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精神洞穴的烛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祈祷的时间把他踢到同上的地方,允许他在那里听孩子们的共同的祈祷文,用以安慰他
的精神,——那祷文里包含特有的一节,是董事局当局者插进去的,里面是求上帝保佑他
们良好、善良、知足和服从,并且不要沾染奥列佛·推斯特的罪恶;祈祷文里指明他是完
全在恶势力的控制和影响之下,直截了当是恶魔的制造厂里的出品。
一个幼小的生命,竟遭到如此非人的待遇,读完后,每个读者都会因此而震惊的。在奥列佛那里,没有父母之爱、家庭之爱、社会之爱,他几乎丧失了人应拥有的精神的抚慰。狄更斯笔下的济贫院,就像一座监牢一样,剥夺了孩子们的人权。作者在灰暗的调子里,把英国社会最丑陋的一面,真实地暴露出来。如同巴尔扎克一样,狄更斯小说富有写实的特征,没有类似浪漫主义那样的情绪化因素。但他比巴尔扎克幽默得很,小说对人物形象的漫画式的勾勒,有时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四十年代以后,狄更斯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是英国社会政治昏暗的年代。随着宪章运动的爆发,狄更斯对生活的认识,较之先前更成熟了。他访问了美国,对资本主义社会全球性的弊病,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发现,在工业社会中,支配人们的是金钱,金钱关系把人类美好的情感无情地扼杀了。《游美札记》、《马丁·朱什尔维特》、《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程度不同地再现了他的鲜明的批判意识。这些作品对生活的透视力,达到了较高的程度。
最能显示狄更斯成就的,是他1848年之后的作品。狄更斯亲眼目睹了英国和欧洲的残酷的历史,宪章运动被镇压下去了,欧洲大陆的革命失败了,资本主义工业得到了一个喘息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狄更斯更进一步看清了资本主义的面目。他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期,在思想上和艺术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凄凉院》、《艰难时世》、《双城记》、《伟大的期望》,构成了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壮丽景观。
狄更斯的笔锋是辛辣的,他毫不留情地抨击了社会的各种丑恶。《凄凉院》描写了司法部门的敲诈不轨行为;《我们共同的朋友》展示的是阶级的对立;《双城记》反映了农民在社会底层的灾难;《伟大的期望》揭示了金钱对人的异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 《艰难时世》最有影响力,它的典型化、夸张化、讽刺化的艺术手法,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艰难时世》是一部深刻的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小说出版于五十年代,它一问世,就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小说塑造了两个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庞德贝和葛雷梗。这两个人物本身都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庞德贝是个利欲熏心的资本家,他自称自己是勤劳起家的人,而实际上,他的双手榨干了工人的血汗,他的贪婪、虚伪、残忍的个性,给工人带来了无数的痛苦。葛雷梗是一个退休的资本家、国会议员和教育家。他在镇上办了一所学校,推行自己的价值观,他只允许学生认识事实,不允许有一丝的超现实的思想,他试图把人们培养成一种没有血肉的社会工具。这种压制人性的教育方式,是曼彻斯特政治经济学派的产物,在狄更斯看来,葛雷梗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在根本上是违反人道的。小说深刻地再现了这两个资产者可卑可笑的行径,并用铁一样的事实,揭穿了他们肮脏的内心。资产阶级的功利主义和非人道的实用精神,对人的摧残是强烈的。葛雷梗为了自己的利益,竟然让自己的女儿嫁给比他大三十岁的庞得贝;而庞得贝为了保全自己,不惜去收买工人,不听话者,竟被开除工厂,将人逼向死路。《艰难时世》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小说对社会的伦理、道德、家庭、信念、情操诸方面的思考,是发人深省的。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社会的复杂的矛盾斗争,多层次的精神冲突,在这里表现得十分具体、形象。狄更斯以自己天才的技艺,为英国的黑暗王国,画了一张动人的漫画像。在这里,一切虚伪、丑陋、畸形的社会现实,都被折射出来。狄更斯的讽刺笔法,给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带来了一股生气。
3
十九世纪英国的文坛上,有三位女性的作品至今仍使世人刮目相看。夏洛蒂·勃朗台和她的两个妹妹艾米丽·勃朗台、安妮·勃朗台,以细致、冷隽的笔触,揭示了英国社会的凄凉的生活。三姊妹的创作,给英国文坛送来了一曲郁闷、清雅的旋律。
夏洛蒂·勃朗台的长篇小说《简·爱》,在三姊妹中的创作中,影响最为深远。它也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夏洛蒂·勃朗台生于1816年,幼年丧母,她很小就尝到了社会的苦果,在一所贫苦儿童的寄宿学校里,开始体味悲凉的人生。她十九岁当了学校的教员,后来做过家庭教师,除了著述之外,她的生活阅历并不复杂。但她的敏感多愁的气质,使她在文学领域里,获得了成功。《简·爱》的哀婉的调子,纯情的风格,冷酷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沉郁散淡的美。
《简·爱》的故事并不复杂,但却像一首感伤的诗。小说的主人公简·爱很小就失去父母,她寄住在舅父的家里,遭受了数不清的虐待。但这位姑娘并不是逆来顺受的人,她骨子里有一种不屈的反抗精神。舅妈妈里德太太气急败坏,最后把她送进了孤儿院里。孤儿院像一座监牢一样,女孩子们在那里受到严厉的管护,几乎没有一点自由。简·爱经历了八年艰难的时光,最后终于逃出了虎掌。
外面的世界对她来说,完全是陌生的。在禁欲中生活了多年的人,一旦走进生活中,渴望在平等基础上的爱、友谊、尊严。她的这种愿望,在东家罗切斯特的身上得到了实现。她在罗切斯特家中任教的过程里,渐渐地喜欢上了庄园的主人,她发现自己第一次被别人当成人看待了,发现罗切斯特是一个思想、情感富有的人。两个人深深地相爱了,可当他们要结婚的时候,才发现,罗切斯特是个有过婚史的人。简·爱的精神,受到了意外的打击,她痛苦地离开了桑菲尔德府。
罗切斯特并不是一个玩弄女性的坏人,他是旧式家庭婚姻的牺牲品。他年轻时,父亲因贪图钱财给他娶了疯女人。这个扭曲的婚姻,给他的痛苦是沉重的。当他后来又失去了简·爱时,精神几乎崩溃了。
善良的简·爱似乎没有真正看到罗切斯特最深层的东西。可是后来,她感到在内心的深处,依然深深地怀念着他。罗切斯特和蔼的目光,平等待人的风度,深深地留在她的心里。一天,简·爱终于回来了,可是桑菲尔德府已成了废墟。罗切斯特成了双目失明的人。但简·爱不顾这一切,终于和她心爱的人结婚了。
《简·爱》的故事是动人、美丽的。女主人公为了维护自己独立的人格,不断地同厄运斗争着。她的内心纯洁,性情柔和而刚烈。她蔑视世俗,在爱情面前没有丝毫的市侩气。主人公追求平等、自由的勇气,是十分引人的。作品对社会黑暗的抨击和对高尚道德的礼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出身低微的普通女孩敢于和不公正的命运进行搏斗,这本身就有象征的意味。它体现了成千上万苦难者寻找光明的精神。读过 《简·爱》的人,都会被作品的忧郁的美所征服。作品的笔致极为细腻,色调十分清冷。在这里,几乎找不到传统小说的模式,它在平凡的人那里,发现了人的内心极为丰富、极为可贵的东西。现实悲剧与人的美好性愫,在反差中释放出优雅、崇高的色泽。这是一幅宁静的图画,但在阴冷肃杀的画面背后,却是奔腾不息的人的意志河流。女主人公柔和而倔强的个性中,饱含了多少悲伤而迷人的东西!它似乎在提示着人们:美与善,可以遭受亵渎,但却不能因此而消失。只要有人还能保留精神的圣地,苦难是可以被征服的。《简·爱》尽管还带有某些浪漫主义的情感痕迹,但在深层之中,它是严肃的现实精神的产物。它无论在展现社会的昏暗方面还是在展示人性的深度方面,都做了有突破性的贡献。英国文学的幽怨悲愤的风格,在这位女作家身上,是有典型的表现的。
除了三姊妹之外,这一时期的英国文坛,还有一位女性也是引人注意的。这就是盖斯凯尔夫人。
盖斯凯尔夫人原名伊丽莎白·克莱格享·斯蒂芬逊。她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1832年,她与一位牧师结婚,两人一同从事过社会调查工作,对工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接触。盖斯凯尔夫人深深同情工人的不幸,在宪章运动中,她站在了工人的一边。她后来创作的多部长篇作品,都反映了工人与资本家的真实状况。《玛丽·巴顿》、《南与北》,对英国工业社会的描写是很生动的。她笔下的一些工人的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下层苦难人的呼声,显示了被压迫者的力量。
《玛丽·巴顿》是盖斯凯尔夫人的代表作。小说以曼彻斯特宪章运动为背景,描写了工人与资本家间的激烈冲突。盖斯凯尔夫人对底层社会人是充满爱心的,她笔下的弱小者,令人深为同情。作者看到了这个社会的腐朽性,资本家对人的统治,在她看来是不合理的。工人的请愿、罢工、暴力事件,都在她的小说中有所表现。盖斯凯尔夫人是一位善良的基督教信仰者。她对生活的描述,一直贯穿着仁爱的思想。她试图用基督教的伟大魅力,唤起社会的觉醒。也许,这种温和的情感是无力的,但她在严峻的现实中思考民族出路的精神,是感人的,在盖斯凯尔夫人之前,还很少有作家如此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众多的工人形象。尤其是对有产者与无产者间的冲突的表述,使人们看清了英国社会真实的面目,它对世人的警醒,是不可忽视的。
盖斯凯尔夫人有着良好的艺术感觉和深切的理解他人的精神。她的传记文学《夏洛蒂·勃朗台》,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精采的把握,在同时代的作家中,是不可多得的。在精神深处,她与《简·爱》的作者,心是想通的。她们都为英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4
英国人是幽默的。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中,讽刺、滑稽的精神一直充塞其间。在苦难来临的时候,英国一些文人有时表现出自嘲和讽喻的特点来。著名的小说家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作家中,是以讽刺性、幽默性而著称于世的。他和狄更斯一样,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中杰出的人物。
萨克雷幼年丧父,他生于印度,六岁时返回英国,年轻时,他写了大量滑稽诗,画了许多讽刺画,对生活有一种独特的领会。他的生活很不幸,曾受过经济方面的打击,后来妻子精神失常。萨克雷在忧患中开始了文学创作,先后写出《巴里·林登的遭遇》、《名利场》、《彭登尼斯》、《亨利·埃斯蒙德》、《纽克姆一家》、《弗吉尼亚人》、《但尼斯·杜瓦尔》等。在这些作品中, 《名利场》是代表作,有的批评家指出,《名利场》“揭露了整个资产阶级社会的道德与习俗特征,勾勒出一个唯利是图、唯势是趋、充满欺骗的世界,描写了买卖良心和荣誉的 ‘名利场’上种种丑恶的现象”。萨克雷对英国社会冷酷现实的解剖,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它标志着英国文人对现实与人生的认识,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萨克雷与狄更斯使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走在了欧洲文坛的前列。
《名利场》塑造了两位女性的形象。在爱米丽亚·赛特笠和蓓基·夏泼两人身上,萨克雷生动地展示了英国社会精神困顿的图景。爱米丽亚·赛特笠与蓓基·夏泼是两个出身不同、个性相异的女性。爱米丽亚·赛特笠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她温文尔雅,知情达理,但对生活现实了解甚少,缺少独立精神。与她相反,她的同学蓓基·夏泼,却是敏感好胜、虚荣心极强、野心勃勃的人。她的家庭贫苦,父亲是个潦倒的画家。她的少年时代是在一种昏暗的环境中度过的。蓓基·夏泼十几岁就失去了父母,于是被安排在一所学校半教半学,“她的责任就是对学生们说法文,而她的权利呢,除了免缴一切费用之外,一年还有几个基尼收入,并且能够从学校里教书的先生那里学到一鳞半爪的知识。”从学校毕业后,她爱上了同学爱米丽亚的哥哥乔瑟夫,但却受到了爱米丽亚的男朋友的阻拦。蓓基·夏泼的愿望受到了打击。但她不像爱米丽亚那样甘于现状,她的内心充满了向上爬的欲望。不久,她到华脱·克劳莱爵士家当家庭教师,她用各种手段,骗取了一家人的信任。在给爱米丽亚的信中,她对克劳莱一家颇有微词,可实际上,她费尽心思从中捞到好处。蓓基·夏泼的野心不断膨胀,为了自己的利益,演出了一幕又一幕丑剧。萨克雷对这位利欲熏心的女性的描写是很生动的。他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追名逐利的描写,让人想起巴尔扎克笔下的拉斯蒂涅和斯丹达尔小说中的于连。《名利场》对人的虚伪性的再现,是极为深刻的。它揭示了英国社会某些扭曲人性的东西。蓓基·夏泼,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扮演一个卑鄙、可耻的角色。她早年的不快的生活,使她对上流社会产生了种种幻想和奢望。在官场上,为了达到个人的野心,她不惜出卖一切。金钱与地位,使她丧失了人基本的道德情操。可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混乱而无情的秩序里,她最后还是落得个可悲的结局。
读《名利场》时,你会感到,作者对人的世俗性的表现是发人深省的。社会的不平等,构成了世俗社会难以克服的难题。正是金钱与权力,使人的私欲膨胀了起来,人们为了点点利益,互相残杀着、角斗着。到头来都落得人物两空。小说在结尾的时候,不无感慨地叹道:“唉,浮名浮利,一切虚空,我们这些人里面谁是真正快活的?谁是称心如意的?就是当时遂了心愿,过后还不是照样不满意?……”这很有点大彻大悟的味道,作者的视点很高,他对英国社会的一切看得很透。
萨克雷对人物的描写十分简单,但言简意深。他的笔法平实,讽喻性很浓。有时只寥寥几笔。人物的特点就跃然纸上。试看作者对蓓基(即利蓓加)·夏泼的几段描写:
夏泼小姐恨恨的说道:“我恨透了这整个儿的学校。但愿我一辈子也别再看见它。
我恨不得叫它沉到泰晤士河里去。倘若平克顿小姐掉在河里,我也不高兴捞她起来。我才
不干呢!哈!我就爱看她在水里泡着,头上包着包头布,后面拖着个大裙子,鼻子像个小
船尖似的浮在水面上。”
赛特笠小姐嚷道:“别说了!”
利蓓加笑道:“怎么?黑人会搬嘴吗?他尽不妨回去告诉平克顿小姐,说我恨她恨
得入骨。我巴不得他回去搬嘴,巴不得叫老婆知道我的厉害。两年来她侮辱我,虐待我,厨房里的佣人过的日子还比我强些呢。除了你,没有一个人把我当朋友,也没有人对我说
过一句好话。我得伺候低班的小姑娘,又得跟小姐们说法文,说得我一想起自己的语言就
头痛。可是跟平克顿小姐说法文才好玩儿,你说对不对?她一个字都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