供養時,不能除去心中虛垢也。 

    云何為幻。謂幻術師以咒力或以藥力,能飛空耄危乃富穑帜茏冏鞯厮痫L,及地水火風所造種種色像,或長或短,或青或黃,或奇聲,或奇香,或變大地為黃金,或使水變為火,使旁觀者眼目昏惑,見種種不可思議之事,從一至多,從小至大,輾轉互相生起,而又上下四方,此往彼來。此種色像,非論理學可以判斷其因由,唯此幻術者自證自知耳。持真言人,亦如幻師,依三密修行,得持誦成就時,能現一切奇特不可思議之事,自在神變,宛然不謬。此種境界,亦非世界智者所能測度,唯成就之人,自證自知耳。 

故持真言人,證到本性清淨時,無論遇何境界,俱當作幻觀。 

    日光著微塵,風吹之野草轉,名之曰陽焰(本龍樹大士說)。而愚痴人見之以為是水,但陽焰本非是水,且自性亦空。以世人妄想,互相談議,謂是水耳。一切眾生在無明陽 

焰之中,取著此是男相,此是女相,此是善相,此是惡相。然此蘊界諸法,本非男女善惡,且自性亦空,但以眾生妄想,強立假名,互相談議耳。真言人於成就時,見種種稀奇境界,乃至見諸佛海會,無盡莊嚴,應了知唯是假名,作陽焰觀。 

    夢者,人在睡夢之中,經過盡夜歲時,見種種異類形像,或異類聲音,或受地獄之苦,或受天上之樂。當其在夢中時,以為實事,不生疑惑。及乎醒覺以後,都歸烏有,而還自笑。眾生在煩惱睡夢之中,執著四季寒暑,嗔喜憂怖。若覺悟時,都無所有。持真言人於須臾間,見無異加持境界,或延一剎那為無量劫,或促無量劫為一剎那,或不動本處而遍撸еT佛國土,供養聞法,此種事業,若於眾因緣推求,都無起處,皆不出一念清淨之心。行者得此境界,當作夢觀。 

    影者,如人以面臨鏡,則鏡中現像,此像為鏡作耶?何以鏡來時而無像,而為執鏡者作耶?何以無鏡無面又無像,為自然作耶?何以待鏡待面後有像,為無因而作耶?何以此像不常有亦不常無,且除鏡與面,像不自出,是此像非鏡作,非面作,非執鏡者作,又非自然作,亦非無因緣而作也。真言行者以如來之三密為鏡,自身三密為鏡中像,由此因緣有悉地發生,能起五種神通,住壽長遠,撸еT佛國。得此神通時,當作鏡像觀。 

乾闥婆城,即蜃樓也。以日光初出,照海中之氣,而幻現莊嚴之樓閣,日光轉高,即無所見。持真言人,有三品悉地宮。上品者是密嚴淨土,超過三界之上。中品者是十萬嚴淨佛土,如西方極樂世界等。下品者謂諸天宮及修羅宮。行者真言相應,成此三品悉地宮時,當作乾闥婆城觀。 

    譬者如深山崳戎校虼蠓课葜校艹龇N種聲響,無智之人,以為彼谷中、屋中,有實在音聲,殆未解得此響非生非滅,非有非無也。持真言人若於觀想相應時,有諸佛菩薩,用種種聲音,為我說法。又自身得舌根清淨,能以一種音聲,遍滿十方世界。遇此境界時,當作響觀。 

    水月者,如月出時,照於一切江河池塘之中,凡水清者,皆有月影,現於其中。此月影不以水生,不以月生,又水亦不去,月亦不來。真言行者,以三密方便,能澄清自己心性之水,故諸佛密嚴海會之月,悉皆現於自己心中。若得此像時,應當作水月觀。 

    浮泡者,如天降雨生泡,泡雖大小無量,水性惟一味也。真言行者,以自心作佛,還蒙自己心中之佛開示悟入種種方便,輾轉入無量法門,而又以自心為曼荼羅,以此境與心二種為緣,能作種種不可思議變化之事。得此相時,當了知一切皆不離於自心,作浮泡觀。 

    虛空花者,虛空非是可見之法,中無眾生、壽命等相,亦無造作者。而小兒仰視青天,謂有實在之色。一切諸法,亦如虛空,而無所有。但愚痴眾生,以心迷亂故,棄捨諸法實相,而謂有眾生、壽命、人我、男女、房屋、城郭等種種雜物,豈知皆虛空花乎。真言行者,在修觀行之時,若遇有種種魔事,及種種業煩惱之境,當作虛空花觀。 

    旋火輪者,有人手持火燼,旋轉空中,手持方,此火燼在空中則成方相;手成圓,亦成圓相;大小長短,無不如意。然此一火,成種種相,本非實有,而愚人見之以為實。真言行者於觀想相應時隨心所轉,無不成就,乃至以一阿字門,旋轉無疑,成無量法門。當此之時,應知皆由淨菩提心善巧妙用使然,作旋火輪觀。 

    右所講演密宗教義,粗具大要,若欲進觀其詳,經典俱在,可覆按也。 

回上頁 




四、顯密不二 九乘次第 

蓮花正覺金剛上師開示   弟子蔡楚昂筆錄 

在上海印心精舍息災道場講 

    今日承壽李雨先生之約,來與諸善上人得此研究精深佛法之機會,至為榮幸。爰略為供養數語。佛法是整個,本無顯密之分。世尊當年最初說華嚴經,其中含有最高無上境界。在顯說方面,如十信、十住、十回向等等次等分析甚細,即密部之大手印,與枺芩^最高深部分,也均包容在此經內。可云一乘法已度盡一切眾生,初無顯密可判。後見眾生根器不一,領會之程度,各有溕睿褂X最高法門難以普攝群機,譬之一味藥品,不能統治萬病,於是由一法而演成種種法,開若干方便之門,從小乘阿含經起,而方等、般若、法華等大乘經,先後開演,所謂顯教是也。其後又說毗盧遮那大日如來金剛頂等經,所謂密部。此皆各應眾生根機,從大悲流露種種方便,乃不得已之意,初未嘗分別何顯何密。金剛經所謂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蓋大悲心絕對平等,故不論何經,皆稱嘆其本經為最高無上。若以凡夫情見測量,豈非世尊妄語。要知佛以大悲心出發,為念眾生機緣有差別,總以令其一門深入,勿懷第二念,是以總言法法皆是無上,俾其信受奉行,直至成就而後已。於是對大根人說大法,對小根人說小法,無非望其終於成佛,並不在顯密上分高分低,要以當機即是為最高。吾人須識佛愛眾生如子,大悲平等普度,不能言其某法高某法低也。但是佛法既然整個,無所謂顯密之分,何以後世各祖分宗弘揚,或以顯教,或用密法。吾人應於分別中識其無分別之妙旨,更於無分別中識其差別之妙用,所謂善能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然以時節因緣論,以密法為現世所最當機。蓋結手印持真言心作觀想,身口意皆入於不可思議境界。茲以真言來說,真言原音陀羅尼,義即總持,其音能作種種音,攝無量義。行者依法持真言結手印作觀想,則功德遍滿虛空法界,非因地菩薩所能測知其究竟。彼十地菩薩,尚須藉真言以為護持,而免魔難,實無法讚嘆者也。佛說末法時代,眾生業重,必仗真言清除業障。今於風雲動蕩中,合眾修此不思議密法,祈逗推剑涔Φ抡f不能盡。不過顯密究竟不二,不可因說密法偉大,而便生門戶之見。要知同是法寶、僧寶,總應以平等心而明其差別之用,斯得矣。茲再以蓮花生大士所判顯密不二之修持,由底到頂,共分九乘次第,為諸位略言之。中土分大、中、小三乘,印土分五乘,再加入人天二乘。但我國內有孔子講世法,做人之道已詳,老子談空說天乘,較孔略高。故中土去此二乘而成三乘。又以我土文化水準高,小乘法不多應機,至大乘法,相宗太繁細,亦不甚普遍化。獨有禪宗為頓教,境界最高,為大乘之特別門,但只應大機耳。九乘次第,為(一)羅漢乘,以苦集滅道四諦法而證入。(二)緣覺乘,依十二因緣法而證入辟支佛果。(三)菩薩乘,依六波羅密而證入。以上為外密,係第一階段。至第二階段(一)事業密,如護摩法等之種種利益。(二)行持密,初步觀想行持等屬之。(三)瑜伽密,即相應密,如結印持真言,照法修持即相應。第三階段,(一)嘛哈約嘎,義為大相應。法界一切一切皆本尊莊嚴依正,以真言加持,入妙明境界,修證之細為顯教所不能知,此為無上密。(二)阿洛約嘎,為圓滿義。自身曼陀羅,氣茫鼽c等屬之。以行者本身即妙明法界。(三)阿底約嘎,義為無上大圓滿,又為無上心中心。全講心地,法界全是一心,一心以外無佛。包羅萬法,一切圓滿,歸於無得。以此本是家寶,不從外得,故云無得,心經所謂無智亦無得也。禪宗初祖以至六祖皆證此一心。昔諾師當年曾謂禪即大密宗,有人驚訝以為密法重壇城供養等,何謂禪即是無上密宗,不知阿底約嘎內二個階段,第一階段,名策卻,義云立斷,即禪宗下切想,斷生死流,觀照一切皆空,依之行持,直至成佛。學顯宗必須到此地步,方為究竟。 

回上頁 




第三章 學密明鑒 

一、 顯教與密教 

    佛教之分顯密,教法上之差別也。藥無貴賤,對症者良。法無優劣,當機者尚。眾生根器,有宜於顯者,有宜於密者,萬有不齊,固不必比而同之。顧二教之異點為何,允宜分辨。顯者何,明豁之謂也。隨眾生程度,逐漸曉以溨ɡ恚蛊洳讲搅私猓瑦傄膺M修,終於超脫眾生境界,此顯教之大要也。 

    眾生程度幼稚時,渾渾噩噩,惟有飲食男女諸欲而已。歷劫經驗,識解漸富,計較爭奪之心與日俱進,於是乎有紛擾不寧之社會焉,於紛擾之中,深感人生種種煩惱,有求指導之傾向者,則隨機為講因果論。喻以正理,證以故事,令其恍然於善之當為,惡之當去,永遵人道正軌而持五戒焉,是為顯教初級教法。 

    深信因果之人,有希望天福者,自可示以十善之義,使之實邸蚋鼮橹v世間禪定功夫,引其上進。倘志存厭世,極求解脫,則示以二乘教法,令斷煩惱,是為顯教中級教法。 

    大心眾生,得聞佛法,能發大願,行菩薩道者,則應開示大乘之道,令破「分別二執」(即分別我執及分別法執)藉悟真如初境。厥後則令勤修「勝空生觀」,以破「俱生我執」。次更勤修「勝法空觀」,以破「俱生法執」。此中教相並有頓漸之殊,性相之別,要皆以融入真如性海為歸,是為顯教高級教法。 

    密者何,奧邃之謂也。身口意三密,為諸佛果德之結晶品,眾生程度距佛德太遠,未能猝解真義,惟遵其道而行,則法益甚大,共究也能即肉身而證法佛界焉。此密教之大要也。 

    學者以至招模邮苊芙讨嫜裕诙兄铑^之堅,能不被六塵擾動,則真言妙性,自然乘機流露,消災障,轉順境,或兼得少許神通,是為密教初級教法。 

    學者若發阿賴耶心,會得真言力,在心中作強大熏習,轉移惡種,增益善根,粗重之身化為妙輕,能延壽千萬儯鼩q,或以肉身飛異天宮,兼得種種神通,是為密教中級教法。 

    學者若能游心真如性海,深達本不生際,從此仗三密力,頓入金剛法界,外現受用身,內證自性身,不論因緣所生果報托生何所,此等法身妙境,恒常不失。是謂密教高級教法。 

    顯密教法雖異,要須互相補助。顯教諸經往往參加陀羅尼,以促學人行持之效,枺辽ぃ恳源蟊戎錇槌Un,即承此旨也。密教雖直提佛德,然於顯教若無相當研究,或致知見不正,铡肫缤荆鸱ǚ赡У溃瑢W者不可不知也。 

回上頁




二、唐密 

    密教之入枺粒埔郧安豢蓜贁担淮蠖紴轱@教兼習之資,不過中初兩機教法而已。若夫高級教法,唐開元時始有之。善無畏三藏特傳胎藏界法門,金剛智三藏特傳金剛界法門,不空三藏更廣傳兩門諸軌。於是高級教法大備,成立專宗,或依經文名真言宗,或對顯教名密宗。本宗既建於唐,為別於其他密教,特稱唐密,他密則稱雜密。 

    天台宗之智者大師,華嚴宗之賢首國師,皆顯教中之泰斗也,以時代居先,未知將來有唐密特出,故所判教,未能預攝之。間有論及真言,只就方等部中初教法言之爾。唐以後,吾華大德,又未嘗以本宗綱領弘揚於世。唐密之真面目,非惟常人未之知,即號稱顯教大善知識,亦未能明辨。佛法盛衰,不離因緣,唐密之在吾華,中斷久矣。而流入枺},則滔滔不絕,支派則愈演愈繁。其始枺⑻ǘ軐χ牛釀t更分細流。最近以種種特殊因緣,返流入華,多年沉寂之唐密,遂得重張法幟焉。 

(注):枺転楹敕ù髱熕鶄鳎虻缊鲈跂|寺,故以枺L転閭鹘檀髱熕鶄鳎蚣嬷v天台教義,故以台名。其實皆唐密也。 

唐密之在枺蚍N種機緣關係,諸祖師手眼,自然有施設不同之處。吾華復興斯道,當以唐密本軌為宗,兼採他密精要,以順機宜,斯善矣。 

回上頁




三、 敬佛 

    佛法原忌空談,密宗尤重實習。實習之道,自敬佛始。佛之本義,在顯教有素之人,容有了解能力。若未經顯教熏習,遽行學密,對於佛字,未免茫然,今略述大要如左。 

    佛之名,在梵語具稱「佛陀」,略譯曰佛,義為「大覺者」。佛原以探究眾生本源為宗旨,真理太微,非甚深智慧不能洞徹。眾生莫不潛含智慧,因為凡情所誘,迷惑於六塵之中,以致不克發展。世人所詡聰穎,乃流露意識間之溨切』鄱S笊跎钪腔郏叵却笃品睬椋睬榧绕疲胬碜燥@,能契此境,斯謂之覺。從此廣度眾生,圓修五智,及其究竟,無所不通,無所不明,斯謂之大覺,具此大覺之人,斯謂之佛。 

    佛恒以圓滿之大智,咂降戎蟊缺娚T谒爣鷥龋鸸鈴浡肇灡娚碇小W者倘明此理,能以虔罩睿瑢W㈧缎模辗e月累,心中一點佛光自然濃厚,更從阿闍黎親受普禮普供等真言,日對十方諸佛敬禮供養,則十方佛光,同時薈萃於心,力量尤大,夙世與佛有重大因緣者,預禮敬之間,能以心光開為色塵,得見諸佛瑞相。然多有铡J法塵、虛影為色法者,此須審慎,勿自著迷。縱見色塵佛相,仍應荆稳俗造牛丛鰳I障,此亦學者所當知之。
回上頁




四、懺悔 

    依教敬佛,往往有行之多年,毫無徵兆者,此非佛性有所未周,徒以迷情深厚,遮蔽正智,心欲專注,輒為六塵誘惑,擾動不定。欲袪此弊,必須真下決心,力懺前非,誘惑一來,便迎頭痛擊,能作是行,方為徹底懺悔。若更從阿闍黎受真言以攝持之,收效尤速。世有口誦懺文真言,心被誘惑自若者,此不足謂之懺悔也。 

眾生迷惑之行,不可勝數,一一對治,勢難周備,舉要懺悔,約分二端。 

(一)通惡業,內分三類: 

    (甲)身業三:殺生、偷盜、邪淫 

    (乙)口業四:妄語、綺語、惡口、兩舌 

    (丙)意業三:貪欲、瞋恚、邪見 

(二)別惡業,內分二類: 

    (甲)無間業五:殺父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毀謗三寶 

    (乙)口腹業三:飲酒、食肉、食五辛 

    此等惡業,顯教論之甚詳,今不贅述。密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