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

第3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第3章

小说: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巴尔干战争后,伐佐夫写了五部历史题材的小说和剧本。他一生共写有 

六十余部作品。这些作品是保加利亚半个世纪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阿列科·康斯坦丁诺夫(1863—1897)为著名讽刺作家。曾任检查官和 

律师,由于刚直不阿,遭到解职。他在自己的作品中以犀利的笔锋对资产阶 

级政党进行猛烈的抨击,因而遭暗害。 

     康斯坦丁诺夫写有不少杂文和游记。讽刺小说《甘纽大叔》是他的代表 

作。作品主人公甘纽是个野心勃勃、粗俗不堪的玫瑰油商人。他自称跑遍了 

整个欧洲,但无论到哪里都闹笑话,出尽了洋相。他对异国的文明开化、社 

会习俗很不买帐,称其为装腔作势。然而,他回国后对周围的人却十分自负, 

处处显示自己见多识广。他从欧洲回国后,见到国内政局变化不定,居然趋 

时髦、赶浪头,决心投身政界。他纠集了同伙同道,参加竟选。为了攫取权 

力,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操纵并控制选举。他还挤进新闻界,创办报纸, 

无耻吹拜执政党党魁,而该党魁下台后,他又极尽漫骂之能事。《甘纽大叔》 

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由十八个独立成篇而又有连续性的小品组成。它 

成功地塑了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集中表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资本原始积累 

阶段新兴资产者的典型特征。作品的前半部,甘纽大叔在欧洲做玫瑰油买卖, 

还刚蜕去农民、小资产者的外皮,身上既有资产阶级唯利是图,吝啬贪婪的 


… Page 13…

一面,又有小生产者眼光短浅、保守固执、缺乏教养的一面,因此在文化程 

度较高的环境中,经常陷入可笑可悲的境地。但他最本质的性格特征是在作 

品后半部展现出来的。出洋归来后,他清醒地认识到政治权力对自己发财的 

重要性,从小商人变成了企业家、政客。在风云变幻的政坛,他十足显示出 

一副见风使舵、朝秦暮楚的变色龙形象。作者巧妙地运用幽默讽刺、夸张对 

比等手法,刻划了主人公多层次的个性特征,读来令人感到可笑又可恨。 

     安东·斯特拉希米罗夫(1872—1937)是曾受现代派影响的作家,但其 

主要倾向仍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他的作品着重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农民的困 

苦和独裁政府的专横跋扈。主要作品为短篇小说集《笑与泪》、《十字路口》、 

 《霍罗舞》(长篇小说)及剧本《幽灵》、《婆母》等。斯特拉希米罗夫的 

 《笑与泪》中最杰出的短篇为《科恰洛沃的纠纷》、《在田野》、《走上宽 

阔的路》等,这些作品较深刻地揭露了农村社会的矛盾。《科恰洛沃的纠纷》 

写财主塔修和神甫瓦西尔从逃离的土耳其人手中廉价购买了大宗财产,而神 

甫死后塔修又夺占他的土地,由此引发了神甫继承人与塔修之间的争斗。作 

者描写这一争斗时,也表现了农民的痛苦,满腔愤怒地抨击了九十年代资本 

主义农村的黑暗现实。 

     长篇小说《霍罗舞》(1923)以1923年无产阶级9月起义为题材,描写 

了人民起义被镇压的血泪现实。起义烈火被扑灭后,区长伊凡诺夫强占一位 

烈士的妹妹米巧为妻。米巧趁婚宴之机与心上人逃出虎口,由此引起一场新 

的逮捕和屠杀。法西斯分子居然强迫死者家属围着尸体跳霍罗舞。作品揭露 

了法西斯统治者凶残暴虐和惨无人道的嗜血本性,富于教育意义。 

     格奥尔吉·斯塔玛托夫 (1869—1942)以写短篇小说著称。他一生任法 

官,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万能、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有透彻的了解。作 

品有《短篇小说选》、《特写集》、《短篇小说集》(二卷)等。 

     短篇小说《勤务兵迪莫》通过一个正直、活泼、质朴的农村青年遭受长 

官的压迫、欺凌乃至被折磨至死的悲惨遭遇,抨击了资产阶级军队中存在的 

压迫制度和军官的残忍腐败。短篇 《两种才能》刻画了一个踌躇志满的资产 

者的形象典型。他是个行骗能手,靠制造假护照捞取钱财,在外省过着奢侈 

腐朽的生活,还恬不知耻地认为能干卑鄙勾当也是一种才能,自吹自擂地标 

榜自己是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短篇《小索多玛》以第一次大战为背景, 

写企业家阿巴罗夫利用投机倒把、夺占土地等不正当手段大发横财,并让自 

己女儿与占领军军官成婚,儿媳妇与占领军厮混。阿巴罗夫的儿子从战俘营 

归来,见到这种情景,大为惊诧与失望,最后在绝望中自杀。在《维梁诺夫》 

中,作者写主人公维梁诺夫带着美好的理想来到首都。他想当一名对人民有 

益的作家,并很快被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吸收,成为该党党报的编辑。但他的 

地位的变化使他忘了自己贫穷的出身,忘了美好的理想,变成了一个贪婪自 

私、道德败坏的人。 

     斯塔玛托夫善于以辛辣的笔触讽刺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作品文 

笔简练,情节发展富于戏剧性。作者偏重于揭露人性中恶的一面。因而作品 

正面表现社会中积极力量有所不足。 

     埃林·彼林 (1877—1949)以写短篇小说著称。一生写有诗歌、杂文、 

小说和儿童读物等作品。其中最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写于第一次大战前。如两 

部短篇小说集和中篇《格拉克一家》。这些作品主要以本世纪初的农村生活 

为题材,无情地鞭挞了压榨农民的富农,高利贷者、税吏和宪兵。作品的正 


… Page 14…

面人物是贫苦农民、濒于破产的小生产者和进步的乡村教师。 

     埃林·彼林的短篇小说代表作有 《天灾》、《在另一个世界》、《安德 

列什科》、《未收的麦田》、《罪行》等。《在另一个世界》借写农民马特 

科死后幸入“天国”的见闻和感受,反衬出充斥税吏、高利贷者的人间世界 

的黑暗。作品对比鲜明,饱含讽刺意味,传神地描写了破产农民的心态。《天 

灾》中一名进步教师在农村青年的支持下,经过一番斗争,填塞了一口名为 

消灾赐福、实则传播疾病的死井。小说揭露了神甫欺诈乡民的伪善嘴脸,描 

写天灾人祸及教师的斗争都较真实感人。《安德列什科》写一个法庭执事去 

农村惩办“漏税者”,反遭青年农民安德列什科作弄与惩罚的故事。小说通 

过两个人物看似幽默轻松的对话,谴责了资产阶级政府的搜刮政策,歌颂了 

农民群众的阶级友爱与沉着机智的斗争精神。作品笔调诙谐,对话生动,两 

个不同阶级的代表人物跃然纸上。《未收的麦田》则以沉郁的笔触写青年农 

妇拉扎琳卡对压迫、凌辱她一家的统治者所进行的沉默无言而又坚强不屈的 

反抗;《罪行》中这种反抗采取了激烈的形式:青年农民利波愤然杀死夺走 

他家财产、蹂躏他妹妹的财主,虽则这种反抗是单枪匹马的。埃林·彼林还 

写有不少表现青春、爱情和幸福的饶有情趣的短篇小说,它们深受读者喜爱。 

      《格拉克一家》(1911)通过对一个富裕大家庭兴衰过程的描写,表现 

了资本主义关系侵蚀下农村宗法制的崩溃。约尔丹·格拉克以自己辛勤的劳 

动建立起一个殷实富足的大家庭。然而,他的大儿子鲍让贪婪、狡诈,偷窃 

父亲的钱财;二儿子彼得喜爱喝酒,不善经营;小儿子帕维尔在城里当兵, 

寻花问柳,不断向家里要钱。于是,财产引起的利害冲突导致了这个家庭的 

分崩离析。作品中对家庭纠纷中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得细致入微。第一次 

大战后埃林·彼林写的另一部中篇小说《土地》,主要揭露了富农阶级卑鄙 

贪婪的财产意识表现了他们的道德沦丧,具有较深刻的批判意义。 

     埃林·彼林善于用简练而集中的手法描写人物和事件,对民间风俗和田 

园景色擅长作独到的描写。因而作品别具风格,散发出保加利亚农村浓郁的 

乡土气味。 

     格奥尔吉·基尔科夫(1867—1919)是保加利亚无产阶级散文的奠基人。 

曾在俄国、维也维求学。后为工人社会民主党领导人之一。曾主编《工人报》, 

并在该报发表自己的杂文。 

     基尔科夫为配合革命斗争写了不少杂文,鲜明而集中地反映了十九世纪 

末二十世纪初的政治形势,讽刺矛头直指斐迪南皇帝和资产阶级政党,刻画 

了政客、阴谋家、投机商、拜金狂、虚伪的神甫等反面人物的丑恶形象。他 

在著名小品《政治动物园》中,对资产阶级保守党作了如此辛辣的嘲讽:“保 

守党有两只手,一只用来画十字,另一只用来偷窃。保守党有一条毛茸茸的 

尾巴,它不是用来打苍蝇,而是为了在皇帝面前摆动。自由党平时有两条腿, 

只在走出酒馆和走进皇宫时有四条腿。”对于斐迪南皇帝,基尔科夫也敢于 

进行单刀直入的嘲讽,揭露他傲视、蔑视保加利亚人民并对其实行野蛮统治 

的反动本质(《狼的头目》、《狼与羊》等)。讽刺小品《蜘蛛狩猎》刻画 

了玫瑰油收购商、资产者斯坦乔的典型形象。他逢人“露出一副年老心慈和 

基督教的虔诚”模样,而他的心却象一口枯井,贪得无厌,冷酷无情。作者 

撕破了他的面纱,揭露了他对农民敲诈勒索的贪婪本性。 

     基尔科夫的杂文继承了康斯坦丁诺夫的讽刺传统,同时又给讽刺文学带 

来了新的题材和思想,使其成为无产阶级嘲笑和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具有 


… Page 15…

深刻的意义。 



                                        2 



     民族独立后的诗坛上,批判现实主义的诗歌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 

民族解放斗争题材在诗歌创作中不象在散文中那样受到重视。由于诗歌对现 

实生活较为敏感,诗人把自己的视野转向了时代和社会的新问题。九十年代 

后的主要社会问题是资产阶级统治同新兴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之间的矛盾。 

诗人们继承波特夫诗歌的革命传统,在诗作中对资产阶级统治集团和资本主 

义社会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抨击。代表性的诗人主要是伐佐夫、米哈 

依洛夫斯基、斯拉维伊科夫、雅沃罗夫、德贝梁诺夫等。 

     斯托扬·米哈依洛夫斯基 (1856—1927),十九世纪八十—九十年代诗 

人,以写讽刺诗和寓言著称。最有讽刺力的作品是长诗《保加利亚人民之书》 

 (1896)。诗集中,作者借讽刺一个虚拟的土耳其君主以影射现实。阿卜杜 

尔拉赫曼是个凶残的暴君。他把一群乞丐任命为大臣,视为亲信,任由他们 

穷凶极恶地统治人民。他们中有的是制造阴谋与纠纷的专家,有的是实行警 

察统治的的天才。他们对主子都俯首贴耳,恭顺地为其卖命。阿卜拉赫杜尔 

曼还向其侄子面授治理国家的诀窃: 



          财产可以赐人,健康可以损害, 

          信念、荣誉不屑一顾,生命在所不惜, 

          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可以抛开, 

          唯有权柄万万不可放弃。 



     作品的讽刺矛头十分明显:直指皇帝和政府。诗人以非凡的胆略告诉人 

民谁是他们最凶恶的敌人,因而长诗在人民反君主独裁统治的斗争中起了鼓 

舞作用。 

     潘乔·斯拉维伊科夫 (1866—1912)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诗人。曾在 

德国学习哲学与文学。因受西方现代派文学影响,宣扬“纯艺术”理论。然 

而,残酷的现实给他的创作以巨大影响。他的大部分作品反映了时代的重大 

问题。对斐迪南独裁政权的抨击,构成了他作品的基本主题。诗人称自己的 

祖国是“充满眼泪、苦难和煎熬的国家”(《祖国》)。在这里,自由遭受 

践踏,“一切按皇帝刁钻古怪的意愿行事”(《古怪的国家》)。1907年出 

版的《叙事诗集》中的许多诗充满了对君主制的愤怒抗议。在《曼戈与熊》 

中,诗人把皇帝耍弄人民比喻为茨冈人耍熊。在《达维特皇帝》中,残暴的 

皇帝唆使儿子用暴力与掠夺来治理国家。在著名讽刺诗《真理之斧》中,诗 

人把人民的反抗称之为借助于“真理之斧”进行的“神意裁判”。在长诗《血 

之歌》中,诗人则把对斐迪南的愤恨倾泄在土耳其统治时代的暴君身上,并 

把1876年人民起义视为暴君应得的历史报应。 

     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生活环境的厌恶,使他转而希望回到故乡和大自 

然中去。他的这种向往常常化作一首首回忆故乡的温馨的小诗: 



          草地上万物屏住了气息, 

          树林中枝叶静静地伫立, 


… Page 16…

          天空以爽朗的容颜俯瞰着 

          那珍珠般的朝露和海洋。 



     斯拉维科夫写有三部叙事长诗。其中,《拉利查》(1907)最为著名。 

它描写村姑拉利查和小伙子伊沃由真诚相爱到结成美满夫妻。但垂涎于拉利 

查美色的财主之子弗拉哈由于嫉恨而杀死了伊沃。然而拉利查坚贞不屈,茹 

苦含辛地侍奉婆母和养育幼小的孩子,表现了保加利亚妇女的优良品德。长 

诗以民歌风格写成,牧歌似的恬静与悲剧的沉郁形成强烈的反差,寄寓了诗 

人对善恶的道德评判。 

     佩约·雅沃罗夫(1878—1914)是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的著名诗人。曾 

参加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其顿民族解放斗争。他的早期创作主要表现社会和政 

治生活,即使爱情诗也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他写了许多以农村生活为题材 

的诗歌。诗中对贫苦农民的困苦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他把农民身受压迫而又 

见不到出路的处境比喻为“在黑暗中盲目摸索”,呼唤有识之士用知识唤醒 

他们起来斗争 (《致一个悲观主义者》)。农民沉重艰辛的劳作、秋收时节 

的欢乐、天灾人祸带来的困窘,使诗人感同身受。他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凝聚 

在《五月》、《田野》、《冰雹》等诗中。在诗人笔下,春天花草芬芳、百 

鸟歌唱、羊群嬉戏的田园美景引不起穷苦农民的真正欢乐: 



          你看着、听着,感到厌恶, 

          周围怎么这样荒疏? 

          我们的胸中象被什么堵住; 

          我们心头的血停止了涌流! 



     反映马其顿人和亚美尼亚人反对土耳其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是雅沃罗夫 

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在为马其顿民族解放斗争领袖戈茨·德尔切夫写的散 

文诗和《流亡的囚徒》、《海杜特之歌》等诗中,作者热情地讴歌了马其顿 

爱国志士的英雄业绩。 

     雅沃罗夫的诗歌画面生动、感情炽烈,韵律柔美,风格独特,深受保加 

利亚读者喜爱。 

     1903年后,雅沃罗夫受到象征派的影响,写出的诗歌偏离社会生活,表 

现个人感情的诗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 

     迪米特尔·波梁诺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