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 作者:王美春-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辱、坚忍、沉默、自哀。
《老黄牛》的笔墨重点有别于《老马》,这是显而易见的。《老
黄牛》是一首咏牛之作。为了塑造老黄牛的形象,深化诗的主题,其
笔墨重点在于突出老黄牛的辛勤、劳苦、老当益壮、自强不息。“块
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这是写老黄牛耕地的辛勤与劳苦
。其中,“块块”二字表明耕地面积广,劳动量大;“荒田”二字说
明耕地难度大;“深翻细作”诸字集中写老黄牛耕地踏踏实实,一丝
不苟;而“走东西”则侧重于反映它四处耕地不停蹄。老黄牛的辛勤
与劳苦也由此可见。“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抒写老
黄牛精神,是全诗的警句,重心所在。如果说,《老马》里的老马所
以会忍辱负重,其原因除了它自身心甘情愿之外,多少还在于它不堪
鞭挞,为外界的压力所逼迫,那么,《老黄牛》里的老黄牛如此辛勤
劳作,不辞辛苦,则完全来自于它自身的动力了:“不待扬鞭自奋蹄
”。这里,“物”与“我”融为一体,“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牛,
也即年逾古稀、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诗人自己。扩而言之,这“老
牛”也是新时代一切老而不休、“老有所为”炎黄子孙的化身。如此
着墨,重点突出,正是诗人的高明之处,《老马》与《老黄牛》的相
异也由此可窥见一斑。
3。诗风有别
臧克家先生作诗历来主张锤炼诗句,讲究含蓄蕴藉。他曾在《学
诗过程中的点滴经验》一文中说:“诗的寿命在思想深刻,情感饱满
,表现简练、含蓄。含蓄才能吸引人百读不厌”,“诗人对于自己的
诗句决不能像浪子手中的金钱,相反的,应该像一个悭吝的老妇人丁
丁当当地敲着她不容易挣得来的一个铜元”。纵观诗人已发表的全部
诗作,总的来说,其诗风的确达到了他孜孜以求的境界:简练含蓄,
但其早期诗作与后期诗作的艺术风格也不尽相同。早期诗作,尤其是
抒写劳动人民苦难与坚忍的篇什,诗风简练含蓄,而又沉郁顿挫,《
老马》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而后期诗作,简练含蓄的诗风中往
往含有豪迈奔放的成分,《老黄牛》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之一,读之,
令人昂然向上,惊奋前行。《老黄牛》与《老马》诗风有别,这跟其
不同的主题、相异的笔墨重点相吻合。
综上所述,这两首诗同中有异,各尽其妙。从《老马》的诞生至
《老黄牛》的问世,历时43载,沧海桑田,时代变迁,中国发生了翻
天覆地的变化,诗人臧克家先生的思想、创作等也随之变化。《老黄
牛》所吟咏的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老黄牛,似乎可以视为对《老马
》一诗中忍辱负重的老马形象的更新发展。比较评赏这两首诗,有助
于我们把握诗人的思想、创作及他所处时代的变化、发展,也可给我
们以启迪:时代是发展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诗的思想情感是丰富
的,写作的角度也是多样的,因而,诗人(不仅仅是诗人)的作品可
以也应该同中有异,同中求异,异曲同工。
(原载《三角洲》文学双月刊)
“我身未老心已衰”——谈张耒《再和〈马图〉》
我年十五游关西,当时唯拣恶马骑。
华州城西铁骢马,勇士千人不可羁。
牵来当庭立不定,两足人立迎风嘶。
我心壮此宁复畏,抚鞍蹑镫乘以驰。
长衢大呼人四走,腰稳如植身如飞。
桥边争道挽不止,侧身逼堕濠中泥。
悬空十丈才一掷,我手失辔犹攒蹄。
回头一跃已在岸,但见满道人嗟咨。
关中地平草木短,尽日散漫游忘归。
驱驰宁复受鞭策,进止自与人心齐。
尔来十年我南走,此马嗟嗟入谁手?
楚乡水国地卑污,人尽乘船马如狗。
我身未老心已衰,梦寐时时犹见之。
想图思画忽有感,况复慷慨吟公诗。
达人遇境贵不惑,世有尤物常难得。
宁能使我即无情?搔首长歌还叹息。
苏轼曾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作《书韩干牧马图》,张耒读
了苏试的这首诗
后相继作和诗《读苏子瞻韩干马图诗》与《再和〈马图〉》。张耒未
亲眼目睹韩干所
作的牧马图,仅读过苏轼的马图诗,因而,他在写作《再和〈马图〉
》这首诗时,不
是泼墨描绘马图中骏马的神情姿态,而是集中笔力抒写他读苏诗后“
想图思画”的所
想——回想他年少时“唯拣恶马骑”的剽悍生活,所感——“我身未
老心已衰”等。
显然,这首诗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由开篇至“进止自与人心
齐”;第二部分
,承前至结句。
第一部分,重在回首往事,叙写诗人年少时剽悍的骑马生活。先
概括写,后具体
写。开篇两句概括地写诗人少游关西(今陕西、甘肃一带)时的嗜好
与性格,有领起
下文之作用。“十五”二字,表明诗人当时正处于青春韶华;“唯拣
恶马骑”诸语,
既写诗人的嗜好,又突出其年少剽悍的性格特征。
接下去,诗人选取勇降“华州城西铁骢马”这一典型材料,具体
描写他年少时“
唯拣恶马骑”的剽悍生活。“华州城西铁骢马”等4句,前两句重在
以夸张的笔调极言
华州(今陕西华县)城西铁骢马(毛色青、黑相杂的马)性烈不能降
服;后两句主要
以白描手法绘其形:两条后腿像人一样站立于庭中,状其声:迎风嘶
鸣。这4句写“华
州城西铁骢马”,照应上文的“恶马”二字,旨在为下文描写诗人降
服此马,反映其
剽悍的性格作铺垫,作衬托。
“我心壮此宁复畏”等10句,具体描写诗人勇降此马的情景,写
得有声有色,扣
人心弦。你看,诗人喜爱这匹马的雄壮,不畏其性烈,置危险于度外
,手抚马鞍,足
踏马镫,乘于其上,在大道上驰骋,路人见状纷纷闪开,而诗人骑在
马上腰挺得稳直
,像栽在那里,身疾如飞。此马桥边与人争道,诗人拉牵不止,急中
生智,将它侧身
逼堕于濠泥之中。只见此马向上轻轻一跃便悬空十丈,诗人手中失落
了缰绳,而马仍
疾驰不已,回头一跃已上岸。对此,满道的观看者无不啧啧赞叹。这
里,诗人不惜笔
墨,大肆渲染,借助贴切的比喻(“腰稳如植身如飞”)、夸不失真
的语言(“悬空
十丈才一掷”等)、衬托的技法(“长衢大呼人四走”,“满道人嗟
咨”),惟妙惟
肖地再现了诗人当年勇降铁骢马的惊险场面,深切地赞美了铁骢马的
雄壮,传神地刻
画了诗人年少时剽悍的性格。
“关中地平草木短”等4句承前间接交代诗人降服了铁骢马,并
概括地叙写诗人在
降服此马后骑着它“尽日散漫游忘归”的生涯。这几句诗与描写诗人
勇降铁骢马惊险
场面的上文在笔势上恰好是一弛一张,互为映衬,显得波澜起伏有变
化。
第二部分,由回首往事转入抒写诗人的感慨。“尔来十年我南走
”等4句承上启下
,将时间由过去拉回到眼前,地点由“地平草木短”的“关中”移至
“地卑污”(地
势低洼潮湿)的“楚乡水国”,写骏马也会因时地的变化而遭受冷遇
,身价变得与狗
一般。字里行间隐寓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
“我身未老心已衰,梦寐时时犹见之”,直抒胸臆,抒发诗人年
未老而心已衰的
感慨——此中蕴含着世事催人老的慨叹,表达了他对铁骢马也是对当
年剽悍生活的深
切怀念之情。“想图思画忽有感,况复慷慨吟公诗”,点明这首诗是
一首和作,是诗
人思想他所未见的韩干牧马图,更是他慷慨吟诵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所作的。这两
句诗在全诗的谋篇上可谓回首往事与抒发感慨的触发点,不可或缺。
最后4句进一步抒发诗人的感慨,透露出诗人无计可消除的“淡
淡的哀愁”。其大
意是:一切见识高超、达观之人贵在遇境而不溺于物,世上珍贵的物
品往往难以获得
。岂能使我即无情?抓头长歌还叹息。
总之,此诗以诗人读苏轼马图诗“想图思画”为触发点,回忆诗
人年少时“唯拣
恶马骑”的剽悍生活,并以此衬托他“身未老心已衰”等感慨,结构
严谨,笔势张弛
有致,尤其是诗人年少时勇降铁骢马的场面写得险象环生,引人入胜
。
(原载《江海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