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包括喜、怒、衰、惧、爱、恶、欲“七情”;性是情的基础,情是性的表
现。只能因情以见性,不能灭情以见性。人性上、中、下三品之分,人的情
也有三品,上品的情,一发动就合乎“中”,中品的情,有过或不及,但大
体上合乎“中”;下品的“情”则完全不合乎“中”。情的上、中、下三品
与性的上、中、下三品相对应。
②李翱的复性说。李翱 (公元772年~841年),唐代哲学家。李翱与
韩愈有同样的反佛立场,但李翱认为,对抗佛教的成佛理论,必须有一套成
圣的理论。他把儒家经典 《中庸》的性命学说与佛教的心性思想结合起来,
形成一套成为圣人的理论,即他的复性说。
李翱的复性说,发展了韩愈的人性三品说,主张性善情恶论。他认为人
性本是善的,而情则是恶的。他说:“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
惑其性者,情也。” (《复性书》)这就是说,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
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性之所以迷惑不清,是因为人的情欲作恶的。但同时,
他又认为性情是不可分的。他说,“性与情不相无也”,“情由性而生”,
即认为性和情并非各自独立自存的,情是性所派生的,性是情的基础。他又
说:“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就是说,性与情是互
相依存、互相作用而存在的。他以水火比作性,沙烟比作情,认为人性好比
河之水和烟之火,水火的本质是清明的。它们之显得浑与郁是沙和烟作用的
结果。沙不浑,水流便清;烟不郁,火光就明。同样,“情不作”,性就能
圆满地表现它自己。因此,李翱认为要恢复人们本来的善性,必须做到忘情。
关于怎样才能复性问题,李翱首先探究了人性的根源。李翱认为:“性
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
其本者也”。这是说,性是天生的。李翱又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
人性本来是寂静的,圣人虽然有情,而“未尝有情”,因为圣人的情,“广
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语默无不处于极也”。一般人
之所以不能成为圣心,就是因为受“七情”所干扰,为“嗜欲爱憎”所支配。
固此,李翱主张,一般人要成为圣人,就要复性,要复性,就要“视听言行,
循礼而动”;“弗虑弗思,情则不生”,“心寂不动,邪思自息”,做到“忘
嗜欲而归性命之道”。李翱这种忘情复性的修养方法,就是要彻底排除外物
的干扰,使人进入“寂然不动”的静止状态。这样人心便“广大清明,昭乎
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无所不知,无所不通。这种人就可超凡人圣,
… Page 88…
不仅可以治国平天下,还可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
李翱的复性说为宋明理学所直接继承,程、朱、陆、王都讲“复性”、
“复其初”、“复如旧”、“复心之本体”等等,它同韩愈的道统说一样成
为宋明理学的先声。
(2)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哲学思想
①柳宗元的元气一元论、无神论与反天命的历史观。《天对》、《天说》、
《答刘禹锡天论书》和《封建论》是的哲学代表作。柳宗元继承了荀况、王
充的元气自然论和道家的天道自然的思想。
王充主张“天地,含气之自然”,柳宗元对此作了发挥,认为物质性的
元气乃是世界的本质。世界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一元混沌之气的自然存在。
“唯元气存,而何为焉?”所谓九重天,并不是谁建造的,而是因阳气聚积
很盛的结果。柳宗元还继承了荀况“阴阳接而变化起”的思想,认为阴、阳、
天三位一体,统于元气。元气的冷热交错,形成了天地万物。如说:“合焉
者三,一 (元气)以统同,吁炎吹冷,交错而功。”这就是说,天地和阴阳
都统一于元气,所谓阴阳二气并不是互相孤立的两个东西,而是元气的两个
方面。正因为自然界是元气阴阳的矛盾体,因而自然界才能变化万千,发展
无穷。他在《非国语·三川震》中又说:“山川者,特天地之物也。阴与阳
者,气而游乎其间者也。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恶乎与我谋?自斗自竭,
自崩自缺,是恶乎为我设?”这里,柳宗元集中地用了八个“自”字,突出
地强调说明自然界是按照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变化的,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自
然界自身矛盾运动的过程。
柳宗元还反对神学天命论,认为“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蚩蚩者耳”。
他在荀况“天人之分”的思想基础上,强调天与人“各行不相预”,认为人
的吉凶祸福、社会的兴衰治乱,都非“天”能主宰,“功者自功,祸者自祸”,
要变祸为福,是“在我人力”。
柳宗元唯物主义无神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里,对汉以来的天人感应,
符命祥瑞、君权神授等神学史观,进行了广泛了批判,提出了他的反天命的
历史观。柳宗元提出了“势”的观点,即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
这种人类社会发展固有的必然性,不是天命或神意,也不是帝王、圣人的主
观意志,而是“生人之意”所作用的结果。它是人们要求生存的意愿,沿着
固有的必然性,显示了出一种不依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柳宗元在《封
建论》中发挥了荀况“假物以为用”的观点,他说:“假物者必争,争而不
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
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柳宗元还认为,人们为了生存,自然
地聚而为群”,有了“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群又有大者,
争也又有大者。“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
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
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柳宗元从人们要求生存的自然意愿,导出了假物
… Page 89…
以为用的必然;由假物以为用又导出了假物者必争的必然;又由假物者必争
而导出了产生君主刑政之必然。因此,分封制度的产生,“非圣人之意,势
也”;郡县制之取代分封制,乃是历史的必然。
②刘禹锡的宇宙观与“天人交相胜”说。刘禹锡(公元772—842年)
是唐代对于唯物主义学说作出较大贡献的哲学家,《天论》是他的哲学代表
作。刘禹锡的宇宙观十分有特色,他说:“天,有形之大者也;人,动物之
尤者也”。天是有形物体中的最大的,人是动物中最突出的。天和人都是
“物”,同属有形体的事物。刘禹锡认为宇宙万物是一个生长发展的自然过
程,天的日月星三光,虽然是万物中最清明的,但决不是什么神物,天地同
属物质世界。天是“清”、“轻”的物质,而地是“重”、“浊”的物质,
并且“重”、“浊”的地是“清”、“轻”的天的根本。刘禹锡是从地的物
质性论证天的物质性。他认为,整个宇宙存在的基础是物质性的“气”,清
浊二气的变化,阴阳二气的作用,促成万物生成;先有植物,后有动物;人
则是动物中最有智慧的,能够掌握自然界的规律而作用于自然界。
刘禹锡探讨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提出了“理”、“数”、“势”
三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他说,“理”是贯串于事物发展过程的规律,“数”
是事物存在及其规律的不可逃避的必然性,“势”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
在他看来,“以理揆(度量)之,万物一贯也”万事万物“必有数存乎其间
焉。数存然后势形乎其间焉”,“数存而势生”,万事万物的变化都不能逃
乎数而越乎势”。并且,“彼势之附于物而生,犹影响也”。就是说,万事
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规律对于事物具有必然性。事物规律的必然性,决定
了事物发展的趋势,而事物发展的趋势又决定于事物本身的存在和状况。
“理”、“数”、“势”三者都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
观法则。
刘禹锡还继承了荀子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
说。刘禹锡认为,人类社会 (人)和自然界(天)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
在于:“天之道在生殖,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在自
然界,各种生物,都为自己的生存繁殖而竞争,强者胜,弱者败,没有是非
可说;至于人类社会则有一定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靠礼法制度来维持,因
此人们有礼法制度所规定的“是非”作为行为的准则。而且天和人各有自己
的职能,各有自己的独特法则。他说:“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人之
所能者,治万物也。”自然的职能在生长万物;人类的职能是对万物加以利
用和改造。因此他认为“天人不相预”。“天恒执其所能以临乎下,非有预
乎治乱云尔;人恒执其所能以仰乎天,非有预乎寒暑云尔。”这是说自然执
行它的职能生长繁殖万物,但是人类社会的治乱与它没有关系。人类执行自
己的职能,也干涉不了气候的寒暑。人的职能是什么呢?他说:“阳而蓺树,
阴而揪敛。”“用天之利,立人之纪。“就是说人能利用自然规律,春耕夏
耘秋收冬藏。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利用、改造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除此
… Page 90…
而外,还有“义制强讦,礼分长幼;右贤尚功,建极闲(防止)邪,人之能
也。”这是说人们建立礼法和社会制度,制定赏罚标准,禁止强暴,崇尚有
功,这些人的社会职能,是自然界所没有的。这是对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
的发挥。总之,刘禹锡认为天与人各有自己的职能和作用。“天之能,人固
不能也;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从而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
的唯物主义命题。
… Page 91…
七、中国两宋时期的儒学及理学
理学又称道学,形成于北宋时期。广义的理学,泛指以探讨天道性命问
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以理为最
高范畴的程朱理学。
理学的形成,一方面是北宋以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理论表现;另一方
面又是中国古代哲学长期发展的结果,特别是批判佛、道哲学的直接产物。
唐中期以后,一些名儒举起批判佛教的旗帜,力图全面恢复儒家的权威。韩
愈在《原道》中提出儒家道统说,提出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
子、孟轲的儒家道统。李翱提出“复性说,”认为性善而情恶,只有消除情
欲,才能恢复善性。这些思想,为理学的产生开了端绪。北宋以后,随着佛
教理论的日益衰落,形成了广泛的新儒学运动。随着儒学批判和融合佛、道
思想的展开,到北宋中期,理学思潮逐渐形成,出现一批重要的理学家,并
各自形成学派,理学家所讨论的问题,同以前的哲学相比,是一些新的课题,
有独特的范畴和命题,从天地万物之原到人伦日用之道,析理精微。他们从
不同方面探讨宇宙人生的根本问题,如世界万物的本原问题;人性的来源和
心、性、情的关系问题;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等,他们以孔、孟、儒
家思想为核心,批判地吸收佛、道哲学的思想资料,建立了新思想理论体系,
提出了理学的基本范畴,如理气、道器、太极、阴阳、形而上形而下、动静、
两一、心性、性情、性命、善恶、理欲、人心道心、中和、体用及诚、敬、
知行等等。他们自称其道为“圣人之道”,其学为“圣人之学”。
1。周敦颐的宇宙论和人性说
(1)周敦颐的宇宙论
周敦颐 (公元1016年—1073年),北宋哲学家,因长期在庐山濂溪书
院讲学,其学派被后人称为“濂学”。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是《太极图说》,
朱熹推崇他为理学的开创人。周敦颐提出的太极、理、气、性、命等一系列
的哲学范畴,都成为宋明理学共同探讨的基本哲学范畴。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依据《易传》、《中庸》和韩愈《原道》的唯心
主义世界观,接受道教、佛教的某些思想,把陈抟的《无极图》改变成为论
证世界本体及其形成发展的图式——《太极图》,即改造成为儒者讲宇宙论
的图式。周敦颐解释说:“无极而太极。太极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为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
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
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两仪)五(五行)之精,妙合
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
穷焉”。(《太极图说》)
… Page 92…
周敦颐认为世界的本体是“太极”。所谓“天极而太极”,并不是说太
极之上还有一个无极,而是说太极无形无象,不可言说,不是真有一个“极”,
所以叫做无极。周敦颐以此为前提,提出了他的宇宙形成论:自天生有,太
极生阴阳,阴阳分立而形成天地,阴阳变化,结合而产生五行,二气五行互
相作用而化生万物,变化无穷。同时,他说:“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
为一,一实为分”。(《通书·理性命》)认为五行各殊其性,统一于阴阳,
而阴阳的本原则是同一“太极”,所以万物是统一的,而“一”为万物所分
有。
对于世界万物运动的源泉,周敦颐认为:“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
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图说》)周敦颐又
在《通书》解释说:“动而无静,静而无动,物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
神也。动而无动,静而无静,非不动不静也。物则不通,神妙万物”。周敦
颐所说的“动而无动,静而无静”的“神”,就是“太极”。在周敦颐看来,
“神”(即“太极”)的动静,是和物的动静不同的。“神”的动静,不是
物质的机械的动静,物质动只是动,静只是静,动中无静,静中无动。这就
是所谓“物则不通”。神是超动静的,可是它是万物运动的推动者,万物之
所以能运动,不是万物自己的力量而是由于神的推动,所以他说“神妙万
物”,就是说,神使万物发生变化。当然,周敦颐所说的“神”,即“太极”,
不是宗教的神或上帝的概念,而是指精神性的本体。
(2)周敦颐的人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