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爱小说网 > 体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

第8章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第8章

小说: 世界近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并为以后批判费尔巴哈准备好了思想条件。 

        (2)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845年2月,马克思从巴黎来到布鲁塞尔。不久,恩格斯也从巴门移居 

  来此。在布鲁塞尔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使他们的哲学思想,特别是唯物史 

  观臻于成熟。 

       马克思、恩格斯在彻底批判黑格尔,特别是以鲍威尔为代表的自我意识 

  哲学以后,彻底清算费尔巴哈的思想影响,则成为他们思想进一步发展的必 

  然要求。马克思到布鲁塞尔不久即着手这一工作,1845年春写了《关于费尔 

  巴哈的提纲》,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进行了批判,阐明了马克 

  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同时,以实践为中心,精辟 

  地、扼要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些根本原理。 

       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 

  主义的主要缺点,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和以前一切唯物主义观点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 

  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 

  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① 



① 《神圣家族》引文,出自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 卷。 

①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引文均出自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 Page 30…

费尔巴哈看不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已经存在的、始 

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 

动的结果。马克思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不懂得“革命的”、“实 

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在《提纲》中,马克思把实践理解为改变世界的、 

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并立足于实践来说明其他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客观世界既是认识的对象,又是改造的对象。由于人的实 

践活动,自然界得到改造,不断改变其原始的面貌,成为“人化自然”;与 

此同时,人们在改变自然界的活动中使自己也得到改造。正是由于有了实践 

活动——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方式,才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提升为与客观 

世界 (客体)相对立的主体,同时又把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成为与客观世界 

 (客体)相依赖、相统一的主体。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去解决人与环境的关系, 

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 

革命的实践。从前的唯物主义由于不懂得实践,也就不能正确地说明人与环 

境的关系。有的唯物主义者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 

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殊不知,环境是由人改变的,教 

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马克思在《提纲》中,还批判了唯心主义的错误,指出唯心主义也不知 

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它把人类的活动只归结为精神的活 

动,并夸大了人类活动的能动性,从而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马克思进 

而认为,离开实践来争论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是根本错误的,他明确指出: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 

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 

力量。”离开实践争论人们思维的真理性,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 

克思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部意识形态,包括歪曲反映 

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都能在人的实践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 

决,这就为科学地说明社会意识提供了基础。 

     马克思在《提纲》中,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指出由于费尔巴哈不 

理解实践的意义,因而不能科学地揭示出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消灭宗教的 

正确途径。费尔巴哈把宗教的异化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他却没有意识到, 

宗教的产生正是在世俗基础上由人类社会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所造成的, 

他不懂得要消灭宗教,必须借助于实践使世俗世界革命化。 

     马克思还批判了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片面、错误的理解,指出他脱离 

人的现实活动和现实的社会关系去看人,只看到人的自然属性,没有看到人 

的社会属性,“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 

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提出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 

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著名论断。 

     在《提纲》的最后,马克思阐明了新唯物主义哲学的两个鲜明特点,即 

阶级性和实践性。他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 

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从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 

学作为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世界观,与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旧唯物主义对立 

的阶级根源。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根本不同,它不是以解释世界而是以 

改造世界为目的,因而是实践的、革命的哲学。 

     总之,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不仅贯彻到自然领域, 

而且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既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也克服了旧唯物主义 


… Page 31…

  的局限性,创立了一种观察世界的崭新的思维方式,阐明了马克思所创立的 

  新世界观的核心和基本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制定了理论体系的纲领。正如 

  恩格斯所言,《提纲》是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因此我们说,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标志。 

       随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和根据当时革命斗争形势需要,他们对 

  当时德国的意识形态和各种各样的“真正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写了篇幅 

  巨大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他们在该书中,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 

  对旧哲学的批判,发展成为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论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地阐发了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的前提和基础的思 

  想。他们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开始的,“— 

  —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 

  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 

                              ① 

  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因此说,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基础归根到底是人类 

  的物质生产。 

       马克思和恩格斯进而揭示了物质生产和意识的关系,阐述了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他们把社会存在了解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 

  活条件,是社会历史活动的物质方面。他们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 

  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 

  织在一起的。”意识是对现实生活过程的反映,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由于交 

  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 

  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如果意识形态对人们的反映是颠倒 

  的,那也是由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决定的。总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 

  是生活决定意识”。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辩证运动的规律。他们基于对物质生产的科学认识,正确地说明了人和 

  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他们认为,人与 

  自然的关系,是通过物质生产实现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们的物质 

  生产水平不同,人与自然存在着不同的统一。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是建立 

  在物质生产基础之上的,“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 

  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 

  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 

  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 

  活条件,使它得到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于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人 

  们的交往关系、所有制关系也不断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关系的 

  序列,这就是历史。由于交往关系的不同,人们的所有制关系也就不同,而 

  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就形成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 

  类历史经历了这样几个依次更替的发展阶段:部落所有制、古代公社所有制 

  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未来,共产主 

  义一定要代替资本主义。由此,他们得出了自己的新的历史观:“这种历史 

  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 

  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 

  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① 《德意志意识形态》,引文均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 


… Page 32…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 

  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 

  描述全部过程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新的历史观,还说明了阶级、国家、革命、社会意 

  识及其形态等社会现象,论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作用和共产主义运动等问 

  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完整的科学论述表明,马克思和 

  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已经成熟,标志着他们向唯物主义、共产主义转变的最终 

  完成。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公开问世 

        《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只发表过个别章节,全书未 

  能出版。《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是公开发表的第一批成熟的马克 

  思主义著作。恩格斯说:“我们这一世界观,首先在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 

                                   ① 

  和《共产党宣言》中问世。” 

        《哲学的贫困》是马克思为反对蒲鲁东而写的著作。蒲鲁东是法国的小 

  资产阶级思想家,他的思想核心是幻想在保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寻找 

  消灭贫困的办法。1846年他出版了《经济矛盾的体系,或贫困的哲学》一书, 

  全面提出了一个小资产阶级的社会改良主义方案,在当时有很大影响。1846 

  年 12月底,马克思在读了蒲鲁东的新著之后,立即在致俄国作家安年科夫 

   (1812—1887)的信中对蒲鲁东进行了批判。接着在1847年初写了《哲学的 

  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 ‘贫困的哲学’》(简称《哲学的贫困》)。马克思 

  在系统批判蒲鲁东的同时,进一步阐发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强调社会是客观存在的有机体,生产力是人们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对生产关系起决定作用;强调社会是辩证发展的,每一种社会形式都 

  具有暂时的性质;强调经济范畴是社会关系的理论表现等等。他指出,社会 

  是人们交往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种社会形式。“在人们的生产力 

  发展到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 

  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 

  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 

  会的正式表现的一定的政治国家。”而人们的生产力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 

           ① 

  的基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因为作为人们实践能力的结果, 

  以往活动的产物的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前一代人创造并留给下一代 

  的。每一代人都利用从前一代人那里得来的生产力为新生产力服务。人们之 

  间的物质关系,即生产活动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是人们一切关系的基础。 

  生产力决定人们的物质关系,而人们的物质关系决定人们的一切关系。人们 

  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他们的物质关系。“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 

  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的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 

                                     ② 

  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 即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 

  生产关系,从而就构成什么样的社会。“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 

  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第49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320—321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958 年8 月第1 版,第144 页。 


… Page 33…

  理、观念和范畴。所以,这些观念和范畴也同它们所表现的关系一样,不是 

  永恒的,它们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 

       马克思还针对蒲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歪曲,揭示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实 

  质,并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改造,提出了对立同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的思想。 

  蒲鲁东想借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构造他的经济矛盾体系,但他歪曲了黑格尔 

  的辩证法。他认为任何经济范畴都有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把它们综合在一 

  起便产生了矛盾,而矛盾的解决就在于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马克 

  思则认为,“两个矛盾方面的共存、斗争以及融合成一个新的范畴,就是辩 

  证运动的实质。谁要给自己提出消除坏的方面的任务,就是立即使辩证运动 

  终结。”他主张用现实事物中的矛盾来说明运动,而用现实的运动来说明社 

  会历史的发展。 

        《哲学的贫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马克思 

  曾说:“我们见解中有决定意义的论点,在我的1847年出版的为反对蒲鲁东 

  而写的著作‘哲学的贫困’中第一次作了科学的、虽然只是论战性的表述。” 

  ①在这里,唯物史观的内容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