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方剂学歌诀 >

第2章

方剂学歌诀-第2章

小说: 方剂学歌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  降气
1、苏子降气汤(太平)
苏子降气祛痰方,夏朴前苏甘枣姜。
肉桂纳气归调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2、定喘汤(摄生众妙方)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宣肺平喘效力彰。
3、小半夏汤(金匮)
小半夏汤有生姜,化痰降逆基础方。
主治痰饮呕吐证,若加茯苓效力彰。
4、悬覆代赭汤(伤寒)
悬覆代赭重用姜,半夏人参甘草尝。
降逆化痰益胃气,胃虚痰阻痞嗳康。
5、橘皮竹茹汤(金匮)
橘皮竹茹重姜枣,参草益气共煎熬。
降逆止呃又清热,胃虚有热呃逆辽。
十二    理血剂
(一)  活血化瘀
1、桃核承气汤(伤寒)
桃核承气硝黄草,少佐桂枝温通妙。
下焦蓄血小腹胀,泻热破瘀微利效。
2、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枳壳草赤芍。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与葱姜。
归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
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
官桂赤芍蒲黄脂,经暗腹痛快煎尝。
身痛逐瘀桃归芎,脂艽附羌与地龙。
牛膝红花没药草,通络止痛力量雄。
3、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赤芍药,归尾通经佐地龙。
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4、复原活血汤(医学发明)
复原活血酒君柴,桃红归甲篓根甘。
祛瘀疏肝又通络,损伤瘀痛加酒煎。
5、温经汤(金匮)
温经汤用萸桂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益脾胶养血,调经重在暖胞宫。
6、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酒炮姜。
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7、失笑散(太平)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yàn)醋冲。
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8、桂枝茯苓丸
《金匮》桂枝茯苓丸,桃仁芍药与牡丹。
等分为末蜜丸服,缓消症块胎可安。
9、鳖甲煎丸(金匮)
鳖甲煎丸疟母方,蛰虫鼠妇及蜣螂。
蜂窠石韦人参射,桂朴紫薇丹芍姜。
瞿麦柴芩胶半夏,桃仁葶苈和硝黄。
疟缠日久胁下硬,症消积化保安康。
(二)  止血
1、十灰散(十药神方)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茅茜荷丹榈煨。
二蓟栀黄各炒黑,上部出血势能摧。
2、咳血方(丹溪心法)
咳血方中诃子收,瓜蒌海粉山栀投。
青黛蜜丸口噙化,咳嗽痰血服之瘳(chōu)瘳:病愈。
3、小蓟饮子(《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小蓟生地藕蒲黄,滑竹通栀归草襄。
凉血止血利通淋,下焦瘀热血淋康。
4、槐花散(普济本事方)
槐花侧柏荆枳壳,等分为末米饮调。 
清肠止血又疏风,血热肠风脏毒疗。
5、黄土汤(金匮)
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十三    治风剂
(一)  疏散外风
1、川芎茶调散(太平)
川芎茶调有荆防,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风攻上,偏正头痛悉能康。
2、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大秦艽汤羌独防,辛芷芎芍二地当;
苓术石膏黄芩草,风邪初中经络康。
3、小活络丹(太平)
小活络祛风湿寒,化痰活血三者兼;
二乌南星乳没龙,寒湿痰瘀痹痛蠲。
4、牵正散(杨氏家藏方)
牵正散治口眼斜,白附僵蚕合全蝎;
等分为末热酒下,祛风化痰痉能解。
5、玉真散(外科正宗)
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体张弓;
星麻白附羌防芷,外敷内服一方通。
6、消风散(外科正宗)
消风散中有荆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服之康。
(二)  平熄内风
1、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
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
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2、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
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凑效。
3、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牡寄生膝与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4、大定风珠(温病条辨)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
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十四    治燥剂
(一)  清宣外燥
1、杏苏散(温病条辨)
杏苏散内夏陈前,枳桔苓草姜枣研;
清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2、桑杏汤(温病条辨)
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鼓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3、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
清宣润肺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伤。
(二)  滋阴润燥
1、增液汤(温病条辨)
增液玄参与地冬,热病津枯便不通;
补药之体作泻剂,若非重用不为功。
2、麦门冬汤(金匮)
麦门冬汤用人参,枣草粳米半夏存;
肺痿咳逆因虚火,清养肺卫此方珍。
3、益胃汤
《温病条辨》益胃汤,沙参麦地合成方;
玉竹冰糖同煎服,温病须虑把精伤。
4、养阴清肺汤(重楼玉钥)
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冬地黄;
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5、百合固金汤(慎斋遗书)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十五   祛湿剂
(一)  燥湿剂
1、平胃散(简要济众方)
平胃散内君苍术,厚朴陈草姜枣煮;
燥湿运脾又和胃,湿滞脾胃胀满除。
2、藿香正气散(太平)
藿香正气腹皮苏,甘桔陈苓朴白术;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能除。
(二) 清热祛湿
1、茵陈蒿汤
茵陈蒿汤大黄栀,瘀热阳黄此方施;
便难尿赤腹胀满,功在清热与利湿。
2、八正散(太平)
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栀滑研;
草梢瞿麦灯心草,湿热诸淋宜服煎。
3、三仁汤(温病条辨)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
宣畅气机清湿热,湿重热清在气分。
4、甘露消毒饮(医效秘传)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陈滑石木通菖;
芩翘贝母射干薄,湿热时疫是主方。
5、连朴饮(霍乱论)
连朴饮用香豆鼓,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6、当归拈痛汤(医学启源)
当归拈痛猪苓泽,二术茵苓苦羌葛;
升麻防风知参草,湿重热轻兼风邪。
7、二妙散
二妙散中苍柏煎,若云三妙牛膝添;
四妙再加薏苡仁,湿热下注痿痹痊。
(三)  利水渗湿
1、五苓散(伤寒)
五苓散治太阳腑,白术泽泻猪苓茯;
桂枝化气兼解表,小便通利水饮逐;
2、猪苓汤(伤寒)
猪苓汤内有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并;
小便不利兼烦渴,滋阴利水症自平。
3、防己黄芪汤
《金匮》防己黄芪汤,白术甘草加姜枣;
益气祛风行水良,表虚风水风湿康。
4、五皮散(华氏中藏经)
五皮散用五种皮,苓腹陈姜桑白齐;
利水消肿理健脾,脾虚湿滞皮水医。
(四)  温化寒湿
1、苓桂术甘汤(金匮)
苓桂术甘仲景剂,温阳化饮又健脾;
中阳不足饮停胃,胸胁支满悸眩施。 
2、真武汤(伤寒)
真武附苓术芍姜,温阳利水壮肾阳;
脾肾阳虚水气停,腹痛悸眩瞤惕恙。
3、实脾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实脾温阳行利水,干姜附苓术草随;
木瓜香槟朴草果,阳虚水肿腹胀崇。
4、萆薢分清散(杨氏家藏方)
萆薢分清益智仁,菖蒲乌药盐煎成;
下焦虚寒得温利,分清化浊效如神。
(五)  祛风胜湿
1、羌活胜湿汤(脾胃论)
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
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2、独活寄生汤(脾胃论)
独活寄生艽防辛,归芎地芍桂苓均;
杜仲牛膝人参草,顽痹风寒湿是因。
十六   祛痰剂
(一)  燥湿化痰
1、二陈汤(太平)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2、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
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症除。
3、茯苓丸(《是斋百一选方》,录自《全生指迷方》)
指迷茯苓君半夏,风硝枳壳姜汤下;
中脘伏痰臂酸痛,气行痰消痛自罢。
(二)  清热化痰
1、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清气化痰胆星蒌,夏芩杏陈枳实投;
茯苓姜汁糊丸服,气顺火清痰热除。
2、小陷胸汤(伤寒)
小陷胸汤连半蒌,宽胸开结涤痰优;
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
3、滚痰丸(《泰定养生主论》,录自《玉机微义》)
礞石硝煅滚痰丸,大黄黄芩沉香添;
泻火逐痰临睡服,实火顽痰怪证蠲。
(三) 润化湿痰
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
贝母瓜蒌臣花粉,橘红茯苓加桔梗;
肺燥有痰咳难出,润肺化痰此方珍。
(四)  温化寒痰
1、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
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化饮常用方;
半夏杏仁均可加,寒痰水饮咳嗽康。
2、三子养亲汤(《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
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尝;
大便实硬加熟蜜,冬寒更可加生姜。
(五)  化痰熄风
1、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
半夏白术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眩晕头痛风痰盛,痰化风熄复正常。
2、定痫丸(医学心悟)
定痫二茯贝天麻,丹麦陈远蒲姜夏;
十七   消食剂
(一)  消食化滞
1、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2、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论)
枳实导滞曲连芩,大黄术泽与茯苓;
食湿两滞生郁热,胸痞便秘效堪灵。
(二)  健脾消食
1、健脾丸(证治准绳)
健脾参术苓草陈,肉蔻香连合砂仁;
楂肉山药曲麦炒,消补兼施不伤正。
2、枳实消痞丸(兰室秘藏)
枳实小痞四君先,麦芽夏曲朴姜连;
脾虚痞满结心下,痞消健脾乐天年。
2、葛花解酲(chéng)汤(内外伤辨惑论)
葛花解酲泽二苓,砂蔻青陈木香并;
姜曲参术温健脾,分消寒化酒湿灵。
十八   驱虫剂
乌梅丸(伤寒)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
人参椒姜加附子,温肠清热又安蛔。
十九   涌吐剂
瓜蒂散(伤寒)
瓜蒂赤豆等分研,豆鼓汁调温服验;
涌吐治法之首方,胸脘痰涎宿食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