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每天进步一点点 >

第6章

每天进步一点点-第6章

小说: 每天进步一点点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次机会,去参加皇家戏剧学院的考试,考不上就必须服从他的安排。
  考试的前几个星期,她给皇家剧院寄去一个棕色的信封,如果失败了,棕色的信封就退回来;如果通过了,就给她寄来一个白色信封,告诉她下次考试的日期。
  英格丽•;褒曼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她比他还大胆,她跳过小溪向他走去,手叉着腰,朝着他哈哈大笑。
  考试那天,英格丽•;褒曼出台了,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的正中,欢乐地大笑,紧跟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这时,褒曼很快地瞥了评判员一眼,使她惊奇的是评判员正在聊天,他们大声谈论着,并且比划着。英格丽•;褒曼见此情景,非常绝望,连台词也忘掉了。她听到评判团主席说:
  “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
  英格丽•;褒曼仅在舞台上待了30秒钟就下台了,她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她只知道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投河自杀。
  她来到河边,看着河面,水是暗黑色的,发着油光,肮脏得很。她想,等她死了别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身上会沾满脏东西,还得吞下那些脏水。“唔!这不行。”她把自杀的念头打消了。
  第二天,有人告诉她到办公室去取白信封。
  白信封?!她有了白信封?!
  她真的拿到了白信封。她考取了。
  若干年以后,英格丽•;褒曼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
  “请告诉我,为什么在初试时你们对我那么不好?就因为你们那么不喜欢我,我曾经去自杀过。”
  那评判员瞪大眼睛望着她:
  “不喜欢你?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就在你从舞台侧翼跳出来,来到舞台上的那瞬间,而且站在那儿向着我们笑,我们就转身彼此互相谈着:‘好了,她被选中了,看看她是多么自信!看看她的台风!我们不需要再浪费一秒钟了,还有十几个人要测试呢!叫下一个吧!’”
  英格丽•;褒曼差点让一时的消极念头毁了自己的前程!

  没有绝望

  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
  ——金斯莱
  维克托•;弗兰克什么也没有,只因为他是犹太人,就被投入了纳粹德国某集中营。
  他被转送到各个集中营,甚至被囚在奥斯威辛数月之久。弗兰克博士说他学会了生存之道,那就是每天刮胡子。不管你身体多衰弱,就算必须用一片破玻璃当作剃刀,也得保持这项习惯。因为每早晨当囚犯列队接受检查时,那些生病不能工作的人就会被挑出来,送入毒气房。
  假如你刮了胡子,看来脸色红润,你逃过一劫的机会便大为增加。
  他们的身体在每天两片面包和三碗稀麦片粥供应之下日趋衰弱。9个男人挤睡在宽3米的旧木板上,两条毡子覆盖。半夜三时,尖锐的哨声便会叫醒他们起来工作。
  一天早上,他们列队出去在结冰的地上铺设铁路枕木,同行的卫兵不停叱喝,更用枪托驱赶他们。脚痛的人就靠在同伴的手臂上。弗兰克身旁的男人在竖起的衣领后低声说:“妻子若是看见我们的模样不晓得有何感想!我真希望她们在她们的营中过得好些,完全不知道我们的光景。”
  后来,弗兰克写着:“这使我想起自己的妻子。我们颠簸着前行,路程有数公里之遥,我们跌倒在冰上,彼此搀扶,手拉手往前。我们没有交谈,但心里都明白,我们都惦记着自己的妻子。
  “我偶尔抬头看天上,星光已逐渐稀微,淡红色的晨光开始从一片黑暗的云后乍现。我心中始终记挂着妻子的形影,刻骨铭心地想着她。我几乎听到她的回答,看见她的微笑,那爽朗和鼓励的表情。忽然有一个意念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生中首次领会到许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也是许多思想家最终所陈述的真理,就是——爱是人类所能热望的最终极目标。我抓住了人类诗歌、思想与信仰所传递的最大奥秘,人类的救星乃在爱中,借着爱得以实现。”
  每天他都在积极思考,用什么样的办法能逃出去。他请教同室的伙伴,伙伴嘲笑他:来到这个地方,从来就没人想过能活着出去。还是老老实实干活吧,也许能多活几天。可维克托不是这样的想法,他想到的是家有老母妻儿,自己一定要活着出去。
  积极的思考终于给他带来了机会。一次,在野外干活,趁着黄昏收工时刻,他钻进了大卡车底下,把衣服脱光,乘人不注意,悄悄地爬到了附近不远处的一堆赤裸死尸上。刺鼻难闻的气味,蚊虫叮咬他,他全然不顾,一动不动地装死。直到深夜,他确信无人,才爬起来光着身子一口气跑了70公里。这正是,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这位幸存者后来对人们说:“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多疑的布兰克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卢梭
  那天下午,布兰克路过法庭,看见一堆人正往里挤,上前一问,才知道马上有公审。布兰克也挤了进去,在后排的一个旁听席坐下。
  被告跟布兰克一样,穿着西装,但没有打领带。被告被指控杀了人。控方的证据是被告具备作案时间,被告辩护的理由是案发当天下午他一直在家。但是,在近两个小时的法庭调查和辩论中,被告未能拿出证据证明案发当天下午他在家,不在案发现场,结果被法官判了死刑,这让布兰克大惊失色,他连忙问坐在他旁边的一位戴夹鼻眼镜的先生:“请问先生叫什么名字?”那位先生说:“我叫弗兰德。”布兰克说:“我叫布兰克。我想,你能证明我今天下午一直在法庭。”弗兰德先生说:“对不起,我只能证明你现在在法庭,至于你跟我说话前,你是否在法庭,我不能证明。”布兰克急了:“整个下午我都跟你坐在一起,我一步都没有离开这个座位,你怎么不能证明呢?”刚刚走下审判台的法官看见他们俩在纠缠,走了过来。布兰克说:“我确确实实整个下午都在法庭,我一直坐在他的旁边。”法官说:“你自己说了没用,你得有证人!有人证明你今天下午都在法庭吗?”布兰克望着弗兰德,弗兰德摇摇头。法官说:“幸好还没有人指控你!”布兰克惊出一身大汗。
  布兰克出了法庭,挤上公共汽车。布兰克拿着售票员撕给他的票问:“你这票能够证明我今天下午五点左右在你们车上吗?”售票员说:“我们的票只能证明你乘过我们的车,不能证明你在什么时间乘的车,我们是公共汽车。”布兰克小心翼翼地把车票放进内衣口袋。临下车前,他问售票员:“请问小姐芳名?”售票员说:“我叫玛丽娜。”布兰克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下了公共汽车,布兰克走进一家面包店。他要了一盘沙拉,一块面包。他跟服务员要发票。服务员说:“我们这样的小店没有发票。”布兰克说:“刚才那个被告说他案发那天下午三点曾下楼到面包店吃过点心。那家面包店不肯证明,他又拿不出发票之类的证据,结果被判了死刑。”服务员给他写了张条子。证明他某日某时某刻在他们店用过餐。布兰克临走前指着自己的额头说:“我叫布兰克。记住,我这儿有个刀疤。”
  布兰克刚到家门口,就敲响了邻居的门。他对邻居说:“你看见了,我现在进门了,你能证明我到了家,我在家里。”布兰克关上门,倒在沙发上睡着了。他醒来,一惊,拉开门,敲开邻居的门说:“你看到了,我在家里。”邻居说;“我只能证明你两次敲门的时候你在家里,至于其他时间你是否在家,请谅解,我不能证明。”布兰克急得在屋里乱转,他看见了床头柜上电话机。他打通了一个朋友的电话。他说:“我打电话给你,是想让你证明我在家,万一将来有人指控我,你可以为我证明。”朋友说:“从来电显示看,你是在家。但我只能证明你给我打电话的时候你在家,至于不打电话的时候,你是否在家,对不起,我不能证明。”就这样,布兰克不断敲邻居的门,不断打朋友的电话。夜深了,他不能再敲邻居的门,不能再打朋友的电话。他仰在床上,看着天上的星星,想到自己无法证明一个人在家睡觉,他恐惧极了。他下了楼,来到街对面的一个朋友家。他睡在朋友的身边说:“你能证明,我今晚是跟你睡在一起的。”朋友打起了呼噜,他却睡不着觉。想到法庭上那个被判死刑的人,布兰克发现自己以前的生活是多么的危险。他一直一个人生活,他一直过着没有证人的生活,他甚至刻意追求这样孤独的生活。万一有人指控他,他真的会跟那个被告一样,因为没有证人而被判死刑的。他再也不能一个人生活了,那是不可以的,那太危险了。他决定明天就找个证人,一起生活。

  寻找一束光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歌德
  福勒最初家境不好,为了生计他五岁参加劳动,九岁之前就像大人一样以赶骡子为生。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开始思考如何致富。他选择了肥皂业。于是,他像我们现在很多的推销员那样,挨家挨户地推销肥皂。12年之后,他终于有了2。5万美金。这点钱在当时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正好,福勒获悉供应他肥皂的那家公司要拍卖出售,售价是15万美金。福勒兴奋极了,由于兴奋他竟然忘记了自己只有2。5万美金。他与那家公司达成协议,先交2。5万美金作为保证金,然后在10天之内付清余款,否则,那笔保证金——也就是他的全部财产——将不予退还。福勒兴奋地说了一个字:“行。”
  这时福勒其实已经把自己逼上绝路,但他感到的不是绝望,而是成功的兴奋。是什么使他敢于如此冒险呢?是那个致富的念头,是他对人生的积极心态。
  福勒开始筹钱。由于做了12年的推销员,他在社会上建立起很好的人缘。朋友们借给他11。5万美金,只差1万美金了。但是,这时已经是规定的第10天的前夜,而且是深夜,所以那1万美金就不是个小问题。福勒发愁了。但是,致富的念头以及对人生的积极心态,使他没有失望。他在深夜再次走上街头。
  成功之后福勒说:“当时,我已用尽我所知道的一切资金来源。那时已是沉沉深夜,我在幽暗的房间中跪下祈祷,祈求上帝引导我见到一个能及时借给我1万美金的人。我驱车走遍61号大街,直到我在一幢商业大楼看到第一道灯光。”
  这便是福勒最著名的“寻找灯光”的故事。
  当时已是深夜11点。福勒走进那幢商业楼,在昏黄的灯光里看到一个由于工作而疲乏不堪的先生。为了顺利履行那份购买肥皂公司的协议,福勒忘记了一切,心中只有勇气和智慧。他不假思索地说:“先生,你想赚到1千美金吗?”
  “当然想喽……”那位先生因为这个好运气的突如其来而有点惊慌失措。
  “那么,给我开一张1万美元的支票,等我归还您的借款时,我将另付您1千美金的利息。”福勒于是讲述了他面临的困境,并把有关的资料让那位先生看。福勒拿到了那1万美金。
  福勒经过12年的潜心经营,终于在那天深夜碰到了机遇,此后即一发不可收拾,他终于迈进世界巨富的行列。

  诚信的潜力

  遵守诺言应像保卫你的荣誉一样。
  ——巴尔扎克
  国际知名的房地产商乔治在叙说他早期的经历时,讲过他开始从事房地产交易时发生过的一件事:有一栋房子由他经手出售,房主曾经告诉过他:这栋房子整个骨架都很好,只是房顶太老了,当年就得翻修。
  乔治第一次领去看房的顾客是一对年轻夫妇。他们说准备买房的钱很有限,很怕超支,所以想找一处不需要怎么修理的房子。他们看了之后,一下子就喜欢上那所房子的位置,想要马上搬进去住。这时,乔治对他们讲,这栋房子需要花7000美元重修屋顶。
  乔治知道,说出这栋房子屋顶的真相要冒风险,这笔生意有可能因此做不成。果然,他们一听修屋顶要花这么多钱就不肯买了。一个星期之后,乔治得知他们去找另外一家房地产交易所,花较少的钱买了一栋类似的房子。
  乔治的老板听说这笔生意被别人抢走了,非常生气。他把乔治叫到办公室,问他是怎样丢掉这笔生意的。
  老板对乔治的解释很不满意,也不高兴他为那一对夫妇的经济条件操心。“他们并没有问你屋顶的情况!”他咆哮着说,“你没有责任讲出屋顶要修,主动讲这个情况是愚蠢的!你没有权利讲,结果搞坏了事!”于是,便把乔治解雇了。
  假若乔治是个失败者的话,他当时会想:“我把实话告诉了那对夫妇,真是做了傻事,我为什么要为别人操心呢?我再也不会像那样多嘴把佣金丢掉了。我可真笨!”
  但是,乔治一直受到的教育是要说实话。他的父亲总是对他说:“你同别人一握手,就算是签了合同,你的话就得算数。如果你想长期做生意,就得跟人家讲公道。”所以,乔治最关心的是他的信用,而不是钱。他当时虽然想要把那所房子卖掉,但是绝不能因此而损毁自己的声誉。即便丢掉了工作,他仍然坚信自己唯一的做事准则就是把所有真相统统讲出来。
  乔治向他曾经帮过忙的一位亲戚借了些钱,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在那里开了一家小小的房地产交易所。过了几年,他以做生意公道和讲老实话出了名。这样做虽使他丢了不少生意,但是人们都知道了他靠得住。最后,他终于赢得了好名声,生意很兴隆,在全国各地设置了营业处。现在,乔治已成为全美第三大房地产公司的总裁。

  释放自己

  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
  ——费斯克
  1842年3月,在百老汇的社会图书馆里,著名作家爱默生的演讲使年轻的惠特曼激动万分:“谁说我们美国没有自己的诗篇呢?我们的诗人文豪就在这儿呢!……”这位大文豪的一席慷慨激昂、振奋人心的讲话使台下的惠特曼激动不已,热血在他的胸中沸腾,他浑身升腾起一股力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他要渗入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种生活方式;他要倾听大地的、人民的、民族的心声,去创作新的不同凡响的诗篇。
  1854年,惠特曼的《草叶集》问世了。这本诗集热情奔放,冲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用新的形式表达了民主思想和对种族、民族和社会压迫的强烈抗议。它对美国和欧洲诗歌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草叶集》的出版使爱默生激动不已。诞生了!国人期待已久的美国诗人在眼前诞生了,他给予这些诗以极高的评价,称这些诗是“属于美国的诗”,“有着无法形容的魔力”,“有可怕的眼睛和水牛的精神”。
  《草叶集》受到爱默生这样很有声誉的作家的褒扬,使得一些本来把它评价得一无是处的报刊马上换了口气,温和了起来。但是惠特曼那创新的写法、不押韵的格式、新颖的思想内容,并非那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他的《草叶集》并未因爱默生的赞扬而畅销。然而,惠特曼却从中增添了信心和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