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作者:[苏]苏霍姆林斯基-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校的全部教学和教育工作,都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有赖于这一问题的实际解决(即在教师、校长、教导主任、教育局长的工作中都得到解决)。 当然,学习是一种劳动,而且是并不轻松的劳动。求取知识本来就是要花费劳动的。但是,不能容许让少年学生从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能不能把学生的学习劳动减轻到这样的程度,就是让高年级学生在两小时内,至多3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而让八年级学生完成功课的时间不超过1到1.5小时呢?在学校工作的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这是可以做到的。
为此需要什么呢?需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是的,确是如此,尽管这话听起来有些奇怪。学生每天应当有4、5个小时,既不用来在学校上课,也不用来在家里复习功课。这些时间应当让他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
让我们仔细观察一下那种具有中等能力,勤勤恳恳地想把各门学科都学好的学生的智力生活的情形。他的全副精力都用在背诵、识记和保持上去了,以便能在任何一节课上都回答得出。他没有时间去读一点“满足精神需要’’的书,没有时间去思考。然而,学校教学论里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规律性:在学生出于兴趣、出于认识的需要而阅读的材料总量中,要求学生以识记为目的而学习的材料所占的比重越大,他学习起来就越困难。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想减轻学生(譬如八年级学生)的学习负担,那么就应当让他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在九年级和十年级,学生所阅读的东西,则应当比要求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多4至5倍。
如果少年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科书也读不好。如果学生其他的书读得较多,那么他不仅能够学好正课,而且会剩下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
我感到,企图通过把某些章节从教学大纲里删去又把另一些章节加进来的途径来“减轻”高年级学生负担的做法,是幼稚可笑的。如果我们真的想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那就让我们在学生面前敞开道路,让他们走到学校图书馆的书架跟前去,让书籍从沉睡的巨人变成青年时代的挚友吧!
学生的智力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精神修养和兴趣,取决于他的知识渊博和眼界广阔的程度,还取决于:教师到学生这里来的时候带了多少东西,教给学生多少东西,以及他还剩下多少东西。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总之,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主要途径,就是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现在学校里开设的那些选修课,其目的就在于确定学生的个性,了解和发展他的兴趣、爱好、特长。
为了使儿童能够更容易地学习,还必须克服知识跟能力之间的脱节现象。事实确实如此。你不妨找一些六年级学生来,让他们从任何一本教科书里读上几段,那你就会发现,10人当中有5人还不会迅速地、有理解地阅读。阅读的时候,要眼睛能够把握、意识能够记住整个的句子,让学生能够在眼睛离开书本的时候,凭视觉记忆回想出整句话来。一个学生只有学会这样阅读,他才能学会同时阅读和思考。
无论如何,这是学校普遍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一个学生学会了同时阅读和思考,他才能不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去识记,而是一边想象一边对材料进行逻辑分析。这样,学生可以在10至15分钟的时间内,领会历史、生物、地理、文学等教科书里的4、5页书的内容。
怎样教会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呢?这就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同时应当记住:在小学里错过了的东西,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也就是说,在一至四年级,每天最少有半个小时用来对新课文进行有表情、有理解的朗读。必须做到,使每个学生学会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在思考的同时阅读。
写字方面,也要写得端正、迅速、流畅。请大家注意观察一下五、六年级学生是怎样写字的。他的面部和双手都很紧张,额上冒汗,全副精力都用到书写过程本身,用到怎样写出字母并把字母连接成词上面去了,哪里还有功夫思考所写的东西的意思呢?而学生应当学会同时书写和思考,一边书写一边听教师的讲解,并且思考所听到的东西的意思。在这种半自动化书写的情况下,学生才可能思考各种规则,自觉地运用这些规则并进行自我检查。而没有掌握这种能力,正是学生“正字法不过关”的原因所在。
检查学生知识的做法本身,也无助于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上一个世纪的对待知识的那种观点,由于惰性的关系,原封未动地遗留到现代(最新的科学成就和发现的时代)的学校里来了。这种观点就是:把知识看成学生应当保存在头脑里的存货,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就应当拿出来给他看。学生记住了,就算他有知识,没有记住,就是没有知识。在这种观点指导下,学习就变成了“一份儿一份儿地”掌握知识:学生今天记住了一份儿知识,明天就拿出来给教师看,看过以后,就可以丢开不管了。这样做,就在学生的意识里逐步地形成一种为防备提问而学习的心理定势。事实也是如此:学生在家里准备功课,一般地就是为了明天的评分。然而,只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证明一个人是否有知识。
上面所说的这些意见,在教学大纲里都有规定,但是在实践中未必都能做到。即使教学大纲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没有高明的教师用敏锐的智慧和创造性的双手去实行它,那它仍不过是一纸空文而已。
有经验的教师已经不要求学生背诵教科书的课文,因为他知道,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有造成学生智力局限性的危险。有经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原来已有的知识,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思考和比较,然后做出独立的结论。这些教师喊学生到黑板跟前来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带着他的笔记、草稿、练习本、教科书以及补充读物,并不让他逐字逐句地复述教科书里的教材,而是让他发表议论,进行探讨。在我们学校里,例如在文学课上,高年级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就常常引证文学作品的原著。
现在采用的教学法常常包藏着一种很大的危险性。这种危险性就在于,用形象的话来说,学生只看见每一棵单独的树,而看不见整个树林。例如,在学到第一次俄国革命的时候,学生不分巨细,把每个细节和日期都记住,而不是从整体上考察全部历史事件,不会从细节中进行抽象,去把握整个事件的总的轮廓,思考它的意义、实质及其对人民命运的作用。
只有当一个人看见树林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时,他才能对每一棵树形成较完整的表象。没有看见过河,就不会懂得一滴水。所以应当这样来安排教学过程,使得高年级学生已经能从整体上分析完整的课题,去思考一些较重大的带探索性的问题。
这就是我们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具备的品质:求知的愿望,认识的需要,使自己今天的精神生活比昨天更加丰富。
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掌握知识和获得实际技巧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复杂的认识活动。强烈的学习愿望、掌握知识的愿望,是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因。列宁写道:“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儿童的良好情绪,对于培养学习愿望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儿童从学习中得到满足的良好情感,以便从这种情感中产生和形成一种情绪状态——即强烈的学习愿望。
在1949—1950学年里,我们在分析八年级的一个班的上课情况时,发现个别学生对学习、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别的同学的学习成绩,抱着某种消极的、漠不关心的态度。这种态度表现在对书面作业的评分、对回答教师问题时的答案的质量,都显得无动于衷。……不及格的分数并没有使这些学生感到不安。他们对自己的同学的成功和失败也抱着与我无关的态度。我们向自己提出了一项任务:分析一下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和家里的学习情况,找出这种消极态度、缺乏学习热情的原因。
我们听了一个叫阿拉的女学生在文学、代数、物理和历史课上的回答并进行了分析,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女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没有体验到那种心情激动、精神振奋的情感(这种情感能表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是花了力气的)。因而,在这个女学生的思维活动中,没有克服困难的强烈愿望,而且她连困难的地方也没有觉察出来。……显然,她在准备功课的时候,本来就缺乏那种认真地思考一切、把一切都弄清楚的愿望,也就是说,她选择了一条把最容易、最好理解的东西机械地背诵下来的道路,以便在上课时能够不太费力地复述出来。阿拉的回答是单调乏味的,既不能激动她自己,也不能感动别的同学。该班许多其他学生的情况也是如此。
我们发现,这个班里对同学的回答的质量也缺乏集体的关心,这种情况是学生对整个集体的学习缺乏热情的后果。一个学生回答得很糟,前言不搭后语,全班学生对此无动于衷;同学回答得很好,表现了他有很好的知识,也同样没有任何人表示激动。如果说“二分”还能引起一个学生的不安,那么得个“三分”他就完全心满意足了。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只要得个“三分”他就满心轻松地坐下去了。对于完成家庭课业的认识,学生们首先把它看成是要“学会”教科书的若干页数而已。
这些观察使我们得出结论:必须在课的本身、在教育过程的组织中去寻找学生这种冷漠态度的原因。对一些课和教师工作情况的分析表明,我们上面指出的事实的根源,就在于教师本人在工作中缺乏热情。例如文学教师,他在备课的时候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难的难点上。更有甚者,教师竭力把这些“难点”化为极其容易的东西,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教材里并没有任何复杂的地方,一切都很容易,不需花费特别的努力就能掌握的。他没有强调指出困难的概念和大纲里难懂的部分,没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这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教师人为地把一些“棱角”磨平,减轻学生掌握教材时的难度,这就代替了教给学生去克服困难。其结果,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把困难的教材降了格,或者马马虎虎地学过去。……
教师工作中的另外一个重大缺点,就是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抱着冷淡的、缺乏热情的态度。学生的不好的回答没有触动教师,没有迫使他去认真地思考学生知识薄弱的原因。教师带着同样冷漠的心情给学生打“五分”、“三分’’和“二分”,因此,学生也并不把优异的分数看成是顽强劳动的结果,而认为是碰巧;对不及格的分数并不认为是失败,而认为是
“正好碰上了难的问题”。
我们做出这个结论是有具体事实作根据的。女学生拉伊萨在文学课上得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在课间休息时间,我们问她:“你应当怎样做,才会不再得不及格的分数呢?”她回答说:“假若我碰上了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我是能够回答得好的……”这个回答说明,有些学生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知识上,而是靠碰运气。为什么学生会对学习产生这样的观点呢?
我们研究了学生的知识和教师的提问方式,看出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给最差的学生提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而对较强的学生提出的总是难问题。这套“办法”造成的结果是,当学生一听完教师面向全班提出的问题后,就能大致估猜出它是要求谁来回答的。有一些学生已经形成了自己“在学习上没能力”的牢固概念。既然教师平时很少向这些学生提问较难的问题,那么他们怎么会不形成这种想法呢?这些学生和全班学生都形成了固定的想法,例如,拉伊萨在各门学科上,包括俄罗斯文学在内,都只能学到“三分”的程度,就连拉伊萨本身也习惯于这么想了,教师对这一点也是深信不疑的。如果偶而给拉伊萨打了一个“四分”,那么她多半是感到“不自然”,而不是体验到满足和欢乐。
我们分析了八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就把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的问题(即培养一种稳定的情绪状态——学习热情的问题),提到校务委员会上进行讨论。我们揭露了上述缺点,促使教师们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全体教师得出了一致的结论,认为在苏维埃学校里,热烈的学习愿望是一种道德的和政治的情感,培养这种情感首先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任何天赋才能,而是要在日常劳动中、在克服困难中逐步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因此,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真正的、布尔什维克式的满腔热情这种必不可少的品质。没有这一点,缺乏对学生的知识的真心诚意的关注,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热烈的学习愿望。
教师集体向每一位教师提出这样的任务:在备课时,要深刻而周密地考虑让学生通过什么途径去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无论如何不能回避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走上克服困难这条虽然艰巨然而受益极深的道路。每一个学生都应当竭力追求在学习上达到最好的成绩,被这种愿望所鼓舞。但是,这种鼓舞的精神并不是靠什么特别的措施(谈话啦,开会啦,等等)所能造成的,而首先是正确地组织学生的劳动的结果。我们把培养学生热烈的学习愿望这个问题提出来了,这就促使每个教师认真思考自己的整个工作体系,而首先考虑讲解新教材时的教学法。
下面我们还是以八年级那个班为例,来说明学校的教师集体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八年级上学期末的时候,这个班里共有四名俄语不及格的学生。要在这门学科上改正不及格的分数,就必须刻苦耐心地学习,而想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使不及格的学生看到自己的、开始时哪怕是很不显著的进步。学生尼古拉已经习惯于得不及格的分数,作文和默写总是得“二分”,这已经不再使他感到激动。尼古拉对于自己在俄语方面无法得到好成绩的想法已经如此牢固,以至他每逢要完成这门学科的家庭作业时就感到烦恼。任课教师雷萨克给自己定下一条目标——一定要打穿这堵冷漠态度的墙壁,使尼古拉和别的学生树立起能够学好语文的信心。
教师给这四名不及格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每天把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抄写一页,并根据有关的规则分析和解释每一个词的正写法。只有耐心细致地完成这项作业,才有可能取得有益的结果。学生们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因为它不同于平时完成的那些练习。他们感到,老师对这项新型的作业寄予很大的希望,相信学生的读写程度一定能够提高。这就给学生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