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大趋势_奈斯比特 >

第4章

世界大趋势_奈斯比特-第4章

小说: 世界大趋势_奈斯比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本变革都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很少是由于单一的因素所引起的。因此,在做出判断之前,人们最好先考虑一下是否有多种因素在推动事物向不同方向发展。本书第二部分中所得出的结论没有一条是仅仅基于某一线索的。如果找不到足够的线索,你最好再次掀开窗帘看一看。
    行星研究所





    正文 思维模式2(5)
    大学百科网 更新时间:2009…12…7 13:09:22 本章字数:1560


    报纸是揭开未来面纱的重要信息来源,它的作用就像是一个行星研究所,为我们报道这个星球上所发生的事情。报纸被许多人称为“历史的草稿”,这个说法再贴切不过了。因此,报纸是人们研究过去和未来的第一手资料。历史书经常把当时的报纸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但是我们却经常忽视现代报纸的这一功能,那么就请大家用100年后的眼光来读今天的报纸。当然,在阅读报纸的时候,我们所寻找的并不是个人观点,而是对事件的记录和比赛的结果。我们发现比赛结果的过程以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将在下一章“要关注统计数据”中进行详细讨论。
    报纸是一个封闭系统中的被迫选择的体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听我解释。报纸之所以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监视器,说得简单点,是因为报纸中可以报道新闻故事的篇幅是有限的。从经济角度考虑,报纸中为新闻留出的空间,也就是新闻版面,总是有限的。因此,如果有新鲜事物在报纸中出现,那么就必然有些新闻被删除或者缩小篇幅。所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就是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被迫选择的原则。《纽约时报》的主编约翰·格迪斯(John Geddes)曾经说过,该报的新闻版面“已经大约8年没有变了”,他强调说“这里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战场”。当然,网上的博客就不存在这种“空间预算”的问题,他们永远都不需要考虑文章的长度和空间的容量。
    社会中也同样存在被迫选择的情况。社会和人们有着类似的特性:人们的大脑在任何一个时刻能够考虑的问题和事情都是有限的,而社会在任何一个时刻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有限的。如果引人注目的新问题出现,那么现有的问题所引起的关注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所有的这一切都反映在新闻版面当中,新闻版面上的内容代表了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优先关注程度。
    某些报纸不仅在阅读内容,而且在阅读方式上,都大大优于另一些。我个人认为,最忠实地记录了世界变化的报纸有《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它也自称为报纸)和《今日美国》(USA Today)。
    但是即便是上述报纸,大家也不要指望它们能够完全反映出从长远角度来看比较关键的事实信息。比如说在2006年3月末,福特汽车公司宣布将裁员30 000人。这一消息占领了几乎所有报纸的头条,尽管裁员需要3年的时间才会完成,尽管对于日渐衰退的福特公司来说,这一消息并不令人意外。在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在2月份又新增了280 000个新的工作岗位。显然,从长远来看,这一消息更有价值,但是我却发现这一报道在我所看到的所有报纸中都被淹没在了第十或者第二十六版。因此,大家在读报纸的时候应该看中新闻本身的重要性,而不要被人们对它一时的关注程度,也就是它所在的版面所迷惑。
    在时间的长河中,未来就伴随在我们的左右
    世界未来的转变与趋势都是隐含在现实与历史之中的。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这一点,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需要做的是预测未来。而想要完成这一目标,我们就需要置身事外、耳聪目明。
    在这一过程中,报纸是我们的重要伙伴。它们不仅是历史的第一遍草稿,而且还是我们了解未来的第一手资料,因为我们现在的工作正在塑造着未来。报纸是我们可以搜集到的基本信息来源,它们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报纸可以为我们提供政治、文化、社会事件、潮流与趋势方面的信息,但是它们同时也包含了个人观点、政治宣传、无关的细节和昙花一现的琐事。不仅我们搜集到的信息量非常关键,而且我们敏锐的眼光也很重要。在不断求证和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未来的蛛丝马迹。





    正文 思维模式3(1)
    大学百科网 更新时间:2009…12…7 13:09:23 本章字数:1040


    第三章 思维模式3
    要认真把握媒体统计数据
    体育VS。政治:1∶0
    你是怎样读报纸的呢?我是从体育新闻读起的,也就是从后向前读。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体育体现了人类的成就,而且还因为在一个科技驱动的社会里,体育越来越重要(见定见11),还因为我喜欢体育。我对体育一直很感兴趣,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认为体育报道是最可信赖的,最起码要比头版上的新闻客观得多。如果我在报纸上读到波士顿红袜棒球队(Boston Red Sox)以7比3的比分战胜了纽约扬基队(New York Yankees),那么我可以百分之百地确定这一事件的确是真实的。
    而许多年来,在报纸的另一部分,通常是在《金融时报》的头版,德国总理格哈德·施罗德(Gerhard Schroeder)一直在吹嘘德国是一个经济强国。世界形势虽然不像体育新闻那样一目了然,但是也是有数据可供我们查询的。在报纸中我就发现了一些数据。德国的失业人数比上月上升了44 000,失业率达到了10。4%。但是政府宣称德国的失业率在2005年将会增长大约1。5%,这一比率是相当低的。但是让我们来看一下“比赛的结果”吧:德国经济根本没有增长,上个季度甚至为负增长。
    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在就任德国总理两个月之后的2006年1月,下令德国经济部门改掉喜欢做出过于乐观的经济增长预测的习惯,这也是她上台后首先做的事情之一。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无视现实
    2000年,欧盟成员国的政府首脑会集里斯本,他们宣誓要将欧洲“在2010年前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和活力的知识经济实体”。很显然,欧洲在挑战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从此之后,每年欧盟的领导人都会重申这个《里斯本协议》。
    那么现实是什么?“比赛结果”又是什么呢?自从在2000年公布这个协议以来,欧洲每年都在丧失在经济上与美国抗衡的能力。事实上,近十多年来情况都是如此。不管欧盟的目标多么雄心勃勃,引起多么广泛的世界关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实现他们目标的具体措施。如果你想了解欧盟和它的成员国的现状和未来的方向,你可以不断查看“比赛的结果”。他们的就业率在上升还是下降?经济增长率是多少?有没有采取什么经济改革措施?政府是无法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的,提供新工作岗位的是企业,与政府无关。那么,创业的环境如何?生产率是在提高还是下降?





    正文 思维模式3(2)
    大学百科网 更新时间:2009…12…7 13:09:23 本章字数:971


    读到任何关于欧洲的新闻时,都在心中思考一下上述问题吧。
    沉重的包袱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是在向世人宣告自己正在努力奋斗,而通用汽车这个正在走下坡路的美国工业巨人却在悄悄地奋争。2006年2月,通用汽车(全球收入1 926亿美元)宣布了10年来最严重的年度亏损:106亿美元,并且还暴露了自己正面临的问题:上涨的劳动力成本、来自亚洲的激烈竞争以及国内市场销售量的下降。通用汽车陷入了多重困境之中。它还必须为每辆汽车支付1 600美元的所谓的“附加费”主要包括医疗和养老金等费用。
    更为糟糕的是,通用的市场占有率还到达了40年来的分水岭。丰田即将取代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曾是世界汽车界老大的通用现在已经入不敷出,这种情况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还是首次出现。《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对通用的总结如下:
    处于如此窘境的公司通常都会缩小生产规模,直至达到平衡。那么,一个正常的通用应该是什么样子呢?也许它会减少5个加工厂,每年在北美生产400万辆汽车,而不是现在的510万,这样它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就会降低到20%左右,但是工厂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生产,减少打折或者廉价的租用汽车的销售。员工们的医疗保健计划也要相应缩减,使困难时期的下岗员工去享受政府的失业津贴。用在科研方面的经费会更加充裕,但是科研主要集中在四五个环节上,而不是现在的8个。
    但是对于通用来说,紧缩并不是他们可以做的选择。它的工会协议规定,不管它的销售和利润情况多么糟糕,如果它要关闭工厂或者解雇工人,就会面临严厉的惩罚。不管它是否赢利,都要保持工厂最低80%的运转量。即使生产线停工,通用也必须支付下岗工人的工资和丰厚的医疗及养老金。除非工会同意做出巨大让步,否则这些费用都是必需的,至少在两年后进行下一轮工资协商之前都是必需的。
    通用每年有87亿美元流入了一线工人的口袋里。它直接或者间接提供了接近900 000个工作岗位,它的员工包括汽车工人、广告策划人员、汽车销售人员和办公室人员。通用在1998年曾经由于工人运动而停工54天,那个季度美国的经济增长率就下降了整整一个百分点。因此不可否认,通用的困境也是整个美国的问题。





    正文 思维模式3(3)
    大学百科网 更新时间:2009…12…7 13:09:24 本章字数:846


    100多年前,亨利·福特(Henry Ford)位于底特律的工厂开创了美国现代汽车工业。现在,比尔·福特已经开始面临让位的可能。2006年1月,福特的首席执行官做出了以下非同凡响的陈述:“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会按照顾客的需要来设计和制造产品,而不是仅仅维持工厂的运转。”想象一下吧!
    在商业、政治或者私人生活领域,如果个人的虚荣心膨胀的话,豪言壮语和现实之间的偏差就会加剧。事实上,他们在发出豪言壮语的时候,许多问题都被隐藏起来了。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力求完美的力量就在起作用。千万不要被那些远大的目标所误导,还是看一下“比赛的结果”吧。
    这就是战略顾问所需要做的工作。公司往往会花费几百万美元请顾问来告诉自己“比赛的根本结果”。麦肯锡和其他咨询公司分析公司的相关事实和数据,分析单位劳动力的效率,分析公司所处的市场,然后根据事实给出建议。咨询公司之所以可以收取丰厚的咨询费,是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做出的判断都是正确的。同样,你也可以分析周围世界中“比赛的结果”。
    人才库
    “比赛的结果”也许还应该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数量,至少是科学方面奖项获得者的数量。毕竟,科学方面的奖项要比文学奖或者和平奖所掺杂的政治因素都要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欧洲曾经获得过109次诺贝尔科学方面的奖项,而美国只有13次。但是,从1969年开始,这一局面发生了逆转:欧洲只获得过90次,而美国获得了171次,这表明了全球科学领导权从欧洲到美国的转移。在本书第二部分第十三章的欧洲部分对此还会有详细论述。
    几年前在东京演讲的时候,我阐述了移民源源不断地为美国补充着人才资源,而且美国拥有3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而日本只有4位的事实,这一现象绝不是偶然发生的。我听到坐在第二排的一个家伙说:“是的,但是大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从其他国家移民过去的。”“谢谢,”我回答说,“这正是我想要说的。”





    正文 思维模式3(4)
    大学百科网 更新时间:2009…12…7 13:09:25 本章字数:1019


    气候变冷?变暖?还是变冷?
    现今人们对于气候变暖的担心和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对于气候变冷的担心一样,都是杞人忧天。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我还是一个小男孩,在犹他州渐渐长大,当时人们最大的恐惧就是“冰川世纪的到来”。当时以及20世纪70年代人们所担心的都是“全球气候变冷”。
    1974年,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专栏作家乔治·威尔(George Will)写道:“一些气象学家认为到本世纪末北半球的平均温度可能会下降2~3度。如果事实真的如此,那么高纬度地区(加拿大、中国北部和苏联)的粮食将减产,从而引起大规模人口死亡和社会动荡。”现在,“本世纪末”已经成为了过去时,这一预言并没有实现,人们开始相信全球气候在逐渐变暖。
    同样,在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30年前,一些著名的气象学家在波恩开会时警告说:“气候变化的现实使得最乐观的专家也认为10年内粮食的大规模减产(由于全球变冷)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无视这一必然结果,不采取相应措施,那么许多人将因此而饿死,还可能引发政治动荡和暴力活动,人们为之付出的代价就会更高。”
    当时最畅销的图书是1975年由培生出版社(Prentice…Hall)出版的《全球变冷:又一个冰川世纪已经来临?我们能够渡过这一难关吗?》(The Cooling: Has the Next Ice Age Begun  Can We Survive It )。它的作者罗厄尔·庞特(Lowell Ponte)也曾就这一主题进行过广泛的演讲,他说世界上最保守的科学家也警告人们,又一个冰川世纪在不远的将来就要来临。“全球变冷,”他说,“给人类带来的社会、政治和适应性挑战是10 000年来最严峻的。您对我们关于全球会变冷的预测的关注至关重要,它关系我们、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整个物种的生存。”
    1975年,《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的编辑奈杰尔·考尔德(Nigel Calder)也曾经说过:“人们现在必须像重视核战争一样重视新冰川世纪的威胁,它们都可能导致人类的大规模死亡和不幸。”
    看到这里,你就会明白,关于全球变冷和变暖,大家都是同样的有理有据,同样的狂热。
    而到了今天,当年曾经为全球变冷而发狂的科学家现在却在因为全球变暖而变得歇斯底里。





    正文 思维模式3(5)
    大学百科网 更新时间:2009…12…7 13:09:25 本章字数:1008


    2005年秋天,英国航空公司宣布他们将为旅客们提供机会来帮助改善全球气候,具体做法是允许他们除票价之外额外付一点钱,用来弥补他们的旅行引起的碳排放。结果发现,200位旅客中没有一个人愿意参加这项活动。这似乎与关于气候变化的民意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人们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程度并不相符。那么,这是不是因为经济学家们所谓的“揭示的偏好”呢?也就是说,只有人们愿意为之掏腰包的想法才是他们的真正的信仰。
    几十年后人们会如何理解这些关于环境的预言呢?2006年1月28日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发言得到了与会人们的热情喝彩,他说:“我们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来发展清洁能源,这样才能避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