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温商学习-李凤伟-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验光机,为此,他借了8万多元,每月的利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有一次,因为没有钱交房租,眼镜店的电源被强行切断。在资金压力下,林华乐没有退缩,而是迎头赶上。在经营最困难时,林华乐借助老乡的力量,又借了一笔钱做广告宣传。就这样,他捱过了债台高筑的一年,林华乐的大明眼镜店在安庆渐渐小有名气,生意也慢慢红火起来。“用好自己的资本,善用别人的资本,用活今天的资本,巧用明天的资本”,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温商在“负”资本中发展起来。
《向温商学习》上 篇(1)《向温商学习》 “傍大款”
“傍大款”
在二十几年里,温州从一个资源稀缺、交通闭塞的弹丸之地发展成为了民营经济的排头兵,“坏的终能变得好,弱的总会变得壮。谁能想到丑陋的一个蛹,却会变成翩翩的蝴蝶模样。”原因何在?温州人的回答“无中生有”。所谓“无中生有”,不是什么都没有,有的是创业精神,有的是市场经济头脑。“只有思想才是真正的资本,其他的都是资源。”温州人靠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成功地配置、聚集了各种生产资源为己所用,屡屡创造出令人惊叹的“零资源现象”、“零技术现象”、“零生产现象”。
《塔木德》箴言中提到:没有能力买鞋子时,可以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温商认为有钱的地方都是没有资源的地方,因为没有资源的人懂得借资源。王金祥走的是一条借名牌的道路。2002年,温州的三四千家鞋厂开始出现了疲软的状态,业内流行的字眼是“挺”,大家都在精心算计着如何挺过市场的寒冬。在这种情况下,只有1200万元资本的王金祥决定“傍”上双星集团这个“大款”,走一条“空手套白狼”的道路。
2002年5月,王金祥拨打了汪海的电话:“给我十分钟,我想见见您。”汪海为他的诚心所感动,答应了。到青岛之前,他仔细研究了双星的情况和鞋业界“大佬”汪海的资料,并向很多人了解了汪海的性格。王金祥与汪海见面简单客套后,他单刀直入:“双星在橡胶鞋、旅游鞋执行业之牛耳,但在皮鞋生产方面可圈可点处太少,目前,双星皮鞋市场占有率太低,遮挡了双星品牌的光芒。”
此时的汪海知道王金祥所谓的“公司”只有一个人,既没有厂房、生产线,更没有员工车间,有的只是“创新观念”。正是这种“创新观念”打动了汪海,他认定这个年轻人是个创业人才,能干出一番事业。就这样,王金祥十分钟搞定了双星的商标经营权。汪海对王金祥说:“双星根本不在乎这1200万元,如果要卖皮鞋品牌,光一个区域的经营权就要几千万元。双星看中的是你的市场运作能力是否能在六年之后给双星带来品牌增值。”
在之后短短的4个多月,王金祥利用“蛋生鸡”的虚拟运营方式,采取了一系列的动作:回到温州,到工商部门注册公司;寻找专业的代理商,构建双星皮鞋的营销网络;将自己的厂房租给别人,根据不同的皮鞋类别,找到20多家皮鞋厂贴牌生产。就这样,四个月内他在自己的经营区域内转手建立了20多家代理商、16家分支机构,并收购了当地一家皮鞋生产线,卖出皮鞋几十万双,成为温州皮鞋市场的“快鱼”。而此时,王金祥的“温州双星皮鞋销售公司”办公地点仍然设在一个住宅小区内,里面只有几个人和一些办公设备,而且公司的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因为“傍”上了IBM才逐步建造了自己的软件帝国,温州人认为:在雾中驾驶时,跟着前车的尾灯灯光行路会容易得多。温商中有很多“空手套白狼”的高手,他们借别人的资本,别人的渠道,赚取可观的利润。凭着一个简单的“借”字,温州商人使没有畜牧业的水头镇、郭溪镇,成为全国最大的皮革生产基地,使不产棉花的龙港镇、宜山镇,成为再生布的生产基地。
有这样一个“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在美国一个农村,住着一个老头,他决定让儿子成为不平凡的人。于是,他找到了美国当时的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对他说:“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给你的女儿找个对象?”洛克菲勒说:“对不起,我没有时间考虑这件事情。”老头说:“如果我给你女儿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女婿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可以吗?”洛克菲勒同意了。然后,老头又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总裁先生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世界银行总裁爽快地答应了。
无中生有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商战中,无中生有,则由曲而直、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
1984年,陈定模被任命为龙港镇的镇党委书记,他的任务是把龙港建成城镇,而上级给他配备的力量是7个干部和3000元的开办费。现在,龙港镇变成了一个楼房鳞次栉比、低压电器企业一家挨一家的繁荣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陈定模像变魔术般,一曲“空城计”,变无为有,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陈定模是用看似虚无缥缈的“决策”来换钱的,他提出了“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办法,创造性地进行了土地有偿使用的实践。1984年7月14日,《浙南日报》头版刊出了《龙港镇也来个对外开放》的新闻,报道龙港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他们组织了40余人的“宣传队”,带着龙港镇的规划图到附近区、镇宣传,强大的“龙港旋风”席卷了平阳、苍南两县,并影响到文成、泰顺、瑞安等县、市,一时间市井皆言:“龙港在地图上找不到,群众都知道”。荒凉了几千年的龙港沸腾了,镇政府“二户一体”进城办天天集市似的挤满了人。人们争着把一捆一捆的钱送过来,到原定截止的12月31日,人们仍排着长龙争着交款,镇政府只得将交款时间延迟到1985年元月1日凌晨,最后共收取公共设施费近千万元,龙港镇一夜之间变出了一个“建设银行”。
犹太金融巨子摩根说:“推动社会进步的不是政治,也不是法律,而是金钱!”温商敢于借钱、勤于融资、借势借力的精神使温州的经济活了起来,使温州的活力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温商重新诠释了“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内涵:没有资源,我们向市场要。温商运用自己的智慧,用借来的“鸡”生出了成千上万的“金蛋”,实现了从贫穷到富裕的两极跨越,创造了无中生有的创富神话。
《向温商学习》上 篇(1)《向温商学习》 用钱要恰到好处
温州人经商规则之二
用钱要恰到好处
有时你看似是一件很吃亏的事,往往会变成非常有利的事。
———李嘉诚
温州人有时是极其豪爽的,他们可以动辄上亿元,投资于慈善事业;他们对客户,坚守着“吃亏是福”的指导方针,他们认为知识是无价的,不能赤手空拳地开始行程,必须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另一方面,他们表现得极为吝啬,他们视节俭为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
花钱要恰到好处,不做挥霍的浪费者,也不做葛朗台似的吝啬鬼。正如比尔·盖茨所说:“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
或许是因为东海海风的吹熏,凡是到过温州的外地人一致认为,温州人具有北方人的豪爽与义气,温州人穿着良好、饮食讲究、腰板挺直、笑声爽朗,与人做生意时,这些要素给对方以极大的好感与信任感,豪爽是温州人在残酷的商海中最具优势的人文与性格特点。
在人们的眼里,温商给社会“输血”是极其豪爽的。在胡润推出的《2005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的50位慈善家中,温州企业家占据6个席位。而《2006年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中9位温州商人上榜,共计捐赠21420万元,其中,排名第13位的王振滔捐赠5300万元,在温州9位企业家中捐赠金额最多。2005年,经甘肃省民政厅批准,首个慈善总会下属特设组织———温州企业家扶贫助教工作委员会在兰州正式挂牌成立,温商“抱团”行善的创举,为他们赢得了当地的美誉。
温商的豪爽,面对客户时,表现为:吃亏是福。温州印刷业的名人叶茂西曾经说过:“吃亏就是占便宜”,他深得兵法之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他认为在为客户的满足而奋斗的目标指引下,任何错误都不属于客户,所以,要接受客户合理的要求,有条件地接受客户不合理的要求,敢于承担甚至乐于承担客户的纰漏。有一次,他在印刷一批海报时,因客户自己校对失误,几百张海报报废了。他说:“不能让客户吃亏,这几万元的损失就当是我们让工人熟练技术交的学费吧。”于是,他毅然决定无偿重印。就这样,轻描淡写地挥霍了几万元,却招来了摩托罗拉、诺基亚、可口可乐、柯达等各大公司的订单。
《向温商学习》上 篇(1)《向温商学习》 享受快乐
享受快乐
犹太人都奉行着这样的约定:工作时不谈休息,休息时就不谈工作。健康是犹太商人最大的本钱,他们对花在健康上的钱极为慷慨。咳嗽连连地钻进奔驰,坐在老板椅上虚汗横流,这似乎是悲哀到滑稽的一幕。某机构对温州地区87名知名企业家进行的体检显示,其中高脂血症51例,高血压37例,颈椎病或椎间盘突出31例,脂肪肝22例……在承担了各种社会头衔也赢得了更多个人发展机遇的同时,他们丧失了健康。这几年,挣钱不要命的温商们逐渐意识到,身体健康比事业成功更重要。
在现代医学中,健康人格结构的指针之一就是善于休息,善于享受快乐。犹太人提倡:适度的享乐,适度的工作,他们认为这样的人生才是丰满、充实而有意义的。《乐在休闲》的作者佐林思基曾经指出:我们必须学会放松和休息,工作狂容易筋疲力尽,也少有创意,因为疲乏的橡皮圈,难有原本的光彩和弹性。最新的研究也显示,玩耍休闲不仅可以让人放松,还能够活络脑细胞,更新神经组织,让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心理治疗专家麦考芙在《下班之后》一书中建议,每个人都应该检查自己有哪些需要,什么是工作时能得到的,什么是休闲时才能得到的。在工作与休闲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就能有愉快而充实的生活。
温州市企业界的代表人物、中国神力集团董事长郑胜涛对于健身和健康有自己的见解。他说:“50岁之前用健康去换金钱是有可能做得到的;50岁之后用金钱换健康,可能表面有点效果,但未必是真的有效果。作为企业家,我们应该明白这样的买卖不划算。”
目前,温州的羽毛球馆、网球场、瑜珈馆等健身场所日益火爆起来。温州市城调队2005年的调查结果表明:1~9月温州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21。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但是同期市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高达10626。8元,同比增长17。7%,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了很大的比重。很多温州老板,动辄上万元的年卡,办的毫不含糊,对他们来说,锻炼的同时还可以接触最前沿的商业信息,何乐而不为。
一位温州商人说:“不能老想着自己赚钱,能赚10块的生意,赚7块钱就行了。你让别人赚钱,别人自然会在下次赚钱的时候想起你。你赚的7块钱也不能全部存进自己的小金库,最好请下属和朋友吃吃饭,娱乐一下,增加感情。”
《向温商学习》上 篇(1)《向温商学习》 把钱花在刀刃上
把钱花在刀刃上
有钱人,总给人一种奢华的印象,温商也不落人后。为了一堂课,乘坐商务专机,飞达千里之外,在外人眼里是奢侈的事,温商则视为理所当然。美特斯邦威集团创始人周成建就是这样的空中飞人。初中毕业的他,现在已经拿到了硕士文凭,他说,在长江商学院的同学,如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和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在他们身上能学到不少东西。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的更快的能力。2005年3月初,宁波温州商会以《学习改变命运》这一主题着手,采取聘请金融专家、大学教授来商会讲座,会员们自由发言等形式,组织当地温商举办“文化沙龙”。有的温商为了参加学习,取消了出差计划;有的温商为了参加学习,放弃了几百万元的订单。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正如《塔木德》所说: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要把女儿嫁给学者。
吝啬是温商的另一张名片。重庆小林寝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良快认为:经商之道在于坚持,他的吝啬之道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节省。他曾经连续几年吃住在厂里,住房就是仓库,纸箱就是床。为了节省几毛钱,他曾经连续2个月喝冷水,啃馒头。创业之初,为了节约成本,他既当推销员,又做搬运工。很多次送货,由于路弯坡陡,三轮车没有用武之地,林良快又舍不得雇车,就干脆挑着扁担,走上几百里地。
《塔木德》箴言:“吝啬在有的时候和节约一样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有这样一个事例:在成都,有一家由温州人开设的专门批发皮货的商店,他有一批固定的客户。开始,店铺规模很小,有个成都老板每次都是骑着自行车来,进几千元的皮货。一年后,这个温州人的店面扩大了,成都老板也换了摩托车,但他还是进几千元的货。又过了两年,温州人的店铺扩大为皮货批发商场,此时,成都老板开了小汽车来进货,但进货量仍然没有增加。又过了两年,成都老板因为竞争激烈,破产了。而温州老板则成了装备有意大利最先进生产线的鞋厂厂长。两人聊天,温州老板问:“这些年你赚的钱都哪里去了?”成都老板回答:“你没见我换了摩托,又换了汽车吗?前段时间,还换了套新房,花了20多万。”温州老板笑笑:“我把你买车的钱用在了购买设备上,买房的钱用在了扩大生产上。”
一位在温州企业工作十几年的经理人这样描述他眼里的温商:“他们身上南方人的精明头脑和吃苦精神让人佩服!选人时严格、用人后不疑,他信任你,几千万元的资金就交你管理,给你支配权;看准了市场,投资一点不含糊;年前就把两个月的工资提前发给退休工人,年年的元宵节要赶来和厂里人一同庆祝。可他们自己的生活却十分节省,每次出差总是跟下属挤一个房间,没有他们算计不到的节约账,没有他们吃不了的苦!”
《塔木德》认为:钞票不是傻子。有钱是好事,但是知道如何使用才会更好。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富翁吝啬,负翁奢侈。据说,洛克菲勒到饭店住宿,从来只开普通房间。侍者不解,问:“您儿子每次来都要最好的房间,您为何这样?”洛克菲勒说:“因为他有一个百万富翁的爸爸,而我却没有。”
比尔·盖茨在生活中遵循这句话:“花钱如炒菜一样,要恰到好处。盐少了菜就会淡而无味,盐多了,苦咸难咽。”温商洒钱的豪爽和节钱的吝啬,矛盾的两方,合理的存在着,并一起铺就了温商的致富路。
《向温商学习》上 篇(1)《向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