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mba-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进步。这样,在短短的时间内西方的经济上了几个台阶,自由资本主义发展
到全盛阶段,纺织、煤炭、钢铁、化工、交通等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已成
为支柱产业。当时最强大的号称“日不落”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就是得益
于产业革命和新技术的发明,加上几乎遍及世界各大洲的,为它提供廉价原
材料和巨大商品市场的殖民地而成为执资本主义世界牛耳的国家。生产的发
展,科技的进步,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也不断扩展,自由竞争的资本
主义渐渐走向垄断的资本主义。在这一过程中,竞争的对手逐步增多,竞争
范围不断扩大,竞争强度日益加强,单凭个人经验进行生产和管理已不能适
应要求,这就为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1812 年,英国军队从加拿大入侵美国,并实行“禁运”,给当时工商业
还很落后的美国以巨大的刺激,加之美国政府实行严格的贸易保护主义政
策,使它的工业随农业的发展而迅速地发展起来。南北战争的结束,消除了
美国实现工业化的障碍,使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西欧诸国。
1841 年,美国首先实行“经理制”,使财产所有权同经营权逐渐分离开来。
掌握管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职业经理阶层一方面大大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
另一方面也使管理教育得到重视和发展。种种因素,使美国到1890 年工业生
产总值就以94。98 亿美元超过了英、法。德,成为资本主义新兴强国。
在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垄断组织首先出现在美国,
1882 年美罕石油托拉斯建立。1871 年,美罕石油公司只控制美国炼油生产能
力的10%—20%,到1879 年猛增至90%,1882 年约翰?洛克菲勒将其改组
为托拉斯。到1900 年,美国已有185 个托拉斯,1904 年增加到318 个。1901
年,出现了第一家“10 亿美元公司”,即美国钢铁公司。1904 年,拥有资产
100 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1900 个,占企业总额的0。9%。产值合计56 亿美元,
占总产值的38%。
工商业的迅猛发展,生产的高度社会化,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竞争的
白热化无一不需要借助管理的力量。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和技术,进入它的快
速成长期,管理教育亦呼之欲出??
二、大浪淘沙
管理教育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MBA 教育作为管理教育的主体地位是
在经过了几十年教育和工商业实践的反复调整、检验、总结和完善才形成的。
从本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是管理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也是
MBA 的萌芽阶段。
二战结束后到60 年代中期可称作MBA 教育的成长成熟阶段。
60 年代中期以后至今为第三阶段。
达特劳斯?阿默斯?塔克学校于20 世纪初年的开办象征着MBA 教育的诞
生。
MBA 发源于美国,并不是偶然现象。19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经济发展水
平已跃居资本主义前列,客观上为管理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老牌资本主义国
家英、法、德等国生产的进步也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圃于传统的等级
观念和社会文化历史,管理的发展远不如完全由移民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美
国。
1886 年,亨利?汤纳和亨利?麦克卡尔夫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年会上
分别宣读了《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和《工场程序系统的会计制度》两篇
论文,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出现。后来成为“科学管理之父”的弗列
特列克?泰罗当时也在这个年会上参加了讨论。泰罗从1895 年起陆续发表《计
件制》、《工场管理》等文章,1911 年出版了代表他思想理论的《科学管理
原理》一书。泰罗的理论得到了一些企业家的首肯。他的共事者和追随者亨
利?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哈林顿?默尔逊又为“科学管理”作了补充和
完善。
亨利?福特(Henrey Ford,1863—1947)在泰罗单工动作研究的基础上,
发明了大量生产型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成
本,开创了汽车时代。同时代的法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在1916 年出版《一般工业原理》一书,提出了管理的范畴、管理的
组织理论和管理的原则。一时间,管理学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当时由
于市场广阔,企业唯一的任务便是提高生产效率,大规模地生产低成本的产
品。科学管理理论很适合这一特点。
为了满足工商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管理教育蓬勃发展起来。在美国,
几乎每个万人以上的城市都建立了大小不等的管理院校,到1929 年总数达到
了1850 所。这些学校以讲授科学管理理论为主要内容。
1907 年,哈佛大学开始招收管理专业的研究生,这也就是MBA 的雏形。
开办与传统学术环境不同,直接为工商业服务的高学位人员无疑是一个创
举,它在学术和实务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1916 年,美国有影响的管理学院联合组成了美国商学院联合会(AACSB;
American Assemb1y of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它的宗旨是促
进美国企业管理教育的发展,为工商界和社会培养实用的人才。它具有认可
和评价管理学院的权威。商学院联合会的成立为美国管理教育的健康发展起
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时的管理教育特别是管理研究生教育即使是在最为发达、开明的美国
也只是流行的时尚,毕业的学生还没有做出令人信眼的业绩,社会也还没有
真正承认它。作为那时管理类最高教育的管理研究生只是四年制高等教育的
简单延伸,向学生教授更多更深的理论知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欧美各国经济逐渐回升,生产急增,市场繁荣,
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单纯生产型的企业飞速膨胀,赢得巨额利润,整个经
济的高速增长速度保持了近十年。1929 年10 月,长期欣欣向荣掩盖下的危
机终于爆发了,纽约股票交易所股票暴跌,以此为开端,发生了美国以至整
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产生的后果是
严重的,它的损失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经济倒退了几十年。与当时经
济紧密联系的管理教育同样也遭到了严重打击,一方面由于经济衰退和失
业,生活水平降低使整个教育体系都受到破坏,管理教育当然不能幸免;另
一方面管理教育本身无法回答现实经营管理问题而遭到实业界的拒绝,管理
院校不断倒闭,至少有一半学院关闭。《美国教育大百科全书》转引一位学
者莱沃尔特?莱昂(Leuertt Lyon)1931 年的调查报告谈到“当时仅存的管
理学院中,约有1/3 的院校注册学生不足100 人,最少的甚至只有3 人”,
几年前的繁荣转瞬即逝。
管理教育的这次大衰退虽然同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关,但它自身存在的
缺陷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管理教育是一种主要培养实务型人员的教育,检验
它成功与否的标准是社会需要,不适应社会的人和教育都是不成功的。
20 年代初期开始,美国一些巨型公司的组织形式由职能制向事业部制转
换。这场变革的先锋是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生艾尔弗雷
德?斯隆。经营实践为管理教育提供了经验和方向。
通用汽车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穆尼和莱列提出了企业管理四原则:(1)各
部分的协调原则;(2)从上到下的分级原则;(3)职能原则;(4)参谋原
则。这一应用于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原则后来被称为“行政管理
学”。
1927 年到1932 年,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1880—1949)领导一
个小组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被称为“霍桑试验”的长期调
查和研究,这一工作的结果是诞生了以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为中心的行为科
学。
这些研究的成果为管理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加强了它的适应性。
在管理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管理教育在实践上还没取得成果,还没有
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MBA 更是默默无闻。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各国
的主要精力都用于与军事有关的领域,管理科学和教育停滞不前。
三、出类拔萃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结束,美国是最大的赢家,它的国
土未遭受任何战火袭扰,经济不仅未受到破坏,反而由于战争得到刺激和急
速发展。战后,美国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英、法等国虽然也是战胜国,但
几年的硝烟严重破坏了国内设施和生产能力,大伤元气。德、日、意三国不
仅政治上、军事上遭到了彻底失败,穷兵默武更使其国力枯竭,经济几近崩
溃。
美国为了建立以它为中心制约苏联集团的世界秩序,在政治上、经济上
采取了多种的措施扶持西欧各国和日本。由于战争消解了社会中的矛盾,再
加之战后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欧美各国的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
战后美国经济需要从军事型向民用型转换,同时美国各大企业为了向国
外扩张,急需一批高层次的管理人员,这种需求使得管理学院重新焕发了青
春。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的管理学院一时成了企业界关
注的焦点。这些名牌大学管理学院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一些有眼光的大公司和企业家也纷纷解囊赞助,支持学校发展管理教育。乔
治?贝克捐建了哈佛大学商学院贝克图书馆,这是全世界最大的工商图书馆;
摩根公司捐建了摩根行政大楼;1952 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斯隆管理学
院,这是以通用汽车公司前总裁名字命名的学院? 。
这时,以哈佛大学为首的商学院已开始大规模培养以MBA 正式命名的硕
士研究生。哈佛商学院每年的招生人数达到了600 名以上。
在此之前,还曾有过以其他方式培养管理研究生的尝试。英国教育部
1945 年曾专门设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就管理教育机构的设置提供咨询和制
定国家计划,它建议开设了一种叫“产业管理”(Industry Management)全
日制一年项目的大学后教育学位。这种项目教学方式较战前有所改进,但仍
无法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教
授缺乏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生源又不令人满意,培养的毕业生当然得
不到社会承认,这一尝试遭到了失败。
哈佛商学院等美国管理学院则改革了管理研究生的教育,确立了培养实
务型高级管理人才这一方向。管理科学的发展和新的管理手段的发明应用客
观上为这一新型管理研究生的培养和施展身手提供了条件。行为科学、人际
关系、广告学、系统论。运筹学、管理实践等课程的开设大大增强了MBA 毕
业生的能力和知识。
按哈佛商学院课程设置,对“人际关系课”的说明是:“通过对确保工
作人员的专业职能的协调行动问题的探讨以促进当事者的诚意”,而MBA 们
的解释则是“使心满意足的情绪在你身上发生作用”。对“广告课”,校方
解释是“集中注意用广告去影响消费者的习惯和行为的方法”;学生们的解
释则成了——“教会本地人有需要东西的欲望”。由此可以看出MBA 课程的
实用程度。
MBA 毕业生走人社会后很快就为自己赢得了声誉。例如被《幸福》杂志
授予“财运亨通毕业班”的哈佛商学院49 届毕业生共652 名,1947 年人校,
1949 年毕业。这些人的财富在1974 年达到了20 亿美元,平均每人拥有三幢
房屋,共拥有近百架私人飞机;45%的人都是所在公司的首席行政负责人和
总经理,他们的公司年收入高达500 亿美元,雇佣人员超过100 万人。这些
人包括:
约翰?S。R。谢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
詹姆斯?E。伯克:约翰逊和约翰逊公司总经理,首席行政负责人。
彼德?麦科洛:施乐公司总经理、首席行政负责人。
托马斯?S。墨菲:美国广播公司总经理。
他们的成就不仅成为哈佛大学巨大影响力的象征,而且成了MBA 学位神
秘潜能的象征,MBA 顿时身价百倍。正如一位作家在书中写道的:“获得MBA
学位,足以证明你已进入一个几乎是神圣的知识体系,特别是在管理技术的
声誉和商品的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的历史时刻。”管理学院如雨后
春笋般成立,到1968 年美国私立管理学院达到了1500 所。
MBA 在美国成为最有吸引力的专业,能进入名牌大学商学院的都是同龄
人中的佼佼者,这股热潮很快抵达欧洲各国。1946 年,由加拿大沃肯(Alcan)
铝业公司资助在瑞士首先建立了国际工商管理学院(IMI)。
1957 年,同样在瑞士日内瓦,洛桑工商管理学院(IMEDE)成立。1958
年,西班牙巴塞罗那国际高级工商管理学院问世。1959 年,欧洲工商管理学
院(INSEAD)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法国巴黎落成。1965 年,在英国分别建成
了伦敦商学院和曼彻斯特工商管理研究生院。这些学校同样取得了成功。
由于MBA 特殊的培养目标和方式,使其毕业生与以前的管理专业研究生
和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有明显差别,很受企业界的欢迎。到1960 年,美国每年
MBA 的毕业生达到了5000 多名。
虽然商学院和MBA 的声誉与日俱增,但其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959 年,在福特和卡内基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商学院联合会发表了两
份关于美国工商管理教育情况的研究报告。报告彻底检讨了当时管理教育发
展情况并提出了批评和建议。报告认为管理教育存在四大缺点:(1)多数学
院的教学质量不够高,许多课程很少实际用处,只有少数学院在努力提高教
学水平;(2)招生录取标准不高;(3)教学方法尚须改进;(4)教师水平
一般不高。报告提出管理学院应以培育企业界所需的领导和经理人才为目
标,它所培育的人才,必须具备广泛而充实的文化教育的基础,并对实际发
生的问题具有分析与决策的能力,反对课程内容过于专门化,尤其不赞成为
个别行业开设课程。报告建议专业课程应包含组织行为、经营环境、市场环
境、经营功能,并且在教学上强调三项技巧的传授:(1)发掘及解决问题的
技巧;(2)设计及维持组织关系的技巧;(3)人际沟通技巧。这两份报告
对于60 年代以后的美国管理教育内涵有很大影响。虽然也有人认为报告对美
国管理教育贬低过分,但社会舆论也要求对管理教育继续进行改革。例如
AACSB 要求管理学院大学前两年课程应以数学、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为主,
并强制规定“企业政策”应列入核心课程。
总的来看,MBA 教育发展的第二阶段是MBA 影响日增的阶段,毕业的MBA
们通过踏实的工作为自己、为MBA、为后来者赢得了信誉和声望。他们是战
后西方经济迅速发展时期出类拔萃的一代。
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60 年代末70 年代初,MBA 在工商业界的地位一天天在稳固、提高。管理
科学有了巨大发展,各种管理学派层出不穷,为管理教育不断注入活力。
经济上出色的成就使美国有些人产生了过于乐观的看法。例如,60 年代
后期,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在《新工业国》一书中认为:美国各大
公司的职业性管理机构是用一切现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