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精神洞穴的烛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第5章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精神洞穴的烛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斯丹达尔是位禀赋很高的人。他对人的心理的分析是很高超的。他把人的心里的变化,写得维妙维肖;把社会风情在人的精神上的烙印,写得很深。通过于连一个人,把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图景,都串连了起来。《红与黑》描写了法国社会贵族阶层糜烂的生活,人们的道貌岸然,相互残杀,给人的感觉是阴森的。而教会阶层同样黑暗透顶,贝尚松神学院的互相倾轧,让人意识到天主教统治在当时的虚伪性。于连眼中的世界,充满了铜臭气,充满了冷淡,人与人的关系被等级制、金钱所钳制。在于连的内心独白里,你可以感到,一个稍有思想的人在那时生存得极为艰难。人们几乎得不到友谊,得不到爱。于连顺利时,他的父亲搜刮他;而当他入狱后,其父却没有施舍一点父爱。于连在一片无望的苦海中呻吟着,他的毁灭,可以说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必然归宿。

  1838年,斯丹达尔写出又一部引人注目的长篇小说《巴玛修道院》。和

  《红和黑》一样,《巴玛修道院》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小说以拿破仑时代到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代为背景,对整个欧洲的黑暗进行了批判。《巴玛修道院》的基调与《红与黑》是相似的。作者在书中塑造了一个于连式的人物——法布利斯。法布利斯也是拿破仑的崇拜者,他十六岁就去投奔拿破仑,可他从意大利一到法国,就被当成间谍投入监牢。拿破仑失败后,法布利斯返回意大利,却经历了一段痛苦的生活,他的社会理想和个人奋斗的信心,一再遭到打击。法布利斯的心灵冲动,野心和价值观,在当时的社会,是难以实现的。他不得不像于连那样,最后以幻灭而告终。

  斯丹达尔是一位思想深刻、笔触细腻的作家。他具有哲学家的气魄,心理学家的天赋,对人与时代的关系,人的心灵变化的过程,理解得很透彻,他从于连、法布利斯等人的命运里,看到社会的不可救药性。《红与黑》等作品,深刻地展示了波旁王朝时期法国的社会生活,它们的价值不仅在于为时代记录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更主要的是记录了法国以及欧洲人的心灵史。在他的作品里,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复杂的矛盾,看到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可悲的生活方式。斯丹达尔的出现,为法国文学界立起了一面旗帜,许多作家从他那里吸收了冷静的心灵分析方法和富有道德激情的创作原则。《红与黑》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2

  真正代表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高峰的,是巴尔扎克,他的百科全书式的作品,直到今天仍拥有广泛的读者(由于有专集讨论巴尔扎克的创作,这里不多叙述)。在巴尔扎克的同时代作家中,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爱弥尔·左拉 (1840—1902),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等,也创作了大量的无愧于时代的作品。

  福楼拜生于法国诺曼底的鲁昂市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家里。家庭的环境,使他受到了良好的早期教育。1832年到1839年,他在中学读书时,受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熏染,崇拜那些富有激情的浪漫派诗人。中学毕业后,他在巴黎学习法律。但他却仍深深地钟情于浪漫主义诗歌,并结识了浪漫主义大师维克多·雨果。不过,当福搂拜真正拿起笔进行创作时,他却开始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走上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之路。

  他一生写了许多作品,尤以《包法利夫人》最有影响,被人们称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一部力作。

  《包法利夫人》成功地塑造了爱玛这一女性形象。爱玛从小失去母爱,早期受到的是贵族思想教育。修道院的启蒙方式是陈旧的,她在教堂中逐渐养成一种虚幻的浪漫精神和不切实际的人生观。她嫁给查理·包法利后,不久就发生了感情危机。她早期对爱的真诚的渴望受到了打击。后来,她爱上了罗道耳弗,但罗道耳弗是个道貌岸然的乡绅,他对包法利夫人,除了占有欲,没有一点爱情。爱玛没有发现罗道耳弗在欺骗自己,她在对方身上似乎找到了自我拯救的光芒,并决定不顾一切抛弃丈夫和孩子,与罗道耳弗私奔。不幸的是,她遭到了拒绝,罗道耳弗抛弃了她。爱玛的精神几乎崩溃了。

  第二年,她与三年前认识的赖昂相遇,两人迅速地被爱情之火所征服。爱玛借口去学钢琴,每星期都与赖昂偷偷幽会。爱玛是一个自私的人,她耽于享受和乖异的个性,不久就暴露了出来。赖昂感到,爱玛不会给自己带来幸福,而只能是绊脚石。两个人的感情开始疏远了。

  虚荣心强盛的爱玛,后来因大量挥霍钱财而欠账累累。债主放高利贷,使她几乎陷入绝境。她找到了赖昂请求帮忙,但这位情人却置之不理。她又去找本镇的律师居耶曼,这个伪君子却乘人之危,想占有爱玛。爱玛发现她的世界已经瓦解了,于是自杀身亡。

  《包法利夫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是体味很深的。爱玛的悲剧是对资产阶级的一个嘲讽,也是对社会的鞭挞。极端利己主义、虚荣心、贪婪,是法国社会的害虫。福楼拜对自己所熟悉的人们和阶层的表现,是没有一点温情的。从他的作品深处,流出的是一股冷气,它使人感受到了法国社会畸形、病态的一面。《包法利夫人》由于人物的典型性和主题的深刻性,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

  与福楼拜同期活跃的作家中,左拉也很有影响力。左拉是法国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同时也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在他身上,体现了写实文学的两种趋势。他一方面受到巴尔扎克的影响,写了大量反映生活问题的批判性作品,另一方面,又用自然主义理论,把写作置于类似试验的静观之下。自然主义文学与实证主义、遗传学、实验科学关系很大,左拉试图把科学的东西,放到文学创作中。但是,从他创作的《小酒店》、《娜娜》、《妇女乐园》、《金钱》、《崩溃》等作品中,基本上还是体现出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来。实际上,批判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在创作中有时是很难分清的。左拉尽管在理论上自立旗帜,但当他真正了解、分析社会和人生时,他就不得不回归到巴尔扎克的传统中,尽管他与巴尔扎克有着不同的风格。我们从左拉写下的大量的小说,可以发现他特有的天才能力。《卢贡·马加尔家族》恢宏的气势,正如作家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已死的朝代的画图,一个充满疯狂和耻辱的奇异时代的画图。”

  从斯丹达尔、巴尔扎克、福楼拜到左拉,法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显示了雄厚的实力。这些人试图真正逼真地揭示出法国的历史,他们以自己的实践,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告别了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文学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法国的小说,像它的哲学一样,闪烁着迷人的光芒。在这光芒的照射下,文学的觉醒和人的觉醒的时代真正地到来了。

  3

  十九世纪的后半叶,居伊·德·莫泊桑在法国文坛上崛起。他是福楼拜的朋友,福楼拜、左拉、以及俄国的屠格涅夫,是他最喜爱的作家。莫泊桑擅长中短篇小说,作品透着灵气,文笔生动,很得前辈大作家的神韵。他的大量作品,构成了法国中短篇小说的一个奇观。

  莫泊桑生于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1870年,他参加了普法战争,在战场上开始真切地体验了人生。退役后,他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三百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六部长篇小说。莫泊桑的题材广泛,他像福楼拜一样,十分了解社会的风情,是一位严肃的社会解剖师。他的小说《羊脂球》、《菲菲小姐》、《俊友》,在法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莫泊桑的讽刺天才,与他的精美的艺术情调深深联在一起。读他的小说,一方面,惊叹于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惊叹于他的简练的文笔、严谨的结构、深邃的寓意。他的中短篇小说,往往只一个事件,一个情节,一个故事,但却包含着许多的内容,读后让你久久地回味。

  《菲菲小姐》是和《羊脂球》一样闻名于世的佳作。莫泊桑写了法国人民在普法战争中的爱国热情,对侵略者的挖苦毫不留情。当侵略者肆意地践踏着法国土地的时候,被奴役的法国妓女却仍未失其爱国的天良。小说描写了五个普鲁士军官去找五个法国妓女寻欢作乐的故事。作品对几位军官的粗暴、凶狠的嘴脸的描写,是十分逼真的,而那几位被戏弄的女性,也给人较深的印象。尤其是那位犹太女子的形象是光彩照人。在她的勇敢的行为里,莫泊桑看到了法国人的希望。小说有一段描写很令人感动:

  这时候小侯爵又斟满了自己盛香槟的杯子,把杯子放在犹太女子的头上喊说:“法

  兰西所有的妇人也都归我们了!”

  她突然站起来,站得那么快,那个杯子就被撞翻,黄澄澄的香槟跟在教堂里施洗礼

  一样,都泼在她的黑头发上,杯子也掉在地下摔个粉碎。她上下嘴唇颤个不住,用眼瞪着

  那个笑容未敛的军官,大有一拼的形情,随后吞吞吐吐地说,声音里充满着愤怒:“这,这,这不理事实,比方,法兰西的妇女,你们便休想弄到手。”

  侯爵坐下来,这样可以笑个痛快,然后学着巴黎的口音:“这个玩笑开得可真妙,真妙,那末你到这儿来干什么来的呢?我的小姑娘?”

  先是让他问得无话可答,她不再开口,慌乱中她也没听清楚他说话的意思,后来她

  明白了,于是又气又急地大喊:“我吗!我吗!我不是女人,我是个妓女;对普鲁士人用

  这个来对付就很够了。”她还没说完,他已左右开弓几个耳光劈了过来;可是当他再一次

  举手要打时,她已气得发狂,伸手抓起桌上一把切水果的银刃小刀,然后又急又快,一开

  头谁也没看见,她把那刀子笔直地插进他的脖颈,不偏不歪正在颈胸相连的那个凹坑里。莫泊桑用极简练的几笔,就生动地塑造了那位犹太女子的形象。自尊与卑劣,崇高与无耻,两个不同的世界在这里撞击着。《菲菲小姐》像许多批判现实主义的小说一样,对现实中的最宝贵与最丑陋的东西,典型地烘托出来,很有思想性。

  莫泊桑对法国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生活极为熟悉,认识也极为深刻。在《阿马布尔老爹》、《马尔丁的女儿》中,他把目光放到了对农民不幸生活的关注上;《太阳光》下对法国殖民主义者的嘴脸,给予了无情的批驳;《遗产》、《被遗弃的》是对资产阶级致命弱点的抨击;而在《项链》等作品中,作者看到了弱小者在金钱社会无法躲避的灾难……

  小说写作对莫泊桑来说,是一种认识,一种精神的跋涉。他的作品被社会的种种苦难所缠绕。在他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生》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冷峻的人生态度。

  《一生》描写了一个纯洁的贵族女子约娜的悲剧故事。约娜在修道院度过了漫长的五年,她十分渴望着自由。当她真正告别了修道院后,天真的约娜以为生活的路一定是笔直的。她梦想自己会找到一个如意的丈夫。可是她十分倒霉,新婚之夜就尝到了一种粗暴的待遇。她的丈夫是个吝啬、霸道的人,两个人的感情很快就淡薄了。约娜后来没得到一点家庭的幸福,丈夫把爱献给了另外一个女人,她只好与儿相子依为命。丈夫死后,她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儿子的身上,可是,儿子长大后却极少回家,与一个妓女在巴黎鬼混。约娜的母爱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她后来一直在绝境中挣扎着;生活没向她露出一点暖意,她的路,布满了荆棘。早年的幻想,通通消失了。

  《一生》是一曲哀伤的旋律。莫泊桑在法国资本主义的社会里,看到了压抑人、窒息人的可怕图景。他否定了对社会抱有的幻想,认为人间冷酷似铁,人情被寒意包围着。约娜的悲剧,是法国普通人的人生缩影。在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时代,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上层贵族,都摆脱不掉可怕的劫难。虽然《一生》中有宿命的一面,但它的悲剧精神所产生的冲击力,是震撼心魄的。莫泊桑因此而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1885年完成的《俊友》,是莫泊桑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品。小说通过对杜洛阿这个人物的塑造,影射了法国社会腐败的生活,对十九世纪后半叶的社会现状,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描写。莫泊桑在这里已显得很成熟了。他对芸芸众生的观察,对人的心理的研究,可以说达到了新的境界。他不但看到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可怕性,也看到了社会发展中恶的力量的强大性。他甚至对人生命运产生了悲观的情绪。《俊友》在揭示黑暗方面,是十分成功的。而作者宿命的情感,更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读过《俊友》的人,一定会联想起斯丹达尔的《红与黑》。小说的主人杜洛阿,和 《红和黑》的于连,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杜洛阿曾在驻阿尔及利亚的骑兵团里服役,在军队的几年中,同行对他的印象一直不好,认为他是个地道的骗子、滑头,只会拍马屁。从军队退役后,杜洛阿运气很不好,他没有钱,没有社会地位,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可他却一心想混入上流社会,占有女人,占有财产,占有荣誉。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遇到了在军队时的一个同事管森林。管森林是《法兰西生活日报》政治新闻的主编,在巴黎社会颇有些名气。杜洛阿肯求老朋友帮忙,为自己在报界谋一个席位。在管森林的推荐下,他拜见了《法兰西生活日报》总经理洼勒兑尔。总经理请他写一系列关于阿尔及利来的杂感。可是杜洛阿当时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只好求管森林帮忙。管森林让自己的妻子玛德来因为杜洛阿解围,结果,一篇生动的文章《一个非洲猎人的回忆》在玛德来因的口授下,写出来了。总经理洼勒兑尔对杜洛阿的作业十分满意,从此,杜洛阿留在了报馆里。

  杜洛阿是一个漂亮的小伙子,他的搔首弄姿,赢得了许多女人的青睐。总经理的太太与管森林太太玛德来因,都对他有好感,她们都称他为“俊友”。

  进入了报界,为杜洛阿的向上爬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他的眼界大开,一改过去的闭塞穷酸的样子。他十分珍惜每一个机会,对到手的利益决不放过。他的熟人逐渐增加,从议员、将军、警察,到王公、大使、妓女、车夫,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他涉足的地方。杜洛阿的心,越来越野,越来越大。

  靠着两位太太的帮忙,杜洛阿不久被提升为“本市要闻”编辑主任。一次,去洼勒兑尔家赴宴,他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贵族一样。他甚至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的闻人了。在那天的宴会上,他认识了洼勒兑尔的两个妙龄女儿,心中暗暗欢喜,相讨好对方,可未能如愿。此后,对洼勒兑尔的女儿一直念念不忘。

  不久,管森林病逝,杜洛阿发现管森林的太太玛德来因有利可图,就与她结为伉俪。在玛德来因的帮助下,杜洛阿青云直上,洼勒兑尔对他也刮目相看。一次,玛德来因开玩笑地说:“洼勒兑尔太太非常想找两个像你这样的人做女婿。”杜洛阿信以为真,还真把心思移到洼勒兑尔太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