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印顺法师 >

第24章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印顺法师-第24章

小说: 杂阿含经论会编(上)印顺法师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82…001】『相应部』(三五)「六处相应」二八经。


   


 四一(1); 二一九( 一九八)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 崛山。尔时、尊者罗!7亩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 'P222' 。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内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尔时、世尊告罗!7亩罗∶「善哉罗!7亩罗!能问如来甚深之义」。佛告罗!7亩罗∶「眼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罗!7亩罗!作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一切相,令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罗!7亩罗!如是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者,(2) 是名断爱、转结(3),正无间等,究竟苦边」。佛说此经已,尊者罗!7亩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二──四八(4); 二二0──二二六( )

  如内入处,如是外入处──色、声、香、味、触、法;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眼触,耳、鼻、舌、身、意触;眼触生受,耳、鼻、舌、身、意触生受;眼触生想,耳、鼻、舌,身、意触生想;眼触生思,耳、鼻、舌、身、意触生思;眼触生爱,耳、鼻、舌、身、意触生爱,亦如上说。


   


 四九(5); 二二七( 一九九)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世尊告罗!7亩罗∶「云何知、云何见,於此识身及外一切相,无有我、我所、我慢、使、系著」?罗!7亩罗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当为诸比丘广说此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佛告罗!7亩罗∶「善哉谛听,当 'P223' 为汝说。诸所有眼,若过去、若末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如实正观。罗!7亩罗!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罗 !7亩罗!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一切相,我、我所、我慢、使、系著不生。罗!7亩罗!如是比丘越於二,离诸相,寂灭、解脱。罗!7亩罗!如是比丘断诸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佛说此经已,罗!7亩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0──五六(6); 二二八──二三四( )

  如内入,如是外入,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亦如是广说(7)。 


   
注【83…001】『相应部』(二二)「蕴相应」九一经,(一八)「罗!7亩罗相应」二一经,均约五蕴说。 
注【83…002】「是」上,原本有「罗!7亩罗」三字,衍文,今删。 
注【83…003】「转结」,原本作「浊见」,依经文通例,可断为「转结」之讹,今改。 
注【83…004】参考『相应部』(一八)「罗!7亩罗相应」一一──一八经。 
注【83…005】『相应部』(二二)「蕴相应」九二经,(一八)「罗!7亩罗相应」二二经,均约五蕴说。 
注【83…006】参考『相应部』(一八)「罗!7亩罗相应」一一──一五经。 
注【83…007】四一.四九──二经,与(一)「阴相应」二九·三0经大同,仅阴与处之异。『论』义见前。


   


 五七(1); 二三五( 二00)
'P224'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尊者罗!7亩罗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已,如是思惟∶所以族姓子剃除需发,正信非家,出家学道,修持梵行,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尔时、世尊观察罗!7亩罗心,解脱慧未熟,未堪任受增上法。问罗!7亩罗言∶「汝以授人五受阴未」?罗!7亩罗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罗!7亩罗∶「汝当为人演说五受阴」。 


  尔时、罗!7亩罗受佛教已,於异时为人演说五受阴。说已,还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为人说五受阴,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尔时、世尊复观察罗!7亩罗心,解脱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问罗!7亩罗言∶「汝为人说六入处未」?罗!7亩罗白佛∶「未也,世尊」!佛告罗!7亩罗∶「汝当为人演说六入处」。 


  尔时、罗!7亩罗於异时,为人演说六入处。说六入处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为人演说六入处,唯愿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尔时、世尊观察罗!7亩罗心,解脱智未熟,不堪任受增上法。问罗!7亩罗言∶「汝已为人说尼陀那法未」?罗!7亩罗白佛言∶「未也,世尊」!佛告罗!7亩罗∶「汝当 'P225' 为人演说尼陀那法」。 


  尔时、罗!7亩罗於异时,为人广说尼陀那法已,来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为我说法!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尔时,世尊复观察罗!7亩罗心,解脱智未熟,广说乃至告罗!7亩罗言∶「汝当於上所说诸法,独於一静处,专精思惟,观察其义」。尔时、罗!7亩罗受佛教敕,如上所闻法、所说法,思惟称量,观察其义。作是念∶此诸法,一切皆顺趣涅盘,流注涅盘,浚输(2)涅盘。 


  尔时、罗!7亩罗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已於如上所闻法、所说法,独一静处,思惟称量,观察其义。知此诸法,皆顺趣涅盘,流注涅盘,浚输(3)涅盘」。尔时、世尊观察罗!7亩罗心,解脱智熟,堪任受增上法。告罗!7亩罗言∶「罗!7亩罗!一切无常。何等法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如上无常广说」。尔时、罗!7亩罗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礼佛而退。 


  尔时、罗!7亩罗受佛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需发,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纯修梵行,乃至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成阿罗汉,心善解脱。佛说此经已,罗!7亩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解脱」∶

  复次、由二种相,应求能成就解脱妙慧∶一者、如理闻、思久远相续慧,能成就 'P226' 有学解脱。二者、有学久远相续慧,能成就无学解脱。 


  复次、略有二种解脱成就∶一者、有学,二者、无学。有学者,谓金刚喻三摩地俱;无学者,谓彼已上 。 


  复次、心清净行 刍,有五种法多有所作。何等为五?一、正教授,二、奢摩他支,三、毗 !B铃舍那支,四、无间殷重加行,五、出世间慧。正教授者,谓有三种正友所显∶一者、大师;二者、轨范、尊重;三者、同梵行者,及住内法在家英睿∶如是名为三种正友。诸有智者,从彼应求积集善门真正教授。奢摩他支者,谓如有一具尸罗住,广说应知如声闻地。如是尸罗具足住已,便无有悔,无悔故欢,广说乃至乐故心定。毗!B铃舍那支者,谓得三种随欲言教∶一、圣正言教,二、厌离言教,三、令心离盖趣爱言教。云何圣正言教?谓依众圣五无学蕴所有言教,即是宣说诸圣成就如是戒,如是定,如是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智见。云何厌离言教?谓依三种,令增少欲喜足言教∶及依乐断乐修,令离愦闹言教。云何令心离盖趣爱言教?当知此教复有三门∶ 一者、一切烦恼盖离盖趣爱言教;二者、五盖离盖趣爱言教;三者、无明盖离盖趣爱言教。当知此中,依为证得断、离、灭界所有言说,是初言教。依即於彼见胜功德,及於所治盖处诸行深见过患,所有言说,当知是名第二言教。随顺如是缘性、缘起所有言说,当知是名第三言教。如是三种言教,总名毗!B铃舍那支。又此言教,以略言之,复有三种∶一、能生乐欲言教,二、能正安 'P227' 处资粮言教,三、能正安处作意言教。谓圣正言教,名能生乐欲言教;厌离言教,名正安处资粮言教;令心离盖趣爱言教,名正安处作意言教。依此言教,胜奢摩他所摄受慧,名毗!B铃舍那,是故说此言教名毗!B铃舍那支。云何无间殷重加行?谓常所作,委悉所作,勤精进住,当知即依止观加行。又勤精进,应知五种∶一、被甲精进,二、加行精进,三、不下精进,四、无动精进,五、无喜足精进。此中最初当知发起猛利乐欲;次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次为证得所受诸法,不自轻蔑,亦无怯惧;次能堪忍寒热等苦;後於下劣不生喜足,欣求後後转胜转妙诸功德住。彼由如是勤精进住,入谛现观,证得诸圣出世间慧。於修道中,依止此慧,若行、若住,能正除遣所依身中诸随烦恼,令心清净。谓住聚落,或聚落边,若见少壮端严美妙形色母邑,即便作意思惟不净,为欲损害缘彼贪故。若遇他人迫逼恼乱,即便作意思惟慈相,为欲损害缘彼嗔故。如是行时,能正除遣诸随烦恼,令心清净。若远离处,修习入、出二种息念,除遣欲等诸恶寻思,如是住时能正除遣诸随烦恼,令心清净。彼依如是已所证得出世间慧,於一切行修无常想,能正蠲除所馀我慢。如是善士为所依止,复得无倒教授前行,由此渐次能证有学圆满解脱;得金刚喻三摩地故,亦证无学圆满解脱,一切烦恼皆离系故。 


  云何解脱?谓起毕竟断对治故,一切烦恼品类粗重永息灭故,证得转依,令诸烦恼决定究竟成不生法,是名解脱。若圣弟子无所有处已得离欲,唯馀非想非非想处所有诸行,复能安住胜有 'P228' 顶定,尔时无间能随证得诸漏永尽。若所馀位,虽能渐断彼彼诸漏,然非无间能随证得诸漏永尽,如是乃至无所有处未得离欲。 


   
注【84…001】『相应部』(三五)「六处相应」一二一经,『中部』(一四七)「教罗!7亩罗小经」,为本经「解脱智熟」以下部分。 
注【84…002】「浚输」,原本误作「後住」,今依下「入处相应」二一三经改。 
注【84…003】「浚输」,原本误作「後住」,今依下「入处相应」二一三经改。


   


 五八(1); 二三六( 二0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次第疾得漏尽」?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当正观无常。何等法无常?谓眼无常,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当观无常。耳┅┅。鼻┅┅。舌┅┅。身┅┅。意当观无常,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无常。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次第尽有漏」。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五九──七四(2); 二三七──二五二( )

  如是比丘所说经,若差别者∶云何知、云何见,次第尽一切结,断一切缚,断一切使,断一切上烦恼,断一切结,断诸流,断诸轭,断诸取,断诸触(3),断诸盖,断诸缠,断诸垢,断诸爱 'P229' ,断诸意(4),断邪见生正见,断无明生明。「比丘!如是观眼无常,乃至如是知、如是见,次第无明断明生」。时彼比丘闻佛所说欢喜,欢喜已作礼而去。


   


 「烦恼」∶

  复次、诸欲界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欲漏。诸色、无色二界所系一切烦恼,唯除无明,说名有漏。若诸有情,或未离欲,或已离欲,除诸外道所有邪僻分别,愚痴所生恶见蔽覆其心,依此恶见,於彼诸欲一分寻求,一分离欲乃至非想非非想处,於彼三界所有无智,总摄为一,立无明漏。 


  复次、有九种事,能和合故,当知建立九结差别。云何九事?一、依在家品,可爱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贪爱缠事。二、即依此品,可恶有情、非有情数一切境界嗔恚缠事。三、依有情数 慢缠事。若四、五、六,依恶说法诸出家品,三种邪僻胜解缠事,谓依听闻不正法故,依不如理邪思惟故,依非方便所摄修故,如是差别即为三种。七、於善说法律无胜解缠事。八、依出家品智贫穷事。九、依在家品财贫穷事。由此九事,如其所应,当知配属爱等九结。此中由嫉变坏心故,於正法内发起法悭,由此当来智慧贫乏。馀随所应,配属应知。 


  复次、由为贪缚所缠缚故,於能随顺乐受境界,心不能舍。如是嗔缚所缠缚故,於能随顺苦受境界,心不能舍。由愚痴缚所缠缚故,於能随顺非苦乐受中庸境界,心不能舍。由此因缘,故立三缚。 'P230' 


  复次、烦恼品所有粗重,随附依身,说名随眠,能为种子,生起一切烦恼缠故。当知此复建立七种∶由未离欲品差别故,由已离欲品差别故,由二俱品差别故。由未离欲品差别故,建立欲贪、嗔恚随眠。由已离欲品差别故,建立有贪随眠。由二俱品差别故,建立慢、无明、见、疑随眠。如是总摄一切烦恼。 


  复次、随烦恼者,谓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若忿、若恨,如是广说诸杂秽事。当知此中能起一切不善法贪,名贪不善根。嗔、痴亦尔。若嗔恚缠,能令面貌惨裂奋发,说名为忿。内怀怨结,故名为恨。隐藏众恶,故名为覆。染污惊惶,故名热恼。心怀染污,不!6 他荣,故名为嫉。於资生具深怀鄙!6 ,故名为悭。为欺罔彼,内怀异谋,外现别相,故名为诳。心不正直,不明不显,解行邪曲,故名为谄。於所作罪,望己不羞,故名无惭。於所作罪,望他不耻,故名无愧。於他下劣,谓己为胜;或复於等谓己为等,令心高举,故名为慢。於等谓胜,於胜谓等,令心高举,故名过慢。於胜谓胜,令心高举,名慢过慢。妄观诸行为我我所,令心高举,故名我慢。於其殊胜所证法中,未得谓得,令心高举,名增上慢。於多胜中,谓己少劣,令心高举,名下劣慢。实无其德,谓己有德,令心高举,故名邪慢。心怀染污,随恃荣誉,形相疏诞,故名为 。於诸善品不乐勤修,於诸恶法心无防护,故名放逸。於诸尊重及以福田,心不谦敬,说名为傲。若烦恼缠,能令发起执持刀杖、斗讼违诤,故名愤发。心怀染污,为显己德,假现威仪, 'P231' 故名为矫。心怀染污,为显己德,或现亲事,或行软语,故名为诈。心怀染污,欲有所求,矫示形仪,故名现相。现行遮逼,有所乞!1 ,故名研求。於所得利,不生喜足,说(5)获他利,更求胜利,是故说名以利求利。自现己德,远离谦恭,於可尊重而不尊重,故名不敬。於不顺言,性不堪忍,故名恶说。诸有朋畴,引导令作非利益事,名为恶友。耽著财利,显不实德,欲令他知,故名恶欲。於大人所,欲求广大利养恭敬,故名大欲。怀染污心,显不实德,欲令他知,名自希欲。於骂反骂,名为不忍。於嗔反嗔,於打反打,於弄反弄,当知亦尔。於自诸欲,深生贪爱,名为耽嗜。於他诸欲,深生贪著,名遍耽嗜。於胜於劣,随其所应,当知亦尔。於诸境界深起耽著,说名为贪。於诸恶行深生耽著,名非法贪。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