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祸鬼”。为要得到三宝,就必须消灭“三祸鬼”,“送之于阎罗之首所”。
西周主张,在个人获得“三宝”,达到幸福时,还必须帮助别人获得幸福,
而不能损害别人的健康、知识和富有。他指出,有害自己“三宝”的是“三
祸鬼”,而损害他人“三宝”的是“凶贼”、“诈伪”、“窃盗”,即“三
恶魔”。它们是人世间一切恶行的根源,必须要消灭。而消灭“三恶魔”,
既是个人的义务,又是社会的责任,是社会道德的基本准则。西周的伦理思
想在日本的启蒙时期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总之,西周新哲学的创作活动,加速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在日本的传播,
对以后的日本哲学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日本哲学同时也为亚洲哲学的发
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2)“日本的伏尔泰”——福泽谕吉的哲学思想
福泽谕吉 (1835~1901)是对日本近代文明贡献最大、影响最广的伟大
的启蒙思想家,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福泽自幼丧父,从母亲那里得知
父亲因受下级士族身份限制而郁郁不得志的一生,后来经过自己对下级士族
悲惨状况的体验,使福泽在心中深深埋下了强烈的反封建感情,这成为他一
生对封建制度一贯严厉批判的根源。因为家贫,他年近 15岁才开始学习汉
学。1858年在江户开设家塾。 1860年随幕府军舰长官赴美国,后又先后三
次 (1861~1867)游览欧美诸国,考察政治、经济、社会情况和文教设施。
① 西周言论转引自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年出版的《东方哲学概论》一书。
① 转引自军事译文出版社1985 年出版的《现代外国哲学思潮评论讲座》一书,第336 页。
… Page 91…
他写的《西洋事情》(1866~1869)一书就是他欧美游历的产物。这本书使
他作为介绍西方文化的启蒙思想家而闻名于世。之后他又连续发表了著名的
《劝学篇》(1872~1876),对封建道德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该书发
行数百万册,流传之广,世所罕见。1876年发表《文明论概论》,同样引起
很大的反响。1873年他同西周等人一起组织“明六社”。他终生不为官,对
明治政府屡次的聘请,坚辞不就,一心从事教育和著述工作。
福泽谕吉的哲学思想基本上也是源于西方的实证主义。他强调“实学”,
指出应当把不切实际的学问放在次要地位,而专心致力于接近世间一般日用
的实学。他认为实学才是对社会和人类有用的学问,能扩大知识,增长见识,
辨明事理,解决实际问题,如地理学、物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他推崇
西方近代科学,看到了从物产制造,交通运输,农工商等一切事业乃至居家
日常事务,大都离不开科学知识。
福泽谕吉受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试图用自然科学来说明世
界。他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宇宙万物是由物质的各种元素构成的,并且处于
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这表现出他的唯物主义的倾向。他还认为一切事物都
有一定的道理,并主张要用人类的智慧去解释、说明事物的道理。只要实事
求是地研究,人们就可以获得真理。他提倡科学的怀疑精神,强调感性经验
的重要性,并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理解为知和行的关系。这表现出福泽在认
识论上的一些合理思想,也有别于西方实证主义的不可知论。但在福泽的哲
学思想中,由于夸大智慧(精神)的作用,认为人的智慧可以改变一切,因
而又包含有唯心主义的因素。
福泽谕吉作为一个启蒙思想家,大力宣传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以“天赋
人权说”为核心的社会政治思想。他从人人都有平等的自然权力出发,在《劝
学篇》中提出了他的“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的平等观。他认
为,人们生来是平等的,而没有贫富、贵贱之别。他说,“诸侯的生命和脚
夫苦力的生命是同样贵重的”。人人都有重视生命、财产和名誉的基本权利,
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们之间所以存在贫富、贵贱的差别,是由有无学问造成
的。他认为,有知识的人才能富贵,而没学问的人就成为贫贱。福泽谕吉主
张只有人人独立国家才能独立的独立自尊思想。他认为,个人有独立生活、
判断事理、处置事情的权利。个人要独立,首先应立志向学,掌握知识,这
样才有助于立身处事;同时还必须树立文明的精神,亦即掌握自己命运的独
立精神。国家的独立是以个人的自由独立为基础的,因为没有独立精神的人,
不会关心国家大事,这样,国家的独立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个人独立,国
家才可以独立。福泽谕吉的这些思想,在当时日本国民中产生了巨大影响,
帮助许多日本人摆脱了封建意识形态的束缚,树立了资产阶级人生观。
福泽谕吉在 《文明论概略》一书中,阐述了他对文明的看法。他认为文
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若按广义来说,就是单纯以人力增加人类
的物质需要或增多衣食住的外表装饰(指物质文明)。若按狭义解释,那就
不仅在于追求衣食住的享受,而且要砺智修德,把人类提高到高尚的境界(指
精神文明)”。他还说:“所谓文明是指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指
衣食富足,品质高贵而说的”。他认为,文明是历史的发展的,“文明并不
是死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变化发展着的东西就必然要经过一定
的顺序和阶段,即从野蛮进入半开化,从半开化进入文明”。文明的发展是
无止境的,人类应当不断地追求更高的文明。就目前这个时代说,西洋各国
… Page 92…
为文明国家,但它们的缺陷还非常多,因此,“不应满足于目前的西洋文明”,
应根据本国的国情适当地汲取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不应简
单地全盘效仿。
福泽谕吉十分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他说:“归根到底,文明可以说
是人类智德的进步”,“文明是人的智德的表现”,“文明就是人类智德进
步的状态”。他认为,要想知道一国的文明,就必须首先考察支配这个国家
的风气。这个风气,是全国人民智德的反映。所谓“德”就是道德,就是内
心准则的意思。所谓“智”就是智慧,就是思考事物、分析事物、理解事物
的能力。智慧和道德,恰象人的思想的两部分,各有各的作用,所以不能说
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无智的道德等于无德。他把智
德看作是内在的文明,即“文明的精神”;把经济、政治、法律等都看作是
外在的文明,即“文明的外形”。他认为内在的文明决定外在的文明,“文
明的精神”是文明的基础,“它是一种极其伟大而又重要的东西”。所以在
他看来,“从国民的一般智德,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状况”。他很看重
“人民的独立精神”,认为这种独立精神正是当时的日本应树立的风气。他
并且认为,“文明的外形易取而文明的精神难求”,“所以说,汲取欧洲文
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革政令,最后达到有
形的物质”。
福泽谕吉的文明论,对于日本建立独立的资产阶级文明国家起了积极的
促进作用,因而对日本走向独立富强、文明开化和实现近代化,具有重要的
意义。
(3)“东洋卢梭”——中江兆民的哲学思想
中江兆民(1847~1901)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自由民权
运动理论家、政治活动家,出身于日本高知城下 (今高知县)土左藩的一个
下级士族家庭。原名笃介,号兆民。自幼学习汉学,特别爱读《庄子》和《史
记》。从17岁起学英、荷、法等国语言,1871—1874年被政府派往法国留
学,专心研究哲学、史学和文学,深受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的影响。归国后
开设法文学塾,讲授政治、法律、历史、哲学等课程。 1880年他参加了自
由党,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并主编《东洋自由新闻》,经常在《东洋自由新
闻》和《政理丛谈》等报刊上发表评论,宣传自由民权思想,特别是他用汉
文译述的卢梭《民约译解》(即《社会契约论》)一书的出版,在知识界影
响很大,使他获得了“东洋卢梭”的称号,成为日本公认的自由民权运动激
进派的理论家。后来,由于自由民权运动多次遭到镇压,中江兆民便主要从
事写作活动。1887年,日本政府为了镇压自由民权运动,公布了“保安条例”,
中江兆民被迫离开东京,移居大阪。他在大阪创办《东方新闻》,继续宣传
自由民权思想。 1889年日本政府公布宪法,大赦政治犯,他回到东京,主
编《日刊政论》。 1890年当选为大阪议员,并且担任《立宪自由新闻》和
《民权新闻》等报的主笔。后因自由党士佐派在预算问题上投靠政府,他愤
而辞去议员职务,退出议会。 1891年刊行《自由平等经论》,继任北海道
《北门新报》主笔。 1893年以后,他决心创办实业,以筹措政治活动资金,
但经营失败。他于1898年回归政界,组织国民党,并发行杂志《百零一》,
继续为贯彻自由民权主张和打破官僚制度而斗争。
多年来,他一直想写一部阐述他的政治观点和哲学思想的著作。1900年
4月他患喉头癌,医生说他只能活一年半,他却以惊人的意志和毅力写出了
… Page 93…
《一年有半》和《续一年有半》两书。两书出版后轰动了日本思想界,当时
分别销售20多万册和10多万册。 1901年12月13日中江兆民逝世。
中江兆民受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影响很深,他的自由民权思想就是源于
卢梭的“天赋人权”、“主权在民”的学说。他十分强调自由平等、自由民
①
权的重要,指出:“民权是个至理;自由平等是个大义。”他认为,这个“至
理”、“大义”是不能够被消灭的,谁违反了这些“理义”,谁就必然要受
到这些“理义”的惩罚。他把自由看作是人生来就有的权利,认为保持每个
人的自由权利,如同呼吸一样,任何人都不得提出异议。他主张主权在民,
认为国家是由人民建立的,人民才是国家的根本。如果专制政府违背人民的
意愿,那么人民就有权起来革命。引起革命“罪不在民,而在上之人”,即
罪在统治者。中江兆民的这些思想,成为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理论武器,在
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中江兆民作为一位唯物主义者,其哲学思想也是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
过程的。在他早先在《政理丛谈》上发表的《哲学的宗旨》(1882)一文中,
他的哲学观点还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认为西方的哲学学说不外
乎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种,而这两种学说互有长短,而阐明哲学的概要,
与其选此择彼,毋宁选择其内容和道理清晰而条理整齐的。但在他的第一部
哲学著作《理学钩玄》(意即《哲学概论》,1886年出版)中,已明显表露
出了他的唯物主义倾向,如他在介绍唯心主义哲学时,经常列举唯物主义哲
学家对它的批判,而对唯物主义哲学的介绍则是以肯定的态度来表述的。不
过,由于中江兆民深受实证主义的影响,在这本书中还带有某种实证主义的
色彩,这时他还分不清唯物主义和实证主义。在 《一年有半》中,认为日本:
“自古至今没有哲学”(对此言,后来日本哲学界颇有争议),他要创立自
己的哲学体系即“中江主义”。《续一年有半》是中江兆民哲学思想的代表
作 (由他的学生、日本最早的社会主义者幸德秋水整理出版)。在该书中,
真正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唯物主义哲学。《续一年有半》以“无神无灵魂”为
副标题,充分表明了中江兆民鲜明的无神论主张。他根本否定神的存在,认
为,不管是多神教的神,还是一神教的神,都是根本不存在的。因为所谓的
神是人制造出来的一种“权宜的说法”。人们幻想出神,是“为了勉强掩盖
人类社会的缺陷”,是“为了在社会上劝善惩恶”。这种幻想出来的东西是
不真实的,不符合哲学的精神。他写道:“所谓神的存在,或所谓精神不灭,
即身体死亡以后,还能够保持各自的灵魂等”,是“极其违背逻辑、极端违
反哲学的呓语”。中江兆民还运用19世纪的科学成果来批判有神论的非科学
性。他坚决驳斥某些所谓哲学家主张的“神造物说”,认为“由法国的拉马
克所倡导的、由英国达尔文集而大成的、对近代科学发挥过很大作用的进化
论,同造物说是根本势不两立的”。他公然申明:“我认为哲学家的义务,
不,哲学家的根本资格,就是在哲学上抱着极端冷静、极端直爽、极端不妥
协的态度。所以我坚决主张无佛、无神、无灵魂,即纯粹的物质学说。”这
充分表达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坚定立场。
中江兆民在批驳有神论和唯灵论谬论的同时,阐述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哲
学思想。他断言世界是“唯一的物”,是由物质性的元素结合而成的。一切
物体都是元素的表现形态,人的身躯也是由元素组成的。在物质和精神的关
① 《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商务印书馆1982 年版,第32 页。
… Page 94…
系上,他坚持物质是本体,精神是物质的产物的根本原则。他指出:“所谓
精神,不是本体,而是从本体发生的作用,是活动。本体是五尺身躯。这五
尺身的活动,就是精神这种神妙的作用。”他根据物质不灭定律,认为物质
的形式可以变化,但元素本身并不消灭,而是不朽不灭的。相反地,精神却
要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他说,人的躯体的死亡,“就是这些元素的开始
分解。但是元素即使发生分解,并不消灭。它们一经发生分解,也即身体发
生腐烂的时候,其中的气体元素就混入空气中,其液体或固体元素就混入土
地中。”“身躯,即物质,即元素,是不朽不灭的。只有身体的作用即精神,
却要腐朽、消灭,而不留痕迹。”总之,物质是永恒的,精神现象是暂时的。
中江兆民在肯定物质对精神的根源性的同时,又阐明了精神认识世界的
能力,从而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上,同样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