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 >

第28章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第28章

小说: 世界中世纪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600—650年)寂天(公元650—700年)等人。月称著有《净明句论》, 

寂天著有《大乘集菩萨学论》、《菩提行纪》。他们进一步发挥了龙树、佛 

护一系的“以破显空”的思想,此派至11世纪初的波罗祗那伽罗摩底(公 

元950—1030年)后在印度中断。 

     中观派的最主要的哲学范畴是“空”。中观派认为,“空”不是象数学 

上所称的“零”,“空无”或“缺除”,而是意谓着“不可描述的”,即不 

可用言语描述或用概念认识的实在。所谓“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无), 

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只有排除了这种因缘或关系,亦即破除了执着 

名相的“边见”,才能达到最高的真理,达到空或中道。龙树曾给“空”, 

即中观派的最高真理或实在下过这样一个定义:“自知不随他(缘—引译 

者),寂静,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没有差别性,这就是实在 

的本质。”这个最高实在也被他概括为:“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 

有非无。” (转引自黄心川《印度哲学史》,第228页,商务印书馆,)公 


… Page 129…

元六世纪,由于佛护和清辨对空性和论证空的方法上有分歧,至使中观派又 

分成两派:应成派,也称归谬论法派;自续派,也称独立论证法派。应成派 

的佛护、月称、护法、寂天等坚持龙树,提婆所主张“破而不立”的传统, 

认为空是“是遮非表”,“是遮”是要从各个方面指摘论敌所说的矛盾性, 

证明对方所说不能成立,从而否定一切实有自性,“非表”是指不提出自己 

正面的、积极的主张,不肯定任何规定性的存在。在他们看来,不但对“空” 

 “有”要排除,而且对空的认识本身也要加以排除,但自续派的清辨等持不 

同的意见,认为对空性要用因明的推理形式(比量)积极地加以表述,空不 

是意谓着否定一切,而是修持者在禅思中能够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清辨的 

后继者寂护把大乘中观派和瑜伽行派两个派别结合了起来,他坚持清辨独立 

论证的路线,并采取法称因明学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论证外界的一切存在 

都是识的显现,但从终极 (胜义)意义上看则不过是一种“寂灭戏论”,最 

高真理是“毕竟空”。 

     中观派在论证“空”的同时,还提出了:谛说和“八不”等哲学观点。 

当时其它宗教哲学派别对中观派的“空”提出这样的指责:如果一切皆空, 

那就不能有生活的规范和认识的原则,也不可能有佛法、四谛以及善恶、果 

报等等。对此,中观派以二谛说来回答:佛是用二谛为不同根底的人说法的, 

为那些覆盖无明的凡夫说俗谛。俗谛说有世界和众生,真谛则说没有世界和 

众生。如果不能区别真谛和俗谛,也就没有理解佛法的真义。而所谓“八不”, 

是中观派在论述世界的非真实性中,为了排除关系,破除名相而提出的。“八 

不”就是不生、不灭 (从实体方面说),不常、不断(从时间方面说)。不 

一、不异(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去(从运动方面说)。在他们看来, 

生灭、常断、一异、来去这四对范畴是一一切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我们认 

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如果在这些范畴上一一冠以不字并加以否定,那就证 

明了我们主观上的一切认识以及整个客观世界都是一种相对的实在,亦即非 

真实的存在,从而也就显示了绝对的实在或空性的真理。 

      (2)唯识派 

     唯识派(瑜伽行派)的理论奠基人是无著(公元395—470年)和世亲 

 (公元400—480年)。唯识派认为,空与有应当互相结合起来,现象世界 

可以说是空的,但超现实的绝对世界——真如或佛性不能说是空的。他们断 

言: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人们的精神总体或作用——识所变现出来的, 

事物的一切属性——广延性、重量、体积、香味等等都是人们的主观意识, 

即所谓“万法唯识”、“三界唯心”。 

     唯识派对人的主观认识能力进行了分析,他们把佛教小乘的六识扩大到 

了八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他 

们认为这八识既是差别的存在,又是统一的整体,宇宙万有都是八识的变 

现。前六识,即眼识、耳识、舌识、鼻识、身识的主要职能是起了别(区别) 

和认识的作用。它们都以各自相应的认识器官(眼、耳、鼻、舌、身、意根) 


… Page 130…

为其活动的根据,并以相应的,幻现的外境 (色、声、香、味、触、法)为 

其认识的对象。前五识只能了解外界现象的个别方面,而意识却能了别现象 

的整体方面,它不单能了解和认识现在,也能了解认识过去和将来。而第七 

识,即末那识的职能是起思维度量的作用。未那识以第八识即阿赖耶识的存 

在为其自己存在的前提,并以第八识为其自己认识的对象,即把第八识所变 

现的各种现象以及第八识本身经常执为“实我实法”。至于第八识,即阿赖 

耶识则是前七识的共同根据和主宰者,也是前七识存在的前提。阿赖耶识也 

称藏识,它有三种含义:一是能藏,即阿赖耶识能摄持和保存一切“种子”, 

亦即摄持和保存“能够生起宇宙万有的一切潜在力。”二是所藏,即阿赖耶 

识是一切“种子”亦即生起宇宙万有潜在力的所藏处。三,我爱执藏,阿赖 

耶识原非自我而是识的流传,但第七识妄执为常一主宰的自我(灵魂),因 

此被称为我爱执藏。 

     唯识派还对各个识的认识作用作了区分,认为前六识都有“四分”,即 

四种作用的分限:“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分” 

是幻现的外界对象反映在我们认识中的形相,亦即客观对象反映在主观上的 

表象;“见分”是我们自己对于形相的认识能力或作用;“自证分”是证知、 

鉴定自己如何认识形相的了别作用,亦即上述“见分”、“相分”的自觉作 

用,所谓“自之证”;“证自证分”是对于上述“自证分”的再证知、鉴定, 

所谓“自证之证”。“证自证分”是认识能力或作用的最高阶段和全部的总 

结。瑜伽行派曾用以尺,“自证分”好比根据尺所量知布的大小,“证自证 

分”是对于所量布的大小的证实。 

     唯识派还从“境无识有”的观点出发对宇宙万物的本性进行考察,提出 

了“三性”“三无性”的学说。他们认为,从存在或有的方面看,宇宙万有 

可分析为三性:遍计所执性(妄有性),依他起性(假有性),圆成实性(实 

有性)。遍计所执性是一种虚妄的实在。一切事物本来不是实在的,但有人 

却周遍计度为实在,但这种实在只是一种主观的迷妄,为了方便而赋与的名 

称。依他起性是一种相对的实在。它是由因缘或条件引起的,而实非永恒的 

存在。圆成实性是一种绝对的实在,它不借因缘或条件,而是由自身并在自 

身中存在着的一种实在,这种实在最圆满和最真实,是由无上智慧的人通过 

神秘的直觉,即通过瑜伽所亲证得到的。圆成实性也就是“真如佛性”。而 

从非存在或无的方面看,宇宙万有可分析三无性:相无性、生无性、胜义无 

性。相无性是说没有实体,没有属性,一切体性都无;生无性是说没有生, 

没有自然所有之性,非有似有。一切犹如幻象;胜义无性是说,远离妄执的 

我和一切事物,无相空寂,一切清静。 


… Page 131…

                          十、中世纪的日本哲学 



     从平安时期(公元794—1184年)到镰仓时期(公元1184年—1333年), 

日本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佛教教义为特征。 



                          1。平安时期的日本佛教 



     公元9世纪初,名僧最澄和空海到中国(唐朝)留学,回日本后分别创 

立了天台宗和真言宗,在日本确立和传播大乘佛教。 

      (1)天台宗 

     最澄(公元767—822年)开创日本天台宗。天台宗主张“三谛圆融” 

 “一念三千”。所谓三谛圆融,即认为空(空无)、假(假有)、中(非有 

非无)彼此圆融,完全统一。所谓一念三千,即认为宇宙 (三千)的整体就 

存在于心念 (一心)的活动之中。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声 

闻、缘觉、菩萨、佛等“十法界”都互具“十法界,十十成百;每一“法界” 

又都具“十如是”,十百成千:“众生”、“国土”、“五阴”这三种“世 

间”各具一千,就成三千。一念心起,就具三千。一念、一心就是真如,真 

如就是佛性或宇宙本体。天台宗还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认为“无情 

有性”,一切皆成,“法界众生,同登妙觉。法界众人,同服妙味”,所有 

众生均有成佛的可能。为此,最澄曾经同法相宗的僧人德一发生所谓“一三 

权实”争论。主要分歧在于天台宗等派别的一乘思想和法相宗的三乘思想哪 

一方是“权”(权宜、方便之计),哪一方是真实的。一乘思想的基本内容 

是,佛教虽然有大乘、小乘的区别,但小乘只是把人引向大乘的一个阶段, 

一切人,包括信仰小乘的人,都可以成佛。持三乘思想的德一则竭力论证修 

行的途径确实有“声闻乘”(小乘),“缘觉乘”(小乘),“菩萨乘(大 

乘)这三个差别;宣称只有修大乘的人能成佛,而修小乘的人不能成佛。最 

澄还建立了大乘圆顿戒坛。以十重戒和四十八轻戒,代替南都佛教的二百五 

十具足戒。最澄所创的日本天台宗,已不再是中国天台宗之简单移植,而是 

把天台、密、禅、律四宗加以融合,“圆密一致”,“四宗合一”,亦被称 

为“台密”。教戒一致,台密合一,鲜明的护国主义成为日本天台宗的鲜明 

特点。 

      (2)真言宗 

     公元804年空海 (公元774—835年)与最澄一起入唐学佛,回国后开 

创日本真言宗 (密宗),后人称空海所传密宗为“东密”。 

     真言宗认为世界万物,佛和众生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 

构成。前五大为“色法”,属胎藏界,后者(识)为“心法”,属金刚界。 

色心不二,金胎为一,二者摄取世界万有,而又皆具众生心中。宇宙的全部 

活动是大日如来的身密,所有的声音是口密,一切精神活动是意密,一切物 


… Page 132…

质的、精神的活动都包括在“三密”之内。所以,只要修“三密加持”,即 

手结印契(做各种规定的手势),口诵真言(咒语),心观佛尊(大日如来), 

就可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与大日如来之身、口、意相应,就 

可即身成佛。真言宗还认为“六大”是宇宙的本原,“四曼”,则是“六大” 

的集中表现。“四曼”是四种“曼荼罗”的简称,曼荼罗原意为“坛”,有 

 “聚集”的意思。空海还著有《声宇实相义》,说明文字(概念)和客观对 

象的关系。他说:“夫如来说法必借文字,文字所在,六尘其体。六尘之一, 

法佛三密即是也。……所谓声字实相者,即是法佛平等之三密,众生本有之 

曼荼也。”虽然空海肯定了文字(概念)反映实相(对象)的关系,但是这 

种实相并非客观存在,而是融合于大日如来的三密之中。 

     真言宗有肯定现实的倾向,由此产生了与日本神道结合的佛教护国主义 

即“兴密护国”思想。这在空海的佛教理论中占重要的地位。 



                          2。镰仓时期的日本佛教 



     镰仓时期是日本佛教史的重要时期,除前代诸宗继续延行外,产生了日 

本的净土宗和禅宗,及日本特有的净土真宗、日莲宗等新宗派。 

      (1)禅宗 

     禅宗,也称佛心宗,原为中国的佛教宗派。禅宗传入日本,最早可追溯 

到奈良时期。653年道昭入唐从玄奘学法相宗的同时,也从慧满学习禅学。 

在将法相宗传回日本的同时,也将禅学传回日本。天平年间 (729—748)律 

宗传入时,禅宗(北宗)也一起传入。但均未形成宗派。 

     日本禅宗派别的开创者是荣西(公元1141年—1215年)。印度的禅主 

张“渐修”,中国的禅宗主张“顿悟”,日本的禅宗因袭中国的禅宗,但又 

有自己的特点。荣西著有 《兴禅护国论》,他说:“我此禅宗,单传心印,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当下便是,动念即乖。”他 

还主张“三界唯心”、“心外无法”。道无更主张“心者一切法,法者一切 

心”,是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荣西继承了最澄和空海的“护国主义”,阐 

明他的禅宗是“专为护国家利众生”的。从这种意义上讲,他融合了天台、 

密、禅三宗于一体,形成日本禅宗之特点。正因为它的护国主义和“见性成 

佛”的特点,受到幕府的支持,特别受到武士阶层的欢迎,故日本自古以来 

就有“武士好禅”的说法。 

      (2)净土真宗 

     亲鸾(公元1173—1262年)创建的净土真宗,也称真宗,一向宗,是 

日本特有的佛教派别之一。 

     亲鸾1224年著《显净土真实教行信证文类》,正式开创净土真宗。亲 

鸾提出所谓“回向思想”,认为《无量寿经》的教义、念佛行为、对阿弥陀 

佛的信仰、往生于“极乐净土”的证果,都是阿弥陀佛“回向”(授予)念 


… Page 133…

佛人的,是所谓“他力中的地方”。他说,信仰阿弥陀佛并且口唱“南无阿 

弥陀佛”(意思是“绝对皈依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于净土而成佛。但 

是净土真宗与其他净土宗派不同,它的特点是:不大注重念佛,更注重信念, 

强调坚定的内心信仰(信心),“一念发起,平生业成”。坚信靠佛的本愿 

力往生净土,是绝对的他力宗;提出“恶人正机说”,主张越是恶人,更是 

阿弥陀佛拯救的对象,只要坚信阿弥陀佛,即使犯了大罪,死后也可往生净 

土,并能成为佛;允许僧侣食肉娶妻,主张僧俗一样,在无戒律之上建立宗 

风,认为只要履行世上普通的道义就行了。他自己就结婚三次,生有四男三 

女,自称“非僧非俗”。他的食肉娶妻的在家主义,排除了修行、苦行、烦 

琐的宗教仪式和哲学的思辨,在时代动乱和社会不安的情况下,这对于被原 

有佛教宗派忽视的下层民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亲鸾关于“恶人正机”的说 

教,后来给日本不少农民造成幻想,成了“一向一揆”,即以农民为主的真 

宗信徒为了争取理想社会佛国的到来而进行战争的精神支柱。真宗自亲鸾之 

后,传至第八代日莲时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