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101注大乘入愣伽经 >

第12章

101注大乘入愣伽经-第12章

小说: 101注大乘入愣伽经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是故破有為空非真空。愚夫以為真空。故我依此義甞密意說。寧起人我有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懷增上慢。謂破有為無非真空。愚夫以之為真空者。未得謂得。名增上慢也

若起此見名為壞者(至)離文字相亦成壞者 言墮妄想自共見中。不了自心現量。計為有無。乃至虛妄分別離文字法。亦成壞者。是謂破壞佛法人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有無是二邊乃至心所行淨除彼所行平等心寂滅 明淨除有無。及妄所行境界。則得平等寂滅心也

不取於境界非滅無所有有真如妙物如諸拢小⊙灾潗劬辰缧浴L撏裏o可取。即是體性寂滅。非是無他所有始寂滅也。心外無物故。有物悉如如。如拢t境界

本無而有生生已而復滅因緣及有無彼非住我法 頌上生滅有無之見者。不住如來實相法界

非外道非佛非我非餘眾能以緣成有云何而得無 佛言生法非外道作。又非佛作。非神我作。亦非餘自在微塵世性等作。但從妄想生故也。既從妄緣集會始得起者。即無自體。無自體故。即明無此生法也。生法本無。何須更無之

誰以緣成有而復得言無惡見說為生妄想計有無 言四大五蘊中各無主。誰聚集會之。仍說因緣有生。有既不有。寧得復說破有為無。明外道惡見故。說有生法。妄想故。計為有無

若知無所生亦復無所滅觀世悉空寂有無二俱離 能知因緣中本無生。後亦不須滅。觀世間空寂如虛空華。即無有無二見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因上有無是外道宗。故舉如來自宗以請問也

佛言大慧一切二乘(至)謂宗趣法相言說法相 自覺觀察。知生死不實如空中花。證實相境界。名宗趣法相。為人解說此不實法。令如實理悟修證入。名言說法相。此二種宗法相。一本作宗通及說通

宗趣法相者謂自所證(至)是名宗趣法相 言自覺拢撬C實法。遠離文言虛妄分別。入真淨界。成就如來自覺地行。超諸世間妄想思覺。制伏魔外。光明暉發。此是如來內心所證境界。本無生滅。名曰宗趣法相也

言說法相者(至)汝及諸菩薩當勤修學 經通大小乘有十二部。今說九部者。如涅槃第三云。護大乘者受持九部。法華第一云。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瑜伽等論。說聲聞藏無有方廣。然諸經論且約一相。故作是說。如實說者大小皆具。如深密中菩薩。依十二分教。修奢摩他。瑜伽二十一云。佛為聲聞一一具演十二分教。而涅槃說大但有九者。依三部之小相故。謂因緣中取因事制戒。於譬喻中依為誘引。於論義中約非了義。法華九部小者。三相大故。於記莂中取記作佛。自說之內依不請友。方廣之中依廣大利樂。其正法廣陳通大通小。今此既云一切二乘。及諸菩薩有二種宗法相。則會權趣實。亦該法華涅槃之二義也。故謂九部種種教法。離於一異有無斷常等四句見相。方便善巧隨順眾生令得度脫。是故名為言說法相。結勸菩薩應勤修學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宗趣與言說自證及教法若能善知見不隨他妄解 此偈略標釋宗說二義。若善通達。則不隨妄想凡夫

如愚所分別非是真實相彼豈不求度無法而可得 言佛宗趣。不如愚夫妄分別見真實性也。而彼豈不妄起求度。若知諸法非有實性。無可得故。即是解脫如來宗趣

觀察諸有為生滅等相續增長於二見顛倒無所知 明於生滅中。妄計有實增長有無二見者。是愚夫顛倒。無正知見

涅槃離心意唯此一法實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 言離心識即是涅槃。唯此一如而為真實。已上明如來宗趣也。言如來有自宗通。故知世法虛妄。悉如幻夢

無有貪瞋癡亦復無有人從愛生諸蘊如夢之所見 此一行頌上言說相也。佛言雖有貪恚癡。是虛妄所見故。實無有人也。從渴愛所逼妄生五陰。計此五陰為有者。如夢所見也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願為我說虛妄分別相 因上宗趣言。觀世悉虛妄。如幻夢芭蕉。故復舉妄分別相以請問

此虛妄分別云何而生(至)何故名為虛妄分別 上總問妄想分別所行之相。此別牒問義復有五。一問妄分別如何而生。二問妄分別是何處生。三問妄分別所因。四問妄分別體為是誰。五問妄分別之名

佛告大慧善哉善哉(至)當為汝說大慧言唯 一切異生流浪生死。皆由一念妄想為緣。是故大慧因問是義。實為饒益安樂眾生。然妄想不實。雖本無性。無始已來惡習所熏。從畢竟無。成畢竟有。而眾生不了。須假方便聞思觀察。悟彼無性本無生滅。不起有無分別妄想。即能證入如來境界。言諦聽者聞慧也。善思者思慧也。念之者修慧也。佛將涅槃最後付囑。當遵四法則涅槃可證。一近善知識。二聽聞正法。三思唯其義。四如實修行。眾經無量。行門不同。皆能證入。唯此圓門統攝眾行。故了義教多令諦聽。善思念之

佛言大慧一切眾生(至)是故名為虛妄分別 言諸眾生種種色聲香味樱ú粚嵕辰纭4鹕蠁柼撏謩e所行之相也。不能了達自心所現。答上問妄想云何而生也。計能所取虛妄執著。起諸分別。答上問妄想是何處生也。墮有無見。增長外道妄見習氣。答上問妄想所因也。心心所法相應起時。執有外義種種可得。答上問妄想體為是誰也。計著於我。及以我所。是故名為妄想分別。答上問妄想之名也。言心心所法等者。謂八識心王。六位心所。相應起時執有色等諸法可得也。餘義如文自明

大慧白言若如是者外種種義性離有無過諸見相 此下大慧舉世俗第一義二諦明其設並也。如是者指世尊上答詞也。謂若如是者。世諦所見外種種義墮有無相者。即是性離有無。超四句見相者

世尊第一義諦亦復如是離諸根量宗因譬喻 言第一義諦。亦如世諦墮有無四句者。即是離有無四句也。離諸根量宗因譬喻者。謂第一義離妄想諸根。及三種量。五分論。宗因譬喻相

世尊何故於種種義(至)一處言起一不言故 明世尊何故偏於世諦離有無處言起分別。第一義諦離有無處不言起分別耶。故知世尊所說乖理。既同離有無。何故一處言起一不起也

世尊又說虛妄分別(至)此說豈不墮於世見 又說妄想分別墮有無見。如幻非實。亦有無相離。云何復說墮二見耶。此即顛倒世間見耳

佛言大慧分別不生不滅(至)了自唯心之所現故 佛告大慧。我非謂世諦處生妄想。第一義處滅妄想。故云分別不生不滅。次下徵釋。如文可知

但以愚夫分別自心(至)捨五法自性諸分別見 言前所說種種不實境界。生妄想分別者。為諸愚夫分別自心一切諸法。計種種相執以為實。令達所見皆唯心現。得離我我所等諸惡因緣。覺自妄想心量。轉心意識明解諸地。入如來境。捨五法三自性等對沙門諸妄見也

是故我說虛妄分別(至)如實了知則得解脫 以是愚夫妄想因緣故。我說虛妄分別種種計著生。若能知如實義。即得解脫滅諸妄想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諸因及與緣從此生世間與四句相應不知於我法 言世間從因緣生。愚夫不了因緣性離。起四句見。不知如來達從緣生者。是無生法

世非有無生亦非俱不俱云何諸愚夫分別因緣起 謂世間非與四句相應。云何愚夫妄想分別。計因緣中有生

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如是觀世間心轉證無我 言因緣中無生。離於四句。能如是觀者。妄心轉滅。得法無我也

一切法不生以從緣生故諸緣之所作所作法非生 言從緣生者無自體故。知一切法無生也。既從緣所作。非自有生。即明無也

果不自生果有二果失故無有二果故非有性可得 如瓶上還自生瓶。即有能所生二果之過。既無二過。即無生性可得也。自此已上。頌上愚夫妄計種種不實諸法。從因緣生。起有無分別。此中破因緣生法故。離有無四句妄想見也

觀諸有為法離能緣所緣決定唯是心故我說心量 言妄想念懀д摺C芫壱病A鶋m境界名所緣也。明觀有為法虛妄故。離能緣所緣。決定唯是第一義心。故我亦說名為心量。一本云無心之心量。我說為心量

量之自性處緣法二俱離究竟妙淨事我說名心量 言量自體處。因緣及法是二悉離。究竟清淨妙圓真實。俱是對治法門。亦說為心量也

施設假名我而實不可得(至)修行者觀察 明三界虛假。我及諸法悉無實事。言有四種平等。有為之相無常平等。有漏之因苦平等。所生法皆空不實。及無我平等是四平等。諸修行者。常勤觀察

離一切諸見及能所分別無得亦無生我說是心量 言修行者觀四平等。能離諸見能所分別。無生無得。此相待而說。亦是心量

非有亦非無有無二俱離如是心亦離我說是心量 謂離有無四句。如是離心亦復離之。亦未超心量

真如空實際涅槃及法界種種意成身我說是心量 言對變異說真如。對有說空。對妄說實際。對生死說涅槃。對六道說法界。對五陰說意成身。此皆是對治法門。若尋言取著有所得者。並是心量。故大般若經云。若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為如幻如夢。以涅槃無相故。若取於相即是心量。非真涅槃

妄想習氣俊N種從心生(至)我說是心量 此言六道生死。依正境界。是妄想世俗心量也。如大慧言第一義諦亦如是。離諸根量宗因譬喻。謂對世諦心量故說第一義量。上第一義量亦皆對治說也。故楞嚴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猶非真非真。云何見所見。皆是絕真俗對待情見。欲令如實證入

爾時大慧菩薩摩訶薩(至)云何為語云何為義 因上言如實了知。則得解脫。故舉菩薩當依於義。莫著言說。而問云何為語為義

佛言諦聽當為汝說(至)相對談說是名為語 言妄想習氣為因。喉舌葹榫墶3鲋T音聲文字談說。故名為語

云何為義菩薩摩訶薩(至)種種行相是名為義 此明實義。是大菩薩於寂靜處。以正念觀察。見人法二空。趣涅槃城自覺境界。滅諸妄習。行諸地勝進行相。至如來地所證實法。故名為義

復次大慧菩薩摩訶薩(至)入離言說自證境界 明諸菩薩善語義者。達非一異。如燈照色。而色非燈也。謂因燈見色不得言異。而色非燈。故不得言一。以譬因語入義不得言異。而義非語故不得言一。故云因語言燈。入離言說自證實義

復次大慧若有於不生不滅(至)是愚夫見非賢拢病〈嗣魅粲徐恫簧粶绲热緶Q諸法中。如言取義。計言說與義一者名建立。計言說與義異者名誹謗。言以異於彼起分別故者。釋成計異。譬如所見種種幻事。計以為實。是愚夫虛妄見解。非拢艘病a尦捎嬕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若隨言取義建立於諸法以彼建立故死墮地獄中 言諸愚夫隨言取義。建立諸法。以計有法不免惡道。誹謗亦爾

蘊中無有我非蘊即是我不如彼分別亦復非無有 蘊中無有我。以況言說中無義。非蘊即是我。以況言說不即是義。言真實義不如彼愚夫妄想建立。亦復非無明離有無也

如愚所分別一切皆有性若如彼所見皆應見真實 言若如彼愚夫所分別見。一切言義悉有實性者。一切凡愚即是見真諦人。應名拢

一切染淨法悉皆無體性不如彼所見亦非無所有 以彼愚夫不能見真諦故。凡愚所見染淨等法悉無自性。故云不如彼所見。亦非無所有。謂真實義非涉有無。唯是拢俗杂X拢侵茏C

復次大慧我當為汝(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因上菩薩當善語義相。欲明知語者是識。知義者是智。故次□智識相也

大慧智有三種謂世間智(至)計有無法 言計著有無者。是凡夫外道世間情見智也

云何出世間智謂一切二乘著自共相 二乘之人。計著陰界處等自共相故。不達法空。行斷生死希望涅槃。是出世間智也

云何出世間上上智(至)證法無我入如來地 明自覺拢恰S^自共相一切諸法。本不生滅。離有離無。達人法二無我。證如來地。是名出世間上上智

大慧復有三種智(至)知生滅智知不生滅智 明如來一智。應物有殊也。謂導二乘。知自共相。應凡夫知生滅。類菩薩知不生滅。故復言三種也

復次大慧生滅是識(至)離相無相及有無因是智 言生滅墮有無。及有無因皆是識。無生滅離有無及因名智

有積集相是識(至)不著境界相是智 積集種子起現行相是識。又能熏積集諸法種子相名識

三和合相應生是識(至)無得相是智 我及根塵三事和合相應生是識。不藉緣生。不因境起。無礙相應。性自神解名智

證自拢撬芯辰缛缢性虏蝗氩怀龉省⊙宰月}智覺諸境界無實。如水中月。故無出入也。又云智性本明。固非生滅。但以離妄名生。妄覆言滅。如水淨月現。水濁影沈。而月性常爾。本無出入也

爾時世尊重說頌言採集業為心觀察法為智慧能證無相建自在威光 採集業種為生死因。名為心識。觀察諸法如夢幻鏡像。不隨煩惱而造諸業名智。能證無相淨妙法身。威光自在。是名為慧

境界俊疄樾挠X想生為智無相及增勝智慧於中起 言為夢幻境界所俊摺C胄摹SX種種不實境界從妄想生者。名為智。無相八地也。及增勝者如來地。言佛慧從八地如來地生

心意及與識離諸分別想得無分別法佛子非聲聞 心者第八藏識也。意者第七識也。及與識者前六識也。故下偈云。藏識名為心。思量性名意。能了諸境相。是故說名識。言覺藏識。及諸轉識虛妄故。不復分別也。佛子者菩薩也。言得無妄想分別法。即是菩薩。非聲聞也

寂滅殊勝忍如來清淨智生於菩勝義遠離諸所行 仁王經中說有五忍。謂伏。信。順。無生。寂滅。各有下中上品。地前但得伏忍三品。九地如次配次三忍。十地等覺及佛。得寂滅忍。故云寂滅殊勝忍。是如來清淨智也。明佛忍淨智。從勝義諦生。妄想心識所行境界。皆悉遠離

我有三種智拢吣苊髡辗謩e於諸相開示一切法 如來隨機說法有三種智。是拢苏彰髦謩e諸相不實。開示一切令悟實法

我智離諸相超過於二乘(至)了達唯心故 言二乘厭生死求涅槃。計有五陰等諸法。不達唯心量。佛智清淨。知陰界處相不實。名達心量

復次大慧諸外道有九種轉變見 因上智識相中外道智知生滅。是故次明外道九種生滅轉變。謂或境轉心變。或心轉境變也

所謂形轉變相轉變(至)起有無轉變論 依正形狀不同。名形轉變。五陰相生住異滅。一念不住。名相轉變。言無因邪因能生諸法。名因轉變。心生境起能所相應。名相應轉變。有無四句見。名見轉變。言所生法從冥諦自在等生。名生轉變。諸有為法滅。名物轉變。緣能顯果。名緣明了轉變。緣所作法差別。名所作明了轉變。諸外道因是九種轉變。起有無見。生轉變論

此中形轉變者謂形別異見(至)一切法變亦復如是 明此形轉變。譬如以金作諸器服。則有種種形狀不同。言有轉變。非金性變也。一切諸法轉變亦爾。妙明真體常住不易。凡夫外道無有知者

諸餘外道種種計著(至)一切轉變如是應知 言諸餘外道。乃至所作明了轉變。種種計著皆非一異。但妄想故。如是一切轉變

譬如乳酪酒果等熟(至)自心所見無外物故 外道妄計一切性轉變非一非異。譬如乳酪酒果等熟也。因乳得酪不得言異。氣味不同不得言一。彼實無有無法可轉變也。言有無法是自心妄現。外性無實故

如此皆是愚迷凡夫(至)如石女兒說有生死 此結皆是愚夫自妄想習氣言有轉變。如夢幻見色。石女生兒。本無是法。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