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 >

第20章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第20章

小说: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是宗教的神或上帝的概念,而是指精神性的本体。 

      (2)周敦颐的人性说 

     周敦颐继承了《中庸》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 

观点,认为“诚”是一种神秘精神境界。他说:“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 

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通书·诚上》)。万物所由开始的“乾元”, 

就是诚的本源。他又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动有,至正 

而明达也”(《通书·诚下》)。周敦颐把诚神秘化了,说它“静而无动有”, 

当它静的时候是无,它动的时候就是有。它又是五常(仁、义、礼、智、信) 

的根本。周敦颐进一步认为,由于“诚”是由“太极”派生出的阳气的体现, 

是“纯粹至善”的,因而以诚为内容的人类本然之性也是善的。他说:“‘大 

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也。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 

粹至善者也。故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元、 

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通书·诚 

上》)人和万物一样,都从乾元获得自己的本性,在它们发展的“元(开始)”、 

 “亨(发展)”、“利(成熟)”、“贞(结束)”各个阶段和环节上,“诚” 

都是贯彻始终的,周敦颐叫做“立诚”。这种纯粹至善的性的具体内容是“德: 

爱曰仁,宜曰义,理曰礼,通早智,守曰信” (《通书·诚几德》)。 

     周敦颐又进一步认为,“纯粹至善”的本然之性,由于受到物欲的诱惑, 

环境的影响,刚柔不能适得其“中”,而产生恶。他说“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太极图说》)。人性有“刚柔”、“善恶”和“中”的分化。 


… Page 93…

 “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他解释说:“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 

毅、为干固; (刚)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 

 (柔)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佞。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 

道也。圣人之事也” (《通书·师》)。因此,周敦颐同韩愈一样,很强调 

师道,说:“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故先觉觉后觉, 

暗者求于明,而师道立矣。”就是说,通过教育和师友的帮助,人可以改过 

从善,达到中道。道德是可以教育而成的,圣人已经为人类确立了“人极” 

作为教育的目标。所谓“人极”即人的标准,其要求是在人伦关系上以仁义 

中正为准则,在自我修养上则能“主静”。他说:“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 

主静,立人极焉”。周敦颐自己对主静的解释是:“无欲故静”(《太极图 

说》自注)。他认为一切学习,即认识的最主要的关键,就是“无欲”。他 

说:“圣可学乎?曰:可。曰:有要乎?曰:有。请问焉。曰:一为要,一 

者,无欲也,无欲则静虚动直” (《通书·圣学》)。他在《养心亭记》中 

说:“养心不止于寡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诚立,贤 

也;明通,圣也”。在他看来,无欲诚心,是人们认识修养的最高要求。 



                            2。张载的气一元论 



     张载(公元1020—1077年),北宋哲学家。因其弟子多为关中人,故 

后人称他的学派为“关学”。张载研究儒、道、佛,经过比较和鉴别,对佛、 

道取批判的态度,而崇奉儒家思想:“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道为法”。 

张载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自然观,认识论以及运动观方面。 

      (1)“太虚无形、气之本体” 

     张载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的哲学体系,开 

辟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张载说:“凡可状皆有也,凡有 

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正蒙·乾称·篇》)这就是说,凡是可以描述 

的都是存在,存在的东西是有形象的,有形象东西都是“气”。宇宙万物是 

由“气”构成的,世界的一切存在,一切现象都是“气”,而不是什么“无”。 

张载还认为,“气”即太虚,太虚是“气”存在的基本形式。他说:“大虚 

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正蒙·太 

和篇》)这就是说,太虚是气没有凝聚成万物的一种“散”的状态,他把气 

与太虚的关系,比作冰和水的关系。他说:“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 

水。” (《易说》)张载还认为:“气”是物质。他说:“天地之气,虽聚 

散攻取百涂,然其为理也顺而不妄。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吾体;聚为 

有象,不失吾常。” (《正蒙·太和篇》)张载还进一步认为,气是宇宙万 

物的本体。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行尔。”(《正 

蒙·太和篇》)这是说,无形象的太虚,是散而未聚的气,是气的本来状态 

 (“本体”);具有各种形象的万物,是气的凝聚,气的聚散便引起了万物 


… Page 94…

的形成和消失。因此,气是宇宙万物的根源,整个宇宙统一于气。 

     张载的气本体论哲学体系中,还有四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即“天”、“道”、 

 “性”、“心”。气有清浊,太虚之气是清的,“太虚为清,清则无碍,无 

碍故神。反清为浊,浊则碍,碍则形。”又说“凡气清则通,昏则壅,清极 

则神” (《正蒙·太和篇》)。太虚是气之清者,“浮而上者阳之清”,这 

是天。张载认为“天”是清的气构成的。张载所谓道,有规律的意思,气化 

的规律之道。气化是气的变化过程,张载把这个过程叫做道,人的构成与万 

物的构成同属于气,“游气纷扰,合而成质者,生人物之散殊”(《正蒙·太 

和篇》)。他还认为构成人的材料是气之清者,构成物的材料是气之浊者一 

样。“合虚与气,有性之名”,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性)是由清的气(太 

虚)经过气化过程 (道)形成的,人的本质加上知觉的作用,就产生人的心 

理活动。因此,在张载看来,所谓夭、道,都是气,气是最高实体,道气化 

的过程,太虚即所谓天,是指气散而未聚的原始状态。而一切具体的事物, 

都是太虚之气凝聚而成,万物消亡又复归于太虚,太虚、气、万物,是同一 

实体的不同形态。 

      (2)“一物二体” 

     张载从“太虚无形,气之本体”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还提出了“一物 

二体”的辩证法思想。张载认为,气处于永恒运动之中,“气浑然太虚,升 

降飞扬,未尝止息”;而运动的原因在于气本身包含有互相吸引,互相排斥 

的两个方面,“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 

荡、胜负、屈伸之始。”(《正蒙·太和篇》)“太和”是指阴阳未分的气。 

太和之气运动变化的过程就是所谓“道”。这种运动变化的过程也是元气自 

身不断地酝酿激荡、斗争、屈伸的过程。因为元气自身之中就具有阳浮阴沉, 

阳升阴降、阳动阴静的矛盾对立的本性。正是由于这种浮沉、升降、动静的 

矛盾对立的交互作用,形成了内部互相激荡,屈伸的动力。张载认为这就是 

气和气所构成的万物产生运动的内在原因。他以天体的运行为例,说:“凡 

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也。”(《正蒙·参两篇》) 

圜转之物指的是日月五星等天体,机是内在的动因。张载认为天体的运转是 

由于内在动力,而不是来自外力的推动。张载认为,由气所构成的任何事物, 

都是阴阳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无无阴阳者”,如果没有对立,就不成其为 

事物,“物无孤立之理,非同异、屈伸、始终以发明之,则虽物非物也”。 

张载把各种个别的对立概括为“两”,把各种个别的统一概括为“一”。他 

说:“一物两体,气也。”认为事物总是“有两则有一”、“若一则有两”, 

强调两与一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反对割裂两一。“两不立则一不可见, 

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 

而已。”(《正蒙·太和篇》)如果对立的两体不存在,那末统一也不存在; 

假如统一看不见,那末对立两体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象虚——实、动— 

—静、聚一散、清——浊这样对立的两方面,究其底蕴,都是统一的。 


… Page 95…

      (3)“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说是建立在他的气一元论的 

基础上的。张载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气聚结而成的,由于气的清浊,而产 

生万殊的事物。人得气之清者,物得气之浊者。在人之中,圣贤得气之最清 

者,一般人得气之浊者,恶人得气之最浊者。张载认为既然人与万物同出一 

源,人的本性也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性。他认为,只讲人的本性而不讲天地万 

物的本性,还不算找到人性的最后根源。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 

之,则天地之性存焉。故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正蒙·诚明篇》) 

这是说,每个具体的人有了生命之后,就具有他自己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和 

他的生理条件、身体特点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张载把这种具体的每个人的本 

性叫做气质之性。由于人的生理条件,身体特点各不相同,气质之性可以是 

千差万别的。具体的人,他的生理条件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天地 

之性”却没有任何缺点,是善的来源。他认为气质之性出于天地之性,而天 

地之性也是出于气的。因此,他说:“性者万物之一源,即是说万物与人是 

同一材料(气)构成的。他说:“天性在人,正犹水性之在冰,凝释虽异, 

为物一也。”(同上)天地之性是本源,是人和万物未生之前人与物共同的 

 “本性”,每个具体的人各自体现了这种“本性”,就形成了各人的具体的 

人性。即气质之性。 

     至于怎样才能使人“反之本”,恢复善的“天地之性”,张载认为,人 

的“气质之性”尽管有刚与柔、缓与急,“有才与不才”的“气之偏”的差 

别,但“天地之性”可以参和“气质之性”,使之“不偏”。这就是:“养 

其反,反之本而不偏,则尽性而天矣。”(《正蒙·诚明篇》)养气而能回 

到气的本来状况,就能恢复“天地之性”。对于每个人来说,关键在于“善 

反”不“善反”。他说:“性于人无不善,系其善反不善反而已。”“善反” 

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习,学习的重点又在于“礼”。“拂去旧日所为,使动 

作皆中礼,则气质自然全好。” (《经学理窟》) 

     张载在“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人性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兼 

爱”的伦理思想。张载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所生,性同一源,本无阻隔,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人与人之间应当“立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 

爱,成不独成”,彼此同情,相亲相爱。而在这个大家庭中,君主是天的长 

子,大臣是帮助君主的管家人,每个人都应努力对“天地”尽孝道。做到乐 

天安命、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王安石的“道有体有用” 



      (1)元气体用论 

     王安石(公元1021年—1086年),中国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和 

文学家。王安石主张“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不足恤”,而这种推 


… Page 96…

进社会变革的思想,是以他的元气体用论为哲学理论基础的。王安石认为, 

天地的运行“咸法于道”,而“道”以“元气”为“本体”。“道”是王安 

石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 

不动;用者,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其冲气至虚而一,在天则为天五,在地 

则为地六。盖冲气为元气之所生,既至虚而一,则或如不盈” (《道德真经 

集义》卷九第九)。可见,王安石认为道之体是元气,道之用是冲气的运行; 

道是产生万物的物质根源,道是“至虚而一”的气,它可以化成万物,但它 

本身不是千变万化的万物。他说:“体者,元气之不动。”就是说从道的本 

体方面看,道是无始无终的自然存在着的元气,从道的作用方面看,道表现 

为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能促成万物的生成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而阴 

阳之中有冲气,冲气生于道。道者天也,万物之所自生。故为天下母”(《道 

德真经集义》卷十三第八)。道是“天”,天是自然,也是元气。冲气是从 

元气中分化出来的。万物生于无气,所以元气(道)是天下母。王安石认为 

世界万物生成的具体过程是,道是阴阳二气的统一,又可分阴阳二气,阴阳 

二气构成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元素,从而化生万物。譬如,阴气到 

了极点,便生寒气,寒气生水;阳气到了极点,便生热气,热气生火;阳气 

运动发散,便生风,风生木,阴气静止收敛,便生燥气,燥气生金;阴阳二 

气相交,便生湿气,湿气生土,土就是阴阳二气相交的“冲气”所生的。由 

于阴阳二气的运动变化,便成“五行”。这五种物质元素的相混相成和相生 

相克便形成了天地万物。 

      (2)“习以成性”的认识论 

     王安石的元气本体论,是他的认识论的基础。王安石反对天人感应说, 

主张人的活动要“顺天而效之”,即以对天道的认识为基础。认识必须在“观 

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外求”活动中才能有得。王安石说: 

 “夫人莫不有视、听、思:目之能视,耳之能听,心之能思,皆天也。然视 

而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皆人也。”(《道德经注·五十九章》) 

在王安石看来,人天性就具有感觉和思维的能力,但人通过视、听、思而获 

得聪明才智,却是在后天经验和学习中形成的。因此,王安石强调“五事”, 

即“貌、言、视、听、思”五个方面的人事:“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 

听曰聪,思曰睿”。依靠后天的学习、锻炼来发展人的聪明智慧,达到了“明 

作哲,聪作谋”,以至“睿作圣”。(《洪范传》) 

      (3)“天道尚变”的辩证法 

     王安石认为,“王道尚变”,变化是“天道”的特性。因此,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都是运动变化的,“夫天下之事,其为变岂一乎哉?”这种“天道 

尚变”的辩证法思想,冲击了“天下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 

     至于世界万物为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