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海拾贝 作者:王美春-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或拟作旧题,哀时托兴;或即事名篇,直书所见。他与张籍并称“
张王乐府”,对元稹、白居易写作新乐府起过先导作用。其乐府诗从
各方面反映了社会矛盾和民间疾苦,语言通俗,现实性较强。上录《
当窗织》便是王建的代表作之一。
这是一首新乐府。全诗通过描写一位为“富家织”的“贫家女”
的遭遇,揭露了当时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
开篇两句,为下文起兴,且兴中有比,以“园中有枣行人食”比
喻织妇的劳动果实为别人所占有。
“贫家”以下6句,从不同的角度具体描写织妇的劳作之苦:这
位织妇为“富家”以丝织布,“翁母隔墙不得力”,可见无人能出力
相助她,这是一苦;浸丝的水寒冷,织妇双手冻皴了,仍须劳作,这
是二苦;丝线因冻变得脆而易断,织布难以为继,这是三苦;织妇织
布,两日要赶织出一匹半,劳动量大,这是四苦。
“输官”两句,写织妇辛辛苦苦织成的布上缴给官府后剩下的零
碎料还不够给婆婆和自己做衣服,点明是官府占有了织妇的劳动果实
。这样,也就形象地反映了劳动不获、获者不劳的社会现实。
最后两句描写织妇的心理:她坐在窗前羡慕青楼的娼妓手指不动
而衣箱里装满了衣服。字里行间渗透了织妇对不合理社会现象的愤懑
之情。
这首诗即事名篇,直书所见,有较强的现实性,颇能体现王建新
乐府的特色。
(同上)
剪裁精当 言简意赅
——谈王安石《河北民》
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
《河北民》是王安石古诗中的代表作,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
46)。当时,辽和西夏结成联盟,经常侵扰中原,所到之处,“俘掠
人民,焚荡村舍,农桑废业,闾里为墟”。而北宋政府却采取苟安政
策,搜刮民脂民膏献于辽和西夏,以求得暂时的安宁。广大人民尤其
是黄河以北的平民百姓深受边患、赋税、徭役等压榨之苦。这首诗便
是当时黑暗社会的真实写照。
诗的开篇写道:“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这里,“河北民
”是白居易新乐府诗“首句标其目”的写法;“二边”,指当时北宋
王朝与两个少数民族政权辽和西夏相毗邻的地区。这两句诗突出“近
”与“长”二字,概述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因“生近二边”而长期饱
尝辽和西夏的侵扰之苦,暗写是北宋王朝实行“守内虚外”政策造成
了严重的边患,总领全诗。
接下去,诗人选取了一组典型材料,具体描写“河北民”的“长
苦辛”:
一是赋税之苦。“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官家
”,指朝廷;“事”,是供奉;“夷狄”,古称东方和北方的少数民
族,这里指辽和西夏。黄河以北边地的人民家家养儿育女,让他们男
耕女织,结果是“谷未离场,帛未下机,已非己有”,全都上缴朝庭
供奉辽和西夏的贵族。这里,既反映“河北民”深受赋税之苦,也点
明其缘由是“官家事夷狄”,从而讥刺了北宋王朝靠搜刮大量的民脂
民膏供奉辽和西夏来求苟安的屈辱行为。
二是饥馑加徭役之苦。“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赤”,意为空尽无物;“给河役”,即做河工。大旱之年,辽阔的
土地上空荡荡的一无所有,“河北民”饥肠辘辘,度日如年,然而,
官府却不管其死活,仍然催促逼迫他们去做河工。天灾人祸,饥馑加
徭役,“河北民”的苦辛更不堪言。“家家”两句诗写“河北民”受
赋税之苦,刺“官家”;这两句诗写“河北民”受饥馑加徭役之苦,
刺“州县”。二者结合起来,便集中而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暗无天日、
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三是流亡之苦。“河北民”无计可消除赋税、饥馑、徭役之苦,
只得老少相互搀扶着逃荒到黄河以南,以期能脱离苦海:“老小相携
来就南。”根据这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河北民”蓬头垢面
,衣衫褴缕,老少相搀着背井离乡,三五一群,步履维艰地走向黄河
,设法驾一叶小舟飘向黄河南岸……
“长苦辛”的“河北民”逃荒到黄河以南,而黄河以南百姓的命
运又是如何呢?这就极自然地引出下文:“南人丰年自无食”,黄河
南岸的百姓丰收尚且无衣无食,歉收就更不待言了。“南人丰年自无
食”,取材精当,表明当时“长苦辛”的不只是“河北民”,还有“
河南民”,也即所有的劳动人民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灾荒之年
无处求生,苦不堪言,即便是丰收之年也无衣无食,“难以卒岁”。
这句诗里渗透了诗人对北宋王朝屈辱求和,转嫁赋税于民,向辽和西
夏进贡,地方官吏则借机向百姓敲榨勒索的愤懑之情。
至此,黄河两岸人民深受阶段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悲惨遭遇已基本
上反映出来了,但诗人犹嫌不足,又推出这样一个镜头:“悲愁白日
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你看,行人面无血色,悲愁充塞天地,
白日为之昏暗,诗人以此景物描写和夸张之笔续写百姓之苦,更具形
象性、典型性。
诗的最后两句“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是“卒章
显其志”。“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为唐代最兴
盛的时期。李世民曾于贞观十五年(641)自称有两大喜事:一是连
年丰收,“长安斗粟值三四钱”;二是“北虏久服,边鄙无虞”。这
里,诗人将国富兵强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与北宋王朝“守内虚外”政
策所造成的积弱积贫、边患严重的社会现实相对照,委婉地表现了诗
人对北宋王朝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深化了诗的主题。
从以上的简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在写作上的显著特点是剪
裁精当,言简意赅。全诗旨在反映当时平民百姓深受阶级剥削和民族
压迫之苦,表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为此,
诗人精心选取了一组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一是“河北民”家家男耕
女织,缴纳赋税给朝廷“事夷狄”;二是大旱之年无收成,可官府仍
逼迫他们忍饥挨饿“给河役”,人祸天灾;三是为了谋求生路,“河
北民”背井离乡,“老小相携”逃荒到黄河以南;四是“南人”丰收
也与歉收一样无衣无食;五是行人(包括“河北民”与“南人”)面
无血色,悲愁充塞天地,白日为之昏暗;六是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鲜
明对照的唐太宗贞观之治。这些材料,以一当十,围绕“河北民”的
“长苦辛”,巧妙自然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面,真切深刻地再
现了彼时彼地的社会生活,也使《河北民》成为一首名作。
(原载《三角洲》文学双月刊)
离形得似 托物言志
——谈李纲《病牛》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在中国诗歌史上,自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吟咏鸱鸮的诗作
之后,吟咏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的咏物诗可谓层出不穷。
在浩如烟海的咏物诗中有不少格调颇高、艺术精湛、韵味无穷的佳作
。李纲的这首《病牛》便是其中之一。这里,我们不谈此诗所具有的
高度概括力,也不说此诗质朴无华的语言美,只是想欣赏一下其“离
形得似”、“托物言志”的艺术。司空图《诗品·形容》认为,诗人
“形容”(指描摹客观事物)能不拘形似而求得神似,才是精于“形
容”者:“离形得似,庶几斯人”。李纲正是精于“形容”者,其《
病牛》诗达到了“离形得似”,也即不拘于描写对象的外形外貌相似
,而求得描写对象精神相似的境界。作者吟咏病牛,笔墨重点不在绘
其形,而在传其神。
诗的前两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写病牛耕耘
千亩,换来了劳动成果装满千座粮仓的结果,但它自身却精神极为疲
惫,力气全部耗尽,然而,又有谁来怜惜它力耕负重的劳苦呢?这里
,作者从揭示病牛“耕犁千亩”与“实千箱”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落笔
,将病牛“力尽筋疲”与“谁复伤”加以对照,集中描写了病牛劳苦
功高、筋疲力尽及其不为人所同情的境遇。首句中的两个“千字”,
分别修饰“亩”与“箱”(通“厢”,指粮仓),并非实指,而是极
言病牛“耕犁”数量之大、劳动收获之多,同时,也暗示这头牛由年
少至年老、由体壮及体衰的历程。次句反诘语气强烈,增添了诗情的
凝重感。
诗的后两句笔锋陡地一转,转为述其志:“但得众生皆得饱,不
辞羸病卧残阳。”病牛劳苦功高,筋疲力尽,却无人怜惜,但它没有
怨天尤人,更未消极沉沦。因为它具有心甘情愿为众生的温饱而“羸
病卧残阳”之志。这两句诗将病牛与“众生”联系起来写,以“但得
”与“不辞”对举,强烈地抒发了病牛不辞羸病,一心向着众生的志
向。结句中的“残阳”是双关语,既指夕阳,又象征病牛的晚年,它
与“卧”等词语相结合,有助于表现老牛身体病弱却力耕负重、死而
后已的精神。
这首诗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
形,更传出了其不辞羸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
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不过,此诗并非为咏牛而
咏牛,而是“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我们只要能像
前人所说的那样“知人论世”,便不难看出这一点。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
金人入侵,他任兵部侍郎,是最得力的主战派,结果为投降派所排斥
,遭贬谪。南宋初,李纲被高宗赵构起用为相,修内治,整边防,力
图收复中原失地,又为投降派所不容,很快罢相后居鄂州(今湖北武
昌)。《病牛》这首诗便是他于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在鄂州所作
。作者屡次被谪,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
众生,这与其笔下身体病弱、力耕负重、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
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是何等相似!
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
而,此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
引起共鸣,产生美感。
(原载《江海晚报》)
立意高深 言近旨远
古人谈诗论文,极重立意,如清代王夫子便强调诗文“俱以意为
主”,并将“意”比喻为一军之统帅,认为诗文无“意”,则如同军
队无统帅一样是不行的:“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①。
这是极有见地的。立意的高下、深浅,决定着诗文格调的高低、价值
的大小。比如,同是写夕阳、黄昏,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登乐游原
》着眼于抒写“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惋惜的情绪;而无
产阶段革命家叶剑英的诗《八十书怀》则重在言其老而弥坚、愿将余
生献给共产主义事业的壮志:“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显然,后者立意高深,格调高尚,远远胜过前者。
作诗文须立意高深,这并非说诗文语言要深奥难解。语言深奥不
等于立意高深,同样,语言浅近也不见得就立意浅下。像宋代诗人陈
与义的《牡丹》,清代诗人林则徐的《塞外杂咏》等语言就相当浅近
,可以说是明白如话。但你能说其立意浅下吗?显然不能,而只能说
它是言近旨远。
所谓言近旨远,是指语言浅近而意旨深远。语言浅近,表现为语
言质朴无华,决不晦涩,孺婴能吟,老妪能解,自然妥帖,无刻意雕
琢之痕迹。意旨深远,表现为意浓,不像白开水索然无味,而似醇醪
耐人寻味。言近旨远是浅近的语言与深远的意旨的统一。被苏轼誉之
为“白俗”的唐代诗人白居易,其诗便达到了这种统一。如选入初中
课本的《卖炭翁》,旨在通过对卖炭翁伐薪烧炭、卖炭和炭被宦官抢
走之过程的描叙,揭露“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劳动人民财产
的行径予以鞭笞。这一深刻的题旨是借助于浅近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浅近的语言里蕴藉着深刻的主题思想,深刻的主题思想寓于浅近的语
言之中。白居易的诗言近旨远由此可窥见一斑。
一首诗或一篇文章的立意是否高深,往往取决于作者思想理论水
平的高低,对生活观察程度的深浅。作者理论水平越高,思想觉悟越
高,对生活的观察程度越深,就越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其作品的
立意也就越能高深。像宋代诗人陆游,尽管仕途坎坷,但他始终有一
颗拳拳爱国心,即使像《自贻》这样的暮年之作,仍是“贫困气犹全
”。毛泽东同志的诗文无一不是立意高深的,这跟他是伟大的马克思
主义者,具有极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对生活的观察体验深入细致不无
关系。故你要使作品立意高深,就得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并深入生活,“观察、体验、研究、
分析一切人,一切阶段,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
”②,从中发掘闪光的东西——深刻的哲理、崇高的理想等,不断提
炼作品的题旨。
提炼出深刻的题旨后,你还得借助浅近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这
委实不是一件易事。言近旨远,实际上是有人所称的“无技巧”。若
非作者技艺炉火纯青,则极难达到此境。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看似寻
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③,所讲的也就是言近旨远来之不易。
技巧,说到底,是生活的赐予。为此,你要到广阔的天地去,拜劳动
人民为师,向他们学习作文之法。一是学习其语言。高尔基曾经称劳
动人民是位居第一的诗人,说他们创造了一切伟大的诗篇。劳动人民
创造了生活,也创造了大量的浅显的生动的语言。你要随时把从他们
那儿获得的浅显、生动的语言聚集起来,为你的大脑——艺术加工场
提供材料。
二是虚心听取他们对你作品的意见,不断锤炼语言,使之“平易
近人”。宋人惠洪《冷斋夜话》记载:“白乐天每作诗,令老妪解之
。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
可见,白居易的诗“言浅而思深”,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作诗善于
听取群众意见,不断锤炼语言。倘若我们也能像白居易那样,多向群
众请教,并根据他们的意见不断锤炼语言,则不难使自己的作品言近
旨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这里尚须一提的是,既然“言近”与“旨远”是统一于作品之中
的,那我们写诗作文就得二者兼顾,不可顾此失彼。一方面,要追求
艺术表现的浅显,少援引成语典故,不用华丽的词藻及诘屈聱牙、晦
涩难解之语;另一方面,要追求主题思想的深刻,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